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浅谈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布局

发布者:客至天涯 2023-6-13 05:07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政治性和等级性的建筑。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死和灵魂的观念,也展示了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的高度成就。今天本人将从封土、陵园、地宫、神道等方面,浅谈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布局与特点,以及其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描写了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眺望南朝六代的帝王陵墓,感慨历史的变迁和帝王的荣辱。

封土的沿革

封土是指在地宫之上用黄土层层夯筑而成的坟丘,是帝王陵墓的主要标志。封土的形状和规模,随着历史时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体现了不同的风水观念和审美趣味。

战国至秦汉时期,封土呈覆斗形,上部是方形平顶,称为“方上”或“山陵”。这种形制模仿了夏商周时期的祭祀台坛,寓意着帝王对天地万物的统治。秦始皇陵是目前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方上”,原高约115米,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秦始皇陵内部有仿造天地山河的奇景,以珍宝为星辰,以水银为江河。其壮丽无比,令人惊叹。唐代以后,为了节省人力物力和防止盗墓,帝王陵墓改为“以山为陵”的形式,即选择一座山头作为陵体,实为天然的“方上”,前面有较低矮的左辅右弼山头,合于藏风聚气的风水图式。唐太宗李世民与武则天合葬于乾陵,乾陵位于骊山之南麓,背靠梁山,前有两座小山分别称为左辅右弼。乾陵地宫可能是汉唐帝陵中唯一未被盗掘者。明清两代,封土恢复了“方上”的形式,但不再用黄土夯筑,而是在地宫上砌筑高大的圆形砖城,于砖城内填上土,使之高出城墙成一圆顶,这一圆顶即为宝顶;城墙上设垛口和女儿墙,犹如一座小城,即为宝城。宝城上建有明楼,楼内立石碑,刻着皇帝的庙号、道号。明清两代帝王陵墓多选址于北京郊区或河北省内。

封土之下埋藏着帝王的灵魂和荣耀

封土之上展现着帝王的权势和气度

封土之形随着时代而变迁

封土之意却贯穿了历史长河

陵园的建筑布局

除了封土之外,帝王陵园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地面建筑,以彰显帝王在幽冥世界中仍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帝王陵园的建筑布局大都遵循了一定的规范和原则,体现了对称、整齐、庄严、肃穆等特点。

帝王陵园一般由神道、神像生、祭坛、寝庙、祾恩殿等组成。神道是通往陵园的道路,两旁有石像生或石刻兽人等护卫着。神像生是指雕刻成人物形象的石像,如将军、文臣、外国使者等。祭坛是用来祭祀帝王灵魂的场所,一般设在封土前方。寝庙是用来供奉帝王牌位和神主牌的殿堂,也是举行祭祀仪式的主要场所。祾恩殿是明清两代特有的建筑,在寝庙后面设立一个小型殿堂或亭子,在里面放置一个龟头屋或抱厦(即棺木),以寄存帝王遗体。

帝王陵园大都是四周筑墙,四面开门,四角建造角楼。这样既能保护陵园不受外界侵扰,又能显示出帝王陵园与普通墓地的区别。四面开门分别称为正门、左掖门、右掖门和后门。正门通常是最大最华丽的一扇门,在正门上方会悬挂着写有“某某某之墓”的匾额或碑额。左掖门和右掖门分别位于正门左右两侧,在左掖门外会设立一个管理机构,在右掖门外会设立一个供奉牲礼和器具的库房。后门位于封土后方,在后门外会设立一个供奉牲礼和器具

除了围墙和四门之外,帝王陵园还有一些重要的建筑,如神道、神道石像、寝庙、祭坛、宝城宝顶等。神道是连接正门和寝庙的一条道路,象征着帝王从人间到幽冥的通道。神道两旁会排列着各种石雕像,如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等,有的还有石龙、石凤等神兽。这些石像是为了护卫陵墓,也是为了展示帝王的威严和荣耀。

寝庙是帝王陵园中最重要的建筑,是祭祀帝王灵魂的地方。寝庙一般位于陵园的中心位置,前面有一个广场和祭坛,后面有一个封土或宝城宝顶。寝庙的形制和规模根据不同的朝代和风格而有所变化,但一般都是仿照帝王在世时的宫殿而建造,有殿堂、廊房、院落等。寝庙内部会摆放着帝王的画像或塑像,以及一些殉葬品。

