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理论上谁是历史第一人?盘点古代十一大兵书!

发布者:骁果军III 2022-12-30 07:29

中华辉煌五千年,名将辈出,按下限估算也得有上百位,但军事家不同于名将,小编以为,军事家最起码要有过硬的军事理论著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古代十一大兵书,看一看谁才是历史上军事理论第一人?

一、孙武——《孙子兵法》

孙武,吴国重臣,辅佐阖闾成就霸业,被誉为“兵家至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影响力:

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被誉为“兵学圣典”,宋代颁布的《武经七书》之首,同时也是现存最早、最著名的一部兵书,在国际上影响甚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并流亡荷兰。在荷兰侨居期间,他无意中看到了德文版的《孙子兵法》,看后他痛悔的说:“早二十年读到此书,就不会有今日之痛。”

完整性:

《孙子兵法》在战国末期和汉初已经很流行,当时流行的就是“十三篇”文本,“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但汉成帝时,任宏校订兵书,最后定著为《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

根据山东银雀山西汉墓发掘出的竹简以及青海大通县115号西汉墓发掘出的木简《孙子兵法》佚文,确定“十三篇”就是《孙子兵法》的本文,“十三篇”之外的六十九篇和图九卷为后人附益。东汉末年,曹操删去了附益的部分,专为其作注,恢复了“十三篇”的本来面目。如今,其他六十九篇和图九卷虽然遗失,但无损《孙子兵法》的完整性。

中心思想:

1、“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2、“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和“因粮于敌”的原则。

3、“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著名军事规律。

5、“避实击虚”、“攻其必救”,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

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争取战场主动权。

7、“君命有所不受”,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军事的原则。

8、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必取于人”:士卒如爱子、用间的重要性。

二、吴起——《吴子兵法》

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 武庙十哲之一,先秦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母死不归”、“杀妻求将”又让吴起背上了残酷不仁的标签。

影响力:

吴起著有《吴子》一书,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完整性: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吴子兵法》有四十八篇,现存《吴子》仅有六篇,大部分遗失。而且从目前传世的六篇来看,仍然不是原本,其中个别地方掺杂了不少汉、魏晋南北朝以及唐人加入的内容。所以从完整性上来说,《吴子兵法》已经不能算是吴起的著作。

中心思想:

1、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将政治和军事结合起来。

2、主张“兵不在多在精”、“以治为胜”,强调治军的重要性,使军士“乐战”、“乐死”。

3、强调料敌用兵,因情击敌,注重“应变”。

4、“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指出八种情况可向敌进击;十三种情况要“急击勿疑”。

5、强调要果敢用兵,切忌犹豫,“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三、田穰苴——《司马法》

田穰苴,齐景公时齐国军事统帅,“武庙十哲”之一。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所以又称司马穰苴。司马迁说他“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赢弱者。”可见其爱兵如子,善于抚兵。

影响力:

田穰苴所著《司马法》一向受到统治者、兵家和学者们的重视,为历代制定军队法令、条例的重要依据。宋代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并作为武举考试的必考内容,此后其传播更为广泛,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司马迁盛赞:“闳廓深远,虽三代征未能竟其义”。

完整性:

《司马法》到战国时几乎已经散失殆尽,目前仅残存五篇。

中心思想:

1、阐述了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还包括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内容,为奴隶制社会重要的军事研究史料。

2、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类,兴兵作战要“以仁为本”,“为安人而杀人,杀之可也;为爱其民而攻其国,攻之可也;为止战而战,虽战可也!”

3、备战、慎战是其重要思想。强调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同时又强调“国虽大,好战必亡”,要备战,但不可好战。

4、强调严明赏罚,“治国尚礼,治军尚法”,申军法、立约束、明赏罚是治军的关键所在。

5、《司马法》中包含大量的军礼内容,比如军制、旌旗、鼓、誓师、献捷、献俘、禁令、军威、赏罚,止语等等。

相对来说,《司马法》更偏重于史实典籍,军制礼仪,否则也不会成为宋代武举考试的必考科目。

四、姜子牙——《六蹈》

姜子牙,兵家之祖,武圣,周国军事统帅,牧野之战中以“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击败商纣的七十万大军,辅佐武王建立周朝;同时他又是齐国开国之君,强国富民,使偏僻小国终成东方大国;后来又辅佐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促成成康之治。

影响力:

姜子牙著有《六韬》(即《太公兵法》),被誉为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北宋神宗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完整性:

