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中国小伙打破世界纪录,西方:中国人不可能做到!一年后打脸

发布者:兰影残月 2023-8-10 12:17

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和第三届世界青年运动会吸引了来自全球的50多个国家,4000多名运动员参加。

当时的新中国虽然刚刚成立几年时间,没有充足的时间与财力培养运动员,但也派出举重和游泳两支代表队参加运动。

对于这次运动会,国家对运动员们寄予厚望,想要靠他们的努力,洗刷沉积多年的‘东亚病夫’的耻辱。告诉世界各国:中国人并不比西方人差,新中国比旧中国更具有优越性。

早在1932年,中国运动员刘长春带着国人的期望,远渡重洋前往美国参加奥运会,但最终却无缘晋级,黯然回国。

4年后,他又代表中国前往柏林参加奥运会,有一次失望而归。

1948年,国民政府派人参加奥运会,同样没有取得任何奖牌。对此,英国《镜报》发表了一幅讽刺中国人的漫画。

画面中,一个身材瘦小、穿着中国运动服装的人,举着画有5个鸡蛋的白色大旗。

这无疑是对中国人赤裸裸的侮辱。

为了让中国的运动员能够有所突破,政府在有限的条件下,想尽办法给运动员们创造条件。

刘长春

考虑到全面追赶上其他国家不太现实,当时国家将突破的重点放在了与国际差距较小的项目上,比如,举重项目。

当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是台湾方面,新中国的参赛资格常常被剥夺。想要在为数不多的比赛中取得成绩,当时与国际上差距相对较小的小级别举重项目,就成了最优选。

当时,国内的条件非常艰苦,整个北京城可以供运动员训练的地方只有两个。

一个是解放军队的训练馆,只有一间教室的大小;另一个是北京体育学院东门右首的篮球场。击剑、拳击、摔跤运动员都在那里训练。

再加上没有什么经验,缺乏专业指导,导致很多运动员都发生损伤,成绩自然也没有提高。

在此情况下,国家于1955年派出一批运动员到苏联去学习。

当时的新中国刚刚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经济情况雪上加霜。临走前,相关负责人语重心长的叮嘱运动员:

“你们一个人的花费,相当于国内培养30个大学生。要珍惜这个机会啊!”

这批运动中,就包括陈镜开。

陈镜开出生在有“举重之乡”美誉的广东东莞石龙镇。

从小,陈镜开就用石锁、石担子这些东西来练习举重的东西。

陈镜开(右)

他非常努力,即便手掌被磨出血泡,脚趾头被砸伤,都没有影响他练习举重的热情。

当时,当地流行一种拱石担的游戏,就是将一支木棍穿插入由两块石头凿成圆石饼之间, 有些类似于举重杠铃。

对于这个游戏,陈镜开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天分,因为力道生猛,动作娴熟,受到了打杂健身院老板谭文彪的欣赏。

1952年,谭文彪向正在四处寻找好苗子的时任中南军区体工队举重教练李启龙推荐了陈镜开。

当时的陈镜开只有1.49米高,全身肌肉发达,由于当时国内物资短缺,实行计划供应,导致饭量奇大的陈镜开根本吃不饱饭。

对于谭文彪的推荐,陈镜开欣然接受,他觉得这份工作最起码能解决他长期吃不饱饭的窘境。

1955 年3 月,陈镜开参加了全国举重测试赛。 但他的挺举成绩并不理想,在最轻量级选手中排名第七, 仅仅只有95 公斤。

这样的成绩对于总共只有8 个名额的举重集训队来说, 是绝对无法入选的。

但是,李启龙却觉得,陈镜开是难得的可造之材,坚持将他收入麾下。

就这样,陈镜开正式走上了运动员的道路。

陈镜开创纪录一举

经过在苏联4个多月的努力学习、锻炼,陈镜开的挺举成绩从原来的95公斤,迅速提高到115公斤—120公斤。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世界上最轻量级运动员中,能举起110公斤的不到5人。

可以看得出来,陈镜开是非常有实力的,他非常有可能代表中国夺得金牌。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即便取得了好成绩,在当时的环境下,也很难被对中国带有有色眼镜的西方所认可。

