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世界之“最”古生物化石喜迎亚运——浙江自然博物院举办古生物科普奇妙夜活动
为深入阐释古生物化石发现发掘、研究保护和科学意义,响应“喜迎亚运会,当好东道主”的号召,9月9日晚,浙江自然博物院举办古生物科普奇妙夜活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副厅长朱海闵,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夏丹荷,浙江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改革处处长董富全,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严洪明等领导,十位国内知名的古生物研究学者,一百名社会观众,媒体记者等150余人线下参加活动。线上通过央视评、Z视介、博物馆头条等平台同步直播,观看人数近30万人次。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广胜致辞。他表示,古生物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是薪火相传的文化印记,是国家治理的有力镜鉴,在揭示远古密码的同时,也启迪我们在当下更智慧地把握好可持续发展。浙江古生物学研究一要彰显得“地”独厚,争创古生物研究发掘新高地;二要培育科学“爆款”,探索古生物科普传播新玩法;三要挖掘“无用”之用,拓展古生物研学旅游新蓝海。

活动由浙江卫视首席主播席文主持。嘉宾们首先参观了“海怪之谜——重返海洋的三叠纪爬行动物”特展,一睹全国多个“最早”或“第一”的古生物化石,并观看院科教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的开幕暖场科普剧表演《最后的旅程》。


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学术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著名古生物学家徐星博士作《寻找飞向蓝天的恐龙》讲座。他讲述了来自中国的恐龙化石,如原始中华鸟龙化石、中国鸟龙化石、小盗龙化石、奇翼龙化石等是如何填补恐龙向鸟类演化的缺失链条。他通过亲身科研经历,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古生物学家不屈不挠、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
十位国内知名的古生物研究学者,通过现场讲述或录播视频,作古生物标本最早发现及研究意义的讲述,向观众呈现古生物化石中的世界之“最”。

国家自然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孟庆金讲述最早的真兽类:中华侏罗兽。中华侏罗兽化石产自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距今1.6亿年的侏罗纪髫髻山组,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化石记录。中华侏罗兽的发现为哺乳动物演化历史建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将以前的白垩纪记录提前了3500万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进化古生物学家,西北大学博物馆馆长,地质学系教授舒德干讲述最早的脊椎动物:昆明鱼。他提出,寒武纪爆发创造了第一动物树。5亿多年前的“天下第一鱼——昆明鱼目”代表着刚刚创造出头脑和原始脊椎的“宏型”人类祖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幼安讲述最早的下颌:初始全颌鱼。他表示,颌与有颌类的出现,是脊椎动物演化的一大飞跃。初始全颌鱼在古生物学上具有特殊意义,类似于始祖鸟、游走鲸和南方古猿等,是重要的“过渡化石”。他还介绍了最原始的有颌类西屯副云南鱼、完全的颌硬骨鱼式颌骨起源、鱼类登录演化历史等。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淳讲述最原始的龟:半甲齿龟。半甲齿龟发现于贵州省关岭县距今2.2亿年前的晚三叠世早期地层。他分享了其研究半甲齿龟所得的重要结论:半甲齿龟是最原始的龟,具有牙齿;其甲壳的形成不同步,腹甲先于背甲出现;其肋板仅有肋骨构成,椎板具有真皮骨板的成分;而且认为龟类为水生起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兼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讲述最古老的银杏属化石:义马银杏。义马银杏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志炎院士和张伯乐高级工程师等,在河南义马侏罗纪地层中发现,距今约1.7亿年前。这是一百多年来古植物学家在地层中找到的唯一可靠的、具有种子器官的银杏化石,也是已知最古老的具有可靠胚珠器官的银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训来讲述地球上最古老的复杂生物群:蓝田生物群。蓝田生物群,距今约6亿年,是复杂生物崛起的重要标志,是地球早期微体生物向复杂生物演化的关键环节,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个由复杂生物组成的底栖生态系统,为寒武纪大爆发,乃至地球复杂生物圈的演化奠定了基础。

