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死局(终),汉立,中华大和解,想真正统一,秦亡这步少不了

发布者:麦田晴空 2023-10-3 18:04

百尺竿头望九州,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自有收人在后头。

——辽国民歌

自秦二世三年陈胜在大泽乡的一声怒吼,到汉高祖五年,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短短八年,中华大地群雄并起,各类制度和思想充分碰撞,从这段历史的厚度和烈度上看,这八年似乎比八个世纪还长。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陈胜起义前,秦帝国以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统治天下,项羽死后,汉帝国还以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统治天下,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如此看来,这八年似乎又比八天还短。

这或长,亦或短的八年,最终以一个叫刘邦的中年人荣登大宝而画上句号,多年前,刘邦在咸阳服徭役偶尔看见秦始皇的车队,他感慨:大丈夫当如是,此时的刘邦绝不会想到,多年以后,他竟真如秦始皇一般傲视天下,或许无数个午夜梦回,刘邦都会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是我?

为什么会是刘邦?这是个困扰后世之人2000多年的问题,当然,从刘邦的性格方面解读刘邦获胜原因的文章已经有很多,这里就不再重复这些观点了,而我要说的是,刘邦的成功除了他具备某些性格优势外,还有他身上的三个标签。

这三个标签分别是:非贵族、秦国管理者和楚国人。

充分理解了刘邦身上的这三个标签,才能明白刘邦背负的历史使命,以及秦亡汉兴背后的逻辑。

秦亡:大一统的必由之路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何打开一个死结?

如果没有思路不妨看看下面这个案例:

建安五年(200年),讨逆将军孙策打猎时遇刺,重伤的孙策临终前托孤给二弟孙权。

孙策集团在占领江东时大杀四方,与江东世家大族们结下了血海深仇,孙策在时以武力镇压勉强能维持局面,如今孙策死了,所有人都认为这个本就在江东立足困难的政权将岌岌可危。

但是,真实的情况恰好相反,继位后的孙权通过拉拢江东世家大族,获得了后者的支持,孙氏集团在江东不但站稳了脚跟还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联合世家大族就能站稳脚跟,这一步十八岁的孙权能够看懂,难道他的兄长孙策看不懂?

孙策当然看得懂,但是看懂也没用,在夺取江东前,孙策便已经与江东世家大族们结下血海深仇,孙策还是袁术手下时率军进攻庐江,当时的庐江太守正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的陆家家主陆康,双方鏖战两年,庐江城破,城中陆家人死伤过半。

孙策与江东世家大族的仇恨已经达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所以在孙策执政时,孙氏集团与江东世家大族呈现出一种尴尬的状态:尽管双方都知道合则两利,但就是不能真正走向合作。

孙家与江东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因为过往的仇恨而变得十分麻烦,并一步步朝着死局的方向走去,这样的局能破吗?当然能,因为这个死局的所有矛盾点都来自于一个人,只要他消失,这个死局就能被盘活,所以这个局的最简单解法就是:孙策死。

孙策死后,仇恨自然消弭大半,且孙策制定的国策他自己改困难,但孙权改就没那么大的阻力,一个人如此,一个王朝同样如此。

孙权能够化解孙家与江东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不是因为他的个人才能有多强,而是因为他不必再去背负孙策的历史包袱。

秦与六国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秦灭六国后,有三个死结难解:

第一,秦人与六国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秦统一后,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秦国人高于六国人的社会地位,秦人与六国人争斗,六国人罪重,秦人罪轻。秦国所设置的郡县,除了实在偏远只能靠当地人统治的以外,基本都要选秦国人去当长官,六国人只能当吏。

第二,秦国文化作为上位文化压制六国文化,这一点原本不是大问题,但是与第一点结合在一起就麻烦了,本来人是慕强的,英国殖民印度时,英国文化也压制印度本土文化,但是英国人给印度上层出路,这样一来,印度上流人士会以学习英国文化为荣,但秦国人却没给六国人太多这样的出路,也就是说,即便六国人抛弃自己的文化学习秦国文化,也大概率不会获得身份地位上的提升,那么六国人有什么理由去接受你秦国的文化呢?

制度可以靠武力强行推行,但是文化却不行,秦国人以文化的上位者自居,却不给六国人出路,其结果一定是秦国文化与六国文化不但不融合,反而走向对立。

第三,统一后,秦国与六国之间的仇恨非但没化解,反而加剧了,秦灭六国战争中杀戮太过,长平之战后,40万赵国俘虏被坑杀,秦灭魏时水淹大梁百姓死伤无数,这样的杀戮与仇恨还有很多。

仇恨是否可以被消弭,当然可以,有两件利器最好用:时间与利益。

可惜秦帝国一件也不用,统一六国后马上开始继续折腾,修长城、修秦直道、修皇陵、南征百越,北伐匈奴。

是,你可以说这些事罪在当代功在千秋,但是你也不能否认,这些大工程的上马让六国与秦国之间的仇恨不但没被消弭,反而加剧了。

因为以上三点,六国与秦国之间的仇恨不但没有被时间化解,反而与日俱增。

天下明明已经统一,只要完成文化融合整个中华文明就能更上一层楼了,但是由于统一战争期间和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让这种融合迟迟不能进行,这是一个死结。

