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兰州学牛肉面:玩转“面里乾坤”

发布者:秀才有理 2023-5-3 18:48

央视网消息(王小英)经过选面、和面、饧面、揉面、溜条、下剂、拉面等工序,拳头粗的面剂子在周兴国手中被不停地抻拉,从圆形到扁形,从毛细到二柱子,不同形状的面条就成型了。

周兴国是兰州一家牛肉面培训学校的老师,他告诉记者,自从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遗后,来学习牛肉面制作技艺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很多来自外地,有的甚至从国外远道而来。

回归:掌握一门技能的重要性

来自甘肃两当的马金龙,19岁起外出闯荡,先在义乌玩具厂的生产车间工作,后来参与电商运营,收入还不错。结婚生子后,妻子和孩子留在了老家,他一人在外打拼。长期的两地分居生活让马金龙开始考虑以后的日子。“在杭州定居,对我们夫妻俩来说有点困难。”2022年7月,马金龙辞职回了家乡。漂泊十多年,在外面没有归属感,回到家乡,也生出了陌生感。为了能在家乡有一份适合的工作,在哥哥的建议下,今年3月中旬马金龙来到兰州学习牛肉面制作技艺。

马金龙在练习拉面技巧

在兰州吃过牛肉面的人会发现,这里的面条根据粗细被分成很多种,每种口感不一样,食客也各有喜好。面拉得好不好全看师傅的手艺,对于马金龙来说,这是学习中最具挑战的环节。“老师把方法都教了,剩下的就是反复练习、熟能生巧。”为了能尽快学成出师,培训结束后马金龙会给自己加课,教室里常会出现马金龙“加练”拉面的身影。“之前我以为把面从拳头粗拉到很细需要上大力气,事实上,相比力气,抻拉的技巧更重要。”开始学习的第一周,马金龙因掌握不好力度,胳膊一直处于酸痛的状态,躺在床上感觉胳膊又酸又沉,抬不起来。“抻拉八手是最细的毛细,七手是细面,六手是二细,三细是六手半,四手则是最粗的二柱子。”马金龙说,不仅要把这些记得清楚,拉面力度更要均匀有力。

马金龙的设想是,学成后会先找一家牛肉面店做拉面师傅,边锻炼技术,边了解面店的经营,然后开一家自己的店。

出海:漂洋过海来学习

和其他学员不同,安雨出国留学后一直在国外生活。今年年初,他和朋友偶然聊起兰州牛肉面,这唤起了他的兴趣。他发现在国外,日本拉面、越南河粉等,不仅定价高还门庭若市。“那边很多面食用的面条是机器压出来的,咱们兰州牛肉面完全是手工面。”安雨说,这样的面条在国外很少见,他决定来兰州了解一下地道的牛肉面。

来之前,他做了大量功课,光是准备体验品尝的牛肉面店,就罗列了50多家。两天吃12碗牛肉面,成为安雨来兰州后的第一个疯狂行为。在他的手机备忘录中,从口感、味道到创新样式等方面他都做了很详细的记录。安雨总结后发现,一碗好吃的牛肉面,从面粉、牛肉等食材,到和面、揉面、拉面、熬汤,甚至是辣椒油的制作都有讲究。他举例说,面粉的产地、和面的水温、汤底的配方、熬汤的方法,让各家牛肉面的味道形成了差异,一些老店会有其独家的熬汤秘诀。这让安雨更感兴趣了,他一改最初的计划,准备在兰州再多待上两三个月,他想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后,带着牛肉面技术“出海”。

传承:兰州也缺优秀的拉面师傅

周兴国正在教学员拉面技巧

过去,很多人到牛肉面店帮工当学徒,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学成起码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时间。但培训学校的兴起后,他们完整全面地传授制作技术,从学习到实习的时间缩短为20天到一个月的时间,这让更多人选择前来学习。曾在河北、陕西等地开牛肉面店的周兴国,2005年也回到兰州,当起了培训老师。

16岁入行牛肉面,如今60岁的周兴国可以说是和牛肉面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周兴国教过的学生已超过4万名,遍布国内外。他感慨道,就算是在兰州,好的拉面师傅依然紧缺,有外地的老板直接上门来招聘拉面师傅,甚至有因为招不到拉面师傅干脆自己来报名学习的。在周兴国看来,这几年,兰州牛肉面真正从兰州走出去了。

在培训中,周兴国毫不保留,他说自己这辈子全靠这个技能傍身,如今只要有人还愿意吃这碗面,他就愿意把这个技能传下去,希望能够帮到更多年轻人。(文中安雨为化名)

大家都在看

  • 鼓吹"机械至上"的人,真的开过现代车吗?

