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毛泽东:四渡赤水出奇兵

发布者:金华大帅 2023-3-29 03:47

文 | 希锐

首发 | 陶然纪(ID:taoranji2022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今天是3月22日,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天。


但,你知道吗?


88年前的今天,发生了一件事。


从当时看,这件事,似乎只是一次平平无奇的军事行动,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走向。


什么事?


88年前,也即1935年3月22日。


中国川黔边界,赤水河畔。


从昨天夜里,到这天上午,一支统一着装、衣着朴素、军人模样的队伍,向东出发,第四次渡过赤水河,进入了黔北。


这支队伍,就是当时的中央红军,也即蒋介石口中的“共匪”。


之所以要渡过赤水河,是为了跳出国民党、蒋介石“苦心经营”、“严密部署”的天罗巨网。



蒋介石已经调集了几十万大军,分布在古蔺、赤水河沿岸,军队的辎重物资,也正在运输之中。


在蒋介石看来,成败在此一举,只要武器装备到位,按照他的部署,定能顺利地消灭中央红军,以解心头之大患。


果真如此么?


当然不是。


算盘打得很好,但,事与愿违。


其实,失算这件事,对我们的“运输大队长”蒋委员长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了,属于正常操作,不必大惊小怪。


就在蒋介石做着剿匪成功的美梦时,红军队伍与国民党军队早已渐行渐远。


看到几十万国民党军队还在“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着蒋委员长合围的命令时,有红军战士不禁调侃讽刺道:


“你们去好好地封锁吧,我们走了。”


红军,就这样成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组成的包围圈,为自己谋求了新的生机。


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圈,则属实包了个寂寞。


等蒋介石意识到自己失算时,我想,他或许很郁闷。


为什么?


因为,就在几个月前,这支红军队伍,完全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湘江一战,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眼看就要被打崩溃了。


怎么短短几个月,就好似满血复活,变得神出鬼没、捉摸不透,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了?


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有一点极为关键,不可忽略,那就是:


红军的核心指挥者换了。


之前是博古、李德,现在,则是毛泽东。


不要小看这一波换人的操作,正是由于毛泽东的再度出山、力挽狂澜,才得以让濒临崩溃的红军,起死回生,最终破局而出。


而这整个破局的过程,就是被誉为战争史上奇观的:


四渡赤水。



那么,毛泽东是怎么做到这些的呢?


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为什么多年以后,毛主席自己也说,“四渡赤水”是他军事生涯中最得意之作呢?


这一切,还得从遵义会议说起。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35年1月。



1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党中央之所以召开这次会议,是为了解决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要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的错误指挥,才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才导致了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才导致了湘江一战的惨败。


再不纠正错误,红军可就真的完了,中国革命,可能也就真的完了。


会议后,一度靠边站的毛泽东,开始回到舞台中央,成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实际上,相当于重获了红军的军事指挥权。



不过,这指挥权的发展稳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并不是说,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就说一不二了。


但,能再度出山,已是不易,这跟毛泽东过往领导军事所取得的种种成绩,以及所提出的种种判断、思考,有很大关系。


出山后,获得了一定的指挥权,但,毛泽东的处境并不轻松。


一方面,失势的博古、李德等人,对毛泽东并不服气,他们依旧认为“山沟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觉得毛泽东这个“土包子”的指挥能力一般,改变不了什么,等着看他的笑话;


一方面,蒋介石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对中央红军实行所谓最后的围剿,调集国民党中央军,和地方军阀部队,约150个团,共40万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了3万红军,意图将其彻底歼灭在黔北川南。


形势很复杂,挑战很严峻。


怎么办?


当时,摆在中央红军面前的,有且只有三个战略选择:


其一,找一块地方,发展成根据地,安稳发育;

其二,是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其二,是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曾在黎平会议上主张建立川黔边根据地,奈何刚刚出山,话语权还不够,第一个选择就这样被否决了;


由于老蒋对军队的严密部署,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并不现实,第二个选择,也被否决了。


那么,就只剩下了第三个选择:


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虽然毛泽东并不主张北渡长江,但组织纪律性强的他,还是选择了服从会议决定。


为了能北渡长江,中央红军开始向川黔交界处的赤水、土城地区集中,准备先渡赤水河,再渡长江。


不过,由于川军已经先于红军进入了赤水县城,后又有追兵紧逼,中央红军想顺利渡过赤水,并不容易。


怎么办?