1956年,中苏在上海体育馆举行举重友谊赛。作为中国的优秀运动员,陈镜开参加了这场比赛。

当时,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由美国人保持,成绩为132.5公斤。两年来,没有人打破这个记录。

比赛中,陈镜开第一次的成绩是125公斤,第二次,陈镜开决定挑战133公斤,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

看着这历史性的一刻,现场播音员的声音都开始颤抖了,观众席上的人也都鸦雀无声。大家满怀期望,又忐忑不已,担心没有看到想看的结果。

让大家揪心的是,陈镜开这一次将杠铃重重的砸在了地上,也砸在了现场观众的心头上。

大家的心情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复杂。

这次的失利,似乎并没有明显影响到陈镜开的心情。

很快,陈镜开就开始了第三次举重。

上场后,陈镜开凝神后,开始下蹲、吸气、提铃、起立、开腿、迈步。

随后,他稳稳地将133公斤的杠铃举过头顶!

陈镜开成功了!霎时间现场掌声如雷,3000多名观众起立鼓掌。很多人都激动的跳了起来,还有人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裁判员们兴奋地把陈镜开抬起来,中、苏两国的举重运动员,全都跑上来,同陈镜开热烈拥抱。

这一刻,对于新中国,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太重要了,有着非凡的意义。

很快,报纸上就出现了“陈镜开开创了中国体育新纪元”这样的标题。

但是,当时傲慢的西方人却不愿承认陈镜开的成绩,他们对此发出质疑:

“中国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陈镜开的记录是用笔写出来的,不是举出来的!”

这样完全没有道理可言的质疑声,让陈镜开非常恼火。

幸运的是,他很快就迎来了证明自己的机会。那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1957年的那场运动会。

这场比赛,陈镜开赢得非常惊险,非常不容易。

比赛之初,陈镜开的成绩并不理想,比苏联选手整整低了15公斤!

陈镜开

在挺举比赛中,陈镜开的第一、第二次试举都非常吃力,只能举起125公斤的重量,小腿还抽筋了。

因为他在前不久的中日友谊赛中受了伤,肩关节拉伤了,影响到了这次比赛。

另外,就算是陈镜开在重量上与对手打成平手,也赢不了比赛。

因为,他的体重比对方重。如果他们成绩相同,最终的冠军会是苏联人。

在当时的情况下,陈镜开想要赢得比赛,第三次举重必须要举到140公斤!

这个重量,是陈镜开从来没有举过的。

之前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也只有133公斤。现在,他要在接连失利、身体受伤的情况下再创新的世界纪录,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关键时刻,陈镜开决定放手一搏。

但是,当时没有人相信陈镜开可以做到。苏联人甚至在比赛开始前,就将他们的国旗挂到了冠军的旗杆上。他们坚信:第一名一定属于他们。

看到这一幕,陈镜开非常难受。他更加下定决心,要挑战140公斤!

上场前,陈镜开说了这么一句话:

“不论输赢,反正是杠铃底下找人。”

随后,陈镜开迎着观众的注视,缓缓走上台。

调整好情绪与呼吸后,陈镜开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紧紧握住杆,大喝一声“嗨!”牢牢地将140公斤的杠铃举到胸上。

陈镜开

紧接着,陈镜开一个箭步,稳稳将杠铃举起,在头顶上方保持了几秒钟。

随后,现场裁判的白灯全部为陈镜开亮起。那一刻,陈镜开听到了雷鸣般的掌声!

他终于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力量”!无数国人因他而自豪!

而此时的苏联人,却因为陈镜开的“惊天一举”尴尬不已。很快,他们就将自己的国旗从第一名的旗杆上换下来,为中国国旗让出位置!

