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西部地区的主要科技领域及成果

发布者:古莲花池 2023-6-13 18:45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鲁滨逊的日记

编辑丨鲁滨逊的日记

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是美国西部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美国西部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西部经历了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冷战等历史大事件,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素的合力下,美国西部科技领域迅速拓展。

飞机制造、航天科技、原子能技术等科技领域发展壮大,成为西部的主要科技领域,并在二战、冷战等战争的激励下取得了辉煌成就。

以下即对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西部这几个主要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及其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进行阐述和分析。

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二战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美国西部各大航空公司接到大量订单,其中多是联邦政府制造战时军用飞机的合同。各公司纷纷扩大飞机制造工厂,在其他城市或地区建立分厂,招收更多的技术工人,提高飞机制造技术

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战时飞机制造上来,美国西部呈现了飞机制造的盛大场面。西部的飞机制造技术也由此得到很大提高,全国高精尖的飞机制造技术都集中在美国西部,美国西部飞机制造业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战后,美国全国的飞机制造业远没有战时兴盛,西部地区的状况亦是如此。西部地区各大飞机公司都面临着订货锐减的威胁,订单的减少直接影响着飞机的生产总量,与战时飞机生产几乎无法相比。

虽然西部飞机公司在飞机生产的数量来看,都在减少,但是这些只是市场需求造成的暂时后果,对于西部飞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并无太大影响。

50年代西部飞机制造公司就研制出了喷气式飞机,最著名的是波音公司的四引擎707型。西部的飞机制造技术在战时的基础上仍在发展,各大飞机公司争先研制新型飞机。

康维尔公司就在此间,研制出了B-36和平缔造者号轰炸机。B-36轰炸机是康维尔公司为美国空军制造的超长射程的战略轰炸机,它的技术已超过战时著名的B-29轰炸机的制造技术。B-36是当时最大型的活塞引擎飞机,它的翼展在当时军用飞机中也是最大的,有70米长,而且“B-36是一款无需改装就可以挂载美国核武库内所有原子弹的轰炸机,航程可达9700千米,最大载弹量达33吨,是美国第一款能够执行洲际轰炸任务的轰炸机。”

由于战后美国实行原子外交,美国政府十分相信原子弹、氢弹以及远程轰炸机的威力,特别委员会向杜鲁门提出,要优先生产新设计出来的B-36型轰炸机。

因为“B-36型轰炸机是为了运载美国新型原子弹到世界任何目标而设计出来的远程距离轰炸机。”于是联邦政府与B-36生产商,签署订货合同,继二战以后西部的康维尔公司再次步入了大批量飞机制造的阶段。

战后美国西部飞机制造业开发了新的技术领域——导弹研究。二战后,美国空军司令部扩大空军的导弹计划,责成航空技术勤务部进行导弹的研究与发展。

1946年,仅陆军航空兵与飞机制造公司签订的导弹合同就达26种之多,其中地地导弹有6种。

此时,美国西部的各大飞机制造公司也与航空勤务部签订研究与发展合同,设计射程更远的地对地导弹。虽然这些飞机制造公司也不清楚导弹的发展前途,但为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西部的飞机制造公司还是对导弹的研制怀有极高的热情

经过航空勤务部的研究审查,有两种远程洲际导弹被批准。一种是诺斯罗普公司的地地导弹计划,代号是MX-775,另一种是康维尔公司的洲际弹道导弹计划,代号MX-774。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空军司令部将原来的各种导弹计划撤销掉11个,但还是保留了MX-774和MX-775。直到1947年5月,导弹计划只剩下10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种远程导弹分别是:诺斯罗普公司的超音涡轮喷气式和北美航空公司的超音速冲压式。

“1949年导弹研究和发展委员会,衡量了MX-774计划和空军火箭研究计划,最终决定康维尔公司的MX-774计划被叫停。”

尽管如此,康维尔公司意识到洲际导弹的未来前景,公司自筹资金,继续坚持MX-774以及小型洲际弹道导弹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战后美国西部的飞机制造公司在飞机制造领域的重要地位并未发生动摇,并且通过财政改革、生产技术改革和劳动力重新分配等方法,转变成更大型的飞机制造公司。

更引人注意的是战后西部飞机制造公司的科技领域扩大了,由原来单纯的飞机制造技术,开始向更高科技水平的航天领域发展。战后的几十年里飞机制造业、导弹工业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石。

航天科技领域的发展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伴侣1号,震惊了美国朝野。

美国的天文学家们呼吁美国要重新主宰世界科技,要在空间领域打败苏联,这成为当时天文学家们科学研究的动力。

威廉·H·皮克林,加州理工大学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建议,作为美国真正踏入月球的第一步,喷气推进实验室要钻研空间探测技术。

直到1959年末,美国航空航天局成立,下令喷气推进实验室进行月球探测研究,喷气推进实验室正式加入月球探测项目。1960年代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无人太空探测行动,“徘徊者计划”就是其中之一。

“徘徊者计划”主要是用发射的徘徊者太空船撞击月球表面,在撞毁之前将影像传回地球,目的是拍摄月球表面近摄照片。徘徊者的原始设计开始于1959年,被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和使命,在执行任务中逐渐提升系统的设计。

