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国防科技大学!

发布者:最后的骑士 2023-9-4 04:38

有这样一所大学

最近,因“硬核”迎新报到

频上热搜

接站学长

在车站霸气迎接新生

让我们见识了

“一人抵千军万马的气势”

一位新生

提前近一个月从济南出发

骑行1476公里

抵达学校报到

当形容一所大学的词汇

由霸气外露、热血沸腾、披荆斩棘组成

你肯定也和小编一样

对它非常好奇吧

这就是

校区遍布全国多个城市

坐落在

美丽的湘江江畔

绵延的秦淮河畔

雄伟的黄鹤楼旁

秀美的蜀山脚下

悠悠的滈水之滨

潋滟的昆明湖边

雄伟的长城脚下

苍翠的玉峰山旁

的军事科技学府“高地”

——国防科技大学

今天,它70岁啦!

别样年华

国防科技大学

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熟悉的人都笑称这里是

最好的“美容院”

短短几个月

就能助你完成“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先为你换上一套帅气“军装”

再给你培训数门“礼仪课程”

笔挺的军姿、有力的摆臂、坚定的步伐

让你变成最可爱的模样

科大学员在校期间(军校学子一般统称为学员)

一定会遇到

这几位“重量级”人物

最“爱恨交织”的人

——“新训班长”

平日里的他“翻脸比翻书还快”

不会打“报告”?

对着那堵墙喊十遍!

这么点苦都受不了?

还磨叽呢?

仗都打完啦!

但当你伤了病了的时候

他的“铁血柔情”

又会让你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最“害怕”的人

——纠察

当你军容严整时

他们往往处于“隐身”状态

可当你头发长了or胡须长了

or指甲长了or配饰缺了

他们就会“恰到好处”地

出现在你身旁

“无情”又不失礼貌地对你说

“同志,你违反了内务条令第xx章第xx条

麻烦出示一下你的证件”

你只能颤颤巍巍地掏出证件……

最“敬佩”的人

——教员(军校里老师的专属称谓)

一身笔挺军装

上得了讲台

下得了训练场

搞得了科研

组织得了战术演习

这么优秀的教员哪里可以领?

只要你成为科大学员

本科期间开始

每个人都可以领到一个全日制导师哦

经常有人好奇军校怎么上课?

从早到晚

完事儿每天还有1.5小时锻炼身体

你绝对可以有信心

在这里的每一天都不会虚度

迷彩青春

青春,当如何度过?

国防科大的学员们

给了我们很“硬核”的答案

他们学的专业很“酷”

比如:

专业“送快递”的导弹工程

专业“天气预报”的大气科学

专业“接线”的通信工程

专业“找路”的导航工程

他们上的课程很“炫”

除了在教室学理论‍

你猜猜国防科大的学员还在干什么呢?

他们或许已经扛着“大家伙”到发射场了

“3、2、1,发射!”

“嗖”一声巨响

模型火箭呼啸升空

绚烂尾焰下一片欢呼声

他们或许正在参加军事演练

全副武装,手持钢枪

在30公斤负重下

风驰电掣急行军

他们或许已来到了投弹场

“准备手榴弹!”“投!”

撤步引弹,挥臂扣腕

空中划过一道凌厉弧线

手榴弹应声落地

炸起方圆十米飞石烟尘

他们亦或背上背囊深入郊外

体验24小时极限“荒野求生”

“你俩拿工兵铲构筑灶台

你俩去拿麻绳绑竹筏

你俩把帐篷搭起来……”

任务明确后,全员迅速出动

野炊刚毕,来不及休整

“夜行军”命令又旋即下达

大家忙而不乱

朝着夜色中奔去

他们又或许人手一把95式步枪

来到了靶场

“把准星放在觇孔正中间!”

“调整呼吸,有意瞄准,无意击发!”

砰砰砰!此起彼伏的枪声响彻靶场

枪口喷射着硝烟与火舌

他们亦或者被“丢”在深山老林里

眼前地图上一条条等高线

化作胸中起伏的山峦、间错的河流

图纸里的一个个数字与符号

与脑海中的图例一一对应起来

辨别方位、手臂测距

胸有成竹、信手拈来

他们或许全体已换上迷彩

来到演训场‍‍‍

“前方街区被‘敌’占领

出动无人侦察车!”

“迅速展开搜索!”

