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成为3D互联网时代的头号玩家?

发布者:无名布衣 2023-6-10 21:34

作者:南山南

编辑:苏子瞻

根据猫眼电影数据,5月份上映的两部3D大片《银河护卫队3》,《速度与激情10》票房表现都不俗,前者为5.7亿,后者为8.2亿。自《阿凡达2》开始的票房回暖证明,炫目精彩的3D视觉盛宴对于广大观众仍有着坚实的吸引力。

3D技术不仅在影院给人们带来享受,超吸睛的视觉冲击力也广泛应用于广告业。裸眼3D技术近年来愈加成熟,在全球各地的户外LED大屏展开了深入的应用。

这些已经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3D技术,业界一直在尝试将其变得更加完美。实际上,裸眼3D技术正迎来自己的拐点期。

6月4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华为无线展台专门设置了裸眼3D大屏,与全息相框、裸眼3D Pad和3D手机等多种终端,并展示了作为其技术底座的5G技术。

它清晰地昭示着我们的视觉未来将去向何处——移动互联网将迎来一场全面变革,迈入3D时代。

01

裸眼3D技术深入成像原理

还原人眼真实所见

裸眼3D成像原理是给人的左右眼分别提供不同的画面,经过大脑对两幅图像的叠加融合,构成一个不仅有上下、左右、而且有前后、远近的立体效果的影像。

和3D眼镜,VR眼镜这些需要佩戴的头显设备相比,目前成熟的裸眼3D技术可以直接将左右眼图像分离,实现双目视差。试想一个不用佩戴任何设备就能看到立体影像的世界,我们的3D体验从设备里的单个应用转变为整个社会里可以无缝切换的各种3D场景,广告,游戏,直播,电商的呈现方式都将被改写,未来还将催生出更多全新的3D景观。

在过去,研发难、成本高、内容少、体验差等挑战的客观存在,致使裸眼3D未能普及开来。近两年来,2D视频的高分辨率已经逼近人眼体验的极限,光学、动态眼球跟踪、AI等关键技术都已就位,终端、内容、网络上的技术难题依次得到了解决。可以说,我们正站在一个“鲤鱼跃龙门”的蜕变时刻。

同时在《“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提升创作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加快裸眼3D等核心技术创新发展”。裸眼3D的全面普及已经呼之欲出,并成为驱动下一波流量快速增长的新引擎。

02

产业链连环技术突破

扫清用户体验主要障碍

在2023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华为无线的展区,除了最吸睛的3D大屏,7.9寸2K全息相框可裸眼浏览3D图片或小动画,用户通过手机 APP,即可远程将手机上的2D相片在线云转换为3D内容。11寸的3D Pad支持2D/3D切换,2D画质无损。得益于20毫秒低时延高精度的人眼追踪功能,这款平板可提供上下60度,左右90度,前后40cm-60cm的最佳观看区域。裸眼3D手机提供了更好的便携性。

移动终端的体积越来越小,也逐渐轻量化,但体验却在不断提升。过去裸眼3D观看体验差,主要受限于屏幕分辨率低、观看位置角度不灵活。但现在,AI眼球实时追踪技术和全息控光3D光场重建技术的成熟,可有效扩大裸眼3D的观看角度。再者,2D显示屏基础分辨率已演进到2K以上,可满足用户3D体验需求。

同时,支持2D/3D无损切换的新型显示技术也已成熟,不看3D时对2D的体验没有任何影响。未来1-3年内,5G智能终端将成为裸眼3D新兴应用的最大入口,同时会带动屏幕、终端、内容、音视频产业的规模化增长。

在内容上,2D到3D内容AI自动转换技术成熟,彻底改变了3D作品的创建方式,解决了内容源瓶颈。华为灵境、聚力维度科技、奇屏科技等均支持在云端通过AI技术将2D点播和直播片源自动转换输出为3D视频流,大幅降低了3D内容制作成本(千万级百万级到几千块)。

当前直播类视频转制时延大约为5秒,明年会进一步压缩到150毫秒,做到了实时无感。现有的海量2D片源都可高效重制成3D片源。媒体平台已有咪咕爱看,沃视频,爱奇艺、华为视频等推出或计划推出3D内容专区。

