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评价四渡赤水:军事生涯“最得意”之笔?到底高明在哪里?

发布者:笑对凡尘 2024-1-6 16:16

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与英国的陆军元帅蒙哥马利交谈时,蒙哥马利夸赞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场大战打的好,夸毛主席用兵如神。

毛主席却笑着说,“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

为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毛主席的得意之作?他是如何指挥四渡赤水的?

遵义

1934年,因为傅古等人战略指导错误,让红军损失惨重,从8.6万人变成了3万多人,老蒋调集了近40万人准备给红军最后一击,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红军该如何走,该如何打成为了一道难题。

老蒋的军队装备精良,人数又是红军的10倍之多,红军经过五次反“围剿”行动已经是疲惫不堪了,他们的装备也不够老蒋多,这场战怎么看都是老蒋更胜一筹,红军该怎么打破不利的局面?

此时,毛主席站了出来,他表示,现在是敌强我弱的局面,不能硬碰硬,要保留实力,等待机会。具体点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可要怎么走呢?

当时,红军在遵义是“四面楚歌”,老蒋的军队将红军包围住了,川军、滇军、湘军、黔军和国民党的中央军都在,想要突破重围是难如登天。

在1935年1月28日,红军已经在土城和川军发生了激战,损失有些惨重。要是按照原计划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是非常难的。

一渡赤水

毛主席面对这个情况,他当机立断,“撤!”不渡江去和红四军汇合了,红军要立刻撤出战场,保留实力。那往哪里走呢?

毛主席要求在主力部队轻装渡赤水,往川滇黔边境走,留少部分部队阻击老蒋军队。这一招看似避战,实际上让红军有了主动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蒋对红军的牵制,让红军能有喘息之机。

但老蒋的军队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步步紧逼,想要将红军围困住,再次开展“围剿”战术。红军渡过赤水,到达扎西后,可以用“筋疲力尽”、“茫然无措”来形容,谁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这时,毛主席再次提出来,不能被老蒋牵着鼻子走。

老蒋认为红军要么去和红四军汇合,要么去与湘江那边的红二、红六军汇合,所以老蒋的军队都安排在这两个方向,让红军无论选择哪边,都会陷入被动局面。

毛主席认为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突破重围,让红军取得最终的胜利。于是,毛主席组织了二渡赤水,杀个回马枪,打乱老蒋的部署。

毛主席说,红军不能待在同一个地方,要经常转移作战地区,可以向东、可以向西,能走小路也能走大路,可以走老路也可以走新路,总之就是要在有利的条件下,让作战取得胜利。

二渡赤水

老蒋认为红军要北渡长江,把军队都召集过去了,红军却悄悄回到了贵州,贵州的王家烈得到消息后,急忙带兵掉头阻止红军,可是,我们快他们一步来到了赤水河东岸,在二郎滩和王家烈军队展开了火力比拼,这次我们胜利了。

红军二渡赤水后,迅速朝桐梓、遵义前进,这两个地方兵力薄弱,红军很快速的占领了桐梓、娄山关和遵义,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让红军再次燃起斗志。

与我军兴奋不同,老蒋知道后,气急败坏地飞到重庆督战,这次,老蒋是彻底把“围剿”的堡垒战术拿出来了,想要南北夹击红军,把红军逼到遵义和鸭溪两地,并且要求川黔军不得擅自进退。

毛主席又将如何化解这次危机呢?

三渡赤水

毛主席看出了老蒋的部署,认为老蒋的堡垒战术要是成形,对红军来说又是一场大打击,但他并没有提出撤退,而是准备将计就计。

在毛主席的安排下,红军在遵义等地徘徊多日,做出一副要找敌军战斗的模样,老蒋知道后,果然让川军前进,红军则往白腊坎、长干山前进,寻找歼敌机会。

3月16日,毛主席大张旗鼓带来红军从茅台三渡赤水,朝着古蔺、叙永快速前进。

老蒋以为我军要北渡长江,与红四军汇合,便急忙调国民党中央军、川、黔、湘等省军阀部队追击拦截,又令滇军在毕节截击红军。老蒋还特意飞到了贵阳,准备在古蔺、叙永给红军致命一击。

可是,老蒋万万没有想到,前往古蔺、叙永的并不是红军的主力部队,只是红军的一个团,红军的主力部队就在茅台镇渡口不远处的山林里看着老蒋的军队过去。

毛主席安排了一个团带着电台往古蔺、叙永走,要经常用电台发消息,还要确保老蒋他们能拦截到,一定要做出红军主力部队都在模样,吸引老蒋上钩。等老蒋大军到古蔺、叙永后,这支红军再立即返回大部队,准备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

老蒋太想赢了,把几十万大军几乎全调到古蔺、叙永一带,毛主席看老蒋大军差不多都到了,立即下令“四渡赤水”。

在一天之内,红军主力迅速四渡赤水,这让老蒋蒙了,以为红军又要回头打遵义,急忙调军回头。

可这次老蒋又猜错了。

毛主席得知老蒋在贵州后,便心生一计,既能吓到老蒋,又能给红军打造有利局势,毛主席做了什么?

他下令红军一路向南走,以最快速度渡过乌江,直指贵阳。在贵阳的老蒋接到消息后,吓得调滇军来贵阳阻止红军。

老蒋的安排正中毛主席下怀,他见滇军来的差不多了,立即调转红军前进方向,朝没什么兵力的云南急速前进。

红军主力快要进入昆明时,又一次做出要大举进攻的模样,老蒋被迫安排滇北和金沙江的军队回防昆明。

老蒋此举又一次让毛主席笑了,毛主席看国民党军回来后,又下令红军往金沙江南岸兵分三路进攻,全军顺利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了老蒋的包围圈。

得意之作

美国的作家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这样评价四渡赤水,“老蒋像是巴甫洛夫训练出来的狗一样,毛泽东要他怎么样,他就怎么样”。

四渡赤水扭转红军的被动局面,让红军以少胜多,怪不得毛主席会说,四渡赤水才是他的得意之作。

参考资料:

[1]人民网 《毛泽东为什么称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 20160812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