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煞孤星”:我就是美国的噩梦,让美国所有导弹都打不到中国

发布者:落霞秋水 2023-6-13 02:39

有这样一个中国导弹专家,在进入反导系统研制计划之后,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就是美国导弹系统的噩梦,我要让美国的任何一颗导弹都打不到中国。”这里说的导弹,指的是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那么,他的话实现了吗?

在说他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普及一下导弹与反导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

自从有了矛,便也就有了盾。盾与矛的较量,自古以来就没有停止过,不是矛戳穿了盾,就是矛被盾折断了腰。

矛盾之争,从来没有结局,有的只是轮流占上风的问题。

铁穹拦截火箭弹

巴勒斯坦的矛,是火箭弹,以色列的盾,就是铁穹。显然,铁穹赢了。

俄军的矛,是匕首,乌军的盾,是爱国者,谁更胜一筹,扑朔迷离中。

大国之争,也是矛与盾之争,只不过,矛与盾走向了一个更高的层级,但万变不离其宗,追求的依然是矛的锋利,盾的坚固。

导弹,可以说热武器发明以来人类研制的最为成功的武器了。

自从有了导弹,伴随而生的,就是反导系统。但由于导弹的特殊性,反导系统的研究与投入实战,比导弹的出现晚了几十年,但也出现了一些闻名于世的反导系统。如俄军的俄罗斯的“S-300”和“S-400”,美国“爱国者3”和我国的红旗-22等等。

但这些反导系统大都属于末段反导,只能拦截中低高度的来袭导弹,也就是中短程导弹,对于可以穿越大气层的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想在大气层外就将其拦截就无能为力了,就算这些导弹在接近地面的时候被拦截成功,因为近地的原因,损失是避免不了的。

要想抵御敌方的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的袭击,中段反导,也就是把来袭导弹在大气层外飞行阶段就给拦截下来,其爆炸产生的危害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说,谁拥有了中段反导能力,谁就能够在未来的毁灭性战争中占据优势。

作为世界上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国家,著名的美国萨德系统,就是一套可以用于中段反导的系统,目前已经部署在韩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著名的S500系统,则是俄罗斯开发的一款中段反导系统。

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如以色列、印度等国也研发有近似中段反导的系统,但和美国与俄罗斯的比起来,在拦截高度上还有不小的差距。

就美国的中段反导系统来说,2010年进行那次试验失败了,直到2013年才宣称反导试验取得成功,但后来美国就没有再曝出这方面的信息。

美国萨德系统

那么,作为面临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威胁的中国,我们在中段反导系统的研制方面,实际上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拥有甚至比美国的中段反导系统还要先进可靠的技术。

中国的陆基中段拦截技术是从2010年开始技术试验的,然后分别在2013年、2014年、2018年、2021年和2022年又分别进行了5次技术试验,试验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别小看“令人满意”这四个字轻飘飘的,但其中蕴含的意义却不亚于当年两弹一星的成功。

说到这里,我们的本文的主角“天煞孤星”就要登场了,是他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让中国成功地拥有了陆基中段反导系统,使我们拥有了抵御任何外国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攻击的坚强盾牌。

他就是陈德明,中国著名的导弹试验专家,国家863计划某专家组副组长。

而陈德明那个“天煞孤星”的说法,实际上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陈德明是家里的独子,前面的两个哥哥都早早地夭折了。但自从陈德明来到这个家庭以后,家里的亲人就不断地因为各种原因去世,还是他跟着谁,谁就去世。一岁的时候母亲病故,他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不久奶奶和爷爷也相继病故。

此后父亲再婚,陈德明跟着自己的叔叔生活,到他读初中的时候,叔叔也病故了。

没办法,陈德明只好重新回到了父亲那里,准备参加中考。但和父亲一起生活了仅仅5个月,父亲也突发疾病去世了。

接二连三的不幸,让陈德明心生悲观,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天煞孤星”,不能再读书了。放弃了学业的陈德明,跑到乡下看望外婆。可以说,外婆就是他在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亲人了。

没几天,陈德明的小姨就找到了外婆这里,把陈德明骂了一顿,责怪他自作主张辍学。在小姨的坚持和资助下,陈德明得以读完了高中。颇为争气的是,陈德明在高考中表现优异,考上了著名的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航天动力学专业。

学习成绩优异的陈德明在毕业的时候,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到一线部队去,到中国的导弹基地去,因为那里有自己的梦想。

而这个梦想,则来自1986年他高考那年看过的电影《飞向太平洋》,这部以1980年我国成功向太平洋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为背景的影片,深深地影响了陈德明。他发誓,自己一定要成为像影片中的科技人员那样的人,为祖国的导弹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

陈德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从繁华的都市,奔向了寂寥的西北荒漠。

那些年,大西北导弹基地的条件是极其艰苦的,但其艰苦的程度,依然超出了陈德明的想象。

在震惊和迷茫之余,从小就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陈德明静下心来,大漠荒凉,人不能荒凉,他决心克服所有的困难,在这里创出一番事业来。

说干就干,学校学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陈德明就在这里恶补各种导弹方面的知识,书本啃了一本又一本,试验做了一个又一个,请教的老专家也是一个又一个。

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和不断地磨炼,让陈德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始在导弹设计和试验方面展露自己的才华。

1993年,陈德明在某型导弹完成定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箭多雕”的构想,就是利用组织批抽检试验的机会,同时进行超小射程等多项试验,可以大幅缩短导弹试验的周期。

大胆的构想,扎实的论证,陈德明说服了专家们,也成功地在试验中实现了其“一箭多雕”的构想。陈德明的这个构想,在导弹试验中,一直沿用至今。

一次新型战术弹道导弹的定型试验中,已经是试验方法研究组组长的陈德明,打破常规,研究出了更为先进实用的试验方法,把新型导弹定型所需的试验次数减少了近一半,但其效果完全达到了设计目的。

2003年夏,某新型导弹飞行试验失利,弹头丢失,怎么也找不到,严重影响导弹研发的进度。事情传到陈德明这里,他从各种数据中找到了蛛丝马迹,很快就定位到了弹头的位置并找回了弹头,为试验的改进完成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海湾战争的爆发,让许多国家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反导系统的研发,很快就摆上了国家的日程。中国反导系统研制的任务,光荣地落在了陈德明的头上。项目专家,陈德明牵头攻关反导靶场试验技术。

接受任务的陈德明,像一个拼命三郎那样,夜以继日地展开了工作,甚至晕倒到实验室里。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陈德明的带领下,实现了“构建一个体系、形成两种能力、突破三项关键技术”反导靶场试验技术的论证目标。

2010年1月11日,中国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成功!

2013年,2014年,我国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成功!

2016年7月25日,中国首次中段反导拦截试验现场画面出现在中央电视台,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那些对中国抱有想法的国家,此刻不得不收起了心思。

此后,我国又相继进行了多次中段反导拦截试验,均获得了成功,其技术很快就装备了部队,成为我们的镇国利器。

从大学毕业进入基地,陈德明已经奋斗了26年,参与执行数百发导弹武器飞行试验任务,牵头完成“反导靶场试验技术”等10多个重大研究项目,对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德明当初的那句豪言,可以说是实现了!

如今,已是全军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的陈德明,正在带领自己的团队,为国家的反导事业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致敬,我们的“导弹”人!在今天这个群狼环伺的时代,有你们在,我们就放心了!

陈德明,就是外国导弹的“天煞孤星!”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