03

裸眼3D全面普及已呼之欲出

迎来移动互联网大革新

裸眼3D普及的另一关键元素,是5G/5G-A技术。

卡梅隆曾说过:“上帝给我了我们一双3D的眼睛,如果不能享受3D,那将是对上帝的辜负。”据悉,《阿凡达2》的全部素材、成片的数据总量约为18.5PB,约等于1940万G。尽管能和《阿凡达》系列“碰瓷”的3D视频现在尚未出现。但3D时代的超高数据量和2D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必然要求能与之匹配的高质量网络条件。在通常情况下,3D视频对带宽的需求是2D视频的2~10倍。

要沉浸式体验裸眼3D,离不开5G/5G-A带来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前者用来实时传送海量的三维数据流,稳定低时延的网络能够响应每一个眼神和动作上的变化,消灭卡顿感。网络与定位和感知能力融合,能够更好实现对物理环境及对象的三维重建。

5G/5G-A对3D普及的助力不仅体现在传输推流方面,而是深入到终端和内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一旦放开了网络条件的约束,我们马上就会想到更加多元和广泛的3D应用场景。如果能沉浸在3D世界中,谁还愿意和平面环境交互?3D直播提供更为广泛的场景互动,多元化的视觉体验能够增加用户的使用粘性;3D游戏具有更加生动逼真的游戏场景,增强玩家的真实感和沉浸感。3D教育能够展示更多的细节元素,吸引观众去深入了解更多内容;3D工业设计能够呈现更加逼真的设计效果,降低设计质量误差……

相比于5G,更进一步的5G-A网络能实现十倍网络能力提升,同时还具备万兆超大宽带,确定性体验,全场景物联,通感一体等多项能力。可以说是为3D互联网时代量身打造。裸眼3D的普及和规模上量,也将进一步展现5G/5G-A网络能力优势,加速用户迁移,乃至为移动通信产业开启万亿级的产业升级机会。

2023年对于3D产业而言是硕果累累的一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本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IMT-2020(5G)推进组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共同发布裸眼3D产业推进倡议,支撑裸眼3D关键技术标准化和产业构建。

裸眼3D产业推进倡议的发布,通过聚合产业资源,着力解决裸眼3D技术和产业的共性问题,将重点发力四大方向:第一,研究裸眼3D技术路线,引导主要的技术方向并制定标准;第二,验证裸眼3D业务端到端的系统能力,包括2D/3D内容转换技术、端到端3D云化业务验证等;第三,构建裸眼3D用户体验标准和评测机制,进一步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第四,梳理裸眼3D典型的应用案例,借助5G/5G-A能力,深化应用创新推广。

裸眼3D以前所未有的新形式带来移动互联网的全面革新,根据估计,2025年将带动整网总流量增长4%-6%。技术到位了,市场自然会做好准备。裸眼3D具备商业潜力很快就将彰显, 3D移动互联网即将以完全体的姿态迎来和用户的双向奔赴。

大家都在看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3 月 20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对华为的遏制 “搞得很糟糕”。黄仁勋作为全球 AI 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番表态,可不只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简单认可,更像是对美国科技霸 ... 科技之最03-25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据德国《商报》网站3月22日报道,原本不为人知的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凭借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R1一夜之间在科技界引起轰动。此后,中国掀起了人工智能热。DeepSeek的竞争对手面临巨大压力 ... 科技之最03-25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从深海到太空,从量子计算到生物科技,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技术边界。以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在悄然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程。一、仿生科技:让机器“活”过来1. 自 ... 科技之最03-24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3月21日,面向空间天气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 ... 科技之最03-23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在科学史的浩瀚长河中,艾萨克·牛顿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的成就横跨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成为科学革命的引领者。 ... 科技之最03-23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常说的天气是指阴晴雨雪,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上出现一系列爆发现象、引起日地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电离等空间环境状态发生的变化。日地空间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利用空间的主要区域,灾害性空 ... 科技之最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