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四合院是老北京的特色,你知道它的建筑规格和装潢讲究吗?

发布者:玉石中承 2023-4-17 20:37

概述

概述

人类的居住环境与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北京民居建筑的变迁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山洞穴居时期,即距今60万~70万年的周口店“北京人”时期。到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生产技能的提高使得华夏民族的祖先纷纷告别原来的山洞穴居生活,来到靠近水源的开阔地带,开始建造半地穴式的住宅。北京平谷区北埝头有10余座居住遗址。通过考古学者对发现的柱洞和半地穴形式的建筑遗址复原,可以看到中国最古老民居的真实面貌。

元至元九年(1272),元世祖忽必烈迁都燕京,改名为大都,开始规划和建设都城,一座周长28.6千米,面积约50平方千米,纵横9条干道,划分50坊的东方大都市拔地而起。城市中东西走向街道多以胡同命名,胡同与胡同的间距一般约为77米。南北胡同辖内的空地便是居民修建住宅的空间。同时忽必烈诏命:“诏旧城居民之迁京者,以赀高及居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规定了达官显贵的宅院规模一般为八亩(一亩约为666.7平方米)。北京的四合院便在此时出现,可惜因朝代更迭的战事毁坏而没能保存至今。1965年拆除德胜门附近北城墙时,发现10余座元代民居的地基遗址。其中以后英房胡同元代四合院遗址为代表。根据发掘遗址判断,这座院落由主院及东西跨院组成,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主院三间北房建于80厘米高的砖石台基上,前出廊后出厦,并有东、西耳房。北房两侧有东、西厢房。东跨院已经分成前后两部分,主建筑位于后部,四面房屋向中围合,北房,东、西厢房,南房均为三间,南北房间由一条三间柱廊串通起来,形成一个工字形的建筑格局,为宋代较常见建筑形式。反映了蒙元政权南迁后的早期建筑融合了宋代汉族住宅的特点。

明、清两朝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成熟时期,合院式建筑在建筑理念、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等方面走向高峰,分化出不同的地域类型。除了北方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之外,还有江浙一带的“四水归堂”、徽州民居的“马头墙式”、闽南和客家的土楼、两广地区的“广厦连屋”和云南地区的“一颗印”民宅。

明灭元之后,对元大都既没有完全毁坏,也没有全盘利用。明代北京城的格局分布遵循了元大都城的规划理念,嘉靖三十二年(1553)修建外城,最终定格了今日北京主城区倒凸字形的格局,也正式启动了北京南城的城市发展,促使南城四合院民居建筑规模不断壮大。明代初期,北京四合院前出廊后出厦的形式得以沿用,正房去掉了砖石台基前的高露道,抄手游廊也取代了正房两侧封闭的围墙。

清代四合院建造承袭明制,《天咫偶闻》记载“内城诸宅多明代勋戚之旧,而本朝世家大族,又互相仿效,所以屋宇日华”。据不完全统计,《乾隆京城全图》中共记有大小四合院26000多所。清代北京四合院发展体现了城市不同地域的功能与特点,“东富西贵”现象的出现即标志,即东城多富宅,西城多府邸。《天咫偶闻》卷十记载:“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在城东,明代以来积水潭漕运逐渐废止并被通州到朝阳门的陆路运输所取代,海运仓、南门仓、禄米仓等运粮仓库带动周边货运贸易的兴盛,迅速繁荣城东经济。在此经营致富的富豪阔商们也多在城东购地建宅。富商宅院代表了清代城东四合院的显著特点。在城西,清军入关后,八旗兵丁进驻城内外,由皇帝亲率的正黄旗驻扎皇城的西北部。皇城内,清代皇帝下朝时的办公场所多设在南书房、养心殿等,位于北京城的心脏——紫禁城的中西部。同时,清代康雍乾三朝在京城西北修建“三山五园”等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皇帝夏天在其中居住办公,清代北京城的政治中心转移到城西,皇室重臣们为方便朝务政事,也多将府邸建在城西,因而这里汇聚了众多等级高、规模大的府邸和大型多路四合院。

