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清朝灭亡的启示)

发布者:蓝色妖哥 2023-10-30 05:32 来自: 奇趣网

我喜欢先说结论,然后再论述。

结论是: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廷的瓦解与崩溃,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读者会问:太平天国不是被清廷镇压了吗?清廷胜利了,怎么还被太平天国加速瓦解呢?

好,下面我们展开来说。

我们都知道,武昌起义一呼而天下应,各省纷纷通电独立。无奈之下,清廷只好宣布退位。但是,你仔细想过没有: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都是血流成河,杀来杀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唯独中华民国的建立那么容易,仅仅依靠一个小小的武昌起义就把一个大帝国轰然推倒?国内其他各个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暴力行动,只是发了一个份通电,清廷就宣布退位,天下竟然就这么改朝换代了!你想过为什么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往前追溯。

中国封建王朝的财政收入主要是靠农业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19世纪50年代时,土地兼并严重、阶级压迫严重、外来经济冲击小农经济情况严重,所以才发生了太平天国起义。这时,清廷自身力量已经无法抗衡(八旗兵已无战斗力),想重整武备,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一方面是时间来不及,另一方面是农业税已经不够用。因此,清廷只好下放政权、财权与暴力权,让地方官与地主士绅自己筹钱,就近组织武装力量来对抗太平天国。

实际上,被太平天国侵袭的各个地方,地主士绅很想做这事,但是没钱没力量,上面也没给政策,没法做到。现在给政策了。清廷大大增加了商业税,并把商业税的征收权和使用权都交给了地方。1853年,清廷开征厘金。这是种商业税,在产、运、销三个环节同时征收,具有现在出产税、交易税和营业税的性质。最开始在湖北试行,1855年扩大到江西、湖南等地,后遍及全国。各省总督督和巡抚可以直接设立厘金局(相当于现在省地税总局吧)收税,并且不用上交朝廷,也可以直接使用厘金。

这些商业税支撑起了各地的地方武装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湘军、淮军就是这些地方武装中的佼佼者。

等到太平天国被剿灭,清廷放下的各种权力却收不回来了,各省的军事、政治、财政税收已基本独立。太平天国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清廷却因此元气大伤。之后,随着近半个世纪的洋务运动、自强、维新、民主共和等启智过程,地方的力量逐渐固化并加强。比如后来的“东南互保运动”了,清廷正对列强十一国宣战呢,而南方几个行省竟然不理会朝廷,自行与列强达成了协议。为什么他们能这么做?就是因为各方面都是独立自主的。他们独立自主的源头,就是从对付太平天国起义开的。

到最后,清廷似乎只能控制京城了,对地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基本丧失殆尽。

说到这里,可以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正是太平天国起义导致清廷的集权被瓦解,地方力量才有机会崛起,导致清廷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资产阶级辛亥革命只需要轻轻一推,就把清这个老大帝国推倒。

================================

最后,来一个升级,分析一下形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

政治学里说到国家统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个叫“回应性”,一个叫“可统治性”。回应性,需要授予地方官员较大的自主权,让他们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回应本地民众诉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可统治性,中央政府采取简单粗暴的做法,基于一致性和标准化的原则建立“一刀切”的制度。

大唐为了加强扩张并强化边防,增加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让他们因地制宜地调动资源和制定政策,就是采用了回应性策略。但结果是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就来了。明代为了防备蒙古的藩王政治,最终导致了靖难之役。清代让各地自行组织力量对抗太平天国,最终导致了地方独立。“回应性”策略的采用,天然就会导致地方权力加大甚至失控。

采用可统治性策略,用一刀切的做法,虽然效率低,但是对维护国家的权威却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宋朝。虽然岳飞急切地要反攻金国,想要就地自筹粮饷以利于军事行动,但是宋高宗就是不同意。虽然整个宋朝的军事给人感觉都很弱,但是大宋王朝是一直在的。一刀切解决了大规模国家可统治性问题。

理解了这些,可以增加我们看历史和政治问题的一个视角。

回答完毕。码字不易,请随手点个赞吧。

如果你有什么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

关注“凌烟阁边看历史”,获取更多精彩。

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对人民生产生活,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都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没有任何正面价值可言!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