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成和李秀成,太平天国的青年才俊,究竟谁的军事水平更高?

发布者:胡子哥 2023-7-29 06:46

李秀成和陈玉成,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路径实现了“从士兵到元帅”的成名之路,也曾以迥然不同的军事风格支撑着太平军天国的的危局。回顾这段历史,看看谁略高一筹。

殊途同归的成名之路

陈玉成,根正苗红的“黄埔生

陈玉成15岁加入太平军时,童子军开始混起。


在童子军中,他不但练就了一身好枪法,还继承了早期太平军勇猛的风格。

出道后,小伙子被安排在“后勤部”工作,“左四军正点圣粮“。

随后,他以英勇善战一步步走上高级军事领导的岗位。

攻武昌,小伙子带队捷足先登,率先登上武昌城头;

战镇江,小伙子孤身独舟,潜入城中,联络里外,一举破敌。

在中基层军官岗位上,小伙子独创“三十检点回马枪”,屡建奇功。


陈玉成继承了“飞将军”曾天养、“铁公鸡”石祥祯等早期猛将英勇善战,敢打死仗、硬仗的战斗作风。

李秀成,野蛮生长的复合型人才

与根正苗红的陈玉成不同,半路参军的李秀成的成长路径就有点“剑走偏锋”了。

初入太平军的李秀成,是一名大头兵。一路征战,到了天京后,被杨秀清亲自提拔出来。

可能看他本名叫李以文,各王都认定这哥们有文化。当陈玉成跟着一众大哥哥西征时,李秀成成了“建设先锋”。他先跟着石达开去安庆搞改革;然后跟着胡以晃去庐州“守把安民”。

这些经历,对李秀成今后的军事风格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石达开、胡以晃都是早期少有的军政全才

一方面,他掌握了根据地建设的方法;另外一方面,石达开、胡以晃都是早期太平军将领中少有的“多诡谋”之人,耳濡目染的李秀成也学到了“诡诈”。

由于二人杰出的表现,在天京事变后,二人分别被任为正、副掌率。开始支撑太平天国风雨飘摇的局势。

迥异的军事风格

“善摧大敌”,却失之稳重的陈玉成

“玉成凶狠亚秀清,而战略尤过之”、“凶狡杰出,善摧大敌”。

敌人口中的凶狠、狡诈,是极高的荣耀。

太平天国曾有一句话“外事不决问成天豫。”

陈玉成统合捻军、友军,各部协同作战,连续歼敌,稳定住了太平天国的局面。

尤其是三河镇大捷。此战中,他利用李续宾孤军冒进,断敌退路,一举歼湘军精锐6000余。


三河镇大捷,是太平天国历史上少见的歼灭战。

此战,充分展现了他“善摧大敌”的特点。这在后期太平军中是极为稀缺的。

太平军长期不缺人,但以多打少,却常常难以歼敌。其关键就在于:缺少精锐。没有精锐突击队打开口子,人数虽多,也只能事倍功半。

陈玉成手下组建了两只精锐,“小右队”和“小左队”。这两支兵力只有几千人的队伍,在战斗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小左队精锐骑兵马上射击精准,堪为一绝。

但是,陈玉成毕竟年轻,经常在大胜后忘乎所以,丢掉重点据点。他的部下评价说:“英王走运时想怎样就怎样,倒运时想一着错一着。”

陈玉成身边将领,或是自己陈家人,或是其他各王亲戚、故旧,临到难时,“想一出是一出”也是自然了。

到了安庆失守后,派本就不多的部众往陕西招兵,结果远水不解近渴,不多久,走投无路,明知苗沛霖可能有问题依然往投,兵败身死。确实是”想一着错一着”了。

用兵诡诈的李秀成

“狡诈百端”、“不甚耐战,最多狡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寥寥数语,把李秀成的优缺点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作战指挥上,李秀成非常擅长调动敌军。

攻敌必救,调动敌军,是太平军常见的作战思路。但是,长期以来,即使是杨秀清、石达开,都曾有些拖泥带水,而李秀成破江北大营时,在杭州马上要攻破时,见调动敌军目的已达到,果断放弃,回攻江北大营,一举取胜。


可见,“攻敌必救”的思路,李秀成已经发展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得益于早年长期“建设先锋”的经历,李秀成在根据地建设上,是极为出色的。

