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政治和军事集于一身,中国历史上打仗最猛的五个皇帝,都有谁?

发布者:湖光山色 2023-6-13 08:3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伏尔泰曾经说过,“人类第一位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兵士,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耀的祖先。”在中国古代,皇帝通常被认为是天授之权的持有者,掌控政治和法律系统。

但有时候,他们还需要拥有军事指挥和战略谋略的能力,以此来保卫国门和维护国家的稳定。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是杰出的军事家,他们随时准备应对外来威胁和内部动荡。因此,皇帝的军事谋略能力是极其重要的,如果缺乏这种能力,将会给帝国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险。

今天我们看看古代五位武功成绩突出的皇帝如何利用其战略取得胜利,体悟皇帝的军事谋略能力对他们治国理政的重要性。

单兵作战的刘裕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的抒志佳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让中学时代的学生们对宋武帝刘裕(363—422),这位南朝(宋、齐、梁、陈)宋的开国君主展开过无限的想象。

刘裕在年轻时就表现出非常惊人的作战勇气。有一回刘裕率领小股部队作为斥候,前去侦查敌情。未料在途中巧遇敌军前军主力,短兵相接的双方展开厮杀。

即便身边的兵士们相继倒下,但刘裕一人仍然挥舞长刀奋力抵抗,歼敌无数,使前来攻击他的敌人望而生畏。

当时主公刘牢之的儿子刘敬宣听说刘裕遇敌,连忙派人出发支援。

抵达战场后,他们发现刘裕一人“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者甚众”,一次次打退来犯的敌军士兵,无不感到惊叹。

敌军人数几千,却都纷纷掉头逃窜,而刘裕在后面拼命追,援军将士们顿时心生自信,士气大增,大举进攻,俘杀敌人上千余。

刘裕年轻时展现出来的军事天赋毋庸置疑在日后会使他成就一番伟业。

当时正逢东晋十六国,司马家族虽然苟到江左一带多年,但朝中要求北伐的呼声始终不低,屡屡地北伐尝试收复失去的中原地区。

历史的车轱辘转到了刘裕的时代,这时南燕、后秦政权相继灭亡,国中势力分裂,举国不振。关中地区因为姚懿、姚恢等人的兵变而混乱不堪。

这时刘裕已经经过多年南征北战而都督东晋全国22州诸军事,他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出兵北伐,一举拿下南燕、后秦的领地,此次北伐的战果远比东晋之前诸多出兵征讨成功、影响深远。

班师回朝后的刘裕势力权倾朝野,司马家的统治业已名存实亡,于是这老哥顺理成章地把南方统治集团的姓从司马换成了刘,改国号为宋。

刘裕建立的宋朝把皇帝的权力集中起来,同时提拔寒门子弟以对抗高门士族。原先在东晋时候权倾朝野的门阀们的政治势力纷纷势微,大多只能担任名大权小的官员。

而且当时的中国北方,强大的鲜卑拓跋部落一度一统黄河流域,建立北魏政权。如果南方没有像样的统一政权、依旧内斗不断,那么野心无限膨胀的鲜卑人很有可能多次组织南下进犯,把长江流域也纳入版图之中,这无疑会大大打击尚在恢复期的汉族经济文化。所以刘裕一手建立起相对中央集权且国势蓬勃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一个大的贡献”。

少年成名的李世民

说起李世民(598—649),我们一定会想到那个虚心纳谏、礼贤下士的唐太宗,以及初唐君臣励精图治开创的贞观之治。殊不知,其实李世民也是一个很有运筹帷幄能力的军事领袖。

李世民同刘裕一样,年少时就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当初在隋大业十一年,也就是615年,隋炀帝率军亲征突厥不成,反而被始毕可汗团团包围在雁门关。

眼看着军队粮食要耗光了,敌人在关外来势汹汹,杨广心里别提有多焦虑了。他急忙起草了一份诏书,让手下绑在木头上,做好防水措施,投入汾河让木头漂到下游,希望别处将士们得到后驰援皇上。

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发布了征募令,召集军士准备勤王。李世民时年十六,毅然加入麾下。

