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7.5万,收获一亿美元,这位“史上最强天使”起家靠的是媒体

作者丨王艺
编辑丨海腰
53岁的Jason Calacanis(杰森•卡拉卡尼斯)是一位有特殊影响力的硅谷大佬。
Jason有很多身份,互联网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畅销书作者、社会活动家、播客主持人,以及马斯克的铁杆支持者。
其中,他最著名的标签是“超级天使”,其次是“媒体大佬”。
做天使,Jason自称全世界只有Ron Conway和Chris Sacca比自己强。
Ron是脸书、谷歌和Twitter早期投资人(李开复说成功率有2/3);Chris则是Uber和Ins的早期支持者。
根据Pitchbook的数据,Jason累计出手172次,投资组合里有85家初创公司,有68个退出。
其中,投资Uber 2.5万美元,以Uber上市首日开盘价计,回报4965倍;投资股票交易平台Robinhood 5万美元,上市首日市值320亿美元。据美国媒体估算,两笔投资给Jason的总回报近一亿美元。
做媒体,Jason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涉足过杂志、网站、博客、数据库、社区和播客等多个媒体领域,有赢有输。直到今天,在做天使投资之余,他依然是美国两个热门播客的主持人,影响力超越硅谷。
可以这么说,媒体传播和天使投资在Jason身上完美融合:借助媒体的杠杆,Jason打造出了自己的创投人脉网,而他的业绩又让他的播客大佬云集。伴随着每一次的新闻热点,每一集播客的传播都在持续提升Jason的声望。
风险投资人里,记者出身的不少(比如红杉的Moritz,IDG资本的熊晓鸽等),但像Jason那样靠媒体起家成为投资人,长期“两者并举,两手都硬”的,实属罕见。
目前,Jason正在运营一家对标硅谷YC的创业孵化器,以及一家类似Angellist的Syndicate网站。他的梦想是将风险投资“大众化”,让更多的中产阶级参与VC游戏。
“媒体是我的筹码”
1970年,Jason出生在纽约的一个蓝领社区,父亲是酒保,母亲是护士。Jason后来回忆,虽然自己大学读的是当地的二流院校,但一直都有发财梦。
”晚上10点,当我坐在地铁B线,从福特汉姆大学林肯中心校区回到我那个月租300美元,只有在走廊里才能直起腰的阁楼时,我总会问自己,变成有钱人会是怎样一种体验?如果我的银行卡里面有10万美元,而不是100美元,会是怎样?如果每天不用为钱操心又会是怎样?
大学毕业后,Jason在半导体厂商Lam Research和索尼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便走上了创业路,加入了横扫全球的互联网大潮。
有一天Jason路过报摊,在杂志封面上看到了很多名人的脸。Jason数了数杂志的版权页,大概有100个人为这本杂志工作。他认为,创办一本杂志就是创业。他没想到的是,他在90年代初开始的媒体人生涯,为后来发生的一切奠定了基础。
Jason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Rising Tide Studios,专注互联网媒体和出版。他的第一个杂志产品叫Cyber Surfer。在与出资人发生争执后,这份杂志只办了6期。
他的第二个产品,记录纽约的创投生态的《硅巷报道》(Silicon Alley Reporter),获得了成功。
“硅巷”的说法取自硅谷,指的纽约曼哈顿南部的一个高科技公司聚集区,后来泛指“全世界大城市里的硅谷“,比如上海有自己的“硅巷”。
《硅巷报道》的创刊号只有16页,完全由Jason自己撰写、配图和设计。5年后,杂志扩展到了300多页,年收入1200万美元,还衍生出了一本相关的出版物Digital Coast Reporter for the West Coast,报道加州的互联网和数字媒体生态。

Silicon Alley Reporter
在美国,杂志零售价一段时间里是固定的,但每期的页码可以不同。页码越多,承载的广告就越多,说明当期杂志的内容被品牌看好,扎堆投放。(比如《财富》6月号刊登美国500强榜单,当期页码超过300页,一半是广告)。
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硅巷报道》更名为《风投报道》(VentureReporter.net),再后来被财经巨头道琼斯收购。虽然没赚到大钱,但对创业新人来说,这样的起步绝对不算差。
2003年9月,Jason作为联创,成立了自己的第二家媒体公司——博客网络Weblogs并出任CEO,天使投资人是当时小牛队的老板马克•库班(Mark Cuban)。两年后,Weblogs被时代华纳旗下的美国在线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这一次,33岁的Jason全身而退。
2006年底,Jason加入红杉担任EIR(VC机构的一个职位,通常由资深企业家担任,帮助机构进行投资和投后管理),并在次年再次创业。
自2007年起,Jason先后创办了网站数据库Mahalo(红杉、新闻集团、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马克•库班和马斯克等人投了2000万美元)和商业社区Inside.com(邮件订阅新闻资讯,融资260万美元),两家媒体公司都以失败收场。
Jason还把媒体触角伸向了海外。2019年, 他与澳大利亚当地政府合作打造了悉尼创业节(Sydney Launch Festival),鼓励当地创业公司走向世界。

