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校长张新亮在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追光逐梦,奋斗以恒

发布者:华南佬头 2023-7-16 23:55

追光逐梦,奋斗以恒

——校长张新亮在西电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023年6月25日)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和珍藏的日子,2023届毕业学子即将从西电出发,开启人生新的旅程。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付出的老师们、家长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是西电最年轻的校友了。回望在西电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专属你们的青春印记。你们应该不会忘记在第一次看到150吨重泰山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大字时的朝气满怀;在军训汇演中5000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的激动酣畅;在参观西电博物馆得知学校自主研发多项成果“全国第一”时的骄傲震撼。应该不会忘记在90周年校庆大会上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誓言时的壮志豪情;在观看原创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沉浸式体验“红色剧本杀”时的感怀感动。应该不会忘记巨构教室中专业核心课程的“烧脑”求索、工训中心里“真刀实枪”的动手磨砺、“大师总师进校园”报告会上院士“大咖”的倾心相授、云端实验室里远程操控设备的“硬核”操作、国际双创周中多元融会的交流碰撞、劳动实践基地里汗水挥洒的肆意畅快、绿茵场和“大金碗”中的“谁与争锋”,以及数模、挑战杯、“互联网+”、微软创新杯、研究生创“芯”等大赛中的挑灯夜战。应该不会忘记勇当志愿者,以各自方式携手筑起校园防疫“铜墙铁壁”的义无反顾,以及在数千同学共编互助文档、宿舍“云端嘉年华”别样跨年和创意爆棚“带饭神器”中展现出的乐观坚韧。过去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已将“厚德、求真、砺学、笃行”的西电校训涵养为你们共同的气质品格,也在西电92年历史画卷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学们,你们是我作为西电校长送别的第一届学生。让我感到无比欣慰的是,三年疫情虽带给大家一些遗憾,但也让经受住“世纪大考”的你们,淬炼成为更加自信从容的自己。在你们当中,有积极投身科创竞赛,斩获“互联网+”大赛全国金奖的武新明同学、摘得信息安全竞赛国家一等奖的王申奥同学;有传递生命力量,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苏寒雨和张漠同学;有号召爱心接力,将国家奖学金悉数捐助乡村中学生的赵思垚等同学;有放弃高薪奔赴边疆,选择在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建设家乡的陈月航同学;有助力乡村振兴,发起“红色筑梦科创小屋”教育帮扶项目的谢雨航同学;有组建志愿服务队,为英烈子女开展义务家教的靳东明等同学。今年,1100余名同学选择去国防重点单位就业,立志服务国家安全大战略;80余名同学选择去艰苦基层,立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从你们身上,我看到了又红又专的“西电烙印”,看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模样!

同学们,你们也是时代奔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你们以青春之朝气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实际行动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而欢欣鼓舞,为国家科技事业的每一次跨越而心潮澎湃,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而踔厉奋发……你们人生的黄金时期将贯穿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恰与祖国的复兴之路、强国之梦融汇交织,这是怎样一份难得的人生际遇!眼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进一步凸显,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改革发展任务之重、风险挑战之多、大国博弈之激烈都前所未有,需要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考验。在推动中华复兴号巨轮扬帆远航的征途中,“青年何为”是每一位青年人必须思考和答好的时代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同学们,时代赋予了你们施展才干无比广阔的舞台,愿你们追光逐梦,奋斗以恒,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扛鼎之力。今天,在毕业的最后一课,我想就此分享三点期望,与大家共勉。