通过无人车前方传回的实时画面

组员立即研判“敌”兵力部署

确定搜索方案

但你可别以为

国防科大学员只会喊“一二三四”

其实他们个个能“武”又能“文”

各种竞赛“大牛”也不在少数:

国际无人系统创新挑战赛地面平台竞赛UGVC

5次均斩获冠军

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

八夺桂冠,无一失手

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

连续6年斩获8项金奖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

多次夺得团队一等奖

和多个赛项一等奖

……

除了学习、科研、训练和竞赛

国防科大的学员们

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草地音乐节

引燃夏日夜空

“阳光杯”健身健美大赛

一睹“行走的荷尔蒙”

无人机灯光秀

勾勒出属于科大人的浪漫

……

如果有幸踏进科大的大门

你将开启

一段无悔的迷彩青春

一段热血的军校生活

在这里

你收获的不仅是知识

更有强健的体魄

不服输的品质

不抛弃、不放弃的战友情

白手起家

新中国成立后

百废待兴,百业待举

国家亟需加强国防现代化

急需大批军事技术干部

为了这个迫切而光荣的任务

1953年9月1日

我军第一所军事高等技术教育院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在哈尔滨诞生

也就是著名的“哈军工”

他是面向新中国军事工业体系建设

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陈赓为首任院长兼政委

怀揣“强军兴国”的理想

老院长陈赓“不拘一格降人才”

开创出一条特色的办学之路

助推人民军队向现代化建设

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建院初期

学校条件异常艰苦

没有像样的教室宿舍

没有现成的教材教具

甚至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但各类人才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

磁石般聚拢“哈军工”

在这片热土上开启了

艰难的、垦荒式的创业历程

“哈军工”全景图

随后的几十年里

学校几经转隶,几迁校址

1970年,“哈军工”主体南迁长沙

改名为长沙工学院

1978年,改建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2017年

中央军委决策

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国防信息学院

西安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以及理工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为基础

并将军委装备发展部第63研究所划入

重建国防科技大学

归军委建制领导

开启建设世界一流高等教育院校新篇章

芳华未远,初心依旧

一代又一代的国防科大人

青丝变白发

可那份对党、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从来没有改变过

风华正茂

在纪录片《哈军工》中

无论是功勋卓著的科学英杰

还是辛勤耕耘于教学一线的教授教员

亦或是矢志强军的莘莘学子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重复着同样一句话

那就是“事业”

“事业”两个字

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中

70年一晃而过

国防科大的“赶路人们”

不负星光、执梦赴约

周而复始耕耘在实验室

宵衣旰食开展仿真试验

焚膏继晷伏案推导原理

东奔西走参加学术会议

他们用不懈的奋斗

赓续“哈军工”的精神‍‍‍

“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慈云桂

接到研制亿次巨型计算机的任务后

立下军令状:

“5年时间,一天不多

每秒一亿次,一次不少!”

当时已年过半百的他说:

“就算是豁出这条老命

也要把中国的巨型机搞出来!”

慈云桂

“背心院士”高伯龙

穿着五块钱的白背心

研究着价值上亿的工程

86岁身患重病的他

仍心系自己的物理事业

高伯龙

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

有七次“被”转行的经历

从核爆炸光辐测试分析工作

到研制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

再到参加核试验

……

为我国激光事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做出了突出贡献

赵伊君

歼-10总师宋文骢

出于工作保密需求

向家人隐瞒身份几十年

50多岁时“挂帅”歼-10项目

面对非议霸气回应道:

“我们只要铺好了路

到时候我老宋活不活着没关系

自然会有比我更高明的人接着干!”

宋文骢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

35岁作为全组最年轻研究员

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提出沿用至今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

一次次创举

助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事业

用近30年时间

完成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周建平

长征二号F火箭总师容易

将“满分”作为最基本的自我要求

每次发射都做最充足的预案

每段碎片时间都用到极致

带领团队与时间赛跑

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拓宽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展通路

容易

“解放朱日和,活捉满广志”

这句广为流传的话

主人公是“时代楷模”满广志

在“跨越”系列实兵对抗演习中

他凭借“撒手锏”——

信息作战和电子对抗

带着蓝军旅创下“十战十捷”的佳绩

满广志

时光流转

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走向全军

成为诸军种信息化建设的

领军人才和中坚力量

新一代科大人正努力创造着

更加辉煌的明天

“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系统

在全球超级计算机中七度称雄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关键技术

打造世界一流水平

“天拓”系列微纳卫星

被航天领域专家称为

“国内最具实用价值的微纳卫星之一”

激光陀螺、超精加工、磁浮列车等

一个个大国重器

一批批自主创新成果

都有着科大人的身影

“我们从北国雪原走来

带着哈军工的风采

我们屹立在湘江之畔

重任在肩豪情满怀”

每一次校歌响起

都让人心潮澎湃

对国防科大的学员而言

自进入大学的那天起

他们就走上了

共和国钢铁长城的铸剑之旅

用自己的青春

谱写着灿烂的强军之歌

今天

国防科技大学迎来了70岁生日

科大七十载

风华正茂的他们

正向着新的“高地”

冲锋!

总策划:储学军

总监制:钱彤

监制:周红军 刘加文

策划:刘洪姚予疆

监审:牟彦秋梁甜甜商亮 赵晓燕

作者:谷朋 许鑫 李润琪‍‍‍

摄影:罗有敢 张龙 冉卓 罗雅岚 曹文栋 李润琪 肖宇洋 吴思冲 刘威 贾宏达 宋可旸等

校对:刘怡然 肇蕾

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

国防科技大学

联合出品

你和国防科大有什么故事?

来给我们留言吧!

作者:新华网宝藏青年

大家都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