喷气推进实验室主要负责此项目的设计师们,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工程经验和科学价值,他们在每个阶段中设计多次太空船的发射。 从1961年8月到1962年10月,实验室已经发射了五个太空飞船,但是设备都出现了问题,获得的信息也没有计划中的多。

徘徊者计划受到质疑,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喷气推进实验室召开审查委员会,并要求发射太空飞船前一定要进行多次测试。

前两个阶段的任务都未成功完成,第三个阶段的任务就更加艰巨,不仅要完成指定目标,还要获得月球表面的图像。因为美国正在酝酿阿波罗计划,希望通过徘徊者号太空船获得真切的月球表面信息。

为了确保太空船能够正常运行,成像系统拍摄更多的画面,太空船卸载了其他实验装备,以减轻太空船的重量,顺利完成此次任务。

到1963年已经有900人加入到徘徊者6号的研制中来。1964年1月30日,徘徊者6号成功发射,撞击月球的表面,但是成像功能却失灵了

为此,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喷气推进实验室加紧准备徘徊者7号的制造。 1964年前半年,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分析前几次的失败,进一步修改太空船的设计和试验程序,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严格监督了徘徊者7号的整个制造过程。

7月28日,徘徊者7号发射成功,并在预期的距离月球12公里的范围内与月球相撞。徘徊者7号的照相功能正常运作,在撞击月球表面之前发送回了4300多张月球表面的图片,为阿波罗计划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对阿波罗计划的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当天晚上9点后,徘徊者7号获得成功还不到15小时,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礼堂召开记者会。一位主要的研究人员,在发布会上激动地说“今天是美好的一天,是美国科技史上最伟大的一天,今天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将被历史铭记。”

继徘徊者7号之后,1965年2月中旬,发射了徘徊者8号。徘徊者8号发送回了7000多张图片,证实了月球表面静海的结构与徘徊者7号发回来的云海的结构是一样的。

3月24日,徘徊者9发射成功,在距离月球仅5公里的范围内撞击月球,返送了更加清晰生动的电视画面。 在战后美国西部的空间探测中,加利福尼亚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美国西部其他州也加入到战后的空间探测中来。

亚利桑那州就是其中之一。亚利桑那州的基特峰国立天文台、洛厄尔天文台、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等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支持下,进行月球和行星研究。其中在空间探测项目中最活跃的研究机构,当属亚利桑那大学的月球与行星实验室,该实验室为西部空间探测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原子能技术领域的发展

日本的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原子弹的威力在战争中得到了证实与肯定。战后的美国联邦政府更加重视原子弹的研究。二战刚结束,美苏间出现了许多重大摩擦和分歧,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关系,变成了对立关系。美英对苏采取遏制政策,遏制政策的实质就是凭借势力达到让苏联让步的目的。

杜鲁门政府普遍认为,美国拥有核武器能使苏联在其他问题上变得温和些。很明显,原子弹已经成为美国的外交和谈判工具。1952年加利福尼亚州建立了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国家核安全局,是由加利福尼亚大学管理。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也主要进行核武器的研究,成了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美国核武器的许多研究工作都分配给这两个实验室。

两个实验室在核武器研究中相互竞争,进行核武器研究的创新。战后阿尔伯克基成立了桑迪亚基地,也进行原子弹研究工作。在西部各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的共同努力下,1954年,美国的第一颗实用型氢弹在比基尼环礁试验成功

西部地区与原子能研究直接相关的另一个地点是内华达试验基地。内华达试验基地被看作是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和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后院。与太平洋试验场相比,内华达内地测试更符合条件,而且花费相对较少。

联邦当局于1951-1962年间,在内华达测验基地进行了一百多次原子核武器测验。1968年,在内华达地下进行了一次最大的核试验。内华达试验场地自战后成立以来,参加过核裂变武器研究、热核武器研究、新热核武器研究和高级武器发射系统设计研究。内华达试验场为核武器研究做出突出贡献。

原子弹研究在西部扩散开来,直至边远的爱达荷州都加入了进来。联邦科学家在爱达荷州研发了第一个原子核反应堆,专门为潜水艇提供动力,并且为核军备训练机组成员,甚至计划用原子能为飞机提供动力。

新墨西哥州的阿尔伯克基北75英里有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更近一些的有圣迪亚实验室,所以阿尔伯克基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原子能技术研究中心,有“原子城”之称。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部真正的发展成为美国原子能技术的研究基地。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3 月 20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对华为的遏制 “搞得很糟糕”。黄仁勋作为全球 AI 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番表态,可不只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简单认可,更像是对美国科技霸 ... 科技之最03-25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据德国《商报》网站3月22日报道,原本不为人知的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凭借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R1一夜之间在科技界引起轰动。此后,中国掀起了人工智能热。DeepSeek的竞争对手面临巨大压力 ... 科技之最03-25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从深海到太空,从量子计算到生物科技,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技术边界。以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在悄然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程。一、仿生科技:让机器“活”过来1. 自 ... 科技之最03-24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3月21日,面向空间天气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 ... 科技之最03-23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在科学史的浩瀚长河中,艾萨克·牛顿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的成就横跨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成为科学革命的引领者。 ... 科技之最03-23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常说的天气是指阴晴雨雪,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上出现一系列爆发现象、引起日地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电离等空间环境状态发生的变化。日地空间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利用空间的主要区域,灾害性空 ... 科技之最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