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是否能打败亚历山大远征军?外国学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发布者:胡子哥 2023-4-8 02:0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公元前230年,秦军南渡,此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秦国覆灭六国,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正式开启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而秦军征天下时的神勇英武,也成为了这个王朝最初的辉煌故事。

彼时,亚欧大陆另一端的马其顿王国早已经占领埃及,吞并波斯,成为了横跨亚、欧、非大陆的亚历山大帝国。

一百多年前,年轻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挥师东征,奇袭波斯,在这一片后来成为了神话与宗教发源地的热土上留下了血与火的诗歌。

作为在100多年里相继崛起的两个超级帝国的军队,秦军与亚历山大远征军孰优孰劣,成了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如果横扫六国的秦军遇上亚历山大远征军,是否还能如同后世的诸多文学作品里描述的那样,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图|马其顿王朝信仰的希腊诸神

我们将从生产力、管理制度和作战水准三个方面分析秦军与亚历山大远征军孰胜孰负。

秦军vs亚历山大远征军:生产力对比

要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做出判断,衡量它的生产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汉武帝征讨匈奴远征大宛,到欧洲强盗经历工业革命后,用洋枪火炮轰开大清腐朽的国门,无不体现出生产力和军事实力的紧密关联。

早在秦孝公时期,秦国就已经确定了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商殃变法颁布“垦草令”要求百姓开垦荒地。

同时,随着冶铁技术的诞生和发展,耕牛受到法律保护,铁犁和牛耕的使用也使秦朝的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在渭河平原和西川平原两大粮仓的加持下,秦国人口迅速膨胀至700多万。

图|秦军士兵

庞大的人口基础使得秦军拥有了强大的兵力,仅秦将王翦灭楚时所带部队就有六十万之多。而335年亚历山大远征时所携军队仅有步兵三万多人,骑兵一万多人,军队的体量与秦军相差不只一个量级,无疑会败在秦军手下,但这样的胜利显然有些无聊。

那么,如果不搞“流氓”式的人海战术,五万秦军能否打赢五万远征军?这就要从武器的先进性和粮草的充足程度入手分析。

秦军士兵使用的主要武器由青铜或铁打造,其中青铜剑和弓弩最具代表性,为了在博斗中占领先机,秦剑普遍较长,最长的有一米左右;

秦弩分为大小两种,据记载大弩的射程可达九百米之远,这两种武器的锻造工艺在战国七雄中无疑处于最高水平,同时,在冶铁技术从赵国流入后,秦军中的精锐部队穿上了铁胄和铁甲。

亚历山大远征军的主要武器是木制长矛,虽号称有七米之长,但在耐久度和穿透力方面显然逊于金属兵器,此外,只有远征军的皮革护甲也难以抵挡利刃箭矢的穿刺。

图|亚历山大远征军

在粮草储备方面,秦国的农业生产力居于七雄之首,而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马其顿王国地处希腊城邦的边缘,即使在以畜牧和贸易为主的古希腊都称不上农业强国,在东征途中更是多次通过劫掠周边居民获得粮食补给,在这方面显然不能与秦军匹敌。

从生产力来看,亚历山大远征军显然不能与秦军匹敌。

秦军vs亚历山大远征军:管理制度分析

管理制度是一个军事集团强大与否的关键,商鞅变法后的秦军内部实行军功制,以杀死的敌人数量决定赏赐多少,秦军士兵每杀死一个敌军就要割下他的头挂在腰带上,待战争结束后以人头数量论功行赏,十六等爵都可以通过军功得到

无论是俸禄田地还是社会地位,都与在战场上的表现紧密绑定,甚至连亲属犯罪都可以通过军功消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种制度激励着秦军士兵,大大提高了军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秦国对于阵亡兵士家属的生存保障也有相对成熟的规定,秦军是当时记载中唯一有抚恤金的军队。

图|秦军步兵

相比之下,马其顿王国没有兵役制度,亚历山大东征时招募的部队成分复杂,既有心怀理想的贵族子弟,也有为了讨口饭吃参军的平民,甚至还有雇佣军,这就导致了军队的素质参差不齐。