回到开头的问题,打开死结的方法有两种,靠时间慢慢熬,亦或是快刀斩乱麻,汉之后,所有的统治者都明白了这个时候得选用时间慢慢熬,但秦始皇没有经验,他想选快刀斩乱麻,于是他加强军事,削弱民间武装,修直道方便向全国运兵,他想彻底消除六国人反抗的可能性。

但历史跟秦始皇开了个玩笑,秦与六国之间的矛盾最后确实是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的,但是解决的方式更为简单直接干脆:秦亡。

历史是一个无情赶路人,他不会感念任何一个人亦或一个王朝过去做了什么,他只负责追问它未来还能做什么?当你陷入死结又无法自己走出困局,那么对不起,请你退场。

秦亡,压在原六国人身上的亡国之恨才从根本上解除,秦亡,七国文化才能平等交流,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已经建立,但是沉重的历史包袱将它的齿轮焊死,想重新启动这架机器,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秦亡,秦亡则华夏大地可以抛去历史包袱轻装上阵,华夏大地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秦亡是必经之路。

时势造英雄

在回答为什么最后成功的是刘邦这个问题前,先请大家思考一个比较老生常谈的问题: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很多人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无头公案,但事实上,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难解,如果你信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这个问题的答案便是确定的:时势造英雄。

如果还想继续追问,刘邦就是那个最好的答案,秦二世元年前,刘邦是亭长(基层治安官员,大约相当于派出所所长);萧何是主吏掾(相当于县官的秘书);樊哙是杀狗的;夏侯婴是沛县管理车马的小吏;周勃是吹鼓手。

八年后,刘邦是至高无上皇帝,萧何是百官之长丞相,之前混迹于社会底层的沛县老伙计们各个公侯。

刘邦还是那个刘邦,变化的是那个时代。

刘邦和他的沛县老兄弟集团就是时势造英雄的最好力证,后世之人在评价刘邦时几乎都提到了这样一句话:天命所归。

理解到时势造英雄只算是理解了刘邦成功的第一步,现在让我们再往深了想一层:都说刘邦成功是天命所归,那么什么是天命?

社会发展由社会矛盾决定,每个社会都会有其主要矛盾,如果一个人的出身、见识、经历和所做的事正好能够解决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那么你就是天命。

出身、见识、经历和所做的事情,这些因素里有一部分是后天能够改变的,但是也有很多是本身就注定好的,你改不了。

刘邦的成功当然与他的个人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三个标签也同样重要,能力与行为逻辑通过后天努力还能部分改变,但是一些标签是改不了的。

还记得那三个标签吗?非贵族、原秦地统治者、楚国人。

让我们看看这三个标签是如何帮助刘邦走上九五至尊的。

大浪淘沙

在讨论时势造英雄时,我们会有一个疑问:时势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造就英雄的?

其实,造就这个用词不是十分准确,更确切地说是时势筛选英雄。

社会的大趋势如大浪淘沙,只有符合某些特质的人才会被留下,而这些特质有些是后天可以改变的,有些则是根本改变不了的。

说回刘邦,当时的历史大趋势是什么呢?

是更高效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打败落后的分封制重新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制度,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文化融合、族群和解以及更高形式的统一。

要做到这些需要什么呢?简单说,需要的是一个旧时代身份烙印不那么重的人。

请大家试着理解这句话:旧时代身份烙印不那么重的人,在贵族世袭制度已经持续数百年的秦末汉初,这句话的另一个叫法便是:非贵族。

春秋战国数百年,贵族世袭也有数百年,这样的事实注定了贵族们的身份标签已经与所属的诸侯国牢牢绑定了。

项羽世代为楚将,项羽身上有太多的楚国烙印,这一点是改变不了的,所以项羽入咸阳后拒绝了留在关中当王的建议坚持回到楚地,百年的家族传承是助力,但也是枷锁,你项羽想摆脱楚国烙印轻装上阵,对不起,这不可能。

《大秦赋》项羽的祖父,楚国大将军项燕

王离的秦国烙印、张良的韩国烙印、田氏兄弟的齐国烙印也是一样,这些烙印确实能够帮助这些旧时代的王公贵族们在自己老家起事时事半功倍,但是对不起,想再往上走,对整个天下进行整合,贵族的身份非但不是助力,还是枷锁。

刘邦的平民身份在他起兵之初自然是劣势,但是当他成为一方诸侯后,平民身份反而让他在整合整个天下时可以轻装简行。

天下同利

刘邦的另外两个标签是:秦地统治者和楚国人,这个标签单拿出一个不要紧,但是加在一起就会发挥神奇的反应。

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是脱胎于秦制的,所以秦地百姓对于这一制度的接受度更高,但是如上文所说,如果由秦国贵族带领秦国人用秦制统一天下,那么一切又回到原点了,秦人与六国人之间的死结还会继续存在。

但刘邦恰好是个楚国人,楚地绝对是秦末战争期间的主力,楚人对秦国秦制的恨是六国之最,在复仇的口号里,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相比,气势上差得简直不是一星半点。