毛泽东需要用一场战斗的胜利,来提振当时低迷的士气,同时,也为了证明自己,能堪此大任,不负众望。


经过反复审慎的思考,他建议在土城镇附近的青岗坡打一仗,消灭前来阻截的川军。


如果能打赢这一仗,我军就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士气得到提升,并顺利渡过赤水。


不料,这一仗竟打得异常艰难。


为什么?


原来,情报有误。


本以为与我方交手的,是川军的预备队,只有4个团6000多人,没想到,真实情况竟然是6个团1万多人!


而且,还是川军中战力最强的郭勋祺的模范师。


这就好比推塔游戏中,对方不仅满级,还出了六神装,我方在等级不高、装备欠佳、人手不够且错误估计对方底细的情况下,发起进攻。


“虐菜”成了被碾压,结果只能是陷入被动。


最严重时,川军直逼我军委指挥部,为了守住阵地,朱老总居然亲自冲上阵地指挥红军拼死奋战,连军委干部团都用上了!


但,奈何优势在对方,朱老总为保存部队实力,与敌军对峙一阵子后,适时地带领红军撤出了战斗。


土城的战斗,以失败告终。



土城一战失败后,通过北渡赤水再北渡长江的计划,明显不可行了。


经过慎重考量,中央红军决定,西渡赤水,经古蔺南部,找机会在宜宾以上的金沙江(也即长江)抢渡。


这便是一渡赤水。


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四渡赤水的第一渡,其实是以土城失败开始的,并不想一些人所想的,次次渡水都出于主动,都很顺利。


实际上,正是因为战局的不利,才起了渡赤水的开端。而后又会遇到什么情况,何时以何种方式脱离敌人的包围圈,没人说得清楚。


大家其实都是根据当时所能得到的阶段性信息,做出阶段性决策,一点点尝试,一点点推进。


对于土城的失败,毛泽东十分自责,并做了多次检讨。


《红军总部的峥嵘岁月》一书里,这样记录道:


“毛泽东站在一个斜坡上注视全场,好像有点自责的神情,对集合坐在平地上的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的指战员说:


‘同志们,十几天前,我们在土城战斗中没有打赢,伤亡还很大,主要是没有把敌情搞清楚,拳头不硬(没有集中兵力),责任在我们军委,不怪下面。’”


博古见状,揶揄道:


“看来,狭隘经验论者指挥也不成。”


红军长征以来,一直是败绩连连,土城一战的失败,士气愈发地低落了。


一时间,四面八方的压力,向毛泽东袭来。


接下来,他该怎么办?


换做一般人,这时候估计就开始认怂摆烂了,爱谁干谁干,反正我是不干了,吃力又不讨好。


毕竟,3万人对40万人,已经让人头大,又打了一场败仗,更是不好交代。


但,毛泽东不是这样的人,他一定要带领红军,闯出一条生路来。


经过深刻反思,毛泽东认识到,眼下当务之急,必须要让我军变被动为主动。


但,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因为,一渡赤水后,由于滇军对金沙江的严密封锁,川军密不透风的防线,加上红军经过土城之战后,伤了元气,抢渡金沙江的计划没法实现,无奈,只得向敌军力量单薄的云南扎西集结。


中央红军集结到扎西后,国军及时跟进,很快又形成了新的包围圈,并一点点缩小,红军何去何从,迫在眉睫。


结合当时的战况,以及对过往战斗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毛泽东得出结论,那就是:


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采取虚张声势等佯动的方式,造成敌人判断失误,打乱其部署,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拿捏敌军的心理,间接地调动敌军,让其被我军牵着鼻子走。


但,敌军的包围圈几乎密不透风,到底该如何寻求突破呢?


