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核爆点”在哪里?上海从“高新特区”里找!

发布者:华山欧阳锋 2023-9-1 19:08

“羲和”发光,黑洞“现身”;C919飞天,“爱达·魔都号”亮相;克隆猴问世,大模型集聚……在全球科创舞台上,一批上海成果正不断迎来高光时刻,实现多个全球“首创”。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近10年来,围绕“高”质量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基础研究“特”区和科创集聚“区”等四方面主动谋划、跨前布局,上海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在体制放活上做文章,在培育生态上下功夫,瞄准“核爆点”,向科学的广度和深度稳步进军。

扶持“高”质量孵化器,减少科创转化“运气分”

一个创新的城市应有几个“核爆点”,这里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新赛道的风口点,是全球各类最好创新资源的汇聚区。

究竟什么,才能有“核爆”这样的助推力?

几年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王浩文团队基于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通信协议,研发出了用于智能燃气抄表的模组,但因缺少市场门路未能商业化。

“这个项目有很大潜力,我们可以把团队‘扶上马’,再助推一把!”新微创源孵化器董事长兼总经理任佳经过多番努力,促成了团队与申能集团合作。现在,使用了这种模组的智能燃气表可远程抄表、充值,已量产数十万个,正逐步替代传统燃气表。

硬核科技创业面临众多挑战,需要资金、人才、管理、市场等要素共同赋能,而一个“高”质量孵化器往往发挥着稳定的催化作用,减少科创转化“运气分”。

“上海通过构建科技企业‘从孵化到发展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表示,经过30多年蓬勃发展,上海已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超过500家,有1/3的上海科创板上市企业得益于孵化器的培育。

在张江高科895孵化器的展厅里,芯片、医疗器械、水下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企业成果琳琅满目。这是张江科学城内单体孵化面积最大的载体,过去8年孵化了1000余家科创企业。

“今年,我们的创业营举办到了第12季,这一季专门为航空航天企业打造。创业企业不仅有机会与中国商飞等产业链头部企业交流合作,还能参加全面的创业培训。”895孵化器负责人陈海玲说,该孵化器以创业营等平台汇聚产业链资源,并设立投资基金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支持。

以高质量为目标,不断升级迭代。7月21日,上海发布《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加快培育一批产业领域聚焦、专业能力凸显、示范效应明显的高质量孵化器,带动孵化器从基础服务向精准服务、从集聚企业向孕育产业、从孵化链条向厚植生态转变,进而打造2至3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核爆点”。

打造“新”型研发机构,建成研究、产业“快车道”

可以是“三不”(不明确机构规格、不核定事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的事业单位,也可以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或者企业,不像大学、科研院所——

看起来“三无”“四不像”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极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火了,各式装扮的“蓉宝”数字藏品也在树图(conflux)区块链上“热闹”起来。

作为一种数字化新生事物,数字藏品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应某件文创产品或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买了它,相当于在“元宇宙”里成为它的主人。

发行“蓉宝”数字藏品的树图是位于上海徐汇西岸的一家新型研发机构。自从上线公有区块链系统后,已处理1.2亿笔交易、1万多份智能合约,累计发行710万件数字藏品,注册账户超过2400万。

“我们是一家民非机构,工资薪金比事业单位高,能更好吸引人才,名校博士月薪可以开到6万-8万元。”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行政副院长王瑜说,民非操作灵活性更大,资金20%左右来自政府项目,80%左右来自基金会等机构捐赠,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包括树图在内,上海面向前沿赛道和共性技术,布局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李政道研究所、上海处理器技术创新中心等10余家新型研发机构。

有的面向深海深蓝的基础研究领域,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有的提供“揭榜挂帅”平台,让企业“张榜”发布需求,研究院现场“揭榜”,推进“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

今年7月,上海市科委再次出台政策,提出到2025年建设20个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目标,并给予多项政策保障,推动民间资本进入这一新兴领域。

“过去,这一新生事物常常采用‘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体制创新,现在通过政策固化下来,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保障。”骆大进说。

创新基础研究“特”区,支持“无用之大用”

看似“无用”的基础前沿,往往能诞生颠覆性创新的“大用”。

深耕基础、直追前沿,2021年上海创新提出、迅速设立的“基础研究特区”,已运行近两年。5年稳定支持、总体资助预算3亿元、不设年度考核指标、向年轻人倾斜、聚焦“好奇心”下放自主权……基础研究特区究竟“特”在哪里?

无论在哪里吃晚饭,吃完都要回到实验室,工作至夜间十点半前后——这是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周斌坚持了数年的习惯。

在周斌研究组不懈努力和“基础研究特区”试点的支持下,2022年,一项历时10年、揭示“细胞世界也有‘孟母三迁’”的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

周斌是首批基础研究特区的受益者。其所在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通过扩大科研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尝试设置“项目专员”制。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研究项目,只要相关科研团队负责人已经尽心尽力,即便最终失败,其后续科研也不受影响。

为了鼓励不做“跟踪式”研究,分院从选题机制上引导科研人员在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寻找重大科学问题;通过灵活机制,确保有志勇闯科研“无人区”的优秀人才和优秀团队,真正安下心来。

立项过程从半年多减少到2至3个月、提交申请材料只需10来页……上海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实施周期上,“特区”特别强调长期、稳定,以5年作为一个周期,力求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探索“预算+负面清单”的财政资源配置方式。

在首批3家试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基础上,今年又扩充了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3家高校试点,重点围绕双碳、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海洋等前沿领域。

“特区缩短评审链条,把立项权限直接交给高水平科研单位,基础研究原创思想更容易‘冒出来’。”复旦大学科研院相关负责人王浩说。

聚力科创集聚“区”,实现区-校-企“联动赛”

“步行五分钟,就是大学路,随处都是有意创业的学子,要不你去‘大创智’看看?”2014年,一个不经意的建议,让刚从海外归来的赵斌租下3个工位,迈出创办“声网”的第一步。

如今,“声网”技术服务已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蝉联实时互动云市场份额全球第一。

从小小的1平方公里起步,到孕育4500多家双创企业、总营收超过3000亿元——走进上海市杨浦区的“大创智”园区,感受到的正是“校区、社区、城区”三区联动的活力。

杨浦辖区内有复旦、同济、上财等11所高校,创新如何让城区和校区“双向奔赴”?

2013年,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最好的土地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整治美化校园周边环境——杨浦区做出三个“舍得”的决定。

科创立区,十年一剑。目前,杨浦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0件,研发投入强度超5%;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8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200家,总量居上海中心城区第一……

“校城”融合画出“同心圆”,环高校主动构建各类平台,让更多“知识宝藏”更好更快地走出实验室。在杨浦区委书记薛侃看来,从“国家创新型城区”向“高能级科创引领区”的进发过程中,杨浦还将跨前一步做足创新配套,把最好的资源配给最有潜力的科创企业。

奔腾的黄浦江,在杨浦区的岸线如同一张“满弓”,劲发向海,在闵行区内则有“浦江第一湾”的美誉。在闵行,“大零号湾”科技创新功能策源区蓄势起航,3000余家硬科技企业与旁边的上海交通大学同频共振。

“在高水平大学周边布局建设科创集聚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已具备辐射能力的浦东张江、正加快建设的青浦华为基地,上海正在打造‘东南西北’四个科创集聚区。”上海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说,聚焦核心关键,放大溢出效应,塑造科创和产业新地标。

中国只有上海这座城市,既能造飞机,又能造汽车、火箭、大型邮轮;未来,将是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全面升级的关键跃升期,新征程上的创新故事,还将蓬勃续写。(记者王永前 周琳 董雪)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