南城的普通四合院民宅与会馆是北京四合院发展的又一主要表现。清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并迁都至北京,进京不久,顺治五年(1648)便实行满汉分城居住,原先的汉人全部迁到南部外城居住,内城留给满蒙贵族和八旗兵丁,每间房屋的补偿仅为四两白银。这一民族不平等的分治政策使得北京城民居分布经历又一次大变迁。大量汉族平民百姓迁至南城后,仅能居住在分布更加稠密、布局更加简单的普通一进式四合院中,元代以来的四合院格局被彻底打破。这些建筑形制和规模等级较低的“平民”四合院基本奠定了今天北京南城民居格局的基础。这次满汉分治同时历史性地推动了北京外城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

清初,南城涌现出大量会馆、书院以及汉族官员住宅等大型合院式建筑群,其中尤以会馆建筑最有代表性。它出现于明初,为在京同乡或同业者提供聚会、寓居的场所。至清代,北京城会馆因满汉分治政策而全部迁往南城。据统计,巅峰时南城会馆数量高达391所,主要集中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等南城较繁华的商业生活区。会馆的规模大小不一,但是建筑形制和布局大多是四合式建筑模式,有些规模较大的会馆还横向扩展,组成功能进一步细分的大型院落群。会馆的建设不仅带动了外城的城市发展和社会文化交流,也使合院式建筑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变迁中产生了新的功能类型。这种满汉分治的政策在清代中期以后开始松动,才恢复了内城汉人居住四合院的局面。

辛亥革命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一向衣食无忧、坐享封赐的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失去了优厚的俸禄,以往的“豪门”生活骤然没有了经济来源。于是,变卖和出租府邸成为遗老遗少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之一,不少多路和多进的大型四合院开始被人为分拆成独立的小院落。北京城中许多昔日富丽堂皇的王府和大型院落开始衰败。为居住方便,分拆后的小院会施以局部的改建,尤其对大门和院墙的改动较多。例如分拆后位于东、西、北部的独立院落,一般会将原先连通的抄手游廊或者院门封死做墙,这样致使从原先院落的大门无法进入分拆院落,而在原先的院墙开出一些低等级的小门楼或墙垣式门。这种变化随着民国十七年(1928)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后而更加明显。至抗战胜利后,许多四合院已经由独门独院的家庭(族)宅院转变为多户人家共住的名副其实的“杂院”。当时的北京四合院虽“多有渐就颓废者,然一般而言……城内之房,则普通常为砖墙瓦顶,内有广阔之庭院”。虽然院内居住者的组成关系发生了变化,但四合院的院落结构和建筑功能仍保留着基本属性。随着清末民初的国门渐开和西风东渐,西方的建筑、文化、风俗也随着进入城市社会,富豪商贾们成为这些西洋元素的早期尝试者,北京城区同期出现了不少融入拱门、阳台、门窗等西洋建筑形制的洋楼四合院,院房的装修也吸收了西洋花砖地面和罗马柱等装修风格。据统计,在清末民初,“建筑风格与形式各不相同的西式楼房已达百座以上,在古老的北京城中独具一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饱经风霜的北京四合院又迎来了人口超常膨胀和住宅建设滞后的双重挑战。集中发展重工业和办公用地用房的保障需求,倒逼着本已年久失修的四合院承受更大的居住压力,再加上唐山地震灾害后北京城区自建抗震住房的大量涌现,曾经高墙林立、庭院深深的北京四合院几乎淹没于一家家激增住户的分割、改造和扩建之中。在四合院中几乎所有空闲的场地,如院房两侧、中间的院子、抄手游廊和过道等均成为这些改扩建工程最直接的侵占对象。尤其是在院落的北房、厢房、南房等处,接续向院中建起简易房,原先居中空旷的院子被挤成几条仅能一人通过的走道。除却一些领导、单位用房和少数私宅保存相对完整外,大量四合院几乎被完全翻建成这种面目全非的大杂院。