毛泽东意识到:


必须以突然的行动,进入敌人意想不到的地区,以夺取红军的主动权。


他把目光聚焦在了敌方力量相对薄弱的黔北。


在扎西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议,要利用敌人对红军要北渡长江的判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挥师东进,打击黔军王家烈部,重占遵义,杀他一个回马枪,用运动战的方式消灭敌人。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打个时间差,以争取我方的主动。


这个提议得到了通过。


为了有效实施这个计划,红九军团伪装主力,在扎西一带大肆活动,造成红军主力还在扎西的假象,麻痹敌军。


而实际上,此时的红军主力,经过急行军,在2月18日到21日,由太平渡、二郎滩等地向东,第二次渡过了赤水河,红九军团完成任务后,也及时跟上了大部队。


这便是二渡赤水。


二渡赤水后,中央红军在2月24日攻克了桐梓, 而后,经过激战,又打开了遵义的北大门娄山关,直逼遵义城,激战老鸦山,再占了遵义城,取得了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士气大振。


相应的,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在这时逐渐凸显,他的影响力也在进一步扩大。


他对红军的指挥权和话语权,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2


胜利固然可喜,但黔军倚仗地形优势进行抵抗,我军在战斗中,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比如,娄山关一战。


娄山关,位于贵州遵义板桥镇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大娄山脉的主峰,四周群山环绕,皆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虽然黔军力量薄弱,但利用地形优势,一开始,黔军占据上风,红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久攻不克。


彭老总深知,如果娄山关攻不下来,那么中央红军杀回黔北的战略意图就会落空,整个计划就彻底泡汤,到那时,红军就真的危险了。


为此,他专门从指挥部策马赶到一线战场,亲自参与指挥了这场硬仗。


彭老总的到来,鼓舞了红军士气,加上迂回的两个团抄了敌人后路,娄山关之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这胜利,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来之不易。


对此,毛泽东感慨万千,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得知中央红军再占遵义后,蒋介石气急败坏,觉得遭受了“奇耻大辱”,心有不甘,亲自上阵,飞到重庆督战,决定和中央红军一决雌雄。


作为曾国藩的铁粉,蒋介石决定效仿自己的偶像,采取碉堡策略,尽量做到“每里一堡”,这样层层合围。


同时,结合重点进攻的方式,将中央红军逐渐压缩在遵义和鸭溪之间,让其无处可逃,最后一网打尽。



面对这种情况,1935年3月11日,中央红军撤出了遵义城,向西行进,准备歼灭驱部冒进的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并在遵义西部建立根据地。


但,或许是因为蒋介石的命令,亦或是周浑元突然小心谨慎起来,他率领的主力师选择了退守,并开始修筑工事。


为保险起见,中央红军暂时按兵不动,同时,作为红军的核心指挥者,毛泽东也在密切关注着敌我双方的种种动向,思考相应的对策,事情一旦有变,能立刻作出反馈。


这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那就是,林彪建议攻打滇军王家烈部驻守在打鼓新场的一个师,毕竟王家烈部已经被打残了,战斗力不强,还能捞些好处。


对于这个建议,不少人都表示同意,但毛泽东则坚决反对。


理由很简单。


攻打打鼓新场,表面上看,是得了便宜,但实际上,却干扰了红军前敌司令部全力打击敌军主力的计划,稍有不慎,还可能被敌军从两翼夹击,得不偿失。


毛泽东说:


“现在有必要犯二次错误吗?


打硬仗往往劳民伤财,徒耗部队生气,费力不讨好。我们的实力还不能和敌人进行面对面的较量,我们又为什么不可以灵动些呢?


在运动中调动敌人,避实就虚,乘隙歼击,乃为上策。”


为了增强说服力,他还引用了《管子》中的一句话:


“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


但大家还是不理解,王稼祥说:


“老毛,你啥时候变得这么胆小,畏首畏尾了?”


这一回,毛泽东又成了少数派。


为了尽最大可能说服大家不要跳入敌人的火坑,毛泽东连夜找到周恩来,细心说服了他。


二者达成共识后,又在第二天耐心劝说其他同志,正好,这时红军收到蒋介石加强打鼓新场防备的消息,才避免掉进了敌人的陷阱。


对此,洛甫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老毛,看来真理有时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啊。”


洛甫说得在理,真理有时候,真的就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打鼓新场一事,也从某个侧面表明,在军事上,讲民主很重要,但面对需要及时决断的时候,集中也是必要的。



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中央新的三人团成立,他们分别是:


毛泽东、王稼祥、周恩来。


而新三人团的成立,实际上意味着军队民主集中制的形成,也意味着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领导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强化,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红军核心指挥者。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才能,开始逐渐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与蒋介石在军事上的正面较量,才算正式开始。


当时,中央红军的战略方针,是以黔北为主要活动地区,控制住赤水河上游,建立根据地。


既然不打打鼓新场,那打哪里呢?


