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脖子长竟然是为了找对象?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说起非洲的野生动物
有着美丽花纹而体型奇特的长颈鹿
往往第一个映入我们脑海
在小编的记忆里
小时候很多科普读物都介绍过
“长颈鹿演化出长脖子,
是为了有助于吃到更高处的树叶。”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雄性性别竞争行为
才是长颈鹿脖子伸长的第一驱动力
翻译一下就是
长颈鹿拼命进化自己的脖子
是为了更好地找对象
3月17日上午
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
“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评选结果
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进展研究就是
“性选择促进长颈鹿类头颈部特异性演化”
2023年3月1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选。
每一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及发布聚焦展示这一年度中国在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对推动中国乃至国际古生物学的发展和科学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进展内容包括
进展一、志留纪化石库揭示早期有颌脊椎动物崛起与多样性
进展亮点介绍:(志留纪化石库揭示“从鱼到人”演化关键跃升)
经过长年野外考察,发现了世界上独一无二保存大量志留纪早期(兰多维列世)有颌类的两个化石库。
首次揭示了志留纪有颌类的完整面貌等过去完全未知的信息,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最初始环节。
团队4篇研究论文以封面形式同期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上,引起广泛关注,被称为“鱼类的黎明”。
科学意义
有颌类的崛起代表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的一次极为关键的跃升。分子钟推断的有颌类起源时间与其最早化石记录之间约3000万年的巨大空白,使得这一跃升长期笼罩在迷雾之中。
在我国志留纪早期(兰多维列世)地层中发现的保存大量有颌类的两个化石库,将完整保存的有颌类化石的最早记录前推了约1100万年,展示了4.4亿年前鱼类的身体构型、牙齿发育等过去完全未知的信息,大大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的关键跃升环节。相关4篇论文以封面形式同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引起广泛关注。
进展二、古基因组揭示新疆五千年来人群的形成历史
进展亮点介绍:(古基因组揭示新疆五千年来人群演化图谱)
我国最大规模的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通过201例核基因组直接呈现新疆5,000年来人群的遗传连续性与动态融合历史。
新疆人群自青铜时代早期就显示多种文化人群成分融合的特征,铁器时代以来东亚成分比例和多样性显著增加。
表型研究首次发现新疆古人群主要是深棕色或黑色头发与棕色眼睛;铁器时代少数个体眼睛和发色较浅。
科学意义
新疆作为欧亚多元文化和人群交流的重要枢纽,其人群形成历史是广大学者关注的焦点并提出已有诸多假说,鉴于考古证据的复杂性,分子演化研究成为厘清该区域历史的关键手段。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导的合作团队展开了迄今我国最大规模的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用201例古基因组重建了新疆人群五千年来动态演化历史,为厘清新疆人群来源和形成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此外,研究首次针对新疆人群展开表型研究,揭示了新疆不同古人群的发色、肤色和眼睛颜色,为探讨交汇区域人群的复杂性状和演化过程开辟新思路。相关成果作为亮点论文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进展三、超微结构揭示云南虫具有原始脊椎动物咽部骨骼
进展亮点介绍:(寒武纪云南虫具有脊椎动物原始咽颅)
云南虫鳃弓上细胞软骨的发现,支持其与脊椎动物的亲缘关系,填补了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演化的重要缺环。
七对软骨质鳃弓在腹背两端被成对的水平软骨连接,组成了一个篮状的支撑结构,代表了最原始的咽颅。
云南虫的研究再一次展示了澄江动物群化石具有微纳尺度精细生物学结构的惊人保存潜力。
科学意义
在地球生命演化历程中,脊椎动物的起源演化是最为壮丽的篇章之一。该成果利用多种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对一批云南虫化石的鳃弓进行结构分析,发现微纳尺度的特异性软骨结构——叠盘状细胞结构和蛋白微原纤维构造,清楚展示了脊椎动物远祖特征——原始篮状咽颅结构的化石证据。云南虫作为现生脊椎动物最原始的近亲,其原始咽颅的发现为脊椎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关键证据,为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演化填补了重要的演化缺环,对脊椎动物颌及其他关键特征演化的探索产生了深远影响。
