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纪录!神舟十六号乘组抵达空间站,太空17人历史之最
离家再归家,2023年5月30日18时22分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了“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回家,吃完早饭从地球出发晚饭前抵达空间站,这就是中国速度。

我们再一次看到这一温馨画面,六名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重聚,上一次是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未来这个传统也将保持下去,两个乘组的任务交接都会在轨进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目前是典型的“三舱三船”结构,核心舱、问天和梦天实验舱是基本结构,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以及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停靠在空间站组合体上,跟以往不同的是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还在独立飞行中,等到神舟十五号撤离之后,天舟五号将再次对接,成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乘组的“仓储空间”,其实说白了就是要盛装一些废物垃圾。

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以及问天舱一共拥有6个休息空间两个卫生间,因此可以短期满足六名航天员的在轨飞行。据悉,目前新的载人飞船正在研制中,每次搭载的航天员数量将会得到提升。
为了满足更多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和试验的要求,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未来中国空间站将进行升级,从“T字形”的结构变成“十字形”、“干字形”甚至是“丰字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太空实验平台。
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乘组的到来,中国空间站上已经有6名航天员,那么你知道目前太空上有多少人吗?

打破纪录!目前太空上共17人为历史之最
曾几何时,太空是人类无尽的向往,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真的会飞出地球进入外太空。在最近半个多世纪的,在太空探索领域人类开始飞速发展,最远的足迹已经印到了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上。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在2030年前中国人也将踏上月球,这非常值得期待,毕竟月球对于我们有着不同的意义!

目前太空上绕地球飞行的一共有两个实验平台,分别是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2023年正式进入运营,目前已经迎接了五组客人,而国际空间站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合作设计建造,一般而言常驻的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各三名宇航员,还有一名会从其它参与国选宇航员。
在一般的情况下,太空中最多就是10名宇航员,包括中国空间站内的三名航天员以及国际空间站内的7名宇航员。而在特殊的情况下,人员可能会多一些,例如两个乘组进行在轨交接的时候。目前中国空间站上有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六号两个乘组共6名航天员,而国际空间站上目前有11名宇航员。

目前国际空间站上停靠着两个龙飞船以及一个联盟号飞船,共有11名宇航员,分别是俄罗斯的联盟MS-23号载人飞船、美国载人龙飞船(Crew -6 )和Axiom Space公司Ax-2任务的4名乘员,总共11人。
其中有7名宇航员是正式执行任务太空驻守六个月的,而另外四名算是“太空游客”,是美国公理航天公司进行的任务,从任务号可以看出来,此次是公理公司第二次太空任务了。上一次就是在2021年,也是四名游客进入国际空间站。而同时在太空的人数纪录上一次是14人,是2021年保持的。

未来随着发展,人类在太空领域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会有更多的航天员进入太空、登上月球甚至是登上火星,届时这个纪录还会不断地被打破。
地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人类文明的安全家园,但是这个时间毕竟是有限制的,无论是地外天体的撞击威胁、还是各种气候突变自然灾害等等,总会有一天地球不再宜居,如果人类文明很幸运可以延续到那个时代,那么飞出地球寻找新的宜居家园就是必需的。
虽然火星目前来看是一个沙漠星球,但是它具备了一定的改造属性,未来也许会成为备选星球之一。太空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都清楚人类会成功的!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家都在看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 中国最卷985大学,外号“南方小清华”,遍地科技CEO,食堂有36个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