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丰台站,守护铁路37年
老邱在铁路上走了37年,白天巡线检查,深夜维修养护,顶着烈日,冒着严寒,为的只是一件事——保持铁道轨距稳定在1435毫米。
热胀冷缩,积雪结冰,都会影响这个数字。为此,要学会“看”。
老邱的眼睛不大,却真正是把尺。车过得多了,钢轨底下的石砟会变得松软。尽管只是几毫米之差,但他双膝弯曲,将眼睛贴在钢轨上(业内术语叫“趴道”),往远处一看,哪一截凹下去了,他就心里有数。大概确定一个作业范围——这个范围,据老邱的徒弟小顾说,能精确到2-5米。之后再拿道尺去量,判断极准,效率极高。
这项“目测”的功夫,非几十年经验难以练成。老邱名叫邱克强,17岁时成为一名铁路工人,现在是北京铁路丰台工务段丰台线路车间东岔工区的工长。
北京丰台站始建于1895年,风声,雨声,火车声,自打那时候就没变过。机器与石砟的撞击声,从洋镐的“当-当”,变成了捣固机的“突突突”。高铁也建起来了,驶过的时候,是一阵疾风一样的“呼”,跟绿皮火车慢悠悠的“哐当哐当”声不一样,老邱的耳朵“见证”了这一切。

邱克强正在用道尺测量轨距。受访者供图
巡查每一寸钢轨
在铁道上工作,要摸准钢轨的各种“习性”,学会“看老天爷的脸色”。
钢轨会随着气温“热胀冷缩”,太热了会胀轨,天冷了要警惕断轨。降雨降雪的时候,检查排水,融雪扫雪,处理冰碴子,一天也不能落下,冒着大雨走十几公里的事常有。总而言之,但凡闹天气普通老百姓往屋里跑的时候,“老邱们”就得出门了。
毫厘之差,也会影响行车安全。跟钢轨相处了这些年,遇到什么情况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老邱都已了如指掌。“巡线”的时候,他常常拿着一把道尺,一个检查锤。检查锤四处敲敲,看零配件是否松动,是否需要更换。道尺放在铁轨上,能测量出钢轨之间的距离和水平,业内称之为“看大平大向”。
人人都说老邱的脑子好使,但他自己却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口袋里揣着的小本,是“检查时必带的”,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文字、草图和各种设备数据。比如几公里处,轨距是多少,高了低了,用什么设备解决,供晚上检修时查看。平时没事的时候,他自己也翻。这些年来,小本换了又换,如今已经攒了400多个。
在铁路上,一点儿变数也不能有。检修人员必须在固定的时间“上线”,这段时间里无车经过,称为“天窗”。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都是规定好的,不能早到,不能晚退。上线前必须拍照,几个人,几样工具,几台器械,得如数清点。“下线”的时候也要拍照,少了一样都不行。
每次“上线”前,老邱的脑子里会自动列出一张清单,这次作业需要用什么工具,用多少,他都早早准备好,装到皮筐子里。在北京丰台站干了几十年,老邱也活成了一张列车时刻表,精确、严谨,分毫不差。
“眼镜蛇”捣入黑夜
北京的一月,正是深冬。1月20日凌晨0点40分,大寒节气,温度在-5℃到-8℃之间,大风吹得铁皮哗啦啦作响。不过对于老邱来说,这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次夜间作业。
他穿得跟白天差不多,里面是衬衫,外边套一件夹棉的工服,下面是夹棉工裤,夹棉解放鞋,都是单位发的,唯一一点不同的是,脑袋上加了一顶灰色的毛线帽,露出的耳朵冻得发红。为了检修人员安全,作业时规定,天气再冷,也要露出耳朵。老邱习惯了在深夜的严寒中工作,“一会儿干起活来,穿多了还热。”
晚上的任务,跟白天不一样。白天是巡视线路,进行设备检查,是用眼睛看,用道尺量,确认哪一截位置有问题,做好记号。晚上的养护维修,才要真正开始“上大件”。
首先是压机,工人们要先将压机塞入下沉的轨道下方,同时用道尺确认,将轨道抬到合适的高度。接下来的工作,是让轨枕下面的石砟上拱、夯实。这时,“眼镜蛇”就要上场了。
“眼镜蛇”的学名叫内燃捣镐,是老邱和工友们最常使用的捣固工具,长得像一只正在吐信的大蛇头。工人们通常两人一组,各持一台“眼镜蛇”,在下陷的轨枕两侧,一个在外,一个在内,形成斜角线。

工人们使用“眼镜蛇”捣固。受访者供图
铁轨周围铺设的石子称为“石砟”,用来承接铁轨,确保路轨稳固。在捣固的时候,两台“眼镜蛇”的“信子”同时往下探钻,让周围的石砟填充到枕木正下方,将位置较低的地方拱起,这样,就保持了轨道的平整性。
