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样式观览——台基

发布者:古莲花池 2023-3-26 04:51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单体构成,一般都由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从下向上依次为台基、屋身、屋页。

故宫太和殿的汉白玉台基

中国古建筑的台基部分在其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二大系列:一、方形台基、须弥座。前一种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台基,后一种则是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产物。无论是方形台基或须弥座均由二部分构成,即基身和台阶。基身直接承托屋身,台阶供人上下。

安徽博物院馆藏明代龙须弥座

中国古建筑对台基的使用不仅历史悠久,而且范围亦十分广泛,上自言殿,下至民宅,都可见到它的存在。这现象自然与使用台基的种种好处相系的。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台基的一大功能是防潮隔湿:高于室外地坪的基身,其主要部分是用层层夯土或夯土层与碎砖瓦石块交互重叠夯筑而成,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阻止地下水份的上升。基身与室外地坪间的高差减少了地面水侵人室内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建筑室内有一个较为干燥的环境,以适于人们的居住和使用,同时也保护了合基的木构架,使木构架不会因水的侵蚀而腐烂。

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小莫角山台基

台基在结构上有承重作用。用上述方式筑成的基身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块状基础,它较原来的自然地坪有着较好的力学性能,可以更好地承担上部的重荷,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发生。另外,中国古建筑在台基的使用上还有积极的美学意义,因为这显然可以避免大屋顶建筑易产生的头重脚轻的失衡感。

北京汉白玉台基上的太和殿

韩非子在其著作中说 “光堂高三尺”〝茅茨士阶”这儿的堂即是台基。他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远古时期依稀仿拂的建筑图景。

商代遗留给我们大量的甲骨文中有不少有关当时建筑形态的信息记录,如(亭)字等,表明了台基的存在。对河南安阳殿城的考古发掘,向我们展示了商代建筑应用合基的实物佐证。当时的台基为夯土筑成,非常坚实且边沿整齐。台基高度近一米,其最大的长度达八十余米,小的长度也达二十米左右,宽度一般为十四米余。台基的平面形式有长方形、长条形、四形等。可以说,至少在商代,中国古建筑对台基的使用已初具规模。

台基遗址

由于台基的建造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是一件工程量很大和技术要求复杂的工作,所以有无台基和合基的高矮很自然地成了人们身份地位的标志,统治阶级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势,尽可能地发掘台基在建筑造型上的意义。《周礼考工记》记载:“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而周人的明堂,则是“堂崇一筵〞一筵等手九尺,这种合基高度的变化显示出人们对台基造型意义的重视,使用九尺高的合基,所考虑的当然不仅是防潮隔湿的作用了。

绛州乐楼明代遗构

《礼记》说“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土三尺。”正是这种规定,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成了刺激人们任意提高台基的因素。在这个历史时期里,建造高台基筑的风气盛行,考古发掘表明,当时许多诸侯的宫殿中都有大量的高台建筑。如秦咸阳宫殿遗址,其台基高度达到六米,约为当时的二十六尺。

仿秦阿房宫古建筑

随着秦朝统一大帝国的建立,营造高台建筑的风气衰落了。秦朝的长城和

兵马俑等均显示了那个时代的非凡气势,秦朝的建筑亦不例外。在阿房宫遗址上,一个最大的夯土台基竟长达一公里余。

在汉朝,夯土台基虽还被广泛使用着,但砖筑台基开始出现了。砖筑台基是在夯土台基的周边下部砌砖,上部四周为阶条石,基面还施方砖或方石。砖筑台基的坚固性或美观性均优于夯土台基。从汉阙上还可看到当时方形台。基有诸多变化,如反斗式的、带柱跗的等等。台基周边还施以各种纹样,如刻有三道横线的,雕有线纹的等等。这些手法为以后各代所不见。