他经营苏浙时,“稻堆蔽场,一片丰年景象”、“百货云屯,流民云集,盛于未乱时倍”。苏浙根椐地,是少有的经济胜过战前的区域,足见忠王建设之才。

但是,李秀成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善打硬仗。

救安庆时,几十万大军遇鲍超几千人,居然不敢打。


对安庆之战时秀成大军的“避战”,曾国藩和赵烈文大为不解,俘获秀成后,还好奇请教了很久。

救天京时,绝对优势兵力打湘军,拼尽全力,硬是打不下来。

诚然,李秀成原先的部队底子薄,但历数年建设,依然缺乏能打硬仗的部队,只能说明忠王本人的问题了:灵活有余,狠劲不足。

可以说,二人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陈玉成善打硬仗,却失之于稳健。李秀成善于经营、用兵诡诈、稳重,却不善打硬仗!

谁军事才能高?

你想要横刀立马,决战破敌,玉成为佳!


面对后期“但求立脚之稳定,不求逆氛之增长”,步步为营,不易调动的湘军,李秀成一筹莫展。

你想要经营根据地,团结人心,抚民养兵,秀成为上!


陈玉成少年得志,人际关系常有不合,也是安庆之战孤立无援的重要原因。

他们风格迥异,优缺点明显,所以,最好,给他们换个好领导!

湘军重要首领胡林翼曾经说过:“贼中精锐,只四眼狗一支耳,他何足虑耶!”这句话中的“四眼狗”指的就是英王陈玉成,因两眼下有痣,远远看上去就像长有四只眼睛似的,因而得此绰号。

陈玉成与李秀成都是太平天国晚期的重要将领,若单论军事才华的话应该是陈玉成更胜一筹。陈玉成15岁追随叔父扶王陈承瑢参加金田起义,拥有一身好武艺的他很快便成为了童子军的首领。太平军西征期间,年仅18岁的陈玉成第一个攻上武昌城头,为太平军开辟了入城通道,立下首功,被提升为殿右三十检点(位在丞相之下),统领后军十三军及水营前四军。他独创的“回马枪”战法,曾多次反败为胜,《清史稿》说他:“凶狠亚杨秀清,而战略尤过之。”

陈玉成经历过太平军大小战役无数,从无败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曾经多次解围太平天国危局,更是与忠王李秀成一起攻陷清军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解除了威胁天京长达三年之久的肘腋之患,迫使清军统帅向荣兵败后自杀身亡。

在1858年的三河之战中,陈玉成以迂回包抄战术断敌退路,与李秀成等天国将领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取得三河大捷,带领天京事变后的太平天国进入新的辉煌时期,因功受封为英王。陈玉成打仗,往往一马当先,冲锋在前,是个坦荡君子,打仗英勇,部队团结,没有一个是投降的。当时有人说过:见到他,才知道这世上还有真英雄!是太平天国一员响当当的悍将!


1862年春,派部将扶王陈德才等率师去陕西等地招兵,庐州守军兵单力孤被清军合围。四月,率部突围,走寿州(今安徽寿县),为叛徒苗沛霖诱捕,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五月初八,在河南延津县被凌迟处死,年仅26岁。

李秀成比陈玉成大14岁,在军事上更注重谋略,而不是个人勇武。李秀成行军打仗稳重周密,力求万无一失,先锋在前,自己殿后。对天国忠贞不二,对敌人和部署都十分仁义,天京城破之际,主动将自己的战马奉献给幼主,无愧忠王之名。

相比起陈玉成的升迁道路,李秀成显得务实得多,一步一步成长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擎天柱石。李秀成在军事上最重要的功绩是克复江浙,为太平天国开辟粮饷基地,维持天国的正常运转。被俘之后,李秀成写下了很长一篇的自白书,一直以来都为人所诟病。他到底是为了讨好曾国藩而假装投降,还是仅仅希望以文字记录下自己一生的经历和太平天国的辉煌历史,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结论暂时不明。

在历史上,对陈玉成的评价也很高。《被擒纪略》说他:“威名震天地,是天朝第一个好角色!”《蓬莱馆尺牍》说他“凶狡杰出,善摧大敌”“近世罕有其匹”。陈玉成临死之际仰天长叹:“太平天国去我一人,江山也便去了一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