李世民冷静地剖析战局之后,向云定兴建议,“始毕可汗率大军围困皇帝在雁门关,必然认为一时没有援军来解围,我们不如把三军阵型散开,延绵数十里。白天行军,故意把旌旗展开,晚上敲响钲鼓,营造出大军压境的假象,令敌军心生恐惧,不战而屈人之兵。”

云定兴当时也没主意,就采纳了李世民的疑兵之计。果不其然,突厥人看到“源源不断”的隋军部队赶来,马上收聚兵士撤退北逃。

后来隋末天下大乱,李渊在晋阳起兵。新生的唐朝势力范围仅限于关中、河东地方,被封为秦王的李世民数次率军出征。

此后数十年,亲自指挥军队平定西秦、河东、中原、河北,剿灭东突厥,降伏吐谷浑,讨伐高句丽,灭亡薛延陀。

陆九渊曾在《象山语要·卷三十一·论德仁功利》里评价李世民,他“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功业皆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能虚心纳谏,“听拂逆之辞于畴昔所恶之臣”,“此其所以致贞观之治”。

虽然是皇帝,但李世民的赫赫战功不容忽视,如果没有李世民的武功使他的“功业皆其所自致”,也就没有后来唐朝的贞观之治了。

身先士卒的赵匡胤

在中国古代,谁掌握了兵权,谁就有了政治上的话语权。对于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武家人来说,从业天花板无疑是自己做老板,赵匡胤(927—976)就是这样的人。

本来赵匡胤是奉命出征御敌的,结果半路走到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时,部队发生哗变,不过斗争矛头不是指向他,而是当时的后周朝廷。帐外的将士们个个毕恭毕敬,拥立赵匡胤为帝,这就是历史上常说的“陈桥兵变”,一个从手下到老板的转变故事。

时间回到公元954年,这一年后周太祖驾崩,养子柴荣登基,是为后周世宗。此时的赵匡胤是中央禁军之首。

北汉联合契丹趁北周君臣悲戚之际,大举南下。面对不讲义气的敌人,柴荣决定御驾亲征,而他最信赖的手下赵匡胤则担任贴身侍卫随行护驾。

四月的时候,后周、北汉两军短兵相接于高平(今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赵匡胤率手下士兵两千余人投入战斗,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发起冲锋。看到主帅冲在最前面,兵士们顿时同仇敌忾、军心大振,奋勇杀敌。北汉军败北,慌乱之中竟有七千余人投降。

在乘胜追击以期扩大战果的途中,赵匡胤不幸在围攻河东城时左臂被流矢射中。战后,柴荣见赵匡胤如此英勇善战、甘为国赴死,于是提拔他为殿前司都虞候,领严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刺史,令其整编禁军,操练兵士。

其后周世宗数次亲率大军对外作战,而赵匡胤也每次都是他的得力助手。

在柴荣死后不久赵匡胤就篡位夺取了周恭帝柴宗训的天下,一当上皇帝,旋即与宰相赵普”雪夜定策”,确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方向。赵匡胤建立的强有力的大宋政权,结束了唐末以来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完成了对九州的统一,对于中国的历史发展,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正如《宋史·本纪第三·太祖本纪三》所说,“五季乱极,宋太祖起介胄之中,践九五之位,原其得国,视晋、汉、周亦岂甚相绝哉?及其发号施令,名藩大将,俯首听命,四方列国,次第削平,此非人力所易致也。”

病死沙场的朱棣

靖难之役后逼得侄子建文帝放火自焚的朱棣(1360—1424)可能不是一个好叔父,但不能否认他是一位卓越的领袖。

大明洪武三年,即1370年,十岁的朱棣被洪武大帝朱元璋封为燕王。十年后的洪武十三年,二十岁的朱棣来到了封地北平府就藩。

其后朱棣数次奉命参与指挥北方明朝驻军对蒙古的军事行动,两度亲率大军出塞征讨,成功招降蒙古乃儿不花,并一度擒获北元名将索林帖木儿。年纪轻轻就崭露头角的朱棣,在大明北方部队中的地位开始攀升。