封土或宝城宝顶是帝王陵园中最显眼的标志,是埋藏着帝王棺椁和地宫的地方。封土或宝城宝顶的形式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从最初的覆斗形夯土堆积,到后来的以山为陵或因山为陵,再到明清时期的圆形砖城圆顶。封土或宝城宝顶上面通常会建造一座明楼或碑亭,用来纪念帝王的功德和事迹

地下宫殿

“始皇既没,葬于骊山之下。 二世曰:「先帝欲以天下之金银宝物藏之梓宫中,非所以重先帝之德也。」乃使工匠作机弩矢,满于梓宫之上,以为非常人所能至。 又使益发挥山下之河水,以灌其上。 又令百官奏事毕,皆令就泥中。 令太监赵高监治其事。 高因阴使工人为私道,相与盗发梓宫中金玉珠玑,不可胜数。”

地宫是帝王陵墓中最神秘的部分,是埋葬着帝王棺椁和珍宝的地下宫殿。地宫的形制和结构根据不同的朝代和风格而有所差异,但一般都是仿照帝王在世时的居所而建造,有殿堂、厢房、走廊等。地宫的入口通常位于封土或宝城宝顶的前方,有一条长长的墓道通向地宫。墓道两侧有时会绘有壁画或摩崖石刻,表现出帝王的生平事迹或神话传说。

地宫的规模和装饰与帝王的地位和财富成正比,一般越是显赫的帝王,其地宫越是宏大华丽。地宫内部会摆放着各种金银器皿、珠宝玉石、丝织品、书画等殉葬品,甚至还有人畜等活物。这些殉葬品既是为了满足帝王在幽冥世界的需要,也是为了展示帝王的权威和荣耀。

中国古代地宫的开凿始于秦始皇陵,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陵地宫“下有水银之河江大海,机相灌输”。秦始皇陵地宫至今未被发掘,其内部结构和内容仍然是一个谜。从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砖石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最著名的地下宫殿,即明代万历皇帝的定陵。定陵地宫由前后两个墓室组成,前墓室为正方形,后墓室为圆形,两者相连成为“方圆之道”。定陵地宫内部装饰精美,墙壁上镶嵌着珍珠、琉璃等贵重材料,天花板上绘有九龙图案。

出土了许多文物珍品,如万历皇帝和孝定皇后的金缕玉衣、金冠、金鞋等。

陵墓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艺术的结晶。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类型和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其中,神道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元素之一,是陵墓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也是陵墓主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

凡王者之所葬者,必有神道

神道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凡王者之所葬者,必有神道。意思是说,王者之所以能够成为王者,是因为他们拥有神圣的血统和天命,因此他们死后也要享受神圣的待遇,必须有一条专门供他们出入的道路,即神道。这里的神道指的是王者出殡时所走的路线,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丧道”。

《礼记·曲礼上》也说:“王者之丧也,有丧道。这种丧道不仅用于王者,还用于诸侯、卿大夫等贵族。《礼记·曲礼下》说:“诸侯之丧也,有丧道。《左传·昭公十五年》说:“卿大夫之丧也,有丧道。这种丧道通常是从死者居所到墓地之间的一条直线或曲线,沿途设有各种仪仗和标志物。《礼记·曲礼上》说:“王者之丧也……其路直而不曲。”《周礼·地官司徒》说:“凡王者之所葬者……其路曲而不直。”

这种丧道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并沿用至周朝。殷商时期最著名的丧道就是殷墟甲骨文中所记载的“亳邑”(今河南省安阳市)到“小邑”(今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之间的“亳小之路”。这条路长约20公里,宽约10米,在两侧设有木柱、旗帜、鼓乐等仪仗物。这条路被认为是殷商王室出殡时所走的路线,也是殷商王室与先祖灵魂沟通的通道。周朝时期最著名的丧道就是秦始皇帝出殡时所走的路线。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崩於沙丘平台。……二十六日葬嬴政於骊山下。……从号三十六万人。……车马甚盛。这条路长约120公里,从沙丘平台(今甘肃省武威市)到骊山(今陕西省西安市),沿途设有各种仪仗和标志物,并由大批士兵护送。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神道最初是指贵族出殡时所走的路线,具有尊崇死者、表达哀思、保护灵柩、隆重送葬等功能。这种功能在后来发展成为固定在陵墓中的神道时仍然保留着

