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太空盖房子”——“最忙乘组”执行神舟十四号任务回顾
①
②
③
④
图①: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资料图片
图②: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
图③:神舟十四号乘组进行第三次出舱活动。
图④: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新华社图片
2023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给陈冬、刘洋颁发“二级航天功勋奖章”,授予蔡旭哲“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去年这个时候,神舟十四号乘组还在紧张备战即将到来的发射任务。2022年6月5日7时50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前,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领命出征,他们昂首阔步,意气风发。如今从太空返回、再度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他们显得更加自信而从容。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在轨建造以来情况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航天员乘组工作量最大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首次实现两艘载人飞船同时在轨、两组航天员在轨轮换,创造了货运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最快世界纪录、单次载人飞行任务3次出舱全新中国纪录,为空间站后续建造和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空6个月,这个“最忙乘组”究竟忙了些什么?中国空间站又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请看——
筑梦
中国太空家园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严丝合缝地拼上
2022年7月24日,椰林海岛深处的文昌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犹如一条巨龙,托举着问天试验舱飞向太空。
此刻,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航天员看着直播兴奋不已。进驻空间站第50天,他们首次在空间站迎接地面发射任务。刘洋展开手掌,一颗漂亮的“星星”飘了出来:“今天,我要将这一历史时刻叠成一颗幸运星,把对中国太空家园的美好祝福写进星辰大海。”
交会对接是问天实验舱入轨后的重要一步。在等待对接的过程中,3名航天员轮流值守,其他两人也轮着趴在舷窗那里,使劲侧着脑袋向外望去。视野中,问天实验舱从一个小点,逐渐变成一个庞然大物,向着空间站飞过来,一场“重量级”的“太空之吻”在地球轨道上演。这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
这一天的等待,对他们来说显得尤为漫长。陈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飞入问天舱。他戴上口罩、头灯和护目镜,手持空气质量监测仪,打开平衡阀。确认一切安全后,他才摘下口罩和护目镜。那一刻,陈冬闻到从问天实验舱飘过来一股特殊的气味,他们称之为“太空的味道”。
问天实验舱内,白色的包裹整齐有序地堆放在一旁,两侧机柜林立。问天实验舱除了是核心舱的整体功能备份外,还承担了开展生命科学和生物研究为主的科学实验等任务,其间部署了包括生命生态实验柜、生物技术实验柜、变重力科学实验柜、科学手套箱和低温存储柜等多个科学实验柜。航天员们从地面带往太空的拟南芥和水稻种子,便是在问天实验舱内生根发芽,完成了“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空间培养实验。
问天实验舱也是航天员在轨期间的主要工作和生活场所。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启动环控生保系统后,可以在这里开展科学实验。除了实验设备,问天实验舱还配备了与天和核心舱一样的生活设施,包括1个卫生间、3个睡眠区和1个小厨房,基本可以保障3名航天员的日常生活。为了照看问天实验舱,蔡旭哲特意把他的睡眠区转移到了问天实验舱。只不过,问天实验舱睡眠区的床竖直地立在舱内,而天和核心舱睡眠区的床则是平放着的。
3个月后,梦天实验舱从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安装有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的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高精度时频实验柜等7个方面的8个科学实验柜。其中,高精度时频实验柜是空间站中最复杂的实验柜。
值得一提的是,问天实验舱与梦天实验舱都应用了大型柔性太阳电池翼。交会对接时,柔性太阳电池翼采用的“二次展开”关键技术为世界首创。
梦天实验舱转位成功后,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过去,航天员们将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返回舱比作太空里的一居室,将神舟六号返回舱和轨道舱比作两居室,将天宫一号和同等大小的天宫二号比作套房。如今,新一批航天员们终于可以住上“三室两厅”的别墅。
如今,中国太空家园的最后一块拼图,终于严丝合缝地拼上。而对于航天梦来说,中国空间站也是航天梦想蓝图中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
出舱
每前进的一小步,都是实现梦想的一大步,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深邃的太空中,一个好奇的脑袋探了出来。
2022年9月1日18时26分,航天员陈冬打开问天实验舱气闸舱门,首先看到的就是熟悉的蔚蓝星球。陈冬被美丽壮观的地球景象震撼到了,忍不住感叹:“哇,地球就在我眼前,这么近,向我扑面而来!”