《六韬》在汉代以前就已经遗失,现在我们看到的内容大都是从汉墓竹简残本、《四库全书》、《武经七书》等摘录所得。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六韬》的作者、成书年代在历史上就颇多争议,《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兵家类中不见著录;《隋书·经籍志》中又明确记载为姜子牙所著,“《太公六稻》五卷,周文王师姜望撰。”而从南宋开始,又被怀疑为伪书,特别是清代,更被确定为伪书。

不过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银雀山西汉古墓中发掘出大批记录有《六韬》的竹简,确认其并非伪书,确实存在过。

现在普遍认为,《六韬》成书于战国中后期,并非姜子牙所著,但不排除后人在书中反映了姜子牙的某些军事思想。

中心思想:

1、主张“伐乱禁暴”、“上战无与战”。

2、强调“知彼知己”、“密察敌人之机”“先见弱于敌”。

3、强调机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战略战术,“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

4、重视军队的武器装备,“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并详细记述了当时武器装备的形制和战斗性能。

5、首次记述了古代军中秘密通讯的方式方法。

6、强调用兵要以谋略取胜,而不以力战,“故善战者,不待张军。善除患者,理于未生。善胜敌者,胜于无形。故争胜于白刃之前者,非良将也。”

7、首次提出“板反其常”的辩证法思想,如:“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太强必折,太张必缺”等等。

五、孙膑——《孙膑兵法》

孙膑,武庙六十四将之一,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奠定齐国霸业。毛主席评价孙膑“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

影响力:

孙膑著有《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它的价值在于,是《孙子兵法》的最好注解、丰富和发展。

完整性:

《汉书·艺文志》记载:“《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隋书·经籍志》已经不见著录。18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于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整理共收竹简364枚,分上、下编,共30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篇当属原著无疑,下篇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存在编撰体上的不同,是否为孙膑所著存疑。

中心思想:

1、首次提出“战争是政治斗争工具”的战争观。

2、提出富国才是“强兵之急”。强兵首重训练、法制和将帅。

3、战术思想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出奇制胜,“奇发而不报,则胜矣”、“有余奇者,过胜者也。”

4、反对滥用战争,指出“乐兵者亡”。军队强大的根本在于士兵和民心,“兵之胜在选卒”。

5、强调要灵活用兵:己强敌弱时要示弱以诱敌出战;敌强已弱时先退以后发制人;势均力敌时要分散敌人,然后集中兵力“并卒而击之”。

6、要善于利用地形,做到“居生击死”。

六、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是秦汉时人,据说为汉初五大隐士之一,姓魏名辙,是秦朝重臣之后,因见秦王朝统治黑暗,故而隐而不仕。司马迁《史记》记载他给张良传授了《太公兵法》,临别时对张良说:“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

影响力:

《三略》最初称《黄石公记》、又称《黄石公三略》,后来才简称为《三略》,问世之后,广为流传。唐朝时传到日本,宋时成为“武经七书”之一。此书是一部专门论述韬略即战略的著作,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线战略问题展开论述的兵法非常稀少,所以一般认为《三略》是专论战略问题的开山之作。

完整性:

《黄石公三略》分为上中下三略,一般认为,现存的《三略》比较完整。但《后汉书·臧宫传》所载,光武帝诏书中引《黄石公记》之文,多于今本的《三略》,可见《三略》也有遗失。

中心思想:

因为《三略》的思想兼采众长,具有道、儒、法、兵诸家思想的特点,所以中心思想并不明确,既说“庶民者,国之本”,又说“杀生在君,国乃可安”;既认为“战争乃凶器”,又主张以战止战,以杀止杀。有点自相矛盾的感觉。

七、诸葛亮——《诸葛亮兵法》

诸葛亮是历史上唯二既入武庙又入文庙之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光耀千古。

影响力:

《诸葛亮兵法》又称《武侯兵法》、《孔明兵法》,共二十四篇,全书由《便宜十六策》、《诸葛武侯文集》(诸葛亮关于治军、阵法的言论)等内容构成,主要阐述诸葛亮关于兵权、逐恶、将才及出师方面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为历代兵家所推崇。

完整性:

原有二十四篇,但其中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现已失传。

中心思想:

1、将帅建立威信的关键是掌握兵权。

2、重视将帅的才干,将其分为九种,并详细论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3、重视出师,认为出征前,国君要斋戒三日,进太庙告祭,然后由太师将象征权力的兵符和印绶交给将帅。

4、治军如治国,有五种人不能用。

八、李靖——《李卫公问对》

李靖,武庙十哲,世称李卫公。他南平萧铣;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有“战神”之称。

影响力:

《李卫公问对》多处对《孙子兵法》的命题进行了阐发,丰富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思想。它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在宋代被列入《武经七书》中,成为武科必读之书。

完整性:

李靖著有《李卫公兵法》、《李靖六军镜》等数种兵书,但到宋代已是“世无全书”了。流传下来的《李卫公问对》相传也是李靖编写,但因为《新旧唐书》均没有记载,所以一般也被认为是宋人阮逸伪托之作,还有一种说法是唐末宋初无名氏伪作,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此书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李靖的军事思想。

中心思想:

1、详细分析了奇正的辩证关系,“奇正相变,循环无穷”,虽然用兵在于出其不意,但在预备阶段却应该“教正不教奇”。

2、详解孔明八阵法,并解释了自己所创的"六花阵",并指出阵法在于以正御奇,以有备应无备。

3、评论古今人物,说刘邦之所以胜项羽,并非善于将将,而在于采纳张良所言不立六国之后,这是战略上的胜利;说到李勣时,建议李世民罢免他,然后令李治再起用他,好让他感恩图报。

4、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一切玄虚之词。历代兵书多数渗有阴阳五行、天人感应,还有一些听音望气、灾变吉凶等玄虚之说,《问对》却一直坚持科学的态度,丝毫不涉及这些学说,非常难能可贵。

九、陈规——《守城录》

陈规,南宋名臣,曾任德安知府、顺昌知府,枢密院直学士以及淮西安抚使等,以善于守城闻名于世。

靖康末年陈规担任安陆县令。当时金兵进犯随州、复州等地,陈规率领兵丁前去勤王,到德安府的时候,太守已经弃城逃跑,一些将领沦为盗寇,四处劫掠,当地百姓一致拥戴陈规执掌政事,陈规领太守之职后多次打退盗寇进犯。

建炎元年,陈规被任命为龙图阁直事,德安府知府。李孝义、张世等叛军带领步骑数万逼近城下,宣称接受招安,陈规发现其中有诈,将这股叛军打得大败。此后他屡次受命和叛军、入侵的金军作战,都能获胜。

陈规性格端重,坚毅,不苟言笑,对待部下却很随和,因此属下将士多能争相为其效命。去世后,宋廷追封其为“忠利侯”,并为其建庙祭祀。

影响力:

《守城录》是城邑防御的专著,此书记载的长竹竿火枪是最早的管形火器,在科技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宋孝宗将其颁行天下,令各地守城将领效法,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完整性:

《守城录》全书由陈规的《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守城机要》和德安府教授汤璹的《建炎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组成,原各自成帙,宋宁宗以后合为一书。现存清乾隆四十年抄本及嘉庆、道光时刻本,共四卷。

中心思想:

1、提出“善守城者”不能只守无攻,而要“守中有攻”,他反对闭门死守的战法,主张多开城门,便利随时乘隙出击。

2、主张改革城门、城墙、城廓旧制,如收缩易受炮击的四方城角,拆除马面墙上的附楼,另“筑高厚墙”等。

3、具体阐述了炮在守城中新的使用方法,即由配置城头变为暗设城里,由城上观察目标,纠正射向和弹着点。

4、提出要根据敌人的攻城特点,制定守御之策,强调“唯在乎守城之人于敌未至之前,精加思索应变之术,预为之备耳。”

十、茅元仪——《武备志》

茅元仪,明代著名军事理论家,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崇祯二年,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因战败获罪遣戍漳浦,忧愤国事,郁郁而死。他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书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

影响力:

《武备志》是明代大型军事类书,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综合性兵书,其中存录很多十分珍贵的资料,如《郑和航海图》、杂家阵图阵法和某些兵器,为他书罕载。故该书在军事史上占有较高地位,为后世所推重。

完整性:

由于《武备志》中对清朝有不敬的文字,乾隆时期遭到禁毁。现存有天启元年本、道光活字排印本、日本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

中心思想:

1、提出:“惟富国者能强兵”。主张开矿、屯田,以发展经济。

2、强调军队必须经常训练,“兵之有练,圣人之六艺也;阵而不练,则土偶之须眉耳”。

3、主张边、海、江防并重,不能有所偏颇。

概括而言,《武备志》就是一部以资料价值为主,理论价值为辅的大型资料性著作,它既保存了大量古代的军事资料,又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线索,称之为中国古代的兵书宝库实不为过。

十一、戚继光——《纪效新书》

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民族英雄,著有《纪效新书》一书。

影响力:

《纪效新书》所述内容具体而实用,尤其是关于火器的发展记述,具有非常高的军事学术价值。该书在明朝万历时期传入朝鲜,被奉为军事科学经典大量刊印。但是,《纪效新书》作为一部当时实用的兵书,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许多条款已不适用,同时里面也夹杂着一些糟粕,比如“相法”选士,“忌凶死之形,重福气之相”,认为士卒是愚人等等。