汉朝的方形台基上盛兴二阶制,即在正堂台基前设有二个供上下的台阶。左阶又称东阶或阼阶,供主人用;右阶又称西阶或宾阶,供客人用。二阶制在唐宋亦有沿用。

甘肃酒泉汉小方盘城遗址

唐朝的方形台基的周边有时刻有连续的壶门,这显然是受了佛教文化影响的结果。

从宋朝《营造法式》一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宋朝方形台基的基本面貌:台基的转角处用角石, 角石顶面上常雕有园雕性的龙、凤、狮子等物,角石旁侧沿着台基口有压栏石(阶条石);正面有踏道(台阶),踏道的两侧有层层凹人之象眼。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

明清二代的方形台基比宋代的朴素了许多,角石顶面上无园雕,台阶两侧的象眼平整。

中国古建筑上台基形式最华美的当为须弥座莫属。须弥座无论从名称或其一部分雕刻纹样来看,无不与佛教相联系。而现存于云岗石窟中最早的须弥座也是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北魏时期的产物。须弥座的整体造型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上下两端的枋,中间为凹人的束腰, 在上下枋与束腰之间有弧形枭混。这三部分的一些装饰性变化往往会打上时代的烙印。

呼和浩特五塔寺须弥座

上述的北魏须弥座通体为素地,没有任何装饰纹样它成了以后各朝代须弥座的母体。

唐代须弥座的上下枋也为二层,但束腰的高度增加了还在束腰上饰以连续的束腰柱子,并在二根束腰柱子间刻有壶门,壶门中往往雕有人物或其它图案。唐代在枭混上常雕以莲瓣纹,上为小莲瓣,下为小莲瓣或合莲瓣,莲瓣。纹有时被处理成前后二个层次。唐代的枭混有素地的,也有将枭混造型去掉的等等变化。从唐代起,除了素地枭混外,枭混上的装饰纹样只用莲瓣纹,这也成了以后各代的一个制度。在一些纪念性建筑上,唐代须弥座的上枋常被省略,这也是唐代须弥座的一个时代特征。

北京五塔寺须弥座

宋代须弥座由于常用多层束腰,枋也增加到三层或更多。上枋往往雕有宽大的卷花草,细腻而有力度。此外,云纹、水纹、万字纹、动物纹等也是枋上的常用性装饰主题。当然,素地枋在宋代也并不鲜见。从宋画中还可见到有的须弥座的下枋被极大地增厚,增厚部分用砖砌筑,并辅有角石,实际上是在底层又加了一个方形台基。在宋州多层束腰的须弥座上,每层束腰的高度是不等的,但必有一层束腰会显著地高于其它各层,以在构图上起主导作用宋代的束腰部分亦用束腰柱子,也雕有壶门及壶门中的人物和其它图案。宋代的宝门造型比唐代的简炼。在宋代的须弥座上,有些束腰变垂直型为向外扩张的弧线状,以减少束腰增高后造成的瘦弱感。宋代须弥座的束腰增多,枭混亦同时增多。在一般情况下,多层枭混中仅有二层上刻有莲瓣纹,上为小莲瓣,下为合莲瓣。也有在三数层枭混上饰以莲瓣纹的少数实例。与唐相比,宋代的莲纹显得清瘦。

从元代起,直至明清,须弥座除了少数例外,又恢复到一层束腰、二层枋、二层袅混的早期形态。与唐宋相比,元代开始将束腰的高度降低,束腰上不用束腰柱子和壶门等造型,明清二代亦如此仿效。元代的上枋有时被处理成很薄的形态。

明清二代须弥座的上下枋厚度一致,上下枋上雕饰的往往是细碎的 纹型图案或西番莲等等。在束腰的转角部分基本使用碗花结带做装饰。明清二代的上下枭混装饰上均被雕以形态非常丰满肥厚、装饰性很强的莲瓣纹,时称八达马。清代有些枭混被处理成流动曲线状的欧式枭混显示了外来文化的影响。

北京故宫须弥座

自须弥座使用于中国古建筑的台基部分时,它就成了台基中最高等级的符号。因此,在封建社会中,须弥座只能使用于高等级的宫殿、寺底及一些纪念性建筑上。在阶级社会中,须弥座被打上了深深的等级烙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