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堪称军事天才的将领,有且仅有这七位!

发布者:沙流水随 2023-9-18 23:12

何为天才?生而知之,独创战法,没有师承,无师自通。史上堪称天才的将领,有且仅有下面这七位!

第一位:霍去病

霍去病的武功就不用多说了,十七岁就被汉武帝封为骠骑将军,十九岁收复河西,打通西域,二十一岁封狼居胥,漠南再无王廷,一生四次击败匈奴,没有败绩,全部大获全胜。

有人说霍去病师承舅舅卫青,确实霍去病由卫青养大,并授之兵法,但他的战法与卫青大相径庭,卫青虽然也善于“大迂回”、“大穿插”、千里奔袭,一剑穿心,但他不会远离后勤补给,不以杀敌为目的,每次虽有巨大缴获,但相对循规蹈矩。

而霍去病绝不会让后勤绊住自己狂野的步伐,他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长距离深入大迂回,高速奔袭,连续击溃敌人。由于速度快,间隔时间短,敌人根本没有反应时间。

相比卫青更善于大兵团作战,霍去病更擅长小股精锐突袭,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特种作战,在广阔草原这种特殊地形下,霍去病的战法无疑更先进,而且他不要后勤的战法在历史上属于首创。

《史记》记载,汉武帝曾想教霍去病孙吴兵法,霍去病却不屑一顾:“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霍去病无师自通,可谓天才。

第二位:韩信

韩信的兵法也是天赋。

关于韩信的师承,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韩信的师傅是尉缭子,但由于韩信个性太强了,尉缭子并没有教韩信政治,只教了他兵法。韩信觉得,既然想学的学不了那我离开就是了。后来韩信又跟其他人学过,但他原则太强都学不久,所以一直在漂泊,而正是因此,韩信的兵法才兼具各家特色,用兵飘逸而不拘一格,灵活多变,鬼神莫测。

还有一种说法是韩信兵法并无师承,完全自学来的。

这两种说法在史书中都未提及,不过从史料的记载来看,韩信应该并无师承。韩信少时,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起,甚至曾接受过漂母的一饭之恩,这样的韩信又怎么会拜师大官僚尉缭,况且尉缭是大梁人,后在秦始皇手下做国尉,韩信在投靠项梁前从未去过大梁和咸阳,二人不太可能有交集。另外以尉缭和韩信的名气,如果有师承关系,史书上不可能不提及。

所以,韩信应该是无师自通,可谓天才。

第三位:李勣

李勣和出身世家、从小能“纸上谈兵”的李靖不同,他虽家境富裕,但出身草莽,文化不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老翁不识字”。

但就是这么一个粗人,却有一个无比辉煌的军事生涯,17岁参加瓦岗军,22岁阵斩名将张须陀,刚满27岁时,就已经帮助李世民一统天下,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年轻的一位。

唐朝建立后,李勣第一次当一路主帅是在灭东突厥之战中当李靖的副手,截止到75岁挂帅灭高句丽,他在唐朝的统帅生涯有38年。

这还不止,作为太宗给高宗安排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李勣在高宗一朝主持对外战略,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高宗朝的疆域是唐朝最广大的,甚至超过了玄宗时期。可以说,这主要是李勣的功劳。

论军事生涯之辉煌,大唐名将无人能出李勣之右,包括战神李靖。

作为一个不识字的青年将领,李勣的军事才能又是如何来的呢?他自己晚年说过:“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便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

李勣的军事才能完全出自本能,史书中就说他军事天赋极高,最擅长见机行事,“临敌应变,动合事机”,对于任何机会,他总能比别人先一步看到。

这就是所谓的天才吧!

第四位:陈胜

陈胜也许在世人眼中不过是一个“才不过中人”的幸运儿,但细分析一下他从起义到称王短短不到两年的历程,就会发觉他就是历史一大BUG,一个军事天才,所作所为简直就像穿越过来的一样。

虽然司马迁在给陈胜做传的时候,把他列为世家,但很显然陈胜是地地道道的贫民,“发闾左谪戍渔阳”。

然而他却说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苟富贵莫相忘”这样的经典名言,以及“二世不当立”、“扶苏被赐死而人不知”、“项燕或死或亡”,这样的宫廷秘闻,他的见识是如何来的?

陈胜的谋略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举义的时候,为了博得戍夫的同情,先让吴广“寻衅滋事”,又让他被校尉鞭打“扮惨”,当“迫不得已”杀死校尉后,又说“失期法皆斩”,让戍夫彻底失去当顺民的勇气,后来更是使用了“鱼肚藏书”、“篝火狐鸣”这样君权神授的把戏,他的这些谋略又来自哪里?真的是生而知之吗?

