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发同步轨道雷达卫星,创世界之最,覆盖三分之一地球表面

发布者:南定中原 2023-8-21 10:08

中国在8月12日成功发射了一颗名为陆地探测-4 01(Ludi Tance-4 (01))的卫星,这是世界上第一颗在同步轨道上运行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


这颗卫星由长征3B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进入了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颗卫星将使用L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对中国及周边地区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提高中国的防灾减灾能力。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通过接收和处理卫星或飞机上的雷达发射和接收的信号,形成高分辨率的图像的技术。


与光学遥感相比,合成孔径雷达具有不受云层、雾霾、夜晚等条件影响的优势,可以实现对地表的连续监测。合成孔径雷达可以用于地质、农业、林业、水利、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气象、海洋、军事等多个领域。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都运行在低地球轨道(LEO),其分辨率可以达到米级甚至厘米级,但是其覆盖范围有限,需要等待卫星经过目标区域才能进行观测。


而同步轨道(GEO)是一种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轨道,卫星在这个轨道上可以始终对准一个固定的区域,实现对该区域的持续观测。

然而,同步轨道距离地面约3.6万公里,远高于低地球轨道的几百公里,因此其合成孔径雷达的分辨率会大大降低,同时也会面临更复杂的信号处理和数据传输等技术难题。


中国在本次发射中突破了这些难题,成功将一颗分辨率为20米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现这样的壮举,也是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创新。


这颗卫星将为中国提供一个覆盖面积约为1.2亿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之一的地球表面)的观测窗口,可以对中国及周边亚太地区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例如,该卫星可以用于监测地震活动、山体滑坡、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城市建设、交通运输、海洋环境等人工活动。


这次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国科学家们的一个伟大贡献。这颗卫星不仅将提高中国在空间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将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安全感。


大家都在看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3 月 20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对华为的遏制 “搞得很糟糕”。黄仁勋作为全球 AI 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番表态,可不只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简单认可,更像是对美国科技霸 ... 科技之最03-25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据德国《商报》网站3月22日报道,原本不为人知的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凭借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R1一夜之间在科技界引起轰动。此后,中国掀起了人工智能热。DeepSeek的竞争对手面临巨大压力 ... 科技之最03-25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从深海到太空,从量子计算到生物科技,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技术边界。以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在悄然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程。一、仿生科技:让机器“活”过来1. 自 ... 科技之最03-24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3月21日,面向空间天气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 ... 科技之最03-23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在科学史的浩瀚长河中,艾萨克·牛顿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的成就横跨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成为科学革命的引领者。 ... 科技之最03-23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常说的天气是指阴晴雨雪,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上出现一系列爆发现象、引起日地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电离等空间环境状态发生的变化。日地空间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利用空间的主要区域,灾害性空 ... 科技之最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