之前从天和核心舱出舱时,舱门朝上,航天员先看到的是浩瀚星空。这次从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出舱,舱门朝下,航天员终于可以直接面对地球。不仅如此,与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乘组4次出舱使用的节点舱相比,气闸舱的舱门口径从85厘米增加到1米。这使得身着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可以更加从容地携带设备出舱工作。
这一天,航天员陈冬、刘洋首次进行舱外作业。在核心舱内蔡旭哲的配合下,他们完成了安装线缆防护装置、舱外操作台、扩展泵组,抬升全景相机等任务。两人还轮流站在机械臂上进行舱外作业——这也是一种新型验证模式,要求两名航天员在执行任务中具备角色互换的能力。等到他们完成系列安装任务时,已经是9月2日凌晨。
而此时,航天员们还有最后一项挑战:验证问天实验舱舱外自主应急返回。这个任务模拟的是,航天员在出舱口最远端工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用最快的速度返回。
任务设置的应急路径是单程30米,需要沿舱壁上的扶手爬行返回。刘洋爬行的时候,正好在阴影区。她不经意地低头一看,四周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她的心一下子揪紧了。刘洋下意识地抓紧了扶手,闭了闭眼睛定了定神,然后继续往前爬。
返回出舱口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横亘在天地之间,渺观宇宙之无穷,刘洋的心里豁然开朗。历时约6小时,神舟十四号乘组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
陈冬对着镜头难掩激动:“这是航天员第一次从气闸舱出舱,也是第一次使用小臂,更是我和02第一次出舱活动。在这么多的第一次当中,我们感受到了舱外的美景,感受到了出舱的不易,感受到了中国空间站在不断壮大。”
每一次出舱,都是对航天员身心的巨大挑战。每一次出舱,航天员们总能创造一个又一个“首次”。
距离首次出舱活动仅16天,2022年9月17日13时35分,蔡旭哲成功开启问天实验舱气闸舱舱门。舱门打开,他探出身子,对镜头挥手:“风景不错,好天!03已出舱,感觉良好!”这是蔡旭哲首次出舱,他将与陈冬共同实施神舟十四号乘组的第二次舱外作业。
一项艰巨的任务摆在蔡旭哲面前:首次舱外救援验证。这是一次体力与智力的挑战,更是一场默契与信任的考量。任务中,蔡旭哲将模拟失去工作能力,陈冬需要把他从舱外带回出舱口。救援往返路径虽然只有10米左右,却困难重重,航天员转移路径是否科学、被救航天员和施救航天员能否密切配合,都关系到任务的成功与否。
在地面人员的指挥下,蔡旭哲缓慢松开双手。“别着急,我来接你了。”陈冬一边安慰战友,一边把自己的安全绳挂住蔡旭哲的固定绳。接着,陈冬将另一根承载两个人生命的安全绳挂到舱壁上,小心翼翼地将蔡旭哲带向出舱口。
整个过程持续了20分钟,为了逼真模拟,蔡旭哲始终没有用手扶一下舱壁,而是认真辅助观察同伴的每一步操作。陈冬也流畅地完成了操作,完美地演绎了一场救援行动。这也宣告着,神舟十四号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后,为了方便三舱间太空行走,需要分别在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之间、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之间搭建舱间连接装置。2022年11月17日,陈冬和蔡旭哲再度搭档出舱,架设“天桥”。
陈冬和蔡旭哲各连接“天桥”的一端。当“天桥”搭好后,蔡旭哲完成了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作为第一个“架完桥又试通车”的人,陈冬心里替他捏着一把汗,蔡旭哲心里却很踏实。因为“天桥”两端的锁扣是他和陈冬安装的,每个都上了三道锁,非常牢固。
站在机械臂上,视角最好的时候,航天员可以看到空间站全貌。在蓝白相间的地球背景下,“问天”“梦天”像是空间站张开的两翼,缓慢地绕着地球家园飞翔。头顶是浩瀚宇宙,脚底下是空间站和地球,静静地身处其间,再也没有一刻能比此时更令人自豪。
经过约5.5小时,神舟十四号乘组密切协同,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第7次出舱活动,也是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至此,神舟十四号乘组创造了一次飞行任务3次出舱的纪录。个人完成3次出舱任务的陈冬,又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我国首位在轨时间突破200天的航天员。
每一次出舱,都是中国航天人对太空的一次探索。正如刘洋首次出舱时说的那样:“每前进的一小步,都是梦想的一大步,中国空间站永远值得期待。”
会师
飞天之路是一场接力赛,每一名航天人都是这场接力赛的队员
盼望着,盼望着,距离神舟十五号乘组到访的日子已经很近了。
早在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所需物资“快递”到了空间站时,神舟十四号乘组就开始为迎接他们而忙碌了。他们将神舟十五号乘组的睡眠区、卫生区和就餐区都逐一收拾好,安装并调试好相关设备,等战友们来了就可以直接“拎包入住”。
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神舟十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飞赴太空与神舟十四号乘组天宫相聚,开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远征。
当晚,神舟十四号乘组几乎一宿没睡。此时,在广袤的太空中,他们的战友正在另一艘飞船里,很快就要彼此相见了!
