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要知识——科学素养

发布者:馬儿部落 2023-9-4 01:25

国内篇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

《山海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学著作。

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医,被誉为“脉学之宗”,提出望、闻、问、切的“四诊法”。

东汉张衡(78年~139年)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了地动仪,改进了浑天仪。

华佗,东汉时期名医,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张仲景,被后人尊称为“医圣”,著有《伤寒杂病论》,发明了饺子。

南朝祖冲之(429年~500年)第一次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 7 位(3.1415926......)。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


北魏末年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本著作。

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世界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 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是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3 年,袁隆平在世界首次培养成功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2003 年,“神舟”5 号杨利伟进入太空轨道,是中国首次进入载人航天飞行。

邓稼先,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钱学森,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空之父”“中国自动化之父”“火箭之王”。

屠呦呦,我国著名药学家,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国外篇

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被称为“科学和哲学之祖”。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经典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哥白尼(1473年~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他于 1543 年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伽利略(1564年~1642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被称为“观测天文学之父”“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他发明了温度计,论证了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牛顿(1643年~1727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经典物理学的建立者,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定律,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微积分,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光的色散原理。

瓦特(1736年~1819年):英国发明家,1776 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简称“瓦”,符号W)。

拉瓦锡(1743年~1794年):法国著名化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近代化学之父”,提出了“元素”的定义。

阿佩尔(1749年~ 1841年):法国糖果糕点师,气密式食物保存法发明人,被誉为“罐头食品之父”。

高斯(1777年~1855年):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享有“数学王子”的美誉。

史蒂芬森(1781年~1848年):英国发明家,1814 年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1825年,他新设计的机车在第一条商用铁路上试车成功。这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法拉第(1791年~1867年):英国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首次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

达尔文(1809年~1882年):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

西门子(1816年~1892年):德国发明家、“电子电气之父”。

孟德尔(1822年~1884年):奥地利帝国生物学家,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巴斯德(1822年~1895年):法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发明了巴氏灭菌法和狂犬病疫苗,在战胜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他有一句经典名言:“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

诺贝尔(1833年~1896年):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者,诺贝尔奖创始人 。

门捷列夫(1834年~1907年):俄国科学家,发现元素周期律。钔(Md)元素以他的名字命名。

伦琴(1845年~1923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了X射线,诺贝尔奖第一位物理学奖获得者。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另外第 111 号化学元素(Rg)也以伦琴命名。

居里夫人(1867年~1934年):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发现元素钋(Po)和镭(Ra),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1879年~195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等,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魏格纳(1880年~1930年):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

弗莱明(1881年~1955年):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素。

斯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2018年):英国现代著名物理学家,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美国发明家: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飞机。爱迪生(1847年~1931年)发明了白炽灯、长筒留声机、有声电影等。贝尔(1847年~1922)发明了有线电话,被誉为“电话之父”。卡罗瑟斯(1896年~1937年)发明了尼龙(聚酰胺)。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马可尼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学技术革命):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1946 年 2 月 14 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

第一颗原子弹:1945 年 7 月 16 日,美国成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的沙漠地区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第一次登月: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始于 1961 年 5 月,至 1972 年 12 月第 6 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 11 年,耗资 255 亿美元。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3 月 20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对华为的遏制 “搞得很糟糕”。黄仁勋作为全球 AI 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番表态,可不只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简单认可,更像是对美国科技霸 ... 科技之最03-25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据德国《商报》网站3月22日报道,原本不为人知的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凭借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R1一夜之间在科技界引起轰动。此后,中国掀起了人工智能热。DeepSeek的竞争对手面临巨大压力 ... 科技之最03-25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从深海到太空,从量子计算到生物科技,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技术边界。以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在悄然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程。一、仿生科技:让机器“活”过来1. 自 ... 科技之最03-24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3月21日,面向空间天气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 ... 科技之最03-23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在科学史的浩瀚长河中,艾萨克·牛顿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的成就横跨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成为科学革命的引领者。 ... 科技之最03-23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常说的天气是指阴晴雨雪,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上出现一系列爆发现象、引起日地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电离等空间环境状态发生的变化。日地空间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利用空间的主要区域,灾害性空 ... 科技之最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