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现在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时代”
中新网7月7日电 叶玉如的一天通常从早上七点开始。作为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她早已习惯每天密密麻麻的行程——处理公务、开会,和学校不同部门的同事交流,和学生讨论科研。忙碌且充实的工作之后,尽量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饭。
2022年10月,叶玉如成为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她是该校创校32年以来第一位女校长,也是香港第一位领导公立大学的女性。在此之前,她的名字后面还有一长串头衔: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理事会主席、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得者……
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她,通常是西服外套搭配黑裙。她喜欢素净的莓红色、天蓝色,说话时嗓音柔和。实验室里,她身着白大褂,穿梭在试剂瓶和精密仪器之间,表情严肃而专注。空闲时间,她喜欢散步、行山,帮助自己思考并放松心情。
作为一名科学家,叶玉如带领着一个优秀的团队,在阿尔兹海默症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新型血液检测方法,针对家族性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高效全脑基因编辑工具,发现治疗阿尔兹海默症新靶标等等。“我研究神经科学就是想知道多一点,同时希望通过神经科学研究,解开神经性疾患的根由,寻找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望这数十年的科研时,叶玉如此说道。
除了科学家的身份,她更引以为傲的是教育者的职责。这也是她三十年前,放弃在国外的安稳生活,选择回到刚建成的香港科技大学时的初衷。在她看来,成为一名科学家,需要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精神,同时重视与团队的合作。她希望香港科技大学能培养更多新一代的科学家,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因在阿尔兹海默症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叶玉如荣获“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她将于7月8日出席“世界因你而美丽——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在现场观众和海内外多家华语媒体的见证下分享心路历程,与全球华人共享荣耀。

“现在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时代”
研究阿尔兹海默症数十年,叶玉如被称为“对抗遗忘的科学家”。
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俗称早老性痴呆、老年痴呆,发病具有隐匿性,进程缓慢、随着时间不断恶化。自20世纪初被发现以来,阿尔兹海默症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全球有超过5500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中国有1000万,居全球之首。根据国际阿尔兹海默病协会的数据,预计2050年全球将有1.52亿患者。
从读书期间,叶玉如就对人体最复杂的神经系统充满兴趣,尤其关注神经退行性疾病。彼时家里有亲人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病情晚期时已经无法认出身边的亲人。这也成为叶玉如想要在这个领域里再多探索一点的动力。
近年来,叶玉如团队专注于阿尔兹海默症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创新成果。对阿尔兹海默症来说,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叶玉如带领团队开发出新型血液检测方法,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在阿尔兹海默症病征出现前的5至10年侦察到疾病,准确率超过96%。这套方法还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病情阶段,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叶玉如的团队还在努力对检测方法进行优化、简化,希望提升检测的灵敏度与精准度,同时降低检测成本。团队将在今年正式推出面向大众的血液检测服务,希望可以帮助社会实现阿尔兹海默症的大规模筛查。
从事科研的过程中,挫折是常有的事情。叶玉如珍视每一次困难,在她看来,战胜困难的过程也是科研的美妙之处。
现如今,科学技术手段与数据分析方法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些技术极大地推动了阿尔兹海默症研究的发展。而在各个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趋势下,跨学科合作越来越普遍,叶玉如相信,这个时代将会迎来许多科技上的重大突破。“我们现在是处于做科学研究最好的时代。”叶玉如常常和学生们这样说。

