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何被誉为百家之祖?

发布者:湖光山色 2023-11-3 13:26

姜太公姜子牙,姜姓,名吕氏,字子牙,号飞熊,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周朝开国功臣,商末周初军事学的奠基人。姜子牙在渭河边钓鱼时,遇到了西伯侯启昌,启昌称他为 "太史"(太公章),姜子牙成为启昌建立霸业的首席谋士。


周武王即位后,他被封为 "史官",成为周军统帅,史称姜尚忠。他辅佐武王灭商、周,建立周朝,被封为齐国国君,建都于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成为齐国的开国君主和齐文化的创始人(齐文化和鲁文化是由齐国的第一代国君姜子牙和鲁国的第一代国君周公丙旦和周公旦共同创立的)。 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封的第四个弟弟。(后世称孔子为圣人,周公为元圣)。

后来,姜太公辅佐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拓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康王卒于镐京,其长子姜太公继位。他被后世推崇,被历代帝王和文史哲誉为武学奠基人、武圣和百家之长。唐肃宗时,追谥武成王,建武庙供奉。宋真宗时,追封为寿烈王。 姜子牙建立齐国后,留在镐京任 "太史",辅佐孙子周成王姜昭、曾孙周康王姜肇。他的长子齐桓公蒋介石也没有去临淄治齐,而是以虎贲的身份在镐京指挥王室驻军。

齐国建国后的三十多年里,营丘基本上由姜太公的第三个儿子公子丘吾镇守。 成王、管叔、蔡叔、霍叔时期,"三顾"、淮夷、许夷和 "殷东五家 "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协助周公旦迅速平定叛乱,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率兵东征,或左右鸣金,东西夹击。他很快平定了叛乱,取得了第二次大捷。后来,成王驾崩,姜子牙父子在孤王的遗命下,担负起辅佐太子的重任,后来又辅佐太子姬钊与群臣,史称周康王登基。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在周都镐京去世,享年 139 岁,其子齐定公姜开继位。姜子牙继续辅佐周康王,成为仅次于第一谋士召公奭的第二大谋士,并统领周朝的精锐部队3000侯贲,保护凤凰。 姜子牙的一生跌宕起伏,轰动而神秘。纵观姜子牙一生的功绩,从军事、政治到经济思想,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尤以军事为最,故大史学家称他为 "军中军校之祖,军事之渊","后世兵家言及周胤权,皆宗太公望,为之原计"。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无所不能的人物,是中国文学艺术舞台上 "高、大、全 "的人物,是中国神坛上万神之上的神。

作为宗教神灵,他被奉为武神、智慧之神和吉祥之神,"有太公在,无禁忌"。周朝自古有昆丹父、圣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圣人,为协助周国实现灭商兴周的任务,他被称为 "太公望",在武王统治时期,又被称为 "师尚父",恩宠有加,特权多多。 . 太公的权力和威望无人能及。文王任命太公望为 "太师"。 太师是西周 "三公 "中的最高官员,负责军事和政治事务。俗话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太公谋划为重",可见太公在周朝地位的重要性。

姜子牙一生清苦,漫无目的地漂泊,无法选择自己的师傅,但他耐心地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于遇到了一位高明的师傅,辅佐姬昌,修身养性,振兴武艺,使周朝兴旺发达。周武王伐纣,太公望成为其军师,在牧野之战中立下战功,商朝灭亡,周朝兴盛。周初,姜子牙被封为齐国国君,他治国有方,开创泱泱大国,风流遗风犹存,为历代及后来齐桓公成为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五霸之首 "奠定了基础。

唐宋以前,姜子牙被历代帝王和文人誉为兵家、武家之祖,唐肃宗称姜子牙为武成王,武庙是武成王庙的简称。宋朝时,姜子牙也被誉为寿黎武成王。元代,民间传说中又增加了一些关于姜子牙的神话传说。明朝万历年间,许仲琳创作了小说《风神易》,从此,姜子牙由人变神,广为民间信仰,被民间赞誉为 "武祖、无上天机、光明之神、神上之神、神中之神、神下之神"。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