毛泽东建议,打鲁班场。


众人又不理解了。


王家烈实力弱,你不打,为何偏偏选择打敌人重兵驻守的鲁班场,不是自讨苦吃吗?


毛泽东则是这样认为的:


第一,攻打鲁班场,其他敌军前来支援,有一定的距离,我军有较为充足的时间选择阻援,更为灵活机动。


第二,如果打下鲁班场最好,建立根据地的战略意图能够进一步推进,如果打不下鲁班场,则三渡赤水河,进行转移,再寻战机。


之所以不选择直接渡过赤水河,也是担心敌军阻截我军于半渡,即便打不赢,也要对敌人起到震慑作用,让其龟缩不出。


基于这样的考量,红军开始攻打鲁班场。


不过,由于敌方坚守阵地不肯出战,导致红军难以发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的优势,战斗变成了攻坚战,红军损失较大。


为避免更大损失,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三渡赤水,向古蔺、叙永方向前进,集结主力后暂时隐蔽,开始寻找新的突破口。


同时,他还派出一个团,向西北方向的长江南岸佯动,被蒋介石派出的飞机侦察到,造成红军主力北渡长江的假象。


老蒋果然上套,他下令让中央军和川军追击,觉得剿匪大计,成败在此一举了。



3


1935年3月20日晚,蒋介石发布了一条电令:


“以如许大兵,包围该‘匪’于狭小地区,此乃聚歼‘匪’良机。


尚望防堵者,务在封锁线上,星夜并征集民工赶筑工事,以筑碉堡为最善。尤须严密坚固,并与友军确取连防,使无间隙可乘。


并另控制兵力于相当地带,准备迎头痛击……


‘剿共’成功,在此一举,勉之勉之。”


此时的毛泽东,眼看敌人已被我军“调动”起来,掉进坑中,趁着蒋介石还在调集大军,修筑碉堡的功夫,他及时抓住宝贵时机,趁敌人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又一次往东再渡赤水河。


这就是四渡赤水。



在翻看了相关资料后,我发现,毛泽东所说的“‘四渡赤水’才是我一生的‘得意之笔’”,其实,指的就是这第四次。


为什么毛泽东会这么认为?


因为,正是在第四次渡过赤水河的过程中:


他充分地揣测了敌军心理,预判了敌军的预判;


真正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料敌如神”;


真正做到了《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以正和,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可能。


所谓奇兵,就是出乎敌人意料、突然袭击的军队。


那,毛泽东具体是如何做到的呢?


先说第四次渡过赤水的过程,这个本文开头已有详述,此处不赘述。


结果就是,国军的包围圈包了个寂寞,蒋介石企图一举歼灭红军的计划再次破产。


老蒋依旧不甘心,他干脆从重庆直接飞到贵阳,就近指挥。


或许,在他看来,就近指挥,能提高对军队的掌控度,顺便,再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贵州。


得益于靠谱的情报组织,中央红军很快就得知了蒋介石前往贵阳的消息。


毛泽东让红九军团继续负责佯动麻痹敌人的任务,他率领主力部队,南渡乌江,直逼贵阳。


蒋介石本以为这次剿匪定能成功,结果,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此时,红军先头部队居然已经兵临贵阳城下!红军主力部队后续也出现在贵阳城外20公里处!


此时,贵阳兵力空虚,蒋介石惊慌失措,急忙让各纵队火速驰援,又让守城部队死守机场,以方便自己逃离贵阳。


但,蒋介石其实完全可以松口气,因为他又想错了。



毛泽东之所以指挥红军直指贵阳,其实也只是虚晃一枪,其真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滇军主力调开,让其能入境云南,彻底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至此,蒋介石企图在赤水河两岸全歼中央红军的企图,彻底化为泡影;


经历了数月的四渡赤水系列战役,终于以中央红军的胜利而结束。


中央红军则在毛泽东的英明领导指挥下,重新掌握了失去已久的主动权,陷入低潮与黑暗中的中国革命,曙光初现。



4


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回首四渡赤水的往事,不少人依旧会对其中的诸多细节津津乐道,依旧会佩服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并尊称他为“军神”。


有人觉得,“神”代表着无所不能,全知全能,这样的称呼,是不是过誉了?


