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最强钉子户手机汇总——深度解析华为史上最经典的五款麒麟芯

发布者:兰影残月 2023-5-3 18:49

1,麒麟 950 系列

2012年推出的海思K3V2是华为第一款商用的芯片,当时的海思不信邪,找了一个非主流的GPU厂商(Vivante)合作;结果游戏兼容性很差,性能强的同时却没有用武之地。

所以当2013年尾首款麒麟芯片诞生时,GPU采用了ARM公版型号;同时还打起了差异化,在芯片上集成了巴龙4G基带。后面的麒麟920开始转为八核架构,麒麟925则首次加入了协处理器。

而首款64位麒麟处理器,便是2015年躺赢的麒麟930(那年高通因为“火龙”翻车了)。同年十一月份,华为再接再厉推出了其第一款神U——麒麟950处理器!

麒麟950是业界首款采用16nm FinFET制程的旗舰SoC,同时,这颗芯片还集成了Cortex-M7架构的微智核i5。另外,还首次集成了华为自研的双核14-bit ISP。

假如将其和前代麒麟 935(930的超频版)比较的话,CPU性能直接翻倍了!同时GPU性能也翻倍了!功耗方面,由于麒麟935数据缺失,没法直接比较。所以,下面就拿同期发布的高通骁龙820来比较。

由于骁龙820是四核架构(多核性能吃亏),所以CPU方面就比单核性能——麒麟略胜一丢丢,但是骁龙的功耗比麒麟高40%!而且骁龙的制程工艺还更先进一些。不过GPU方面,麒麟就被骁龙吊打了......

综合来看,麒麟950不仅是神U,还是华为“冲高”路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款芯片!因为高端市场的商务用户对于游戏需求并不强烈,反而更看重日常使用和信号表现。

而这款芯片的首发机型,便是鼎鼎大名的华为Mate8。Mate8不仅延续了Mate7的辉煌,还洗刷了MateS的销量之耻,借麒麟神U之力帮助华为初步站稳了高端市场。

后面的2016年四月份,华为P9系列携麒麟 955(超频版)闪耀登场,和徕卡的合作就是此时开始的。而P系列的影像大师之路,也正是从这代开始起步的。

这边既然“爸爸”用了,那自然少不了荣耀的份。2016年五月份,荣耀V系列的开山之作——V8发布,其中的高配版搭载了麒麟955,标配版则是麒麟950。

后面的七月份,荣耀8也发布了,其配置和V8的低配版差不多。但是,其“魅海蓝”的配色版本可谓是一代经典了。

到了十月尾,荣耀Magic系列的首款机型——“超圆滑”的初代Magic问世,未来荣耀的高端之路,就靠这个系列了。靠着麒麟神U一年推出三款神机,“儿子”非常满足......

2,麒麟 980

2016年十月份发布的麒麟960,在制程工艺没有明显提升的情况下,于GPU性能方面选择了“大跃进”,结果功耗爆炸了!

一年后的麒麟970,在制程工艺大升级的情况下,选择了保守的性能策略,总算将整体功耗压了下来。值得一提的是,这代还首次集成了人工智能 NPU(寒武纪)计算平台,意义重大!

2018年八月尾,麒麟历史上的巅峰,同时也是业界首款采用7nm工艺的芯片——麒麟980耀世而出!可以看出发布时间提前了,这就是华为的“时间差”战略,专打高通在售旗舰!

那么麒麟980的具体表现如何呢?由于CPU整体架构的改变——之前的“大小核”变成了全新的“三集群”,加上核心架构的全面升级(其中A76架构的表现特别超预期),CPU整体性能暴涨!

虽然功耗也上升了,但上涨幅度远小于性能增长幅度!毕竟制程工艺的整数代升级摆在那里,官方宣称CPU能效提升高达58%!不过,这代的好戏其实还在GPU——Mali-G76那边。

在GPU性能增幅接近50%的情况下,功耗反而下降了近30%!所以官方宣称能效提升高达178%——不管是性能还是能效皆趋近当时在售的骁龙845之GPU!ARM在GPU领域总算是站起来了。

这款芯片的首发机型为2018年十月份发布的Mate20系列,这个系列有多么神基本都不用多说的了,堪称华为最强“钉子户”神机系列!上市后仅四个半月销量就破了千万台!

2018年尾发布的荣耀V20,则又是一款超神机——这么快就旗舰芯下放可见“爸爸”给的是真多啊!当初的荣耀V系列有多么辉煌,就说明当初的麒麟有多么能打,那时候的小米根本无力招架......

2019年三月份,影像大师级神机——P30系列发布,后面上市不到三个月销量就破了千万台!上市七个月后,更是创下了2000万台的华为旗舰销量记录!当时的华为,可谓意气风发!

