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建筑 • 风华

发布者:逸飞而过 2023-2-24 04:47

作为建筑从业者,我早就有写写“建筑”的想法。怎奈先前忙于杂务,难以静下心来,从业经历也使我习惯于画图和计算,码字毕竟跨了界,些许顾忌里,终究未动笔。而今,文学之美浸润着归于宁静中的我,一番磨合激发了我码字的兴趣,开聊建筑也就顺理成章了。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听来当是高大上的存在,但行业的浸染无疑深刻着我对建筑的理解。

或许冥冥之中的安排,我于懵懂中进入建筑行业,结下了赖以谋生的不解之缘。从业这么些年,我接触的行业人不可谓少,从设计到施工,涵盖了建筑、结构、水电、暖通、装饰及景观各专业人士。这其中,有刚入行的愣头青,有道行深的老江湖,也有名望高的大专家。透过身边一众行业人,不难窥见建筑的行业意谓和从业逻辑:建筑构建是配套繁杂又极难纠错的复杂劳动,唯有严谨踏实,方能结出硕果。

确实,建筑容不得天马行空。不比码字,可随意虚构胡侃,只要不触碰禁忌,兴致所致皆成文章。而建筑不同,它是人类规避自然侵害的生活容器,一种实打实的物质存在,受制于材料和技术。但凡经典建筑,基本兼顾了科学与美学,通过折衷达成了力与美的统一。

建筑构建中,前期设计定型无疑至关紧要,是否严谨影响到建筑优劣,能否担当考验着设计智慧。建筑的空间组合、体型设计、立面构思、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及材料比选等等,在雇主需求和专业协同的夹缝间,设计自由度往往因人而异,若没几把刷子,就只得在磨合中不断妥协,设计之妥协意味着担当之缺失。何况这个浮躁年代,贪多图快已成行业常态,太多的漫不经心和妥协放弃就固化在了一处处建筑中……

但设计毕竟要论实效,自以为是的轻狂只会沦为笑柄,从业逻辑必将促成个体改变,随时间推移,自觉修正并有所敬畏便成了设计者必须之心态,也注定了行业况味。记得有次送别一位退休前辈,他握着我的手感慨道:“一生忙碌能留下什么?”已然离场,难掩惆怅。

行业内卷中,设计者能有多少显山露水的机会?天赋依赖里,设计水准与从学经历、执业心态有多大关联?成就经典何其之难!

面对职业鸿沟,老江湖能了然于心,愣头青却难以淡定。青春无畏中的憧憬,名校虚幻里的傲娇,滋生着“舍我其谁”之错觉,更兼如今设计已相对轻松,有软件辅助设计,案例可上网获取,有人飘了:“设计当经典传世!”现实呢,多少意气风发在时日迁延中萎靡……

成就经典如此之难,回望人类跨越洪荒而来的建筑历程,那些闪耀智慧之光的探索,那些寻求建筑之美的尝试,该是何等曲折!人类建筑之路如何执着而来?不妨让我们开启一次穿越时空的探访吧!

建筑,说到源头就是洞与穴。幽遥的篝火里,闪烁着史前的蒙昧。

北京猿人化石考古发现表明:从旧石器时代起,人类已开始选择自然山洞栖息定居。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布局及壁画则说明:到新石器时代,人类已有了建构之念。人类生产方式由狩猎、采集演变成农耕、畜牧后,人们迁徙到了平坦地域,为解决住所,只得挖地穴。黄河流域半坡遗址便是此类遗存,揭示了仰韶文化聚落的地穴样貌,两河流域克米兹遗址更久远,现存最早的地穴就在那里,可算人类最早的建筑形式。

地穴工程量大、居住不舒适,两河流域的人们又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泥土,掌握了烧土制砖,人类建筑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发明从此诞生。而在欧洲,可能平原少、降雨大并以畜牧业为主,地穴弊端较多,一番折腾后,人们将注意力转向了石头。英国巨石阵是史前最著名的石头建筑遗迹,此处两块立石架起了一块横石,在大自然中毫无先例,说明人们此时已有了支撑的概念,可说是整个人类建筑之象征。

踏过蒙昧的步履何其艰辛,人类文明终于向水而生,从大河流域和内海沿岸走来。放眼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黄河、长江、印度河及地中海,众多古建及遗迹无疑汇成了一部石头的史书。