在我看来,并没有。


称呼毛主席为“军神”,其实,是人们对他军事思想、军事才能的一种肯定,一种尊重,一种敬意,并不过誉,当然,更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


其实,毛主席也不是一开始就懂军事,就会打仗,他是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逐渐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种种能力,军事能力,只是其中一种。


而他的这些能力,也并不是一下子就得到立刻彰显,相反,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是靠边站的,英雄无用武之地。


但,靠边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该躺平摆烂了。


实际上,毛主席一直在密切关注各种动向,并提出自己中肯的建议,哪怕被人忽视,不被接受。


终于,他有机会展现自己能力了,结果,出师不利,打了败仗。


周围不少人看他笑话,他却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大方承认错误,敢于自我批评,总结失败经验教训,以期接下来做得更好。


单就这一点,没多少人能做到。


毕竟,一个人再牛,往往也难以招架住他人的指指点点。


尤其是在当时行军打仗的时候,饥一顿饱一顿,生死未卜,又面临3万对40万大军的天崩开局,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毛泽东,居然挺过来了。


他不仅挺过来了,而且,还带领红军,转危为安。



在与蒋介石角力的过程中,根据种种实际情况,乃至意外的变数,灵活做出调整,并注意虚心采纳他人中肯的意见,又能果决地做出判断,执行推进。


在军事指挥上,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让红军牢牢占据了主动,并最终破局而出,取得胜利。


在我看来,单纯从才能的角度,去探讨毛主席取得四渡赤水、乃至取得中国革命最终胜利的原因,其实是偏狭的,这更多的,只是停留在法与术的层面。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毛主席在面对“敌军围困万千冲,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意志和精神,这就上升到道的层面了。


有朋友觉得,谈理想信念,聊革命意志和精神,感觉太虚无缥缈了,不就是画大饼么?能当饭吃吗?能换钱花吗?


表面来看,确实不能。


但,不要忘了,你我现在所享受到的种种便利、种种美好,正是由一代又一代有理想信念,有坚定意志和精神的人们不断努力,所开创的。


追求物质,当然没错。


但只追求物质,忽略了理想信念,忽略了精神意志,人很可能会沦为行尸走肉,陷入物欲横流的泥淖中,不可自拔。


近来,频频爆出的让人震碎三观的贪腐案、权钱交易、恶意杀人案等事,不都可以看成是类似的表现么?


某种程度上来说,人在精神上的荒芜,比在物质上的匮乏,更可怕。


相反,如果一个人在精神上,有着自己坚持守护的东西,那么,他变能够忍受生活所带来的种种苦难,包括物质上的匮乏,并努力贴近心之所向。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其实可以认识到,毛主席在四渡赤水的成功,是一个道术结合的结果,是一个天时地利与人和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对于这个结合的过程,不妨就以《长征组歌》的歌词概括作结吧:


横断山,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  

敌重兵,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你好,给大家推荐一个纯原创的宝藏微信公众号:【陶然纪】。栩然和陶叔的共同创作基地。如果认可我们的文章,请将我们郑重地推荐给你的好友。


陶然纪内容以学教员、读党史为基础,同时,紧跟时代发展,聚焦时事热点。透过历史、人文、科技等视角,提供独到的观点和评论,客观理性,文风有趣,内容扎实,深入浅出,保证让你读得懂,用得上,涨姿势,有启发。


作为一个纯原创号,我们的宗旨是:


知识点亮生活。


我们希望以小我的思考,启发大我的共鸣,让大家能在【陶然纪】收获真学知识,真心朋友,真实生活。


学习知识,读史明志揽山河入胸怀;

点亮生活,蓄力践行挥慧剑开新天。


衷心感谢大家一路以来对公众号【陶然纪】的大力支持,也欢迎把咱们的账号分享给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们,我们文章里见~


—— END ——


这里是栩然说(ID:xuranshuo)。微信上写毛泽东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实现从三观到认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读到有深度、有洞见的好文章,欢迎关注:栩然说。


这里不仅有严谨求实的历史态度,还有一针见血的犀利时评。我将借助于对历史、现实和人们行为规律的分析,帮助你预测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质,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