3,麒麟 990 系列

2019年九月份,麒麟990系列发布,其中有款集成了巴龙5G基带的麒麟990 5G是顶级旗舰款,其制程工艺升级为7nm+EUV(最高端的台积电7nm版本,能降低10%左右的同频功耗)。

这代在AI方面,由于采用了华为自家研发的达芬奇架构NPU代替了之前的寒武纪NPU,而且是“双大核+单微核”的创新NPU架构设计,所以整体的AI算法和能力提升非常明显。

至于麒麟990,其制程工艺没有升级,而且没有内置5G基带。另外其大核和小核的主频都比较低,同时AI架构方面去掉了一颗NPU大核,也就是说其CPU多核性能和AI性能会弱于5G 版本。

相较于前代,麒麟990系列的CPU架构没有任何变化,仅做了核心主频的提升。所以CPU性能的提升并没有特别大,但功耗表现十分优秀(特别是中核的表现尤为出色)。

而在GPU方面,型号还是前代那款,但由于核心数增加了六个的同时频率下降了,所以在性能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功耗还下降了!表现极为出色。

由于麒麟990 5G有制程工艺方面的优势,所以整体的能效表现较麒麟990更好,而麒麟990又比麒麟980略好。在前代为神U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难得。

至于麒麟990系列的首发机型,自然就是2019年九月份发布的Mate30系列了(4G版本搭载麒麟990,5G版本搭载麒麟990 5G)。这代也是传奇机型,销售速度直接打破了前代记录。

2019年十一月尾,荣耀又吃到了“红利”——V系列的巅峰机型V30系列发布。其中标准版搭载麒麟990,但通过外挂5G基带实现了5G网络支持,而Pro版则直接搭载了麒麟990 5G。

2019年十二月份发布的,Nova史上性能最强的Nova6,也吃到了“红利”。但明显待遇比较一般,搭载的是麒麟990,其中5G版就是外挂了5G基带而已。

2020年三月份,全系搭载麒麟990 5G的P40系列发布,这代又刷新了P系列的影像实力上限,而且“四曲面”屏幕设计的加入使得边缘触控手感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

接下来的四月份,荣耀30 Pro系列发布,搭载的也是麒麟990 5G。再之后的六月份,荣耀的末代麒麟神机——搭载麒麟990的Play4 Pro发布,通过外挂基带实现了5G网络支持。

麒麟神机荣耀Play4 Pro的出现,既是麒麟时代巅峰的缩影,也是往后麒麟时代落寞的悲曲。五个月后的荣耀,被“爸爸”忍痛剥离,在时代的浪潮下开始摸索“自立自强”之道。

4,麒麟 9000 系列

2020年十月份,有着麒麟“绝唱”之称的麒麟9000系列正式发布。这时候台积电因受美国芯片管制的束缚,已经停止了为麒麟芯片代工生产。

也就是说,这时候发布的麒麟9000系列芯片,都是华为拼了命从台积电那里拉回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华为这批芯片的库存有限。

事实确实如此,后面的搭载机型卖一台少一台,根本不够卖,这严重限制了搭载这款芯片的华为Mate40系列之销量表现。下面还是来看一下这款芯片到底表现如何吧。

首先,这代的制程工艺升级为台积电5nm(整数代升级),而且全系皆集成了5G基带。CPU架构变成了全新的“1+3+4”三集群设计,此外超大核和大核都升级为A77架构。

麒麟9000的GPU虽然升级为Mali-G78,但由于核心数疯狂地堆到了满配的二十四个(GPU面积比CPU还大得多),而且频率还提高了,所以功耗非常高——典型的以功耗换性能。

全系AI架构升级为达芬奇2.0,但定位稍低的麒麟9000E较麒麟9000少了一个NPU大核;此外在GPU方面,核心数则少了两个。其它方面,就没有阉割了。

那么对比同时代的其它处理器,这代的麒麟表现如何呢?在CPU能效方面,弱于苹果的A14,但远远强于随后发布的骁龙888。假如说骁龙888用的是三星工艺不算,那看下面。

一年后联发科的天玑9000,使用了更先进的台积电4nm工艺,而且还升级了全新的CPU架构,能效依旧不敌。名字这么类似,结果却大相径庭。

又过了差不多半年,骁龙8+ Gen1问世,这次高通也使用了台积电的4nm工艺。结果也就比天玑9000的能效好一些而已,依然弱于麒麟9000。

直到再半年后骁龙8 Gen2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个局面。也就是说,麒麟9000一个不小心,竟然在CPU能效方面领先了联发科和高通整整两年时间!

其实华为在CPU架构方面的优秀设计能力还延伸到了次旗舰款和中端芯片上,例如麒麟985以及麒麟820这两款,当初搭载这两款芯片的Nova7全系列,在中端市场的表现有目共睹。

至于搭载了麒麟9000系列的Mate40系列,直接就是一代传奇华为旗舰了,这代机型的保值率堪称逆天!虽然麒麟9000在GPU能效方面有缺憾,但瑕不掩瑜,麒麟“绝唱”实至名归!

5,小彩蛋

实际上除了旗舰芯片之外,麒麟历史上还有一颗超牛的中端神U——那就是扫遍中端市场无敌手的麒麟810!当时搭载这款芯片的荣耀9X在千元机领域直接杀疯了——可谓一战封神!

而这颗诞生于2019年六月份的神U,都根本不用拿来与其前代麒麟710比,因为不管是性能还是能效都是碾压级别的(升级为台积电7nm制程工艺的效果非常显著)

那就拿来和同期的高通中端神U——骁龙730G(三星8nm工艺)比划一下吧。首先CPU性能领先10%且功耗低很多,而GPU在功耗一致的情况下性能领先13%,可见骁龙吃了制程的亏。

END

致力于手机知识的探索和整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