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为什么长征被称为空前绝后的军事奇迹?

发布者:绝对征服 2023-8-10 21:11


我们以红一方面军为例来作说明。

中央红军――后来改称红一方面军――的长征时间为368天,其间,有235天在白天行军,18天在夜里行军,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365里才能休整一次,平均每天前进74里。

在中央红军的长征中,这支队伍翻越了18座大山,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的大雪山。渡过了24条河流,而于都河是这24条河中的第一条。从中央苏区到陕北,每前进1公里,就有4名战士倒下成为路标。也就是说,每12个长征的参与者中,只有一个能活着到达目的地。

正如一篇回忆中所说的那样:“除了打败或避开或包围了派去攻打他们的中央政府的各种军队以外,他们还冲破了十省不同的地方军阀的围攻军队。他们走入并且成功地通过了6种不同的未开化民族的区域,深入了数十年来中国军队从未到过的地方。”

中共五老之一的董必武老先生后来感叹说,“我们向陕甘前进,还是到川西后才决定的。假使在出发前,就知道要走二万五千里的路途,要经过13个月的时间,要通过无人迹无粮食的地区,如此等等,当时不知将作何感想,是不是同样的坚决想随军出发呢?这都不能悬揣。”

那时候,大多数红军将士以为,这一次战略转移,至多不会超过200公里,迂回与前进,避实与就虚,原本就是他们擅长的游击战术。只是,他们没想到,从他们在于都河畔迈出这长征的第一步开始,竟然会为地球系上一条令人感喟万千的红飘带。

为此,《剑桥中华民国史》的作者写道:“这一史诗般的逃亡,行程约6000英里,在大约一年的时间里翻越十几座大山,跨过了二十几条河流。历史上很少有意志征服环境的伟绩能与之相比,历史也不能提供一个更好的不间断的即时行动的例子。”


去年,《解放军报》约稿,让我写一篇关于长征的文章,很为难,差点拒绝。为啥?关于长征的文章和专著实在太多,边边角角都被挖过了,实在很难找到创新的突破口。

最后推不过,定的题目是:《毛泽东:如果长征的是国民党,一定会被消灭》,讲毛泽东对长征的历次评价(至少14次)。

长征胜利后的1936年12月,毛泽东在红军大学作了一次非常著名的讲演,即《毛泽东军事文集》中那篇鼎鼎大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对学员们表示,现在红军是战略防御和战略退却,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早晚轮到国民党军战略退却,并断言其“如果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被消灭的”。

这个论断你信吗?反正我信。你看后来国民党军之败,简直是雪崩式的。他们完全可以学当年红军长征,但连学习的勇气都没有,连尝试都没有——即使学了,也会被消灭。因为,红军长征是不可复制的。其实,红军勇士们不是不怕远征难,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克服这种恐惧和困难,把困难踩在脚下。这一点,国民党军真的不行。

有人把长征与历史上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相提并论,这恐怕有点机械唯物主义了。哲学家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何况几次重大历史事件,怎么可能机械重复?黄巢妥协过,到广东时提出割据此地称王;李自成打到北京城下时也提出回陕北称王,只要求崇祯承认;洪秀全定都天京后沉迷于享乐,失去进取心,也妥协了。最后,这三场农民起义都失败了。只有长征胜利了,不仅保留了革命的火种,而且越烧越旺,最终形成燎原之势。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征这个军事奇迹不敢说绝后,但确实空前。

长征之所以被称为军事奇迹,还在于它发生的时间。历代农民运动,一般都发生在王朝末期或者至少走下坡路的时候,而红军长征的时候,南京政府才正式建立不到10年,正处于上升时期。结果,以前的农民运动往往被末日王朝绞杀,但长征不仅让红军生存下来,而且形成了越挫越勇,愈折越强的长征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

红军长征之初,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取得胜利,甚至连最终目的地也不明确,而是不断调整。实际上,长征是一次军事冒险,但它成功了,这样的冒险价值和意义就凸显了。后来,解放军绝大多数能战敢战之师,几乎有都红军的血脉,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发扬。

一句话,长征是一场苦难,更是一次辉煌。没有经历过长征的洗礼,我军的发展和结果反而可能不同。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