神道的功能

固定在陵墓中的神道一般指从陵门到内城门或地宫口之间的一条直线或曲线形状的通道。这种神道在秦汉时期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神道具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1)连接天地人三界

中国古代人认为天地人三界相通相应,人死后灵魂不灭,而进入一个与生前相似但更加美好和富足的幽冥世界。因此,在建造陵墓时要模仿天地人三界的结构和规律,使陵墓成为一个微缩的宇宙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神道起着连接天地人三界的作用。首先,神道连接了天界和地界。天界指天空或星辰,在中国古代被视为至高无上、永恒不变、主宰万物的存在。地界指地面或土壤,在中国古代被视为承载万物、滋养生灵、孕育财富的存在。天地相合则万物生长,天地相离则万物消亡。因此,在建造陵墓时要使天地相合而不相离,以保证死者灵魂得到安息和永生。而神道就是实现天地相合的重要手段之一。

(2)展示权力和地位

神道不仅是连接天地人三界的通道,也是展示陵墓主人权力和地位的标志。在神道两侧,通常设有各种雕塑和建筑物,如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狮、石象、石鹿、石鸟、石龟、石凤、石麒麟等动物形象,以及亭台楼阁、牌坊、碑刻、门楼等人工构筑物。这些雕塑和建筑物不仅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也具有象征意义,反映了陵墓主人的身份、品位、财富和文化水平。例如,石人一般分为文人和武人两种,文人手持笔筒或书卷,武人手持刀剑或弓箭,分别代表了陵墓主人的文治或武功。

除了动物形象外,神道两侧还设有各种建筑物,如亭台楼阁、牌坊、碑刻、门楼等。这些建筑物不仅起到了分隔空间、指引方向、增加景观的作用,也起到了表达敬意、宣扬功德、记录历史的作用。例如,在明清时期,皇家陵寝神道两侧设有三座牌坊:大红门牌坊、棂星门牌坊和华表牌坊。大红门牌坊是神道入口处的第一座牌坊,上书“

”六字,表示了皇家陵寝的尊严和权威。


棂星门牌坊是神道中段处的第二座牌坊,上书“棂星门”三字,取自《诗经·小雅·斯干》:“棂星其奏”,意为天子出行时天上有星辰相随相应。华表牌坊是神道末端处的第三座牌坊,上书“华表”二字,取自《礼记·曲礼上》:“王者之丧也……其路直而不曲……其路旁设华表”,“华表”即高大而华丽的木柱或石柱,用于标明路线或界限。这三座牌坊不仅显示了皇家陵寝神道与普通陵寝神道的区别,也显示了皇家陵寝与天地之间的联系。

(3)保护安宁和平衡

神道除了连接天地人三界和展示权力和地位外,还有保护陵墓安宁和平衡的功能。在神道两侧或四周,通常设有各种防御性或调节性的设施或物品,如城墙、护城河、栅栏、门楼、碑刻、香案等。这些设施或物品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也具有象征性和仪式性,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陵墓安全和谐的重视和追求。例如,在明清时期,皇家陵寝周围设有高大厚实的城墙和深宽阔阔的护城河,以防止外敌或盗贼侵扰。在城墙上设有四个方向各一座门楼:正南为正门(大红门),正北为后门(后宫门),正东为东门(左掖门),正西为西门(右掖门)。这四个方向分别对应着四象:南为朱雀(火),北为玄武(水),东为青龙(木),西为白虎(金)。这样既符合风水布局原则 ,又体现了天地四方之理 。在城墙内外还设有各种碑刻和香案等物品,以记录建造过程、颂扬功绩、表达敬意等。

结语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建筑虽然具有辉煌的艺术成就和深刻的文化意义,但是也是帝王统治的一种工具和象征,是满足帝王的私欲和虚荣心的产物。建造陵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征发无数的民工,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和苦难。同时,陵墓也成为盗墓者的目标,引发了无数的争斗和杀戮。因此,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陵墓建筑并不是一种文化遗产,而是一场灾难。

引用文献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王仲孙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布局与特点》:李晓峰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文化内涵》:张志强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周礼注疏》卷十三,王肃等注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史记》卷六,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年版

《礼记集解》卷十四,孔颖达等解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左传·昭公十五年》:《左传正义》卷十八,杜预等注释,中华书局,1981年版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卷六,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年版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