但刘邦这个秦国统治者光是楚国人还不行,还得是个身上楚国标签不那么重的楚国人,简单说,楚国非贵族,项羽的做法让秦楚两国之人的关系变成势同水火,所以有太强秦国标签的人几乎不可能统治楚国,有太强楚国标签的人也不太可能统治秦国。

而刘邦是个楚国普通人,他统治原秦国,对于秦人的心理冲击不那么强,再加上刘邦实行的相对宽松的政策,立刻让秦国人接受了他的统治。

势同水火的秦楚两种标签在刘邦身上融合了,刘邦这种特殊的身份特点让秦的标签悄无声息的被换成了汉,汉,这个由楚国平民创立的新国家,它不是那个恐怖怪物大秦,对于六国之人来说,这个新生政权对他们造成的心理冲击也会小上很多。

刘邦的这三个身份标签本身就是为了民族大和解而生的,当然,平民身份和模糊的国家属性还给刘邦带来了另一好处:他的政策灵活性更强。

秦帝国在统一六国后,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政策是最棒的,郡县制就是比分封制先进的多,所以任何分封的影子都得扼杀,管得过来的管,管不过来宁愿管的一塌糊涂也不能分封给当地人自己管。

但是刘邦就没有这个问题,认为你们秦制最棒的是你们秦国人,我刘邦又不是秦国人,所以刘邦对于自己管得过来的地方严格执行郡县制,但是对于那些管不过来的地方,干脆大手一挥分封给当地的诸侯王,郡国并立,是汉初的政治形式,你可能会说,刘邦可耻地向腐朽的分封制部分妥协了,远没有秦始皇那样刚,这么说也没错,但是别忘了刘邦的历史使命,他要促成的是民族大和解,而不是硬刚到底的你死我活,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刘邦的政策工具箱就是比项羽多,也比秦始皇多。

刘邦身上的标签在他成为汉王后开始不断给他提供助力,再加上刘邦百折不挠的性格优势,让他熬过了艰难岁月,等来了与项羽的实力逆转。

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并不总是准确,它得有一个大前提:你选择的大方向是对的。

而人是社会的产物,你身上的标签本身就会影响你的选择。

刘邦称帝时问手下,我为何能够战胜项羽?手下人的回答是:与天下人同利。

社会的矛盾运动已经注定这次秦末大乱要筛选出一位天选之人来完成以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去真正整合中国的任务,而刘邦身上的标签恰好让他适合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刘邦又有高度务实、百折不挠和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性格优势,这些优势让刘邦最终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从这一点来看,在总趋势上,刘邦确实在与天下人同利,天下归汉,大势所趋。

大风起兮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当初那个游荡于田间巷尾的沛县亭长,在八年的梦幻之旅后成为了执掌天下的九五至尊,他夺天下的根据地是秦国的祖地关中平原,但他是个楚国人。

八年前,大泽乡里一个叫陈胜的征夫队长喊出了那句惊天动地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随着平民刘邦成为大汉皇帝,这句口号如预言般得到验证,并一直刻在所有华夏儿女心底,直到今天。

数百年的战国纷争,十二年的极限压榨,八年的天下大乱,破碎的山河和流离失所的百姓终于可以喘上一口气了。

历史给出了所能给出的最好结果,重新统一华夏大地的是有别于旧七国的新生政权:汉。

从战国时代就一直在积蓄的国仇家恨可以在这个新生政权里被时间慢慢化解,整个新生国家可以抛弃历史包袱,轻装简行。

汉立,天下势成;汉立,中华和解。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推动刘邦和他的沛县老伙计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走,最终汇成了汉这个不朽的名字,秦的教训让汉初的统治者们时刻保持着小心谨慎,他们谨小慎微地运行着这个庞大帝国的操作系统,这份小心谨慎让汉帝国在多数重大问题上走得稳,也因为稳而能够走得更远。

汉初的轻徭薄赋让群臣夸赞刘邦的那句“与天下人同利”成为了现实,大汉也因最初的谨慎小心务实而得400年国祚。

汉,这个名字远比老刘家的基业走得更远,2000年来,他的含义早已超越了一个王朝而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化身,强汉盛唐,至今让所有中国人念念不忘。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汉,作为第一个走完一整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生命周期的朝代,他对中国人的行为逻辑、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的塑造是后世王朝无法比拟的,它穷尽了所有可能,测试了出了帝国的极限,它宛如一个老师,让后世中国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在它身上找到答案。

泱泱大汉将以天下为笔墨书写它的宏伟篇章。

大汉篇要写的实在太多,得分几个部分写,第一部分诛杀异姓王到诸吕之乱;第二部分文景之治;第三部分是重头戏写汉武帝(汉匈战争要不要单独拿出来写一个专题还没想好);武帝之后的权力格局是最后一个部分,东汉篇和三国篇以后也会安排上,喜欢的朋友们可以点个关注。

秦末与楚汉争霸这两个系列就算正式完结了,坚持写一个专题的长文是很考验人的耐性的,各位读者朋友们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下去的动力,让我在这里说一声谢谢,提前祝大家中秋国庆双节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