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强,向建设科技强国宏伟目标奋进
雷钟哲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同志《论科技自立自强》文集,近日出版发行。这部专题文集收编的50篇重要论述,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系统阐述了推进中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对于中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习近平在此期间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要文章、讲话、指示、批示,不仅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遵循和强大动力,发挥了导向、引领的重要作用。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坚守。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已进行一百多年的奋斗,至今依然奋进在新的长征路上,披荆斩棘、风雨兼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踔厉奋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笃行不怠。强国怎么建?民族怎么兴?习近平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这是历史揭示的铁律,这是现实世界的镜像。有了这样清醒的警示,中国科技实力才不断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的科学技术之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为人类带来希望,为未来创出无限可能。
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再三强调、念兹在兹。他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称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深意,是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他曾说:“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他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他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强调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紧迫性,其逻辑原点是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和顺致祥、幸福美满。
怎样自立自强?习近平给出明确方向,即“科技创新”。他深刻指出,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他用“国家强盛之基”阐释科技,用“民族进步之魂”解读创新。这一深邃论断,不仅推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讯、北斗导航、载人深潜、航空母舰等工程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还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自立自强、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人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在《论科技自立自强》这本文集中,有对科技人才的全面论述,涉及人才机制、人才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习近平说,在新征程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他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认真学习这本文集,践行其中内涵,中国就会放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磁场效应”,营造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技界工作者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记使命责任,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发展。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建功立业、奉献才智。
(编审:乐水 安然 宇馨)
大家都在看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