希望同学们胸怀炬火,做民族复兴中义不旋踵的筑梦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两个多月前,一封来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商请函,揭开了已过世西电老领导王金超鲜为人知的光辉一生。从18岁参加抗战起,救亡图存的信念就如烈火般在王金超的心中熊熊燃烧,指引他无数次穿越枪林弹雨,获得累累战功。左耳在战争中炸聋的他,曾创造了率领一百余人俘虏敌军3000余人的经典战役,被授予极高荣誉“大功章”。一个月前,学校首部原创“科学大师剧”《毕德显》首映,让我们如临其境了解到,19岁的毕德显立下“用知识和智慧救国救民”之理想,告别家人异国求学,与好友赵忠尧合作研发出第一台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用于核物理研究的静电加速器,面对“鸿门宴”险遭利诱胁迫,但他毫不退缩、毅然回国,在一穷二白中突破科技封锁,开设了中国第一个雷达工程专业、第一个信息论研究小组,撰写了《雷达信息论》,为我国科技领域多个第一贡献了巨大力量。以战斗英雄、科学巨匠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西电人爱党报国的拳拳赤子之心,闪耀了西电的辉煌、铸就了西电的丰碑、挺起了西电的脊梁,更激励着一代代西电后浪追光而行,奉献祖国。同学们,在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新时代,你们身上寄予着国家和人民的厚望。希望你们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标定青春航向,将小我融入大我,将生命体验与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希望同学们厚学求新,做时代变局里劈波斩浪的开拓者。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贵在保持好奇,做到极致。刚才,校友王中林院士给大家带来了精彩一课。在科学奇境的探寻中,他以超凡的敏锐和耐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实现了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能量,成为当今世界纳米能源领域的执牛耳者。创新贵在保持热爱,一生坚守。只因对“电”痴迷,选择在西电读书并留校任教的郝跃院士,扎根西北面向集成电路的“锁喉之痛”深耕不辍,实现了我国宽禁带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领先行列,关键元器件应用于国家重大型号工程,支撑华为公司移动通信技术的世界引领。西电以创新为动力,在集成电路、网络安全、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研发上,在北斗、天眼、嫦娥、天问、天和、奋斗者号等国家重大工程上,在郑晓静院士、段宝岩院士牵头的觅音和逐日等重大项目上,攻克着一个又一个难题,扛起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队的重大使命。研精覃思,勇攀科技自立自强高峰,是西电人身体力行的座右铭。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Chat GPT、可控核聚变、室温超导等里程碑式的科技突破接踵而来,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范式。在国际战略博弈越来越聚焦于尖端科技竞争和产业升级的情势下,同学们毕业后无论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都将是解决未来现实难题的“破壁人”,唯有创新思维能够让你们在时代浪潮之巅立于不败之地。希望你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不断专精术业,在“最正确的地方打最深的井”,勇于挑战“卡脖子”问题,敢于开辟“从0到1”的无人之境,以创新创造成就不断突破自我的卓越人生。

希望同学们砥砺奋斗,做中国大地上向难而行的实干家。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追梦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天问一号”总设计师张荣桥校友在回忆探“火”瞬间时感慨道:“不能自已,流下泪水,有甜有咸。”这泪水是不辱使命的喜悦,更饱含着问天十年的艰苦卓绝。在接受《自然》杂志专访时,他坦言:“光鲜亮丽的成功背后,也有很多‘走麦城’的故事,哪那么一帆风顺呢?出现了问题,我们解决了,就有真本事了。”的确,生命像块铁,越是敲打,就越能迸发火花。去年,因《导弹人生》一书出版,校友陈国新海红旗七号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的身份首度公开。由于海上型号的特殊性,出海航行、舰船主动升摇模拟高海情海况,对他和队员们来说是家常便饭。怀着锻造祖国海疆神剑的渴望、在恶劣环境下圆满完成海上试验的他们说:“就是坐在‘海盗船’上也要照样工作!”这股拼劲儿,在西电中青年学者身上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取得国产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突破的过程中,张玉教授带领团队,在疫情期间吃住不离实验室,夙夜不怠、砥砺攻关,以苦干实干按时交出了西电人的“高分答卷”。近年来,在发明精准识别目标的信号处理核心算法、构建国内首个高速目标等离子体电磁科学研究实验装置、提出“中国天眼”三大自主创新方案之一“大跨度柔索馈源支撑与定位系统”、研发我国首颗宇航级高速图像压缩处理芯片等一次次“冲顶”中,西电人向难而行的脚步一刻不停,且愈加坚实。同学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而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希望你们脚踏实地、不畏艰难、无惧逆境、始终昂扬,以奋斗之姿奔赴人生的每一程山海。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毕业有期,未来无限。出发吧!同学们,无论你们将身处何方,母校永远在这里守望着你们,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希望你们赓续前辈爱党报国精神铸就的红色基因,身披“学在西电”赋予的坚实甲胄,满载母校的深深祝福,在面对人生风雨时所向披靡,在建功立业征程上闪耀光芒!母校将为你们感到光荣!愿同学们一路顺风!

谢谢大家!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