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城市发展和社会环境经历着深刻变化。20世纪80年代,据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统计,北京城约有6000多处四合院,其中保存较好、较完整的有3000多处。市场化的住房模式与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北京四合院迎来了文物保护的历史机遇和搬迁拆移的巨大挑战。北京四合院厚重的历史文化与自身空间低利用率这对紧张的矛盾成为萦绕在城市建设者和古都百姓心头的两难抉择。20世纪80年代,对菊儿胡同破旧院落的“类四合院”改造迈出了新时期北京四合院改造的历史步伐。原先院落高度提升到二至三层,扩大了居住空间,提高了四合院利用率,也保持了原有胡同和院落的建筑格局。1990年11月2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南锣鼓巷和西四北头条至八条胡同为四合院平房保护区,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在2002年、2004年和2012年,北京市规划部门分三批公布了合计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传统居住型保护区便是专门为保护北京旧城胡同和四合院而设立的。规划中提出“院落划分、用地调整、人口密度分类、改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等做法”,对北京四合院的保护性改造利用进行了统一部署。2001年南池子大街危改工程正式启动,主要通过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和外迁居民的方式,将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与保护城区四合院街区有机结合。2005年三眼井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工程启动,改造中保持原有的胡同与建筑之间的尺度和比例关系,适当调整院落及主要建筑尺度。通过院落、房屋的高低错落、出入闪躲,创造胡同、四合院的自然和谐氛围与历史厚重感。通过宅门、影壁、街头小景、砖石雕刻、牌匾楹联等细部设计,为街区四合院注入传统历史文化内涵。

北京四合院建筑是历史上北京城市建筑的集中体现,就院落类型而言,它代表了北京城上至皇族、下至平民各阶层、各类人群所居住的所有建筑形式,集皇家宫苑、王府官邸、名人故居、商贾宅院、平民杂院等为一体。就院落个体而言,又是一个缩小了的北京城。政治的、文化的理念与习俗通过建筑的个体充分地展现出来,而北京的城市又是通过无数大的、中的、小的四合院汇集而成,在此基础上一个伟大的城市得以创建。

四合院的建造在旧京城有明显的等级规制,大的王府、达官显贵的宅第不可能因为有财、有势而随意建造,一般平民可以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家中人数的多少来建造,小的可以只有一进,大的可以三进或四进,还可以建成两个四合院或带跨院的。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 但规模大小却又不等, 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和横向相连而成。院落呈一进、二进、三进,有正院、偏院、跨院等。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大。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一般是北房三间,东、西各带一间耳房, 东、西厢房各三间, 房前有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后院,院墙以月亮门或垂花门相连通。前院进深较浅,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三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 东、西厢房各两间, 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祖辈居正房, 晚辈居厢房, 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 各屋前均有台阶。另外,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 或者经济能力有限的话,四合院又可改为三合院,不建南房。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特征可以通过以下建筑个体来体现。

门——四合院的脸面。北京四合院的大门是主人身份的象征。不同历史时期,对大门的等级规定都十分严格。包括大门的形式、规模、装修和门的附属物,如影壁、门墩、上马石、下马石等都要相匹配。四合院的大门由于院主人身份等级的不同,式样也有所区别。同一阶层的人们,由于院主人财力和喜好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下,大门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标准四合院的大门一般都建于庭院的东南部位,按八卦的方位,为“巽”位,是和风、润风吹进的方位,是吉祥之位。北京四合院的大门根据建筑形式的不同,分为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大门、如意门、窄大门、西洋式大门、随墙门等。

正房——四合院的核心。北京四合院与中国传统建筑一样,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所有的院内主要建筑全部位于中轴线之上,是以轴线为核心,形成左右两边对称的建筑格局。正房也称上房,一般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是每座院落中体量最高大、建筑等级最高的建筑,在中轴线上是最为突出的核心,四合院中的其他建筑则以它为基准而展开。居全宅中心的正房正中一间称堂屋,地位最高,通常是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等重要家事活动的地方。正房的屋架形式多为七檩前后廊、五檩前廊或六檩前廊,面宽以三间或五间最常见。

