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智库文章:对华“脱钩”是科学合作的最糟选项

发布者:玉石中承 2023-5-18 12:11

荷兰智库克林根道尔国际关系研究所网站5月9日文章,原题:对中国的严格禁令将让我们在科学领域付出沉重代价荷兰情报机构近来将中国视为“盗窃”荷兰高质量知识技术的“最大威胁”。此类担忧也加剧了一种同样值得我们担忧的势头:逐渐与中国“脱钩”。大学和科研人员发现,如今很难判断在科学合作领域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导致他们不得不避免(对华)合作。而荷兰将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保护技术知识不可或缺,但大规模切断与中国的科研联系将严重损害我们在技术和创新领域的国际地位。这还将进一步限制我们对中国发展的了解——而中国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政经和科技大国。如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中国并与之合作。因此,“脱钩”对科学合作是最糟糕的选项。

中国在生物技术、5G和6G、纳米材料和电动汽车等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认为,中国甚至正引领44项关键技术中37项的发展。荷兰需要来自中国的此类知识。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研投入方,每年超过1100万大学生从其高校毕业。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拥有更大的人才库,包括荷兰在内的各国都缺乏此类人才。忽视或将这些中国人才排除在外,意味着我们将在技术领域越来越落后。

在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领域,我们需防范风险。但与中国的许多合作项目完全没有任何问题,而是服务于荷兰或全球利益。在中国可提供大量知识经验的领域——如癌症治疗、可持续发展等,共同研究将有助于推动荷兰科学进步并改善社会福利。在其他领域,将荷中两国的高质量知识结合起来以大规模应对全球挑战,也是至关重要的。

同中国开展研究合作与知识交流,将使荷中两国研究人员之间的对话保持活力。在地缘政治紧张加剧导致所有大门砰然关上之际,这么做可能并不流行,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通过学术接触保持对话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与一个被欧盟视为“战略竞争者”和“系统性竞争对手”的国家进行科学合作?并没有标准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政治灵活性,不仅要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来看,还应考虑社会和个人福祉以及荷兰在科学、技术和创新等方面的战略利益。

无论现实有多么复杂,我们都需要与中国开展科学合作。否则,解决社会和全球问题以及荷兰在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前景都将迅速恶化。(作者英格丽德·德胡赫,丁玎译)

大家都在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