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新疆铁路十年观察

发布者:云淡风轻 2023-10-3 21:38

新疆,霍尔果斯站,成组集装箱在蓝天下拼出色彩缤纷的“版图”。伴随着嘹亮的汽笛声,一支支“钢铁驼队”驶出国门,奔赴欧洲大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来,新疆铁路部门着力提升中欧班列开行质量,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为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绿色通道 提升中欧班列运行效率

十年来,新疆铁路部门坚持以速度优势提升发展规模,合理铺画中欧班列运行图,严格卡控管内运输时限,将进疆中欧班列运行时间控制在17小时以内;由乌鲁木齐始发班列控制在10小时以内;中欧班列的运输时间由原来的25天缩短至13至14天,中亚班列运输时间由原来的66小时缩短至约44小时,努力作出铁路企业应有贡献。

在阿拉山口站干了22年调度工作,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调度员李东见证了中欧班列从少到多、连线成网,推动新疆成为向西开放前沿的辉煌历程。从2013年至今,阿拉山口站中欧班列日均接发量增长了5倍,最繁忙时一天接发班列超过25列。

“实行集中调度指挥后,列车整钩编解时间压缩至15分钟内,有效提高宽轨到发线运用率,车站随时保证两条接车线路,预留出发列车不少于3趟,加速了哈方机车、车辆周转,保证宽轨场不间断接发列车。”李东说。

坚持内外联动,新疆铁路部门加强与哈萨克斯坦铁路部门的定期会晤,大力推进换装作业中哈双方“宽轨重出”“准轨重入”作业试点,用好中哈双方车站能力,提升作业效率。尤其是随着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的加密开行,有效缩短了中欧班列各环节作业时间,减少了口岸站的停留时间,变“车等人”为“人等车”。

推进互联互通 实现中欧班列量质齐升

纪录一次次被刷新:阿拉山口口岸从第一列中欧班列到2018年6月突破5000列,用了近7年时间;从第5000列到2019年9月突破10000列只用了15个月时间;从第10000列到2021年7月突破20000列仅用了不到24个月时间。2018年至2021年的四年间,霍尔果斯站班列通行数量跑出加速度,以每年1000列以上的增幅逐年递增,年均增幅达67%。

目前,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规模从2012年的每月通行3.5列增长到现在的日均17列;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规模从2016年的日均1.3列增长到现在的日均20列以上。

十年来,新疆铁路双口岸保畅通的支点作用充分显现。

“今年出口中亚五国的商品车、机械设备运量增长。我们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增加回程班列开行规模,回程班列带来粮食、棉纱、铝锭、饲料、塑料颗粒等货物,班列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对外合作部副主任白璐介绍。

中欧班列的“朋友圈”日渐扩大,成为见证中国经济稳步前进的重要指标。

补强硬件基础 发挥东联西出枢纽功能

十年来,新疆铁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铁路营业里程由2012年的4749.7公里增长至9092.1公里,增幅91.4%;其中,电气化铁路由2012年的1634.8公里增长至4183.4公里,增幅155.9%;复线铁路由1759.8公里增长至3334.2公里,增幅89.5%;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达到845公里。

铁路贯通天山南北大部分区域,通达新疆所有地州市,覆盖全疆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货运通道能力充分释放。

十年间,全疆货物年发送量持续保持迅猛增长势头,由2012年的6932.7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2.06亿吨,增幅达197.5%。

2004年11月开始修建的精霍铁路,从兰新铁路西段的精河车站引出,穿越北天山山脉后,进入伊犁河谷,再向西北方向延伸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霍尔果斯口岸,使当地民众出行有了一条四季畅通的钢铁大道。

2012年12月22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站与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口岸站胜利实现通车运营。

“我刚到车站的时候,车站出国班组只有20多人,现在出国班组司机人数增长到60多人。”霍尔果斯站运转车间出国班组司机赵勇的工作就是往返在中哈两国口岸间,将载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快递”送出国门,“如今,车站站场能力增加了,中欧班列通行数量也在增加,我们每天出国都是接力跑。”

立足新疆,辐射内地,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新疆铁路部门高质量推进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通过两次扩建,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已具备每日20列以上的发运能力。目前,已开辟中欧班列线路21条,覆盖欧亚19个国家、26个城市。

天山脚下,热潮涌动。新疆铁路人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一步一个脚印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向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目标破浪前行。(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