进展四、皱囊虫是早期蜕皮动物,而不是最早的后口动物
进展亮点介绍:(蜕皮动物体构起源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皱囊虫是生活在5.35亿年前的蜕皮动物,它有囊形的身体,身体上发育大量具刺骨板,有口无肛。
蜕皮动物的最晚共同祖先不一定是一条细长的蠕虫,也有可能是一只囊形的虫子。
皱囊虫不是最早的后口动物,后口动物化石首次出现仍然是在5.18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
科学意义
环神经动物具有蠕形的身体,而泛节肢动物的身体在蠕形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侧对称的附肢。因此传统认为蜕皮动物(环神经动物+泛节肢动物)具有蠕形的体构,蜕皮动物的最晚共同祖先也应该具有蠕形的体构。本研究证实了具有囊形体构的皱囊虫(约5.35亿年前)是蜕皮动物,揭示了囊形的体构在蜕皮动物祖先类型中出现,从而为蜕皮动物体构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另外,本研究证实了皱囊虫不是最早的后口动物,后口动物亚界化石的首现时间仍应在约5.18亿年前(澄江生物群)。
进展五、性选择促进长颈鹿类头颈部特异性演化
进展亮点介绍:(长颈鹿求偶竞争促进脖子伸长)
证实了雄性性别竞争行为是长颈鹿脖子伸长的第一驱动力,扩充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对长颈鹿脖子伸长的解释。
发现了脊椎动物演化历史中最适应头对头碰撞的动物——獬豸盘角鹿,证明新疆北部是早期长颈鹿类的演化中心之一。
科学意义
早期长颈鹿獬豸盘角鹿(Discokeryx xiezhi)头颈部特异性演化研究,为现生长颈鹿如何演化出超长的颈部这一进化生物学的旗帜性论题提供了关键的诠释。研究表明,雄性长颈鹿类在争夺配偶的斗争中,具有利用颈部控制头部进行激烈斗争的行为,不同的斗争方式强烈塑造了颈部的形态演化。因此,长颈鹿脖子伸长,其目的可能不是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而是在利用头颈部打击对手,在性别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该研究为从性选择的角度解释长颈鹿长脖子的演化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有力地扩充了达尔文用自然选择解释长颈鹿长脖子演化的传统观点。
进展六、四万年前东亚现代人的颜料加工和创新性复合工具使用
进展亮点介绍:(多学科合作重现四万年前东亚现代人的生活图景)
科研团队在泥河湾下马碑遗址发现了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目前已知最早的颜料加工和细小石器装柄使用证据。
研究工作生动再现了4万年前东亚人的生活场景,获得了对东亚现代人行为演化和适应的突破性认识。
科学意义
现代人起源与演化是人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学术热点。通过综合应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该论文全面解析并重建了华北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4万年前人类加工颜料和革新生产工具的生动画面,突破了以往“东亚现代人行为出现滞后”的传统认识,拓展了全球视野下关于现代人群行为复杂化的解读。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东亚现代人复杂的文化演进过程与欧亚大陆西部人群的技术和文化发展同步而非滞后,反映了局地的多样化“文化与技术革新”。
进展七、中生代昆虫关键生态行为的演化
进展亮点介绍:(远古时期昆虫的交响乐和集体婚礼)
从广西贺州地区1.8亿年前的化石中,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昆虫婚飞行为记录。
重建了中生代蝈蝈声音的演化历史,复原了恐龙时代森林中的‘交响乐’。
科学意义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对中生代昆虫的集群婚飞、声学通讯等关键生态行为开展了系统研究。命名了广西下侏罗统的“西湾生物群”,从中报道了最古老的昆虫资源脉冲现象;揭示了中生代螽斯的声学行为演化过程,为昆虫和早期哺乳动物的声学共演化假说提供了关键证据,也为还原中生代声学景观提供了新信息;梳理并总结昆虫在中生代重要的生态辐射事件,初步揭示了昆虫关键生态行为的演化历史,以及昆虫在深时陆地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
进展八、世界首例老虎古基因组
进展亮点介绍:(虎化石新发现:找到现代老虎“远房亲戚”)
获得世界首例古代(超43,500年)老虎线粒体基因组及部分核基因组数据;
发现了一个不同于任何现生老虎、此前未知且现已灭绝的老虎遗传支系;
丰富了单凭现生老虎遗传数据无法揭示的老虎演化历史。