厢房、耳房、倒座房等——各适其位。除中轴线主要建筑外,庭院内附属建筑则建于中轴线的两侧。这些建筑主要作为卧室、厨房、餐厅、厕所等功能用房。全院建筑整齐对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廊子、过道——串通连接。四合院里的廊子是用于连接院落内各个房屋的两侧或一侧通敞的建筑物,用于下雨雪时行走。四合院内的廊子分为抄手游廊、窝角廊子、穿廊和工字廊等几种形式。

北京四合院蕴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不同位置的装修和装饰将这种精华发挥和展示到了极致,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把世间能达到的和不能达到的美好境界都通过不同位置的装饰展现出来,视野内的各种文化符号使人们进入四合院犹如进入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

装饰充分展示不同的艺术形式。建筑的雕饰是北京四合院建筑的一大亮点,这些建筑艺术体现着民俗、民风和民族传统文化,寓意深远、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雕刻艺术多以砖雕、石雕、木雕等形式在四合院建筑中体现出来。石雕、砖雕多见于大门的门头、门额、看面墙、戗檐、门墩以及影壁等众多建筑构件;木雕多见于门窗装修以及建筑内部等,例如花罩、落地罩、圆光罩、隔扇等,既满足了建筑构件功能上的需求,又具有观赏效果,从而达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雕刻手法有平雕、浮雕、透雕等。平雕是通过图案的线条来表现,用于大门内侧的象眼或者看面墙的一些雕饰;浮雕是突出立体感,给人一种呼之欲出的真实感觉,用于戗檐砖、影壁、门头、门墩等;透雕常见于落地罩等。四合院的雕刻内容十分丰富,涉猎广泛。

装饰充分展示主人的向往和追求。北京四合院中的各种装饰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树木花草,松、竹、梅、兰、菊、牡丹、灵芝、荷花、水仙、海棠、石榴、葫芦等,寓意深刻。如松象征长寿,竹象征耿直气节,梅象征清高,兰象征清雅,菊象征高雅,牡丹象征富贵荣华,灵芝象征吉祥如意,荷花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石榴和葫芦象征多子;包括现实中和神话中的动物,如狮子、蜜蜂、喜鹊、麻雀、蝙蝠、仙鹤、大象、梅花鹿、马、猴、羊、龙、凤、麒麟等,是人们理想中的吉祥物;包括古玩摆饰、文房四宝、画卷等,常见题材有青铜器皿、宝鼎、酒具、宝瓶、香炉和供炉、书案、博古架、画轴等,充满文人气息;包括蕃草图案,主要有兰花纹、竹叶纹、栀子花纹等,用于配饰。用于配饰的还有锦纹图案,其中回纹、万字不到头、如意纹、云纹、扯不断、龟背锦、丁字锦、海棠锦、轱辘钱、盘长如意等可用来烘托主题,而福字、寿字、万字等文字类的锦纹有的用作周围装饰,有的则直接放置在整幅雕刻中,起到点题的作用。装饰内容还有人物故事,如竹林七贤、《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福、禄、寿题材等;宗教法器题材,比较常见的有暗八仙和佛八宝。在砖雕图案中,常用道教八仙的法器葫芦、芭蕉扇、渔鼓、花篮、莲花、宝剑、横笛、阴阳板来隐喻八仙,故称暗八仙。佛八宝即法轮、宝伞、盘花、法螺、华盖、金鱼、宝瓶、莲花,统称八宝吉祥。另外,佛教纹饰中的西番莲、宝相花在四合院中应用也较多。除此之外,附在抱柱上的楹联、大门上的门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作品,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鹄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和书卷气息,给四合院建筑营造了一种书香翰墨、内涵丰富的氛围。

装饰内容更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组合图案。采用象形、谐音、比拟、会意等手法,即用每种图案代表的寓意或图案发出的谐音串联起来表达含义。如:用松、竹、梅组成“岁寒三友”,象征文人雅士的清高气节;以灵芝、水仙、竹子、寿桃组成“灵仙祝寿”;以牡丹、海棠组成“富贵满堂”;以牡丹、白头翁组成“富贵白头”;以松树、仙鹤组成“松鹤延年”;以松树、仙鹤、梅花鹿组成“鹤鹿同春”;以寿字、蝙蝠组成“五福捧寿”;以葫芦及藤蔓组成“子孙万代”;以蝙蝠、石榴组成“多子多福”;以花瓶、月季组成“四季平安”;以如意、宝瓶组成“平安如意”;以柿子、花瓶、鹌鹑组成“事事平安”;以梅花、喜鹊组成“喜上眉梢”;以桂圆、荔枝、核桃组成“连中三元”;以莲、鱼组成“连年有余”;以蝙蝠及铜钱组成“福在眼前”;以柿子和万字组成“万事如意”;等等。