要说到朱棣军事生涯的高光时刻,无疑是他五次亲征漠北。

为了稳定北方边境、对付蒙古势力,朱棣先后进行了数次对蒙军事行动。

永乐七年(1409年)时,朱棣派遣淇国公丘福率领十万大军征讨鞑靼,但因为轻敌,孤军深入,遭到埋伏而全军覆没。为了彻底解决北方边患问题,朱棣决定亲自率领军队征讨鞑靼。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调集50万大军,追击鞑靼可汗本雅失里,五月十三日,在斡难河大败蒙军。在此之后,他又攻击了阿鲁台,双方在斡难河东北方向交战,明军杀敌无数,阿鲁台坠马逃遁。尽管鞑靼臣服了明朝,但其实力在此后的几年持续增强,并对明朝边境不断进行劫掠。

朱棣于永乐十二年(1414年)第二次亲征漠北,击败了瓦剌部的游兵。战后朱棣乘胜追击,亲率铁骑攻入敌阵并击败了瓦剌主力军队。然而,这场战斗对明朝的边境安全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好处,而且明军也遭受了严重的伤亡。

永乐二十年(1422年)朱棣又率军北上,出击鞑靼,但效果不佳,仅得到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的投降。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朱棣再次北上征伐鞑靼。明朝军队成功击败了鞑靼,并在一些地区的反抗与起义中镇压下去。

总的来说,朱棣希望通过武力手段来解决明朝边境面临的问题是态度强硬的。然而,这些军事行动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无法完全解决北方蒙古三个部落对明朝边境的滋扰问题。

同时,这些军事行动也使明朝的财政负担增加、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最后朱棣在大军行进时崩于榆木川。

雄心勃勃的皇太极

说到爱新觉罗皇太极(1636-1643),也许我们会很陌生。的确,相较于他的父亲覆育列国英明汗努尔哈赤和儿子大清顺治皇帝福临,皇太极仿佛只是一个后金向清朝过渡时期的奠基者。

事实上皇太极由于他的知人善任、长于军事,经常被后人比作为有如唐太宗李世民、明成祖朱棣般的杰出皇帝。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撒手人寰,年轻的皇太极顺利继承汗位,接手了统治疆域相当于现中国东北大部及俄罗斯远东部分地区的后金政权。

作为清朝的开国皇帝,皇太极把女真族改为满族,同时也进行了诸多政治和军事行动,以确保其政权的稳定和扩张。

公元1627年,皇太极亲自出兵攻打宁锦,结果再次惨败。于是他决定绕过明朝的关宁锦防线,开辟第二战线,并多次入塞进犯明朝。

在第一次伐明中,他离间崇祯帝与大明边关守将的关系,袁崇焕被含冤处决。皇太极为了加强对边塞的进攻,下令仿制红衣(夷)大炮,并组建了现代化的炮兵作战部队——重军。

1635年,皇太极率军大败林丹汗,额尔克孔果尔与母亲苏泰太后献出传国玉玺投降,大蒙古国正式灭亡,漠南蒙古各部向后金臣服,为其上尊号博格达汗。

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召开王侯会议(忽里勒台),会议上,皇太极被奉上“博格多·薛禅·可汗”(蒙古语音译)的尊号,称新帝国为“大清固伦”,意即“大清国”,宣告其为大元帝国的正式继承者。

1637年,皇太极亲自率领军队入侵了不服从后金统治的朝鲜,迫使朝鲜臣服。此后,朝鲜的亲明势力被铲除,清朝开始集中精力打击明朝。

1641年,皇太极带病急援松锦之战,活捉洪承秋并逼迫他的部下其投降,严重打击了明军的士气。这场战役为清朝灭明、征服天下奠定了基础。《清史稿·太宗本纪》评价他“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能征善战,只是他们强硬人生态度的一环

尼克松曾说,“伟大的领导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既需要过人的意志力,又需要过人的远见。”其实很多时候,皇帝军事才能突出只是一方面,譬如商纣王就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君主,但依旧逃不过被姬发灭亡的命运。

上面提到的五位皇帝无一不是在马背上夺取天下,同时又能在卸下甲胄之后用心治理好天下的。

生于忧患之中,更能使人感受到生死存亡的迫切感。当今的我们不用面临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军事斗争,但这种百折不挠的不屈信念,既是作为领袖的他们所具备的秉性,也是中华民族的气节,更是我们当下青年应当传承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象山语要·卷三十一·论德仁功利》

《宋史·本纪第三·太祖本纪三》

《清史稿·太宗本纪》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