科学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研究团队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吉林大学专家团队合作,于2022年7月27日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Proceedings B)发表了世界首例老虎古基因组研究成果。该研究对产自吉林大安溶洞的一块距今超过43500年的古代老虎(简称“大安虎”)下颌骨化石,运用古DNA实验技术获取了其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及部分核基因组信息。基于大安虎与现生老虎遗传成分的对比分析,发现大安虎属于此前未知且现已绝灭的遗传支系,该支系与现生老虎的祖先在约26.8万年前就已分道扬镳。首例古代老虎基因组研究使得绝灭的老虎支系重见天日,为系统全面地探究老虎的演化历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分子依据。
进展九、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揭秘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机制
进展亮点介绍:(远古叶绿素揭开2.5亿年前超长温室气候与生物大灭绝“真相”)
定量恢复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时期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和海洋初级生产群落。
精细展示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时期,生命与气候环境之间的演化;揭示了两幕生物灭绝的不同机制。
科学意义
由北京大学沈佳恒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杂志刊发长文,报道了关于温室气候背景下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机制的研究成果。研究通过测定远古叶绿素的单体碳/氮同位素,重建了该时期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和海洋初级生产力群落结构的演化;并结合模型展示了该时期生命过程与气候环境之间的共演化,揭示了两幕生物灭绝的不同机制——第一幕是海洋富营养化、缺氧导致栖息地丧失的灭绝,而第二幕是极热气候、高碳酸血症和食物网崩溃的灭绝。该研究调和了过去不同灭绝机制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历史生物灭绝之最。
并列进展十、晚古生代冰室气候下的全球变暖及海洋缺氧
进展亮点介绍:(三亿年前的巨量碳排放导致海洋缺氧和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三亿年前冰室气候下发生巨量碳排放,引起表层海水温度升高4℃,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20%,海洋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提出在同样的碳排放速率下,相较于温室气候,冰室气候下的海洋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缺氧状态。
揭示海洋严重缺氧状态是由冰室气候下的变暖对大洋环流、大陆风化、海洋初级生产力等的显著影响引起的。
科学意义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陈吉涛研究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于2022年5月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石炭纪晚期冰室气候下的一次巨量碳排放,及其对古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该碳排放引起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约4℃,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20%,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理解冰室气候下地球系统内部的关联与反馈机制,为更加全面的认识当前全球变暖与海洋缺氧提供了深时地质类比。
并列进展十、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火山作用与陆地生态系统波动影响
进展亮点介绍:(火山活动是两亿年前陆地生态系统扰动的元凶)
汞元素分析结果表明,2亿年前火山作用引起的热力效应导致巨量的挥发组分释放,与人类燃烧化石能源类似。
2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对高纬度地区尤为明显。
火山活动导致四川盆地陆地植物群衰退。
科学意义
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沈俊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2022年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和《地质学杂志》(Geological Journal)发表了关于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火山作用对陆地生态系统波动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沉积物中汞元素对远离中大西洋大火成岩省喷发中心的特提斯东缘陆相地层中的火山活动,具有很好的示踪作用;火山作用引起的陆地化学风化作用加强是该时期大气CO2浓度的重要调控器;火山作用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和生态压力导致了四川盆地三叠纪末期陆地植物群的最终衰退。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鹏 冯水清 周敏琼