北京四合院文化情趣和主人的身份地位相一致。历史上北京的居所是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的,划分为亲王、公侯、品官和平民四个等级,对房子的高度、建筑形式与装饰都有着严格规定。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规定:官民房屋,并不许盖造九五间数及歇山转角、重檐重拱、绘画藻井……公侯伯前厅中堂后堂各七间,门屋三间,俱黑板瓦盖……门用绿油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厅堂各七间……梁栋斗拱檐角青碧绘饰。门用绿油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与二品同,但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厅堂各三间,梁栋上用粉青刷饰,正门一间用黑油铁环。……庶民房屋不过三间五架, 不许用斗拱色彩装饰。清代,对官民房屋油饰彩画装饰的规定比明代有了较明显的放宽。据《大清会典》载,顺治九年(1652),定亲王府正门殿寝凡有正屋正楼门柱均红青油饰,梁栋贴金,绘五爪金龙及各色花草,凡房庑楼屋均丹楹朱户,门柱黑油。公侯以下官民房屋梁栋许画五彩杂花,柱用素油,门用黑饰。官员住屋,中梁贴金,余不得擅用。

北京四合院非常重视庭院内环境的美化和绿化,树木花卉是重要组成部分,给院子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树木和花卉的选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适应北方气候环境的需要,季节感明显;二是不破坏四合院内的房屋建筑;三是有美化环境的效果;四是从树木花卉的读音上有美好寓意的谐音;五是不宜有病虫害和易生对人有伤害昆虫。树木的品种基本上是落叶、矮小的乔木和灌木,多数属于“春华秋实”(春花秋实)型,即春天的时候开花,此谓“春华”,可以美化庭院的环境,使庭院当中春意盎然,足不出户尽得春意;秋天的时候结果实,此谓“秋实”,院内果实累累,一派丰收景象,而夏天的时候可以乘凉。

北京的四合院是世界建筑史的杰作,见证了古城历史的演进,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财富。如果没有大量的四合院和胡同,北京城的古都风貌、北京的历史文化血脉将被割断。古老的北京离不了四合院,四合院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细胞。

如果分析四合院的价值所在,以下几方面最为突出:

其一,烘托出北京不同凡响的特殊地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古都,城市的中心是从明初保存至今的皇城、宫城,金碧辉煌的宫殿,高低错落的红墙,这些建筑既威严肃穆,又气势恢宏,而排列在皇城外的四合院,以其特有的形状、色调、高度起到了特有的衬托作用。从清代的王府到胡同中的四合院,所有的建筑形式、规制等级都限制森严,不容僭越。从整个城市的布局来看,宫城、皇城、内城、外城是一个相互配套的整体,中心的壮观和四周的平缓、中心的强烈色彩和四周的灰墙灰瓦,都形成巨大的反差,内城和外城中的胡同与四合院都是这个整体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胡同和四合院就无法烘托出城市中心帝王之都的地位。

其二,承载着北京灿烂的历史演绎。北京的历史是通过有形的建筑来反映的。四合院在北京的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社会史上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与北京历史行进的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些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与胡同和四合院相关联,就像五四运动与火烧赵家楼联系在一起、老舍与丹柿小院联系在一起一样,四合院承载着北京历史前行脚步的印记。