Sydney Launch Festival
创业之外,Jason还是一位非常知名的播客主持人。他的节目This Week in Startups在美国创投圈颇有影响力,每周保持更新六期,迄今为止已经更新了1746集。
该节目每周会采访多位创业者、投资人和技术创新者,涵盖了创业公司、风投、营销、媒体、技术等商业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华尔街日报的一位作者称之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网络播客”。
值得一提的是,This Week in Startups,也是他当年创办的网站ThisWeekIn.com转型而来。看来,传播介质会变化,好的内容总有生命力。
2022年,Jason再度出手播客。他与三位硅谷创投大佬(一位脸书前高管、一位投资人和一位企业家)共同设立了一档名为All-In的播客。

All-In关注的话题比This Week in Startups更广,话题涉及经济、科技、政治、社会和扑克多个领域。

Jason说,“媒体就是我的筹码。作为一名记者和播客主持人,利用筹码撬动杠杆能加速我的事业。”
Jason指的事业就是天使投资。
事实上,和SaaStr创始人Jason Lemkin一样,Jason也是一位靠媒体起家的天使投资人。(详见《哈佛学霸三次创业成功后,靠写博客做成最大SaaS社区》)
超强的人脉网络
Jason非常善于搭建人脉,这一点在他做第一家公司时就已经显示出来。
比如,榜单是很多媒体编辑部的”规定动作“,《硅巷报道》有自己的“Silicon Alley 100”,即互联网行业100人榜单。有一年,Jason把榜单第一名的位置给了当时的女记者和天使投资人Esther Dyson。身为硅谷的头号女天使,Esther一共出手193次,102个退出。有八卦说,后来Esther投桃报李,帮助Jason进入投资圈,建立人脉。
除了报道,《硅巷报道》也经常在纽约、洛杉矶和旧金山举办创投相关的活动,东西两岸通吃。
Jason各种角色的切换非常自如,他甚至获得了一个绰号yearbook editor,意思是“硅巷万事通”。 他的朋友圈十分强悍,不仅有马斯克和彼得•蒂尔这样的硅谷领袖,《硅巷报道》竟然吸引了东海岸著名的机构USV创始人Fred Wilson的老婆作为合伙人。
Jason和马斯克的关系近到什么程度?去年马斯克要花440亿美元收购Twitter,钱不够,Jason在朋友圈发起募资,要求每人至少出资25万美元支持马斯克。
Jason的人脉价值很快就引起了红杉资本的关注。身处西海岸,覆盖纽约不易的红杉邀请Jason成为红杉第一位Scout(兽探,VC提供种子资金,Scout帮助VC发现独角兽),这也被认为是之后红杉Scout的原型。和他前后脚成为红杉Scout的还有如今的“硅谷新王” Sam Altman。(详见《兽探(Scout)是VC的眼睛和耳朵》)
目前,有近百位Scout为红杉美国工作,投资了1100多家创业公司,包括Stripe,Thumbtack,Faire,Notion等著名企业。
作为天使投资人,Jason的三个代表性项目也都是来源于自己超强的人脉网络。
还在媒体工作时,Jason就认识了日后的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
2007年,在一场他们共同参与的派对里,Kalanick把Jason喊了出去,告诉他最近在做一个在线打车软件。当时,Jason正在红杉挂职“驻场企业家”,几句话的功夫,Jason决定向Uber投资2.5万美元,成为Uber的第三个投资人。按照Uber上市首日的开盘价格计算,回报4965倍。
由于太轻易就投到了Uber,Jason在后来的每次采访中都会强调:不是自己厉害,而是幸运。
“每 10 年,就会有一些公司像Uber或Facebook这样脱颖而出,你可能永远不会投中其中之一。我投中了一个,你真的不能太相信我,我没做任何工作。”
不否认运气的作用,但运气背后,是Jason的人脉。

对另一家独角兽Thumbtack(C2C本地服务交易平台)的投资机会,来自Jason在2009年创办的一个论坛Open Angel Forum。
这是一个对接早期创业团队与天使投资人的论坛,旨在对抗那些创业者需要付费才能见投资人的活动。
在第二届Open Angel Forum论坛上,Jason认识了Thumbtack的创始人Marco Zappacosta,很快做出了投资Thumbtack决定。
和他一同投资的还有PayPal早期顾问和董事会成员Scott Banister和妻子Cyan Banister(也是Founders Fund的第一位女性合伙人)、以及Delicious创始人Joshua Schachter。
在之后的几年,Thumbtack无人问津。A轮融资时,团队一共收到42家投资机构的拒绝。在Jason投资七年后,Thumbtack才成为独角兽,最近一轮的估值逼近30亿美元(G轮融资)。
对Robinhood的投资,是Jason继Uber之后的又一次大获全胜。
据Jason回忆,曾经有一次他受The Founder Institute创始人Adeau Ressi邀请前去一家酒吧演讲,在那里遇到了Adeau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室友马斯克。
“后来Vlad Tenev(Robinhood创始人)进来了,他看到我们之后惊呼,天啊你是Jason Calacanis,你是Elon Musk!我对他说,谈谈你现在做的事情吧。他告诉我,他准备做一个面向年轻人的股票交易平台,不收取任何手续费。我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大学贷款都要还不上了,为了省钱用父母的Netflix账户看剧,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让他们买股票?他说,是的。于是我说,好吧,我投资。”
就这样,在这家名为安东尼奥的精神病院(Antonio's Nut House)的酒吧里,他投资了Robinhood 5万美元。2021年Robinhood上市,开盘市值320亿美元。

