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更璀璨 ——从上海推进科技创新探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者:泰山顶上 2023-6-1 15:47

“东方明珠”更璀璨

——从上海推进科技创新探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解放军报记者 黄昆仑 洪 治 向黎鸣

5月的上海,翠林如黛,碧海流云。一座座科研院所、研发中心、现代工厂矗立在黄浦江两岸,勾勒出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有一组数据令人瞩目:2022年,上海市生产总值达到4.47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全国中心城市首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0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比提高至43%。

亮眼数据离不开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支撑。上海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从2012年的3.2%提高到2022年的4.2%,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万家。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23年3月5日,习主席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江海交汇,奋楫扬帆。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奔涌而至的科技革命浪潮,上海如何交出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近日,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中,记者走进上海市重点行业、大街小巷,记录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科技之美、创新之美、数字之美,深刻感受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的磅礴动力。

29岁研究员担纲博士生导师

打造基础研究的“特区样本”

“那时我入职刚一年,没想到学校真的让我担任项目负责人。”在复旦大学逸夫科技楼,回顾那次课题申报经历,芯片与系统前沿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刘春森仍激动不已。

2年前,凭借课题的原创思路和过硬的科研能力,年仅29岁的刘春森提交的晶体管新材料课题,成功入选复旦大学“基础研究特区”首批项目。如今,他带领11名博士研究生深耕芯片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成果。

“‘基础研究特区’敢给青年科研人员机会,不仅在人、财、物上提供支持,还在考核目标上包容试错、允许失败。这让我能够安心坐稳‘冷板凳’,放开手脚大胆探索。”刘春森感慨,“近两年,我的能力提升、项目进展都快了不少。”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2021年,上海市依托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百余名敢啃“硬骨头”的优秀青年学者,正带领团队勇闯各自领域的“无人区”,航空航天新材料、土壤碳分解与气候变化关系等诸多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相继出炉。

“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的初衷是给科学家松绑放权,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创造安心工作、专心科研的宽松环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处处长宋扬告诉记者,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在“特”字上下功夫。

“基础研究特区”,“特”在哪里?

“特”在资助力度和周期上——科研经费由政府和试点单位共同投入,以5年为一个周期,解决前沿基础研究“时间短、资金少”难题。

“特”在人才团队上——项目选拔以“人的创新潜力”为核心,向有一定基础研究积累、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秀青年学者倾斜。当前,项目负责人平均年龄仅43岁。

“特”在管理制度上——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同时加快建立以质量、绩效、能力为导向的项目管理和评价体系。

一套“特”字组合拳,打破了传统科研项目的诸多硬性指标束缚。科研人员少了顾虑、添了动力,鼓足干劲挺进基础研究“深水区”。

2021年,上海市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自由探索与战略导向相结合,优化基础研究发展环境,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并制定20项重点举措。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只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随着20项重点举措逐步落地落实,上海市不断加强战略布局、强化组织实施力度、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引领作用、增强人才的第一资源优势、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夯实科研基础,提升研究水平,大力推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

自主研发北斗应用登顶珠峰

激活企业创新的“最强大脑”

8848.86米,这是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此次珠峰科考,就有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入驻企业的一份功劳——自主研发的一款高精度定位设备,让人类第一次在世界最高峰接收到来自北斗卫星的信号。

天上的北斗卫星迈入全球时代,地上的北斗应用也开启加速发展新阶段。作为国内首批正式投入运营的北斗产业园,西虹桥基地已集聚百余家北斗导航与定位相关企业,研发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等领域,并形成完整产业链。该基地创始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郁文贤告诉记者,从部队转业后选择来到上海创业,最吸引他的是上海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

党的二十大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作出明确部署。企业从“技术创新主体”转变为“科技创新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角色、使命、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21年8月,《上海市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明确以北斗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瞄准高精度卫星导航市场需求,着力突破关键技术、优化完善产业生态。这份文件让郁文贤倍感振奋:“北斗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发展,正在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和助推器,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和产业模式创新。”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市不断探索金融“活水”支持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新机制。记者来到一家以闪存控制技术为核心、专攻固态存储软硬件及解决方案的企业,该企业正在申请科创板上市。

“如今我们已取得多项芯片关键技术突破,产品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企业负责人坦言,在科创板上市竞争激烈,刺激他们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企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2018年起,上海市连续6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出台《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努力做到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好应用不缺场景、好创意不缺人才、好团队不缺资源。

在一家新能源企业,记者看到一款集光电储充于一体的数字化太阳能车棚。该车棚不仅能储存太阳能光电给新能源车充电,还能为附近居民提供采暖和热水,并回收雨水以备不时之需。此外,通过加装摄像头、生态环境检测仪等设备,它还能实现安保、微型气象站等功能,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操控。

“这一新能源产品从研发伊始就受到政府关注,在政策、人才、配套等方面得到很多支持。”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款太阳能车棚已在多地村镇建成使用,助力乡村基础设施升级,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

政府有为、专班推进,市场主导、揭榜挂帅……上海市将创新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第一驱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帮助企业在科技创新之路上高歌猛进。

机器人密度达到国际水平两倍多

拥抱未来产业的“科创蓝海”

260台/万人——这是上海市规模以上企业的机器人密度,达到国际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工业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制造业数字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助残障者“迈步”、给火箭做“体检”、帮无人车“指路”……走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记者深深感受到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之力”。太空翱翔的“数字天宫”、飞机数字化模拟驾驶、工业元宇宙检测机器人等一批国际领先的数字化产品,讲述着上海以数字化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故事。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事实上,数字经济只是上海开辟的四大新赛道之一。上海市通过谋篇新赛道拥抱“明天”,更通过布局未来产业把握“后天”。东海之滨,创新引擎持续加速,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2年,上海市划定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领域,发布相应行动方案。同时,聚焦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5个方向,着力壮大未来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到2025年,上海一系列新赛道的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到2030年,未来产业的产值力争达到5000亿元左右。

如今,在各条新赛道上,上海均已有所建树。“以人工智能为例,上海聚焦‘算法创新+场景赋能’,推动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揭牌运作。原创算法、智能芯片等领域研发均取得突破,产业人才占全国三分之一。”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汤文侃介绍。

潮涌浦江,活力澎湃。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坞内起浮,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正式投运,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正走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最前沿,夯实基础研究、激发创新动能,抢占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