从火箭转场、神舟十五号乘组名单公布到乘组见面会的新闻资讯,远在空间站的神舟十四号乘组时刻关注着战友们的信息。在神舟十五号任务临发射前,陈冬、刘洋、蔡旭哲特地穿上了一套图文并茂的欢迎服,专门录制了欢迎视频送去祝福。
陈冬隔空喊话:“老铁来了,我们想死你们了。”刘洋说:“盼望着,期盼着,我们等到花儿都快谢了,天上宫阙待君来。”蔡旭哲张开双臂道:“‘十五’的兄弟们,欢迎你们来到太空家园!来吧,先拥抱一下。”他们集体转过身去,只见服装背后的字组成一句话:“欢迎进驻中国太空家园!”
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太空中轻轻一“吻”,宣告了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达到当前设计的最大构型——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再加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飞船和神舟十五号飞船。
6.5小时的对接过程,对神舟十四号乘组来说,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漫长。对接完成后,还要进行相关测试才能开启舱门。又等了近2小时,地面终于传来开舱门的指令。
7时33分,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陈冬打开了空间站“家门”,神舟十五号乘组指令长费俊龙打开了神舟十五号飞船舱门。隔着两米的距离,陈冬伸出了胳膊:“快点来吧,欢迎回家!”费俊龙在陈冬的辅助下,第一个飘进了梦天舱内,两人紧紧相拥,同声说道:“想死我们了,终于来了!”
舱内的镜头,永远地定格住了这一幕——6名航天员面带微笑,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他们的胸前,在深蓝色舱内工作服的映衬下,鲜艳的五星红旗格外夺目。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神舟载人飞船来访。随着镜头定格的瞬间,这一画面也将载入中国航天史册,成为中华民族飞天圆梦的生动注脚。
短暂的相聚之后,便即将分离。12月2日晚,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在中国空间站举行。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乘组进行了工作交接。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陈冬郑重地将系着中国结的空间站钥匙交到了神舟十五号乘组指令长费俊龙的手中。
神舟十四号乘组交给神舟十五号乘组的,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棒,也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一棒。至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圆满收官,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了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连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前来参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成就展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之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意气风发的青年,也有天真烂漫的孩童,无不被这满载梦想与汗水的浩大工程所震撼。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30年,是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30年,更是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30年。
此刻,遥远的天空之中,身为第一批航天员的邓清明还在“天宫”浪漫栖居。广袤的大地之上,许多人正在为入选我国第四批航天员而不懈努力。飞天之路是一场接力赛,每一名航天人都是这场接力赛的队员。在这条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每一个奔跑的身影,都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
昨天的梦想,已成为今天的现实;今天的梦想,将会是明天的约定。面向未来,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将会越发坚定而豪迈。(特约记者 占康 通讯员 周文兴)
大家都在看
-
经开快讯丨中国重型院项目荣获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 日前,经开区企业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研制的Φ13.5m圆筒形炼钢烟气电除尘器,喜获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创新成果认定。据了解,“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是指经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认定的,通过自 ... 机械之最12-14