中心思想:

1、强调从严治军,主张“恩威兼著,情法相融。”

2、强调选兵的重要,“兵之贵选”,认为选兵“其法惟在精”,反对用“城市油滑之人”,主张用“乡野老实之人”。

3、练兵按实战要求从难从严训练,反对只图好看的花架子,“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4、重视号令训练,要求将士“耳只听金鼓,眼只看旗帜。”

综合来说,无论是从兵书的影响力、完整性、中心思想,《孙子兵法》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同时,《武备志》中几乎选录了清代以前所有的历代兵书,作为一位知名的军事理论家,茅元仪应该具有相当大的发言权,他就对《孙子》最为推重,认为“自古谈兵者必首推孙武子”。所以孙武应该是军事理论上的历史第一人。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中国这些世界之最,你去过几个?最后一个太震撼!

    中国这些世界之最,你去过几个?最后一个太震撼! "超过10亿人打卡的奇迹,你参与了吗?"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与基建狂魔的结合体,创造了无数令世界惊叹的"之最"。这些地方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民族智慧与历史沉淀的见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盘点那些 ... 军事之最03-29

  • 十大元帅:共和国的军事脊梁

    十大元帅:共和国的军事脊梁 1955年9月27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一个注定被载入史册的时刻。毛泽东主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十位功勋卓著的军事家 ,他们的名字 ... 军事之最03-22

  • 古代六大传奇名将之最(第二期):有人运气最好,有人灭国最多

    古代六大传奇名将之最(第二期):有人运气最好,有人灭国最多 昨天给大家盘点了一下中国古代将军之最的第一期,今天继续盘点一下第二期!一、最勇猛—西楚霸王项羽项羽,西楚霸王,出身楚国将门,是秦末著名军事家。他年少时便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远大的志向,因不愿学习只能敌一 ... 军事之最03-21

  • 盘点历史大将军之最(第一期)——姜子牙地位最高,吴起最全面!

    盘点历史大将军之最(第一期)——姜子牙地位最高,吴起最全面! 当历史的烽烟散尽,那些曾踏破山河的战神将军,早已化作史册中闪耀的星辰。他们曾用兵戈作笔,以热血为墨,在中华五千年的战争史诗中写下最惊心动魄的篇章。那么他们谁才是真正的战争艺术巅峰?今天小编就来盘点一下 ... 军事之最03-20

  • 嘉峪关:被低估的军事奇迹,如何扼守西北千年?

    嘉峪关:被低估的军事奇迹,如何扼守西北千年?   如果你站在嘉峪关上远眺,会发现这里既不是万丈深渊的险关,也不是狭窄难行的通道,而是一片广阔的戈壁荒漠。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在这里修筑长城,到底是为了防谁?难道真要建一道百公里的防线来挡住敌人? ... 军事之最03-20

  • 中国近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的人是谁?

    中国近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的人是谁?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的人物往往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涌现出的杰出军事家。根据中央军委的认定,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多位军 ... 军事之最03-18

  • 全球最先进的十大军事基地,美俄占据9个

    全球最先进的十大军事基地,美俄占据9个 全球最先进的10个高科技军事基地,你知道几个?1、库宾卡空军基地它位于莫斯科近郊,始建于1935年,是俄罗斯空天军的核心训练与作战指挥枢纽。这片占地约2600公顷的广阔地域,不仅配备了苏-57、苏-35等世界顶尖战机 ... 军事之最03-14

  • 美国历代总统“十大之最”,你知道吗??

    美国历代总统“十大之最”,你知道吗?? 1. 最具诗人气质的总统——林肯(1809-1865)这位自学成才的律师在葛底斯堡演说中创造"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诗篇,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他用《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对抗精神黑洞,遇刺前一晚还梦到自己的葬礼。2. ... 军事之最03-11

  • 秦赵长平之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你知道多少

    秦赵长平之战: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你知道多少 公元前260年的初秋,太行山脉间四十万具尸体散发的血腥气弥漫三个月未散,这场被司马迁称为"流血成川,沸声若雷"的战役,不仅改写了秦赵两国的国运,更用空前绝后的惨烈方式,为中华文明的统一进程按下了快 ... 军事之最03-10

  • 哪个朝代的军事实力最强大

    哪个朝代的军事实力最强大 《探寻古代:哪个朝代军事实力称雄?》在华夏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哪个朝代的军事实力最为强大,一直是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先来说说秦朝,那可是个虎狼之师辈出的时代。据史料记载,秦军的战斗力堪称爆表,他们纪 ... 军事之最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