说起古代埃及建筑,人们自然会想到金字塔。古埃及人用庞大规模、简练形体、明确轴线和有序空间体现了金字塔的雄伟、庄严和神秘,树立了人类古代文明之丰碑。不仅于此,他们还建造了高耸的方尖碑、宏大的神庙。在空间序列组织上,埃及神庙对后世影响深远。卡纳克太阳神庙那一百多根阴刻象形文颂神词的巨柱间,震撼而神秘的氛围如此摄人心魄,足见他们对建筑心理的把握何等到位。

两河流域无疑充满了梦幻,聊起古代西亚建筑,人们常想到巴比伦城、空中花园及巴别塔。这里与周边交流频繁,建筑类型多样,风格明快且装饰丰富,有较强的世俗性。但这里既缺木材又少石料,很早起人们发明了制砖,将用砖技艺发挥到了极致,值得一书的是亚述人在萨艮王宫中创造了叠涩拱做法。而说到建筑审美,帕赛玻里斯王宫的细部处理表明:波斯人对美学逻辑之理解已相对成熟。

真正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古代建筑实践当在地中海沿岸。迈锡尼遗址的发掘揭开了爱琴文明神秘的面纱,亚述人的叠涩拱未得到推广,迈锡尼人的叠涩拱、叠涩穹窿却在亚平宁半岛流传,爱琴文明催生的古希腊文明拉开了序幕,人类建筑史上辉煌的希腊时代到来了。

雅典卫城无疑代表着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几千年风霜雨雪之洗礼,巨大的卫城高岗上,建筑残缺不全,屋顶几乎无存,惟有帕特农神庙的骨架巍然挺立。这座举世闻名的神庙历经沧桑仍气宇非凡,它细部加工精细无比,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特别它以黄金比例建造之完美,堪称古典建筑之典范,由此被誉为古希腊建筑的象征。

古罗马人更了不起,他们传承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精粹,并在建筑形制、技术及艺术上进行了广泛探索和创新,特别拱券技艺的发扬光大,使古罗马帝国有着非比寻常之气魄,建造了太多引以为傲的杰作,诸如:古罗马大角斗场、古罗马万神庙、奥朗日剧场、卡拉卡拉浴场……这些建筑如此恢弘,将人类建筑实践推向了前所未有之高度!

黄河、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走上了一条与两河流域、欧洲不同的建筑之路。受思维特质影响,人们善于变通讨巧,形成了夯土版筑和木构形式的建筑,如此当比欧洲人运用石材更简便。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发掘表明:西周建筑已采用中轴线院落式布局,中国古建筑特征已具雏形。但木构建筑遇到刀兵水火很难幸免,通过北京故宫不难想象,秦代阿房宫、汉代未央宫若能存世,该是何等壮观!

…………

在人类几大文明摇篮中,到古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时,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实践已然一枝独秀。此后,该区域一直引领着建筑潮流,在人类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漫长而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开始了。封建割据中的战乱频仍,教会控制下的思想禁锢,影响着地中海沿岸广袤之地,宗教建筑成了唯一的纪念性建筑,代表着最高建筑成就。

由东罗马帝国脱胎而来的拜占庭帝国,需要宏大的纪念性建筑彰显帝国的强盛,他们在古罗马穹顶结构和集中式型制基础上,创造性地将穹顶支撑于独立支柱上,建造了壮丽的东正教教堂。随东正教传播,这种集中式穹顶教堂影响了东欧国家。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最具典范的光辉之作,结构上比古罗马万神庙有实质性进步。

西罗马帝国衍生的西欧国家则不同,它们继承并发展了古罗马拱顶结构和巴西利卡型制。其中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最为亮眼。经过长期摸索,西欧人创造了骨架券、十字拱、二园心尖拱及尖券等做法,建成了巴黎圣母院、科隆主教堂、乌尔姆主教堂等哥特式建筑,轻灵的垂直线条带着向上的动势,展现了宗教建筑的别样境界。

十四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千年之久的教会统治最终激起了人们的抗争,人文主义理念开始唤醒欧洲大地。

在效法古希腊的热潮中,意大利迎来了空前的艺术繁荣。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建造时可谓一波三折,反映了民众和罗马教皇在教堂型制上的斗争。在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巧妙周旋下,教堂最终以集中式型制建成,抛弃了罗马皇庭推崇的拉丁十字型制。虽然罗马皇庭之后进行了有损外形的加建,但它仍无愧为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