另外,陈胜还有一项更大的本事——开地图。陈胜带着几百名战友开局,一年时间就打进了关中,差点让秦王朝完蛋,当时可没有卫星导航,高精度的军事地图更是机密中的机密,他却似乎开了作弊器一样,选择了最完美的进攻路线,在短时间内队伍扩大了上千倍。

最能说明此点的就是陈胜副手葛婴的进军路线,当时他的作战目标是向东牵制敌人,最后回师陈县,因此必须选择一条阻力最小的进军路线。在陈胜的指挥下,葛婴选择了一条密道捷径“至东城”。这条路线司马迁没有详细说明,但后来项羽和灌婴都用过,它是“彭城与江东之间唯一捷径 ”,这样的进兵路线只有用兵高手才玩得转。

这样的一个陈胜,如果不是穿越过去的,就只能用生而知之的天才来解释了。

第五位:朱元璋

朱元璋,卓越的战略家,伟大的军事统帅,他推翻了史上武力最强盛的游牧政权,完成了亘古铄今从南统北的伟业,堪称BUG级别的帝王。

但鲜为人知的是,朱元璋在战术方面也是高手,两淮之战,山东之战,大都之战,闽广之战,灭夏之战,云南之战,北征沙漠之战,都是他亲自制定的战术和方略,而战争进程也和朱元璋所预料的完全一致,每言必中,堪称用兵如神,其驾驭战争的能力堪比史上任何一位名将。伟人就曾评价他是史上用兵能力仅次于李世民的第二帝王。

然而朱元璋作为一个乞丐,放牛娃,开局一个碗,他的军事才能是如何来的呢?只能说有些人就是天生的军事奇才,生而知之,无师自通。

第六位:项羽

虽然项羽在政治上比较幼稚,但军事上的天赋却是无可置疑的。

巨鹿一战,破釜沉舟,灭王离,降章邯,坑杀30万降卒;彭城之战,从晨至午,杀汉卒十余万人,逼得刘邦撇妻弃子。就算最后乌江自刎,也是斩将数十,斩兵数千,使汉兵莫敢能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对于项羽来说并不是多么夸张的评价。

项羽的勇猛让他大多数时候都是以猛将示人,他军事上的才能被世人无意的忽略了。项羽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利用骑兵的高速冲击力打闪击战的人,在无马镫的时代项羽就想到了后世骑兵战术主流的突击战术,这在军史上是相当超前的,用骑兵突击打乱敌军阵脚,步兵紧随其后歼灭落单的敌军,这种步骑协同作战的思想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

而正是由于项羽在楚汉争霸中大规模使用骑兵给刘邦留下的惨痛印象,才使刘邦认识到骑兵的力量并下决心组建骑兵部队,尽管这第一支骑兵部队的主帅灌婴,起用的是秦国降将李必、骆甲为其训练骑兵,但战术上依然是在模仿项羽的骑兵战术。这也间接性的为后世汉帝国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打下了基础。

另外,项羽的年龄也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这一点可能也被很多人忽略了。秦始皇游会稽,项羽说出那句千古名言时只有21岁;项羽随项梁在吴中起义时23岁;巨鹿一战,项羽24岁;自立为西楚霸王,六国诸侯匍匐在地,只敢仰望时,项羽26岁;彭城之战,项羽以3万骑兵痛歼刘邦54万大军时,27岁。

就算最后,项羽霸王别姬、乌江自刎时,也仅有30岁。你不能不感叹项羽的年轻。

至于项羽师承何人?大多数人认为他的兵法学自叔父项梁,其实大缪不然,《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梁让他认书识字,没学到几天项羽就把先生撵跑了,后来项梁又教他武艺剑法,也放弃了,项梁生气地问,你到底想干什么?项羽直接牛气冲天的表示:“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这里的万人敌指的就是兵法,堂堂的楚国将领世家,怎么能不会兵法,因此项梁就开始教他兵法。但是项羽开始非常高兴,后面大致了解了兵法的意味,就又不肯学习了,因为他觉得项梁传授的兵法已经过时了,他要独创一种新的战法,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步骑协同作战中的骑兵突击战术。

第七位:成吉思汗

这个世界上有人不知道成吉思汗的名字么?没有。

成吉思汗,冷兵器时代闪电战的英雄。他的蒙古骑兵让东方的儒家世界、欧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亚的伊斯兰教世界全部心惊胆寒。 他生平征战无数,灭国百余,兵威之胜无人能及。他的子孙建立起的蒙国帝国更是世界上疆域最辽阔,武力最盛的帝国。人们称他们为“世界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轻骑兵之王,入选影响世界百大名人第21位,世界史上十大用兵奇才第三位。

作为一个起家于草原上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的世界中既没有前人的兵书战策,更没有什么帝王之术、厚黑学,他的军事才能来自哪里呢?只能是来自于不断的战争经验总结,从这一方面讲,他也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