其三,体现了北京厚重的文化底蕴。在胡同和四合院中,保存有不同时代的多种文化内涵,包括内容丰富的京城传统民俗文化,城市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的各种习俗都得以体现和传承;有历代名人故居文化,北京有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的故居,有的就是在这些院落中留下不朽著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不朽篇章;有鲜明的街区文化,如城南以天桥为代表的平民文化娱乐街区,以传统会馆为代表的宣南文化区,再如以四合院民居为代表的南、北池子,南、北锣鼓巷等,其中著名的什刹海地区是元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包括王府庙宇、四合院街巷、商业老字号及历史河湖、传统园林等多种类型的文化遗存;有民族融合文化,在元代的大都城内的胡同院落就已汇集有满族、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等,后来发展为本民族的聚集区,牛街就是北京回民最大和最古老的聚居区。区内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及岁时节日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正一道教、伊斯兰教的各种寺、院、观、庙、堂、宫等在胡同四合院周围比比皆是。北京还有众多与四合院联系在一起的近现代革命文化及遗迹。

其四,显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四合院的装饰、彩绘、雕刻乃至于院落种植的花草树木中,无论是图案,还是吉词祥语,以及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联,都无不体现人们的美好愿望。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 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登斯庭院,犹如步入一座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殿堂。

其五,昭示着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 阳光充足, 视野开阔。有居房, 有甬道, 有天井, 生活、休息、娱乐皆可。四面房屋各自独立, 彼此之间有游廊连接, 院落宽绰疏朗, 便于起居和休息。四合院对外是封闭式的住宅, 只有一个街门, 关起门来自成天地, 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 一家人在里面休养生息, 和睦相处, 其乐融融。庭院是户外活动场所, 种植有葡萄、紫藤, 养有小鹦鹉。天棚、鱼缸、石榴树, 也是四合院里常有的。夹竹桃还有石榴树是老北京四合院常见的植物, 无论开花还是结果都是火红火红的。在院落中水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水源受到限制,不可能院院都有活水,老北京四合院中央,常常摆上一只或数只很大的鱼缸,一是为了观赏,二是能够调节空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关系。有的院落宽敞, 可在院内植树栽花, 饲鸟养鱼, 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 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其六,在中国城市史、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北京四合院属于典型的木构架建筑, 是砖木结构建筑的结合体, 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均为木制, 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 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 但也是独具匠心。墙习惯用磨砖、碎砖垒, 所谓“北京城有三宝,烂砖头垒墙墙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 正反互扣, 檐前装滴水, 或者不铺瓦, 全用青灰抹顶, 习惯称“灰棚”。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 青砖灰瓦, 玉阶丹楹, 墙体磨砖对缝, 工艺考究, 虽为泥水之作,犹如工艺佳品。中国的三雕——木雕、砖雕、石雕艺术著称世界,这在北京的四合院也可以领略到。由于北京的特殊地位,在建筑艺术上得以吸纳全国各地之长,此外,又在多方面有所创新,从而形成北京独有的建筑特色。

另外,传统理念、道德在四合院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主要体现伦理道德观,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表现动植物的丰富多彩,果实谷物的丰收,崇尚自然,赞美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变与不变,变的是四季更替,不变的是大自然状态。有的重人文教养,从道德和艺术入手进行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的展示,将传统艺术要素与现实的需要相结合;有的表现了中国传统造物文化的“物以载道”的思想。

北京城是以胡同街巷系统为骨干,以开阔平缓的平房四合院为主体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由于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的原因,其中许多平房已经成为危旧房屋。再加上近些年建设性的破坏,北京旧城的历史风貌正在逐渐消失。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旧城最有价值、最值得保护的部分,然而也一直是北京旧城保护的难点之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颁布,对如何保护奠定了基础。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用发展眼光分析旧城保护与改造,体现文化战略的要求、城市竞争的需要、循序渐进发展和以人为本等理念。要正确处理好房地产开发与危旧房改造的关系,北京的老城区62.5平方千米,每条胡同、每座四合院都要以文物的观点予以审视。严格控制旧城人口发展规模、建设规模,特别是住宅建设规模。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吸引和发挥各种投资的软、硬件环境条件。

北京古城作为一个完整的文物体系,具有严谨性与不可分割性。北京的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是北京古老历史与灿烂文化的象征,构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形象,这在全世界堪称独一无二,即便是在建筑多样化的今天,也没有任何其他建筑能够取而代之。北京古城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对于这一文物属性与文化魅力我们必须倍加珍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