据传扎克伯格曾经也是Antonio's Nut House的常客。在硅谷,这类酒吧被称作Dive bar,通常是位于地下室的廉价酒吧。
2013年,Jason用自己的钱,加上从企业家朋友手中募来的钱,成立了自己的基金,LAUNCH Fund ,他本人是基金唯一的GP。
LAUNCH Fund与其说是一家基金,不如说是一家与Y Combinator类似的孵化器。它也的确拥有自己的孵化器——LAUNCH Accelerator。
LAUNCH Fund提供包括媒体传播、训练营、加速器、众筹投资辛迪加在内的多种服务,以及Angel Summit(面向投资人的峰会)、Angel University(面向投资人的课程)、Remote Demo Day(帮助对接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线上活动)和Founder University(面向创业者的课程)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Jason可以最大化覆盖初创企业,并从中挑选项目进行投资,每年投资5-10家公司,投资金额在2.5万-10万美元之间。
LAUNCH Fund和Jason Calacanis的投资策略,与创业邦之前报道过的Founder Collective的截然不同。(详见《投资Uber回报近4000倍,这家黑遍VC圈的机构什么来头?》)
在硅谷,Jason以其“侵略性的”按比例跟投融资条款闻名:从LAUNCH Accelerator中获得投资的项目,在下一轮融资中,必须要给LAUNCH最高50%股份的优先购买权。再加上Jason往往在种子或天使轮投资中就会获得一家公司6%左右的股份,这种规定很有可能让Jason获得对于被投公司的控制权。
而对于外界的批评和质疑,Jason则强硬地回怼:“在我们加速器里孵化出来的创始人都很认可这种政策,他们会告诉下一轮投资者,我们有一半的融资由Jason完成,你愿意拿下另一半吗?这种政策我们运行的很好!”
2016年,早已功成名就的Jason写了一本书《天使:如何投资初创科技公司》(Angel: How to Invest in Technology Startups)。Jason在书中写道,自己作为天使,投了40多家公司,总投入不到1000万美元,带来了超过1.5亿美元的回报。

总结一下,出身贫寒的Jason Calacanis是如何逆天改命的?
通过几次媒体创业,挣到了原始资本,并借助媒体杠杆,在创投生态中建立起了超强的人脉网络;通过自己的人脉网络,不仅成为了红杉第一个Scout,还投到了Uber、Robinhood等明星公司。
现在,Jason Calacanis终于知道,身为有钱人是怎样的一种体验了。
将风险投资民主化、大众化
YC创始人格雷厄姆最推崇的就是Jason Calacanis这样的独立天使投资人,认为他们才是“真正勇于承担风险的人”,而大多数机构化的风险投资人其实非常厌恶风险。(详见《辅导过9000位创始人,全球最大创业孵化器老板有8条真经》)
同格雷厄姆一样,Jason同样鄙视机构化的风险投资人。这个酒保和护士的儿子,希望将风险投资民主化、大众化。
数据显示,在Jason 2013年后投资的项目中,大部分是通过他的辛迪加(Syndicate)进行的。
辛迪加(Syndicates)是兴起于硅谷的一种投资模式,在AngelList、SeedInvest、FundersClub等融资平台被广泛应用。一个辛迪加由一群投资人组成,在投资时作为一个法人实体,将众多投资人的钱投入到一个项目中去。
通常,一个辛迪加会有50到99个投资人(基于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架构的规定),每个人投资1千到5万美元不等。
一开始,Jason在Angelist上设立自己的辛迪加,投资了著名的冥想软件公司Calm。
Jason曾在推特上写道,我投资Calm的最重要原因是,我相信这是一个风投机构不会投资的项目,至少现在不会。
投资人害怕在如此偏门的公司上下注,因为他们害怕在失败的时候被取笑。
也许,Calm会像我们投的大多数早期公司一样失败,但这就是纯粹的天使投资:冒着极高的风险押注,希望投到下一个Uber。
在AngelList上,Jason的Syndicate一度拥有超过150位投资者,和超过1200万美元的资金池。

随后,他创办了自己的Thesyndicate.com。Jason的目标是,将Thesyndicate.com的成员扩展到一万人,让更多有资本、但没有太多投资经验的人也能做投资。
这又是一件Jason喜欢和擅长的事,既有明确的商业动机,也包含些许天使和媒体人的情怀。
大家都在看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