潜心研究神经科学四十余载
叶玉如喜欢简单整洁的风格。她的办公室里没有多余摆件,唯有几盆雅致的兰花静静地散发着香气。她喜欢兰花,因为兰花优雅,花型别致、色彩典雅,也因为兰花的花期长,具有生命力。
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画——这是由一位艺术家以大脑神经网络为蓝本创作的画——在璀璨的金色背景中,粗细不一、形状多变的黑色线条犹如生命的脉络在画面上延伸。它们看似孤立,却又通过幽深细腻的脉络相互连接,散落其间的黑点代表神经元。
“大脑里的一千亿个神经细胞,它们之间在沟通,我们人类才有正常的感知和功能。”除了展示了大脑神经网络的艺术美,这幅画也时时提醒叶玉如选择神经科学的初心。“我们有很多杰出科学家从事脑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多突破。但人类对大脑的认识仍非常有限。我研究神经科学就是想知道多一点,同时希望通过神经科学研究,解开神经性疾病的根由,从而寻找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叶玉如专注于她所热爱的神经生物学已超过40年。她从小就对生物界各种现象感兴趣。中学时,一位生物老师讲课非常有趣,启发了她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要去探个究竟的好奇心。
中学毕业后,叶玉如获得奖学金到美国西蒙斯学院留学,很自然地选修了化学和生物学。在这期间,她对神经生物学逐渐有了一些了解。1977年她获得化学和生物学双学士学位,1983年获得哈佛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
从小学到大学,叶玉如年年拿奖学金。在哈佛读博,是她求学生涯中最艰苦的一段日子。半夜常常做实验做到凌晨三四点才回宿舍,但她还是满心喜悦,追求知识所获得的乐趣和满足感是无可比拟的。
因为热爱,即便花很多时间在实验室,叶玉如也不会觉得累和枯燥。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不久,她进入再生元制药公司,从事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及药物研发方面的工作,成为公司首位担任高级科学家的华人。
在美国拥有了不错的事业和安稳的生活时,她接到了回香港的邀请。1993年,香港科技大学刚刚成立不久,在一次国际会议上,香港科技大学的创校教授邀她回港。叶玉如在香港出生长大,对香港有很深的感情,她希望自己能够鼓励更多年轻人选择科学事业,培养下一代科学家。此外,香港科技大学“要成为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的理念和使命也很吸引她。
现在回头来看,她很庆幸当时做了这个决定,可以见证和参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快速发展,在短时间内跃升成为世界前列、亚洲顶尖的大学,被国际视为学界奇迹。
“培养下一代科学家”
刚到香港科技大学时,叶玉如需要着手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从申请研究经费到聘请和训练科研人员,一切从头开始。
她还记得那时候面对的挑战。她跟学生们一同商量要买什么仪器、做什么实验,也会亲自示范技术、教导学生如何分析实验结果。大约花了两年时间,才建立了一支科研团队,有了一个合格的实验室,可以进行符合国际要求的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叶玉如汲取了许多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和学生的许多互动。看到他们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研究员,这是她作为老师最大的满足感。
而今,叶玉如已经培养了近百名研究生,创立的实验室也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很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团队既有资深的科研人员,也有研究助理,还有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包括硕士生、博士生,也有本科生。我们希望可以在前沿领域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培养新一代科学家。”叶玉如说。
在叶玉如的实验室里,学生们总是被鼓励去找到自己的热爱、研究方向,发挥自主性。叶玉如认为,香港需要鼓励更多学生尤其是女孩们,去从事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以前有性别偏见,认为女孩不擅长于科学和技术。我们需要为年轻女孩们提供更多成功女性科学家的榜样,共同去消除这样的性别偏见。”
叶玉如一直坚信,大学是培养人才、追求创新精神之地。香港科技大学以此来影响社会,创校至今已经培育了超过1600家初创公司、9家独角兽企业、9家上市公司。
2022年,香港科技大学在广州成立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首个获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的内地与香港高校合作办学项目,更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叶玉如希望两个校区的学生和师资实现深度的交流融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香港、大湾区乃至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叶玉如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坚持,持续成就着这个世界的美好,在自身领域的卓越贡献,也让她成为当之无愧的华人榜样、成为“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获奖者。7月8日19:30, “世界因你而美丽——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将与全球华人一起见证榜样力量,向包括叶玉如在内的杰出华人致敬。

盛典由凤凰卫视集团联合中国新闻社、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明报、星洲日报、旺旺中时媒体集团、世界日报、亚洲周刊、欧洲时报、中文导报、国际日报、澳华电视传媒、南美侨报、非洲时报等海内外多家有影响力的华语媒体机构共同发起,凤凰卫视、凤凰网联合主办。届时将通过凤凰秀、风直播向全球华人直播,官方战略合作平台新浪微博、官方短视频合作平台抖音也将对盛典实况进行全程直播,盛典还将通过凤凰卫视集团各官方账号在多平台同步开播。
大家都在看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