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械?我国古代水转大纺车省了多少人力和物力

发布者:韭菜哥哥 2024-1-13 10:21

文 | 咸鱼永不放盐

编辑 | 咸鱼永不放盐

纺织业在汉代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晋代则在汉代的基础上继续取得新的进展。

这一时期,中国已能生产各种精美的纺织品,许多州郡以优质丝织品作为贡品

中国丝绸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国外,推动了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由于纺织品与百姓生活相关度高,在诗歌文学作品中常被提及

李白、杜甫、白居易、岑参等大诗人的作品中不乏对纺织业的颂扬,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纺织技术的进步。

丝绸制成的衣饰既美观大方,又能彰显身份地位,因而备受追捧。

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来描绘纺织业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便利,表达了对先进纺织技术的赞叹之情

这些文人学士对纺织业的热情讴歌,也推动了纺织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不仅纺织品种类繁多,纺织技术和设备也日趋先进,最突出的代表是出现了利用水力带动的大型纺车。

手摇纺车

汉代使用的手摇纺车结构简单,生产效率低下

手摇纺车的出现,使纺纱工作有了质的飞跃,从使用简单的纺织工具进入了机械化操作的时代,是古代纺织业机械化的重要标志。

手摇纺车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主要用于纺丝和麻花

根据出土文物,湖南长沙麻布的麻纱纹理细密匀称,说明当时可能已经使用了手摇纺车,但直接证据仍较少。

汉代时,更多出土文物证实了手摇纺车的应用。

山东腾州汉墓中的画像石生动描绘了手摇纺车的制作场景,其他地区的汉代石刻也刻有纺车图案,说明它已广泛使用。

手摇纺车的主要结构包括竹制大绳轮、木质或铁制小绳轮和绕线轴等。

大绳轮直径约70-80厘米,小绳轮直径1厘米左右,两者传动比可达60-70

操作时用手摇动大绳轮带动小绳轮旋转,小绳轮上缠绕纱线而逐渐形成纱卷。

与原始纺织工具相比,手摇纺车每小时约可纺制15-20倍的纱线数量,不仅提升了效率,也大大改善了纱线的匀称度。

手摇纺车在汉代广泛使用,并沿用了数百年。汉代丝绸已达到很高的质量,这与手摇纺车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手摇纺车不仅令纺织工作更高效便捷,也使纱线达到更精细均匀的程度,这对汉代丝绸业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此,一些技术人员开始研究改进纺车,开发更高效的纺纱设备

经过他们的努力探索与创新,终于出现了利用水力带动多个纺锭转动的大型纺车,这对纺织业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纺车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纺锭数量的增加,二是动力方式的改变。

汉代使用的手摇纺车,每次只能纺一锭纱线。随着对纺织品需求量的增长,手摇纺车已难以满足需要。

晋代出现了脚踏三锭纺车,它利用脚踏来带动轮轴转动,同时驱动三个纺锭旋转,大大提高了效率。

从当时著名画家顾恺之,为刘向绘的《列女传图》中已可见此纺车的图像。后来又出现了五锭脚踏纺车,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

从单锭到三锭再到五锭,纺车锭数的增加直接带来产量的扩大,标志着纺织业进入机械化发展的新阶段

水转大纺车与轧车

水转大纺车利用水力代替人力驱动,极大地提高了纺纱效率。据记载,水转大纺车的结构包含水轮、长轴、大绳轮等部分。

流水推动水轮转动,再通过联轴带动大绳轮高速旋转,大绳轮上的绳带拉动数十个锭子同时纺纱

相比人力踩踏纺纱,水力驱动使纺纱速度提高了数倍

王祯在他的《农书》中曾对水转大纺车的结构作过简要记载,指出它在当时“中原麻芒之乡”推广很快。

据统计,水转大纺车比三锭脚踏纺车生产效率又提高了几十倍,这在当时来说极为惊人。

《农书》中还有诗句歌颂水转大纺车的功效:"车纺工多日百舫,更凭水力捷如神"。

诗中赞美水转大纺车利用自然之力,远超人力纺织的产量和速度

在广大中原地区,当时人们以麻、丝为主要纺织材料,不太需要棉花。

到隋唐时,随着衣服原料的棉花北上的推广,人们发现棉花原料中含有大量籽粒,必须设法除去才能纺织。

为此,轧车应运而生。王祯的《农书》中提到,人们用轧车代替了过去的辗轴来搅拌棉花。

轧车的结构为两根轴间夹一木架,人站在车旁,一手把棉花送入两轴间,一手转动木轴。

同时脚踩踏板带动木架旋转,两轴间的棉花被挤压,籽粒就被移除。

为保证转动的连贯性,木架外侧装有一个重木块,增大转动惯量。这种结构设计十分巧妙,使棉花快速有效地脱籽。

水转大纺车与轧车的出现,极大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它们不仅提高了产量,也使纺织原料的来源更广,丰富了纤维的种类。

“中国的棉纺织业之母”

黄道婆出生于南宋淳佑年间,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徐汇区华泾镇),生活在一个刚刚开始培育棉花的贫穷家庭。

十二三岁时被卖为童养媳,为了逃避非人的折磨,黄道婆独自流落到海南岛的崖州(今三亚),在当地黎族人处学习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当时的乌泥泾,土地贫瘠,百姓生活困苦,都在梦想着通过种植棉花谋生。

人们从外地如闽、广等地引进棉花种子进行栽培,但缺乏相关的加工技术。

原始的加工方式是用手剥去棉花籽,然后用竹子和线做成的小弓箭在桌上摇晃击打,不仅效率低下,也很吃力。

元元贞年间,黄道婆返回家乡,发现这里虽已普及植棉,但棉纺织技术仍十分落后。

她便热心地将海南岛学来的技术传授给乡亲,包括改造本地简陋的纺织工具

引入踏车去籽、弓箭弹棉、三锭纺车等技术,以及交错纱线、配色、提花织造等操作方法。

具体来说,黄道婆根据黎族的制作方法,教乡亲们制作了踏车去除棉籽,用绳索制成大弓来弹击棉花。

用檀木做成的椎子代替简陋的竹弓,并改进纺车从单锭到三锭,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纺纱方面,她还传授了交错纱线、搭配颜色、编织提花等技巧,使织出的布料图案色彩丰富、美观大方。

在她的指导下,村民们纷纷掌握新技术,生产出各种花色图案的美丽棉布,销往外地,日渐殷实。

当地的棉花加工量大增,原料充足,加工技术日趋成熟,产品质量逐渐提升,销路也不断拓宽。

黄道婆不仅将海南岛的先进棉纺织技术带回家乡,还根据本地情况改良工具。

以身作则,倾心传授,使松江一带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产业的快速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棉织业中心

人们为感念她的巨大贡献,在她家乡建祠供奉,并流传歌谣传颂她的事迹。可以说,没有黄道婆的改革和传播,松江的棉纺织业远不能有如此快速的进步。

黄道婆可谓是中国棉纺织业的先驱者和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中国的棉纺织业之母”

结语

纺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进步,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业的发展,让衣食住行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动力。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