继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后,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成,它是法国绝对君权时期的产物,通过与意大利十七世纪形成的巴洛克建筑反复交锋,于十七世纪下半叶盛行,成为欧洲建筑发展主流。巴黎卢浮宫和凡尔赛宫是其代表作,它们构图简洁、轴线明确、主次有序,用巨柱式控制整个构图,使对立统一法则得到了成功运用。

…………

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并很快影响到欧美各地。人类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推动了经济发展,但生产集中导致人口集聚,也带来了城市无序扩张、住房极其匮乏等难题。

这些难题并未引起社会顶流阶层足够关注,于他们而言,经济发展意谓着财富增长,可大手笔重塑时代荣光,欧美各地相继出现了建筑复古思潮,主要有: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代表作分别有美国国会大厦、英国国会大厦和巴黎圣心教堂。不过它们再气势恢弘,无非是古典元素与时代之作别,一抹天边的残阳。

时代呼唤改变,人们开始探求建筑新技术、新形式,一场人类建筑史上影响深远的新建筑运动在欧美各地兴起。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起,欧洲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与分离派、德意志制造联盟,以及美国芝加哥学派等学术组织,相继展开有关研究。1851年,伦敦水晶宫横空出世,用铁架和玻璃构建了全新形式;1989年,高达328米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但金属结构造价高昂且维护繁琐,当时金属冶炼尚不发达,自然难以推广。

1903年,巴黎富兰克林路25号公寓建成。这栋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住宅尝试性实践,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将研究课题转向钢筋混凝土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各有侧重的探求中,业界逐渐形成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和构成派等多个学派。

到二十年代后期,新建筑运动终于达到高潮,多位非凡的建筑大师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建筑作品,向世人展示了全新的建筑构成,传递出理性的建筑解读,以“形式追随功能”及“有机建筑”之理念,奠定了现代建筑发展之路。人类建筑史深深镌刻下了这些引领人类前行的设计巨匠: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赖特。

他们铸就了一座座建筑丰碑:包豪斯校舍、萨沃伊别墅、马赛公寓、朗香教堂、巴塞罗那展览会德国馆、西格拉姆大厦、流水别墅、约翰逊公司总部、古根汉姆博物馆……这些建筑承载着他们对新建筑的期盼,将永远被后人推崇。而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包豪斯校舍,契合了时代发展脉搏,无疑更具开创性意谓,宣示了现代建筑新纪元的到来。

现代建筑一经出现,就展现出雨后春笋般的勃勃生机,人类建筑在徘徊中迎来涅槃重生。一座座外形美观、功能合理的建筑融入了人类生活,重塑着城市空间,提升了生活品质,予时代别样之意蕴。

太多经典驻进了人们心间,启迪着建筑之美,颂扬着人文之美!

伦敦国家剧院、多伦多市政厅大厦、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米兰皮瑞利大厦、旧金山泛美金字塔、东京代代木体育馆、罗马小体育宫、柏林爱乐音乐厅、悉尼歌剧院、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北京鸟巢体育场、上海中心大厦、北京中国尊、香港中银大厦、迪拜哈利法塔……

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一个个经典之作伴着成就它们的思想、情怀,永久地矗立在浩瀚的时空里,也留在了赞许的目光里。

不仅于此,还有那些留存至今的优秀古建筑和遗存,凝固着前人思想,散落在我们这个星球的南北西东,任凭历史风烟掠过,依然仰望璀璨星河,与我们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它们既是建筑的丰碑,也是文明的载体,见证着人类跋涉之步履,展示了建筑演进之风华!

写作此文时,即便考虑了篇幅控制,我还是将多年来的从业体会在文前做了叙述铺垫,因为从事了建筑设计,才清楚其中之不易,更能体会前人成就经典之艰辛,所以谨以此篇蜻蜓点水之文,致敬那些成就经典的建筑前辈匠师们,同时也致敬自己似水流年的设计生涯。

回望人类建筑历程,从史前栖息自然山洞,到远古砖石自然承压,到古代砖石拱券承压,再到目前利用金属抗拉,科技进步使建筑建构发生了质变;从蒙昧中之原始,到曙晖中之威压,到禁锢中之神秘,再到理性中之自由,认知改变使建筑审美走向了平和。正是这一系列改变,建筑才变得更美观、科技、合理,高度在增长,空间在扩展……

如今,迪拜哈利法塔已达到828米的高度,之前的人们怎敢想象?史前到远古,人类走了多少万年,而现代建筑短短百余年发展,竟成就了如此辉煌。假以时日,人类社会再经历脱胎换骨的技术革命,我们人类建筑又将是怎样的情形?会展示怎样的风华?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