伴随着冲击石砟的声音,“眼镜蛇”在黑夜里发出巨大的“突突突”的轰鸣。“节奏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枕木底部石砟饱满。”老邱一边提醒工友,一边检查整修质量。这里没有路灯,四野漆黑一片。老邱打着一个小手电,趴在道上,即便这样,他也能瞧出分毫之间的差别。
300米左右的路段,检修了近两个小时。凌晨2点,因一趟临时加点的列车,老邱和同事们比预计时间提早40分钟收工了。周遭寂静无人,他们如同候鸟一般,骑着电动车返回工区,睡一上午,再继续下午的工作。黑夜与白昼的交替间,老邱从17岁干到54岁,成了一名“老丰台站人”。

邱克强正在“趴道”。受访者供图
两代铁路人
作为一个“老丰台站人”,老邱对北京丰台站很有感情。从17岁入路起,他从没有离开过丰台站。
2018年北京丰台站站改建设时,老邱所在的工区除了要负责丰台站站台以东京沪线、永丰线的设备设施养护维修工作,也参与到了丰台站改施工监护、安全盯控、质量验收等各项工作中。对轨道铺设、轨道精调、线岔钢轨预打磨等施工全过程盯控和监护,严格卡控路基、桥涵、声屏障、防洪、周边环境等基础设施质量。一天下来最多要走3万多步。
去年6月,北京丰台站改建完成,正式恢复营运。平时天天在地面之下,那天,老邱特意上到站里,从站台到南广场,四处溜达了一圈。看到这座相伴了30余年车站的新模样,他有点怔怔的,心想,这也忒大了,变得忒多了。
“原来检票都是人工拿剪子‘咔’一下,现在全是人脸识别了。原来只有一层,现在加成三层了。”老邱不善言辞,但说到这儿,他有点儿激动,语速快了,眼圈也红了,眼睛亮晶晶的。
这些年,中国铁路建设也在迅猛发展。体现在老邱这里,是很多细节——过去捣固的时候,工人们用的是洋镐,全靠人力,后来有了捣固机,从“小蜜蜂”到“眼镜蛇”,机器的冲击力在增强,捣固的效率也在提高。
这样的变化,老邱的徒弟小顾感受更为明显。小顾名叫顾佳宁,今年25岁,从石家庄铁道大学铁路工程专业毕业不过四五年,就因技术业务水平出色,被调到了雄安高铁线桥车间丰台工区,负责北京丰台站高铁设备的检查与维护。
“孩子挺能吃苦,挺能钻研。在现场,他不懂的,他会问。拿起工具就开始干活。”这是老邱对小顾的第一印象。但在小顾那儿,记忆要更早些,他记得第一次见到师傅那天,师傅去接他。他感觉师傅闷闷的,不太爱说话,却意外地挺会照顾人。“师傅提前就帮我把宿舍的卫生收拾好了,还帮我铺床,买洗漱用品什么的。”但是在工作上,师傅又格外严厉认真,一丝不苟。有他在,小顾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顾佳宁正在工作。受访者供图
小顾代表了新一代铁路人。比起师傅所在的普速场,高铁的检修养护更加“科技化”。一台“瑞邦轨检小车”,就能精准捕捉到线路上的各种参数,比如轨距水平、线路状态等。而“安伯格小车”,是通过人工将线路设计的线型线位录入电脑,架设全站仪在利用菱镜与线上精测网点对点的连接,进行数据采集。测量后,这些数据会全部传送到电脑里,呈现成图表以供分析。
不过,小顾觉得,即使有了强大的科技支持,在对铁轨的检修养护上,最重要的还是经验、判断,以及一颗像师傅那样的“匠心”。现在,遇到问题,他还是会给老邱打个电话,师傅的回答总能给他启发。“工具只是辅助,能帮助我们查出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怎么处理?还是要向老师傅们学习。”小顾说。
新京报记者 徐杨 编辑 刘倩 校对 赵琳
大家都在看
-
40岁C罗凭什么被萨哈称为“最完美机器”?退役后必成GOAT!! 就在C罗率葡萄牙国家队冲击欧国联决赛之际,曼联旧将萨哈的一番言论引爆全球球迷热议。这位曾与C罗并肩作战的传奇前锋直言:“C罗仍然是葡萄牙最重要的球员,他退役后必将成为历史最佳(GOAT)!”一、萨哈的“神预 ... 机械之最04-02
-
八下物理简单机械之杠杆知识点总结一 简单机械,虽然结构简单,但却充满智慧,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积累中,创造了很多简单机械,一些简单机械一直沿用至今,杠杆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杠杆(图片来自网络)⒈认识杠杆。⑴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 ... 机械之最04-01
-
机械美学:从哈雷到凯旋,百年发动机进化史(基本知识) 机械美学:从哈雷到凯旋,百年发动机进化史摩托车发动机不仅是动力的心脏,更是工业美学的具象化表达。从哈雷的V型双缸到凯旋的平行双缸,百年进化史中每一处齿轮咬合、气门开闭都凝结着机械与艺术的共振。本文将以 ... 机械之最04-01
