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光洒向北纬47度,来看春耕里的“黑科技”

发布者:天天小戒 2023-5-8 13:00

人勤春来早,春耕正当时。从4月中下旬开始,东北地区陆续进入春耕时间,5月则是春耕高潮。俗话说:“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地是世界公认最肥沃的土壤。我国东北地区作为北半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在春耕的进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全国春耕看东北,东北春耕看北纬47°。黑龙江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纬47°”)因地处北纬47度“黄金”种植带而得名,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企业,北纬47°依托黑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今年的春耕插上了“黑科技”的翅膀。

耕耘沃土践行“藏粮于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东北黑土地是国家的粮产腹地,肩挑民生重任,关乎国家粮食安全。作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黑土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石,对于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来说至关重要。

作为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我国东北地区的北纬47度,被誉为世界“黄金”种植带,有着“耕地中的大熊猫”的美誉,也是世界公认的农产品玉米“黄金”种植带。北纬47度的黑土层厚达1米以上,形成需要万年,黑土有机质超全国均值1倍,特别有利于玉米、大米等粮食作物的营养与生长。

“唯有好土地,才有好农品”,这是北纬47°虔诚和敬畏的信条。为了兼顾黑土地开发与保护,北纬47°不仅在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科学施肥、秸秆还田等农机农艺结合措施进行保护性耕作,还规模化建设有机肥与生物天燃气循环利用项目,以畜牧粪污和玉米秸秆等为原料制取生物质天燃气和有机肥,其中有机肥还田有效地提升黑土地地力,实现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模式,真正做到了“藏粮于地”“守土有责”。

智慧农业尽显“科技范”

2022年,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提出“智慧农业创新发展行动”,以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发展。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智慧农业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引领与推动作用。

走进北纬47°数字化管理中心,一块智慧数字监控大屏幕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通过在田间布设智能监控探头,我们实现了对播种、制剂、施肥、田间管理、采收的全程监控。”北纬47°数字化农业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张斯文向记者介绍,“我们的数字农业基地,聚焦‘数字农业+差异监测监管及预防体系’,探索利用遥感监测、物联网传感器、实验室检测等多手段融合方式,建设‘空、天、地、人、机、外’六位一体的农业智能感知系统,依托数据监测、采集、分析体系,让北纬47°鲜食玉米的生产种植做到全程可视化,全程可追溯,安全看得见。”

据悉,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北纬47°目前正在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无需人为控制,系统就可自动感测何时需要灌溉及施肥的全自动状态,让北纬47°的农作物实现高产、优产。“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精确供水、供肥,实现水分和养分的综合协调,对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团队研究员刘慧涛说。

鲜食玉米助力农业产业升级

鲜食玉米不但口味鲜美,还能够为人提供适当的能量、充足的维生素以及必需的膳食纤维,近年来颇受消费者青睐。不过,我国市场上的鲜食玉米良莠不齐,许多企业仍停留在粗加工的速冻玉米阶段,很多工厂产品质量不稳定,无法保持鲜食玉米最佳的营养、口味和口感。

依托于齐齐哈尔玉米“黄金”种植带的优势,北纬47°着力发展鲜食玉米作为自己的主打产品。北纬47°鲜食玉米采取绿色种植方式,一年仅产一季,让土地自然休眠。种植过程中控施有机化肥,合理施用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天然杀虫。不额外添加食品添加剂,所有食材都通过147项国家农残检测后确保产品0农残,安全健康。

一只鲜玉米,是更环保、可持续的耕耘,是对黑土地的“守土有责”,把技术洒在了泥土里,让产品美、田野美,也把数字化“玉米种籽”种在了人们的心坎儿里。

北纬47°品牌已经成为中国鲜食玉米领导品牌和高端鲜食玉米全产业链中的领军者,与广大农民一起推动产业发展,同时作为行业标准制定者,引领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在一望无边的黑土地上,北纬47°高高扬起“黑科技”的风帆,扎实推进春耕生产,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纬47°品牌通过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产业兴农”,推动乡村振兴。通过乡村振兴下的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生态效益的双赢。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柴嘉欣 陈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