-
经开区企业快讯丨中国重型院项目荣获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 【来源:西安网】日前,经开区企业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研制的Φ13.5m圆筒形炼钢烟气电除尘器,喜获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创新成果认定。据了解,“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是指经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 ... 机械之最12-14
-
中信再添一“世界之最”中国造“世界最大球团回转窑”获官方认定 近日,由中信重工独立自主研制的Φ6.96×52m(内径×筒长)超重载特大型球团回转窑,被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认定为“2024年重型机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成为“世界最大球团回转窑”,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 ... 机械之最12-09
-
英国工程师:中国最让我“心塞”的,就是把顶尖机械卖成白菜价! 在全球制造业的版图上,中国始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科技与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在诸多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当英国工程师提起中国机械产业时,他们往往会有一种复杂的情感 ... 机械之最12-03
-
闻香识豆:科学如何赋予罗布斯塔咖啡豆新魅力 中新网海南万宁12月3日电 题:闻香识豆:科学如何赋予罗布斯塔咖啡豆新魅力记者 王晓斌在海南兴隆热带植物园,焦糖甜香的咖啡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吸引游客驻足。这令人沉醉的香气,来自被贴有“工业豆”标签的咖啡品 ... 机械之最12-03
-
大国重器,3款世界最大机械,中国制造不输德国 以前提到中型机械,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德国这些机械制造科技发达的国家,不过,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们制造大型机械的水平已经不止是有了进步,有些甚至是登上了世界之最。 徐工打造的XGC88000履带起重机,就以400 ... 机械之最11-29
-
机械键盘什么轴最好用?这篇文章告诉你 机械键盘什么轴最好用?这个问题让许多玩家和打字爱好者纠结不已。机械键盘的轴体主要分为线性轴和段落轴两大类。1. 线性轴中,红轴和黑轴较为常见。红轴触发压力轻,按键顺滑,适合长时间打字和游戏,不会让手感疲 ... 机械之最11-26
-
机械类最吃香的十大专业,未来绝对可以和计算机相抗衡的王牌 理工类院校最近可谓是风生水起,很多理工类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逆势上扬。加上国家现在的科技兴国,培养大国工匠的战略扶持,理工科院校扬眉吐气的机会终于来了。机械类是理工类专业中的传统专业,加上机械和高科技 ... 机械之最11-25
-
机械行业中的40个金属之最,你都知道吗? 1、最纯的金属锗:区域融熔技术提纯的锗,纯度达“13个9”(99.99999999999%)。2、最多的金属铝:其丰度约占地壳的8%,地球上到处都有铝的化合物,普通的泥土中,也含有许多氧化铝。▲三水铝石是铝的氢氧化物矿物, ... 机械之最11-24
-
机器刻纸线条最细0.2毫米,这位非遗传承人能刻出0.1毫米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3日讯(记者刘克取 通讯员贺军)一手握住雕刀,一手紧摁红纸,当刀尖没入纸张后,如发丝般的细密线条瞬息而成;使用车床将易拉罐薄壁由0.3毫米车削到0.1毫米以内,易拉罐薄而不破;遮住眼 ... 机械之最11-23
相关文章
- 机械类最吃香的十大专业,未来绝对可以和计算机相抗衡的王牌
- 中国农机化之最(二)
- 中国农机化之最(一)
- 中国农机化之最(三)
- 机械行业中的40个金属之最,你都知道吗?
- 机器刻纸线条最细0.2毫米,这位非遗传承人能刻出0.1毫米
- 大学里最容易令人后悔的二十大专业: 1. 机械工程
- 机器狼:巷战利器背后的科技突破与未来畅想】 前两天
- 2024中国国际农机展之最
- 美国防线崩溃!中国制造全球最巨型机器,谁能阻挡?
- 解放军公布“机器狼”,到底战斗力有多强?
- 什么最可怕,未来战场机器狼群最可怕!#军事科技
- 碾压美军!中国机器狼群亮相珠海航展,武德充沛太残暴!
- “机器狼”的枪法究竟如何?且听我这般道来
- 2000年前人类的第一台计算机:安提基特拉机械之谜
- 机械狼带给咱们的冲击感还没有消失呢
- 考研:机械高性价比院校,第一档机械五虎
- 当今最复杂的椭圆曲线找到了!29个独立有理点打破18年记录
- 大国重器背后的“90后” 汪泽:精密机械的操控者 于毫厘之间细雕琢
- 合作共赢创未来——写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热门阅读
-
天下第一暗器暴雨梨花针,传说中的唐门暗器做出来了 07-13
-
世界十大大型船舶排名,第一能承重六十万吨! 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