自然资源部东北亚古生物演化重点实验室主任,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古生物学院名誉院长孙革讲述最早的被子植物:辽宁古果。辽宁古果化石发现于早白垩世义县组,距今约1.25亿年。辽宁古果及其所属的古果属成果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被子植物。研究发现该类群为水生草本植物,因而提出了被子植物水生起源的可能性。古果的发现为我国及全球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云南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讲述最早发现的四翼恐龙:顾氏小盗龙。顾氏小盗龙属于驰龙类,是最早发现具有四个翅膀的恐龙。前后肢不对称飞羽的出现,表明了羽毛在非鸟兽脚类恐龙中已经演化出非常复杂的结构,而且这些飞羽已具有了一定的飞行能力,同时也首次显示在早期鸟类飞行的起源演化过程中,曾经历一个“四翼阶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讲述最早拥有无齿角质喙部的鸟类:圣贤孔子鸟。孔子鸟是热河生物群中保存数量最为庞大的古鸟类化石。他表示,研究孔子鸟具有三大科学意义,一是孔子鸟展示了鸟类从牙齿到喙的演化;二是孔子鸟发现时原始性仅次于始祖鸟,有很多原始特征;三是孔子鸟化石羽毛保存较好,有利于研究其性双型现象。

浙江自然博物院地球科学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郑文杰讲述最早的甲龙类尾锤:中国缙云甲龙。中国缙云甲龙生活在距今约1亿-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属于鸟臀类的甲龙科。化石保存了近完整的头骨和尾锤,比之前发现的具有尾锤的甲龙类化石早了1000多万年。

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严洪明致辞,向到场的专家学者和观众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他表示,古生物是地球生命演化的缩影,在探索生命起源、讲述生命故事、思考人类与自然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藏品资源优势,精心策划举办本场活动,进一步宣传展示中国古生物研究对世界科学的重大贡献,讲述中国古生物故事,与各位嘉宾共同打造一个充满知识、好奇和启迪的“古生物科普奇妙夜”。

本文来自【看余杭】,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大家都在看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3 月 20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对华为的遏制 “搞得很糟糕”。黄仁勋作为全球 AI 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番表态,可不只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简单认可,更像是对美国科技霸 ... 科技之最03-25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据德国《商报》网站3月22日报道,原本不为人知的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凭借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R1一夜之间在科技界引起轰动。此后,中国掀起了人工智能热。DeepSeek的竞争对手面临巨大压力 ... 科技之最03-25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从深海到太空,从量子计算到生物科技,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技术边界。以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在悄然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程。一、仿生科技:让机器“活”过来1. 自 ... 科技之最03-24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3月21日,面向空间天气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 ... 科技之最03-23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在科学史的浩瀚长河中,艾萨克·牛顿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的成就横跨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成为科学革命的引领者。 ... 科技之最03-23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常说的天气是指阴晴雨雪,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上出现一系列爆发现象、引起日地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电离等空间环境状态发生的变化。日地空间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利用空间的主要区域,灾害性空 ... 科技之最03-22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一年一度!科技达人必去的AWE,今天开幕了。要问现场最多的是什么?人!放眼望去,各个展区都被热情的观众挤得满满当当。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人群中穿梭着大量扛着相机、举着手机的网红达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网红 ... 科技之最03-21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科比·布莱恩特:篮球场上的传奇黑曼巴在篮球的历史长河中,科比·布莱恩特是一座无法绕过的巍峨山峰。他的篮球生涯,是一部充满热血与激情、拼搏与荣耀的传奇史诗。科比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对篮球的极度热爱与天赋。他 ... 科技之最03-20
相关文章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 中国最卷985大学,外号“南方小清华”,遍地科技CEO,食堂有36个
- 2025【量子科技】大爆发!6家核心企业齐亮相,你准备好了吗?
- 全球最先进的导弹有哪些
- 中国芯逆袭!24位精度+200万次/秒采样,华为黑科技打破30年垄断
- 国际观察:中国科技为什么能从封锁中突围、在打压中创新
- 中国三大超级工程!每一个都是世界之最,令无数外国人羡慕不已
- 绵阳:一座藏满"中国之最"的诗意之城
- 牛顿:科学史上最伟大逆袭背后的震撼真相
- 亚冬高度:哈尔滨创造N个之最
- 34.穿越千年的科学先驱:祖冲之的惊世成就
- “最科技”的树:洋紫荆
- 亚冬高度:哈尔滨亚冬会的N个之最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