白蛇传戏文,白蛇传的背后的故事

发布者:春天来临 2023-10-2 02:52 来自: 奇趣网

大家知道,京剧的很多剧目都来自于昆曲,那么《白蛇传》这出戏也来自于昆曲。今天的昆曲实际还在演类似的戏,当然是北昆,因为戏里有很多打斗的场面,北昆实际是昆曲弋阳腔的结合,那么南昆有没有这部戏就不得而知了。

《白蛇传》中的白素贞

在解放前,全部《白蛇传》,基本上大部分都是唱昆腔的。比如说“金山寺.水斗”,“断桥相逢”,那么也有一部分是唱皮黄的比如说“下山.游湖”和后面儿的“许世林.祭塔”,当然“祭塔”也有昆腔的剧目,那么京剧“祭塔”卖的就是那段儿反二黄,据老辈戏迷说,最早的那段儿反二黄,要唱将近快一个小时,其唱腔之长令人乍舌,光那几句娘好比就有好多句,可能是过去的人们能坐得住吧?或者老艺人的唱确实沁人心脾,让人流连!后来的人由于心态浮躁,就越来越听不得这种慢悠悠,唱个没完没了的这种曲子了,于是这段反二黄从梅兰芳开始,唱词就在不断地在消减,到张君秋已经减的大约不足半个小时,娘好比也只保留了四句。整出戏也不过不出一个小时就唱完了。

《祭塔》

我们今天看到的《白蛇传》是四九年以后,由当时主抓戏曲改革的戏改局主要领导田汉写的改编本。里面已经没有多少昆曲的痕迹了,起码唱腔唱词上是这样,全部都是皮黄腔,而且与过去的演法,故事情节,思想内容,主题都已经不大一样了,连称呼都不一样,过去青蛇管白蛇叫娘娘,那么现在叫姐姐。

当然田汉的本子,破除的就是那种封建的等级观念,树立的是“新思想”,什么娘娘一律都得平等姐妹相称。并且他的唱词里也加了不少宣扬“爱情”的那种东西,追求新的思想理念,比如说《白蛇传》断桥,白蛇痛斥许仙回忆过往的时候,唱词里新名词让人眼晕:我爱你什么什么……我爱你什么什么……很有意思,知道的是古代故事,不知道以为是今天的妇女解放追求婚姻自由爱情至上呢。

白素贞怒斥许仙无情无义

那么《白蛇传》这出戏过去是非常讲究的,因为毕竟传承很久远,那些大师不断地在改革完善,就是去伪存真的一种维护修缮。比如最早白蛇头上戴的额子是非常大的,我们今天看,那时候的头上好像顶着一个大包袱,也不知道分量沉不沉?美不美观先不说,就头上顶着这一大堆东西,也够受的,那么后来经过梅兰芳的不断改造,越来越小,越来越美观。

当然,白蛇青蛇的头面冠戴,也有一个演化过程,据说清朝演这出戏的时候,戴的也不是大额子,是渔婆罩,后来也不知道是哪位艺人给改成了戴大额子,后来梅兰芳考虑到,毕竟青白二蛇也只是妖精,不是女将,这样穿戴也似乎不妥,于是逐渐就改为戴软额子面牌上加红色大绒球,如此慢慢就固定下来,逐渐接近今天青白二蛇的扮相,当然个流派之间还有细微区别,这个以后有机会在细谈。

前辈艺人路三宝梅兰芳演《金山寺》

那么过去这出戏不止装扮讲究,身段也是很讲究的,比如说白蛇,青蛇的身段动作是只要动作一样,都是一反一正的,那么在断桥的时候,他们三个人的身段也是呈“品字插花”身法运动,是特别优美的。当然后来编成新戏,都是要改革的,旧的要打破,要重新树立新的一套,经过田汉之手,就把这出《白蛇传》固定成今天这个样子,过去的那些千锤百炼而留下的艺术精华,也基本上当做糟粕扬弃了。

梅兰芳梅葆玖演《金山寺》

还好,那时候还允许各家各派都唱自己的腔儿,那么也就形成了不同流派不同的唱法,这一点还是比较幸运的。比如:“小青妹且慢举龙泉宝剑”一段唱腔,就有不同流派的不同的唱法流传。有王瑶卿给刘秀荣说的“南梆子”起的,还有杜近芳的“叫起”的,也就是先念“青妹慢举”,再唱“龙泉宝剑”,后来张火丁弄的那个程派的,也是这样唱的。还有导板起的,好像杨春霞就是这样唱的。

各派的唱法不同,唱词也有些许的变化,但变化不大,因为田汉这个本子,是不允许你给人家改得太厉害的,当时他可是戏改局的主要领导,是这些艺人的顶头上司!所以现在的就形成了今天的这种《白蛇传》的演法,那么过去昆弋腔和京剧混合的那种《白蛇传》也就越来越没有人会了,现在看基本上就算消失了。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荷露团珠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