因为这一举,陈镜开一年前不被国际承认的成绩,也于次日迎来反转。

国际举重和健身联合会秘书长、法国的古路先生,向中国体育总会发出信函,声明陈镜开于1956年的成绩,已经被批准为正式的世界纪录。

由此可以看出,陈镜开那一举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他不但给国人带来希望、惊喜,给了国内运动员很大的激励,还打了那些曾经质疑陈镜开、质疑中国的人的脸,成功让那些人闭嘴。

关于陈镜开在关键时刻实现惊天大逆转的原因,他在事后这样说道:

“我是用6亿人民的力量举起来的。”

陈镜开

至此,陈镜开成了中华儿女的骄傲,人们将他视为英雄,还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当时,很多孩子们的偶像都是陈镜开这个为国争光的英雄。

旅法女作家钟丽思的一篇名为《顽童时代》的作品的内容是这样的:

红房子的娃娃们, 将各自家里大大小小的石锁提到院子里, 在满天落霞的辉煌壮丽中, 憋足气学习陈镜开举重。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陈镜开又代表中国队,奔波各个国家、各个城市,多次获得冠军,并且打破之前的最轻量级以及次轻量级的世界纪录。

多年来,这个只有1.49米高的运动员不断挑战自己,不断突破,不断创造奇迹,让世界各国人民见识到了中国人的真正实力。

在陈镜开的影响下,他的弟弟、侄子们也纷纷走上世界舞台,为国争光。

他们叔侄三人,在23年的时间里打破举重世界纪录多达十五次。当地人民骄傲的称他们为陈氏三杰。

多年间,毛主席先后六次接见陈镜开。毛主席不仅为陈镜开取得成绩的高兴,还非常关心他的身体,叮嘱他一定要注意保护身体,不要将身体搞坏了。

陈镜开弟弟陈满林

对于毛主席的关心,陈镜开决定心里暖暖的。

另外,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也让陈镜开热泪盈眶。

那些年,周恩来总理每次从广州视察回来,都会请陈镜开他们到自己家吃荔枝。

还有一次,周恩来总理还特地到运动员的宿舍看了看。当他看到陈镜开的房间非常整洁时,表扬了陈镜开他们。

周恩来总理还叮嘱陈镜开他们不能抽烟、喝酒,对身体不好,运动员要尤其注意。

周恩来总理的这些叮嘱,陈镜开牢记心中,几十年来坚持不抽烟喝酒。

但是,一次次耀眼的成绩带给陈镜开的不仅仅是荣耀,还有伤痛。

由于长期大量运动,超负荷训练,陈镜开的腰脊椎都受到了很大损害。

1995年,60岁的陈镜开因心肌大面积梗死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经过医生们四个月的精心治疗,陈镜开终于转危为安。中医科大学的专家们称陈镜开创下了第十次打破疏解记录的医疗奇迹!

周恩来接见陈镜开

两年,陈镜开入选国际举重联合会名人馆, 后任亚洲举重联合会终身名誉主席。

虽然成绩斐然,但是陈镜开非常低调。

1996年退休后,人们经常可以看到陈镜开骑着自行车去开会。其实,国家给他配备了专车,陈镜开不愿意用。

平时生活中,陈镜开也非常平易近人,大院里的人都亲切的喊他“开叔”,陈镜开每次都乐呵呵的答应。

从当年的“东亚病夫”,到如今获得金牌无数,中国的体育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国家的重视,还与无数像陈镜开这样的运动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国家荣誉,陈镜开他们可以不顾身上的伤痛,拼尽全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如今,早已没人敢说我们是“东亚病夫”。除了在体育方面取得傲人的成就,我们在其他方面也逐渐缩短与世界的距离。

最近,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看到中国的变化。

中国的现代化,超出了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的想象。

成都大运会中的中国选手

在西方媒体的宣传下,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上世纪一穷二白的时候。因此,当他们亲眼看到现代化、干净整洁的中国城市后,非常吃惊。

另外,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外国人非常惊喜。很多人因此喜欢上了成都。

看到他们在社交网络上开心的秀自己的成都生活,很多网友调侃道:

“他们看着不是来比赛的,更像是来旅游的。”

此次运动会中,中国的运动员再创辉煌。截至8月7日,大运会中国大学生代表团摘得103枚金牌。

这是中国队参加历届大运会以来单届金牌纪录,中国因此成为大运会历史上第二个在一届大运会上金牌总数破百的国家。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还因此超越美国成为大运会历史上夺得金牌总数最多的国家。总金牌数达到545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