    鼓吹"机械至上"的人,真的开过现代车吗? 2024年某地车展上,一位老司机摸着新车的全液晶仪表直摇头:"现在车子整这么多屏幕有啥用?要我说还是机械仪表盘最踏实"。这话听着耳熟吗?从启动钥匙变成手机APP到机械手刹消失,总有人怀念化油器时代的"纯粹机械" ... 机械之最04-15

  • 三件小事最耗气血,别再做了!

    三件小事最耗气血,别再做了!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意思是说,气血是生命的根本,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运转的机器,气血就是最根本的动力。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最耗气血,调补气血有哪些好方法?一起来看!(转自:首都中 ... 机械之最04-09

  • 古董钟表里的机械之美,时光流转中的经典工艺。

    古董钟表里的机械之美,时光流转中的经典工艺。 小夜莺发现森林的钟表集体变慢,月亮像打瞌睡的老人迟迟不下班。树洞深处时间蜜蜂正用破损的蜂巢修补时针,每滴花蜜能凝固三分钟。夜莺衔来沾露的玫瑰,啄木鸟敲打水晶树校准节奏。当最后一道裂缝被晨光填平,迟到的 ... 机械之最04-09

  • "立木为信"的商鞅,为何成了帝国最锋利的刀?

    "立木为信"的商鞅,为何成了帝国最锋利的刀? 公元前359年的咸阳南门,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旁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卫国人商鞅当众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十金。"人群窃窃私语却无人上前,直到赏金涨到五十金,终于有个壮汉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扛走 ... 机械之最04-09

  • 机械革命最划算游戏本来了?配置低但价格给力,国补后3999元

    机械革命最划算游戏本来了?配置低但价格给力,国补后3999元 如果说国补之后哪款笔记本能让很多人兴奋的话,机械革命极光X绝对是其中一个。如果再细分到游戏本这块,那就几乎只有这个。过气但是强大的CPU,加上主流的RTX4060或者RTX4070独显,配上合适的价格,说一机难求也不过 ... 机械之最04-09

  • 宇树机器狗最具有成长潜力的10家企业!一、长盛轴承二、绿的谐波

    宇树机器狗最具有成长潜力的10家企业!一、长盛轴承二、绿的谐波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机器人早已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专属。尤其是机器狗的出现,更是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无限遐想。而在这股浪潮中,宇树科技凭借其卓越的产品,迅速崭露头角。但你可知道,在这只机器狗的背后, ... 机械之最04-07

  • 机械之舞:当国产机器人跳出《功夫》的江湖气韵

    机械之舞:当国产机器人跳出《功夫》的江湖气韵 在科技与文化的交汇处,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正在上演:国产机器人整齐划一地跳起《功夫》中的经典斧头舞,金属关节精准复刻每一个武打动作,电子眼中仿佛闪烁着周星驰电影特有的戏谑光芒。这一幕既荒诞又和谐,既未来 ... 机械之最04-06

  • 至今无法被超越的经典运输机安225,机械之美超级运输机!

    至今无法被超越的经典运输机安225,机械之美超级运输机! 在人类航空的浩瀚星空中,安-225“梦幻”运输机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机械魅力。每当提及它,我的内心总会涌现出无尽的感慨。今日,我将这份倾慕与思考记录在此日记之中。初次听闻安-225的名声, ... 机械之最04-06

  • 一文图解 72 个机器学习基础知识点

    一文图解 72 个机器学习基础知识点 作者王路情,澳门科技大学博士, 提供软件开发、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服务。微信:shushengya360,1. 机器学习概述1)什么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 ... 机械之最04-05

  • 在皇帝之最中,乾隆独揽了哪三项?

    在皇帝之最中,乾隆独揽了哪三项? 在中国历史的璀璨星空中,乾隆皇帝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独占鳌头。他不仅是长寿的象征,更是执政时间的冠军,还是诗词创作的“诗歌机器”。想知道这位皇帝是如何在这三项“皇帝之最”中脱颖而出的吗?让我们一起揭开 ... 机械之最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