-
大罗谈生涯最凶残被铲:对方鞋钉长到像穿高跟鞋,走路像机械战警 直播吧3月27日讯 大罗接受采访谈到职业生涯遭遇的恐怖经历,在那场比赛他遭遇一次暴力铲球,对方球鞋鞋钉巨长宛如“高跟鞋”,大罗描述对手走路姿势为“机械战警”。大罗:“我见过的最狠毒铲球之一就是这次。那天在 ... 机械之最03-28
-
燕山大学的王牌专业——机械工程,中等生的不二之选 我是两江综笃,在教育行业奋斗二十多年,对专业、院校的填报有自己的见解。关注我不迷路。 以下是正文:一、专业概况:底蕴深厚的行业标杆1.1 历史沿革与学科地位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958 年, ... 机械之最03-27
-
尼康相机创造过哪些“世界之最”?——众通社影像 【众通社影像按】第一、第一台最 “长寿” 的相机系统:F 卡口(64 年不退役)1959 年,尼康 F 卡口随初代单反 Nikon F 诞生,其内径 44mm、法兰距 46.5mm 的规格,在当时被视为 “过度设计”。但正是这份前瞻性,让 ... 机械之最03-23
-
各类轴体,75~98键,哪种机械键盘更适合你?自用百元键盘推荐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APP,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亦心之心我大概是从2023年开始,入了机械键盘的坑。零零总总入了不少机械键盘。这些键盘有些是三模的,有些是单模的,不同的轴体,不同的灯光效果,不同的 ... 机械之最03-22
-
哪个品牌机械手表最耐用 手表耐用与否跟手表的功能和手表佩戴人有关,再坚固的手表,像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介绍的暴发户一样,把劳力士放火锅煮,也是不耐用的,所以不能笼统说哪个品牌耐用不耐用,但从总体上分析,以下这些是耐用的机械手表 ... 机械之最03-18
-
机械之美,齿轮运转,动力无限! 发明差速器的人真是太伟大了,因为没有差速器,所有的汽车将无法实现安全的转弯。当汽车转弯时,内侧车轮路径比外侧车轮路径短,因此外侧车轮必须在相同的时间内走比内侧车轮更长的距离,这意味着外侧车轮需要转的更 ... 机械之最03-13
-
标题:《探秘世界“巨无霸机械”:工业奇迹的力量与震撼》 正文:在人类科技发展的长河中,那些体型巨大、功能强大的“巨无霸机械”宛如工业文明的璀璨明珠,它们以令人惊叹的规模和卓越的性能,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机械巨兽的世界,感受它们带来的 ... 机械之最03-13
相关文章
- 标题:《探秘世界“巨无霸机械”:工业奇迹的力量与震撼》
- 学机械,这9所大学重点考虑!
- 机械仪表最好看
- 机械魅力:解锁机械结构设计的艺术之美✨
- 钢铁丛林中的机械美学狂想曲
- 机械专业最具潜力的六个岗位,前景好,薪资高
- 为啥好多网友说乾隆就是一台冰冷的政治机器?网友回答道出真相
- 祖冲之:古代中国的数学巨匠与科学先驱
- “机械,最好找工作的专业之一”,山东二本,4个机械男,毕业8年
- 太重1300吨桥式起重机荣获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
- 又一项世界之最→太重集团1300t桥式起重机
- 又一殊荣 太重1300t桥式起重机荣获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
- 全省唯一!“洛阳制造”再添世界之最
- 经开快讯丨中国重型院项目荣获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
- 经开区企业快讯丨中国重型院项目荣获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
- 中信再添一“世界之最”中国造“世界最大球团回转窑”获官方认定
- 英国工程师:中国最让我“心塞”的,就是把顶尖机械卖成白菜价!
- 闻香识豆:科学如何赋予罗布斯塔咖啡豆新魅力
- 大国重器,3款世界最大机械,中国制造不输德国
- 盘点工程机械创造的,十大世界吉尼斯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