再加上需要长途跋涉无法携带充足的粮食补给,使得亚历山大远征军选择了以抢掠周边平民作为军粮来源之一。

此外,每四名军士要有一名专门背负行李的随从,这使得整个军队显得有些臃肿,但保障了长期作战的需要,如果短兵相接,亚历山大远征军在管理制度上显然不如秦军。

图|秦军骑兵

秦军vs亚历山大远征军:作战实力评估

秦军在统一六国的十年中涌现出了数位英勇的将领,前有王翦并吞三晋,攻破燕、楚,出入敌营如入无人之境;后有白起鄢郢大捷,震慑韩、魏,与赵国决战长平斩杀数万敌军,可谓是英杰辈出,骁将如云。

不仅是一时之雄,更在此后两千多年里让心怀抱负的帝王心驰神往。

阿房宫,三百里,承载了封建时代统治者的终极理想。做为帝国无坚不摧的剑与守卫城墙的盾,秦军的作战实力无疑是强大的。

正如贾生《过秦论》中所言,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以亡诸侯,秦军在覆灭六国的战役中赢得的不仅是土地,更是威震九州的名望。

这样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在当时无疑具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实力。

图|秦军兵器

而在亚历山大东征的途中,他的部队中并没涌现出如王翦、白起般卓越的将领。但值得注意的是,亚历山大本人的个人素质非常强悍。

十二岁师从著名哲学家亚理士多德,年仅十八岁就取得喀罗尼亚战役大捷的亚历山大国王,无疑是希腊人里精英中的精英。有人传言他是宙斯之子,像赫拉克勒斯一样半人半神的英雄。

在他征战四方的成王之路上,亚历山大王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以绝妙的战术“马其顿方阵”大败波斯,建立了神话般的功绩。但也正因如此,在他去世后短短几年内,他引以为傲的军队迅速被生前的部将与贵族瓜分,再不复往日辉煌。

亚历山大本人的过分出众与部下的平庸,使得除他外无人能辖制他的军队。因此,国王本人是亚历山大东征军军事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秦军中频繁出现的优秀将领不同,马其顿王国八百年的历史中仅有一位亚历山大大帝,大帝死,则军队土崩瓦解。

试想,如果秦国与马其顿王国毗邻,不时交战,亚历山大大帝在时尚有一战之力,国王一旦去世,那马其顿王国一定犹如蜀汉失去诸葛亮,纵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终究也是日薄西山苟延残喘。

到这里想必读者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亚历山大远征军对战秦军,就算不至于是“螳臂当车”也多少有些“以卵击石”。

战争不是数学公式,总是充满了偶然因素。那么,如果算上天灾、地理环境等不可抗因素,在这场似乎注定了结果的战争里,亚历山大远征军是否有扳回一局,反败为胜的可能?

图|亚历山大东征

亚历山大远征军携带有160艘舰船,其中有内海作战的海军部队,而战国诸侯之间的战争多数发生在平原或山地,水军皆为渡河作战的部队,显然不可能拥有成熟的海军,海上作战是这支神军的致命硬伤。

因此,如果在两方人数相差不大的前提下,将秦军部队和亚历山大远征军的部队,放入亚历山大的希腊老家地中海进行海上作战,亚历山大远征军是极有可能打败秦军的。

总结

无论从军事实力、军队体量、生产力还是管理制度来看,秦军都是要强于亚历山大远征军的,尽管他们之间有一百多年的距离,但孰胜孰负已然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当然,战争总是充满了意外的,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也许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就足以扭转整个战局。

同样,战争在客观上也能够促进文明间的交流,如果马其顿王国与秦国相邻,那么亚历山大远征军也许也有机会身披铁甲,手持铜剑,创造另一个传奇。两千年前到后世甚至今天的世界格局,都可能被这两个文明间的一场古老的战争改变。

站在今天的角度上,无论是秦军还是亚历山大远征军,都是它们各自所属的古文明中璀璨夺目的明珠,两支军队的铁骑托起了两千年前欧亚大陆最为辉煌的帝国,将文明推向了新的起点,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这两支天人一般的军队在政治斗争中逐步瓦解,秦朝与亚历山大帝国也江河日下,先后消失在世界地图上,是非成败转头空,后世从书页间窥见王朝昔日的辉煌,也只能留下几句无关痛庠的闲谈了。

参考资料:

《史记》

《后汉书》

《亚历山大远征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