上一篇:大语文学习:动物之最
下一篇:“犊”是会意字还是象形字?
大家都在看
-
世界上十大最大的乌龟排行榜 乌龟日常给人的感觉体积很小,但其实有些乌龟的体型很大,寿命也很长,它们的习性各不相同,有的有很强的观赏性,可以被人饲养,排行榜123网查询了各大网站,整理了世界上十大最大的乌龟排行榜,告诉您世界上十大最 ... 动物之最02-20
-
全球最美动物排行榜前十名 世界上有不少颜值很高的动物,它们超高的颜值受到不少人的喜欢,外形特征有很大的区别,它们形态各异,有着自己最具标志性的特色,排行榜123网查询了各大网站,整理了全球最美动物排行榜前十名,告诉您全球最美动物 ... 动物之最02-20
-
世界十大外形最奇特的乌龟排行榜 世界上有不少长相很奇特的乌龟,有不少是保护动物,在全球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因为遭到掠杀生活环境遭到破坏,有自己的独特的习性,排行榜123网查询了各大网站,整理了世界十大外形最奇特的乌龟排行榜,告诉您世界 ... 动物之最02-20
-
世界上十大最小的乌龟排行榜 乌龟市面上最受欢迎的爬宠之一,乌龟外形可爱,生命力顽强,能够适应大多数环境,容易饲养,寿命长,优点非常多,不同品种的乌龟大小不同,外形不同,就连寿命也有较大区别,排行榜123网查阅了大量资料,整理出了世 ... 动物之最02-20
-
中国十大鲨鱼排行榜 鲨鱼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生物之一,这种生物最早出现在3.5-4.1亿年前,种类繁多,共计有四百多种,中国拥有近3.2万公里的海岸线,300多平方公里的领海,不少鲨鱼都栖息在我国境内,排行榜123网查询了大量资料,整理出 ... 动物之最02-20
-
中型宠物排行榜前十名:边牧上榜,第九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猫 市面上常见的宠物一般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种,现在住在都市中,人们居住的空间都比较有限,更别提宠物的生活空间了,中型宠物作为体型适中,活动量不大的代表,受到了非常多宠主的喜爱,那中型宠物推荐有哪些呢? ... 动物之最02-20
-
十大最萌宠物排行榜:比熊上榜,萨摩耶排行第五 近些年随着养宠的人不断增多,市面上宠物品种也随之增多,它们有着不同的颜色、体型和性格特点,那市面上受欢迎的宠物这么多,十大最萌的动物有哪些呢?下面由排行榜123为您介绍十大最萌宠物排行榜,每一款都是市面上 ... 动物之最02-20
-
十大适合男生养的宠物:德牧上榜,帅气粘人优点多 男生养宠的选择范围相较于女生来说要宽很多,男生力气大可以选择养一些体型稍大的宠物,牵出去十分拉风,日常养护的话一个人完全没问题,那男孩子养什么宠物比较好呢?下面由排行榜123为您介绍十大适合男生养的宠物。 ... 动物之最02-20
-
十大热门宠物排行榜:鹦鹉上榜,宠物狗名列榜首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近些年市面上的宠物种类越来越多,以前人们养宠物是为了看家护院,现在人们养宠物多半基于个人喜好,排行榜123网查询了各大宠物网站数据,统计出了十大热门宠物排行榜,其中排行第一的是宠物狗, ... 动物之最02-20
-
珍稀宠物排行榜前十名:雪地松鼠上榜,第一每年产量不超一百 近些年随着养宠的人不断增加,市面上常见的宠物类型也开始逐渐增多,不少有钱喜欢猎奇动物的宠主,都饲养起了各种珍稀动物,这些全球罕见的动物也逐渐出现在了大众眼前,那中国可养的罕见宠物有哪些呢?下面由排行榜1 ... 动物之最02-20
相关文章
- 十大懒人养的室内宠物:仓鼠上榜,第五饲养历史久
- 仓鼠十大品种排行榜
- 2024美国最受欢迎狗狗排行榜
- 犬类十大品种排行榜
- 十大著名的孔雀鱼品种排行榜
- 世界十大最稀有的鸟类:鸮鹦鹉上榜,大鹮排第一位
- 史前十大咬合力最强生物:霸王龙上榜,巨齿鲨占据榜首
- 生物界的十大寿命最长的生物,锦鲤和蜥蜴榜上有名
- 南极生活着什么动物?生活在南极的八种动物
- 世界上最酷的十种多刺动物:海胆居第五,刺猬排第一
- 世界五大洲鱼类捕捞产量排名:太平洋排第一,大西洋排第二
- 世界上最记仇的五种动物:大象上榜,蜜獾排第一位
- 世界上飞得最快的五种鸟类,军舰鸟登顶第一名
- 上古神鸟有哪些?上古十大神鸟排行榜
- 世界上最凶猛的十大鸟类,白头海雕排第一位
- 世界上最毒的蛇有哪些?世界上最毒的十大蛇类
- 中国十大常见毒虫排名,金环胡蜂排在第一位
- 世界上十大最漂亮的海葵,公主海葵排第一位
- 世界上十大种类体型最大的动物,蓝鲸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 世界十大贵族猫排行榜,美国银虎斑猫排第一位
热门阅读
-
触手怪,多对用于日本的漫画题材,不过有点少儿不宜 07-13
-
十大熊类战斗力排名:大熊猫仅居第八,北极熊夺冠! 03-14
-
世界优秀猎犬十大排名:猎兔犬上榜,灵缇犬排第一 03-30
-
现代海洋十大霸主排名:大王乌贼垫底,虎鲸冠军 04-02
-
国内十大常见的无毒蛇:玉米锦蛇入榜,球蟒最常见! 05-04
-
世界十大猛禽实力排名,雕鸮攻击力超强排第一 05-16
-
狼的战斗力十大排名:灰狼上榜,极地狼夺冠 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