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他们跟了;055,他们也跟了;空间站、登月他们跟不起
当歼-20服役于空军之际,某些国家就准备搞五代机;当海军装备055之时,一些国家也打算建造万吨级驱逐舰。
可见,在军事领域出现一种风气,那就是“中国行,我也行”。
然而,我国天宫空间站组建完成;祝融号火星车和玉兔号月球车相继登陆火星和月球;航天员也进行了出舱行走。

怎么不见那些国家跟进呢?
根本原因就是:航天工业是需要一个国家的“财力、科技、人才”共同支撑起来的,耗时长久,中小国家根本就没那个财力、技术、人才支撑的下去。
由此可见,当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骄人成就之后。那些跟风的国家偃旗息鼓,销声匿迹。
它们终于明白,航天工业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投入,不间断研发,才能够取得成果的事业。

换言之,航天工业在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成效的,这些国家自是看不到航天工业对自身的益处,认为投入与产出并不成正比,自然是不会跟进。
其实仔细想一下也正常,美俄两国在冷战期间航天竞赛了数十年,可最后的结局如何,还不是以前苏联的解体而告终,美国发射的诸多探测器对当下也没实质性的帮助。
最后在航天工业投入巨资后,产出的成果无非是美国掌握了更加高端的航天技术,将探测器发射到月球和火星上,还发射了太阳和深空探测卫星。

这些成就看着比较高大上,但是对现实中的影响也不大。
航天科技在现实中的应用成果也不多,月球车、火星车要来干啥?挖点月球的土壤又如何?土星五号不是老老实实躺在博物馆里?无非是多花些钱,让世界各国开开眼界而已。
既然航天工业对当下的发展用处不够明显,那还不如另谋他处,将资金用在军工、其他科技等领域,估计很多国家都是这样想的。

事实上,航天工业对当下,对未来都是有着莫大的裨益,绝对是值得长时间的投入。
航天科技对当下的价值
如今用的导航软件、天气预报、农业普查、通讯、网络等等都离不开人造卫星的支持。
还有方便面中的脱水蔬菜包,也用到了航天冷冻脱水技术。以及食用的小麦、玉米、南瓜、大米等等也是由航天育种而来的。

在乘坐高铁时,你手机还可以畅通无阻的打电话,聊天这也用到了二相控阵用户站。
可见,由航天工业衍生而来的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并非是毫无用处。

另外,在军事领域,航天科技也无比重要。
各种弹道导弹也就是由运载火箭改变而来的,卫星也可以为舰船和飞机提供导航服务,更可以作为情报侦察系统预警使用。
由此可见,航天科技对当下还是有着巨大的影响。
只不过是那些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不足以支撑长久的投入而已。此外,它们也没有那么好的战略眼光,换言之就是格局不够大。

航天工业对未来的价值
千万不要只盯着地球上的这点家当,毕竟储量是有限的。殊不知,总有一天,当地球上的资源用尽之后,势必要开采其他星球上的资源。
这时,也就只有航天强国可以进入这个行列之中,主导开采地外星系的能源。
另外,月球上的氦3储藏量极其丰富,它是可控核聚变的理想燃料。目前探测到的储量约有100万吨,大概可供人类使用1万年。

而中、韩、美、欧、日、俄等国都在尽力研究可控核聚变,且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可见,当可控核聚变研发成功,且投入商业运行,那对核燃料的需求就比较大。
这样一来就体现出来了航天科技的重要性。毕竟也就只有航天强国,才有可能登陆月球并开采出氦3,再返回地球。

当然了,除了开采地外星系的能源之外,未来还可能进行星际移民,毕竟随着地球环境的恶化,那人类脱离地球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概而论之,航天事业还是必须要持续投入的,这事关乎于国家未来能源的安危。
所以说,航天工业也只有大国才可以玩的转。小国嘛,一没财力、二没人力、三没物力,看看得了。

严格来说,航天工业是一个烧钱、重科技、要人才的综合性的超级工程。
航天工业是一个极为烧钱的氪金的工业
可以说,航天工业起源于冷战。为了彰显自己的国际地位,并要稳压对方一筹。
在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强国就开启了军备竞赛。当然了,这个竞赛也慢慢发展到了太空之中。
美苏两国在向航天工业砸了不少资金,据统计,自从太空竞赛开始,到结束。

单独是载人登月美国就投入了250亿美元,整个探月工程的投入高达480亿美元。那时的两百多亿美金堪比如今的千亿了吧。还有前期的发射各种行星的探测器,整个投入的资金会更高。
前苏联就有点差了,整个航天事业的投入仅有240亿美元,仅仅与美国的载人登月开支一样。
由此可见,那个时期的前苏联都感觉240亿美元就算是一笔巨资了。

在艾森豪威尔上台后,看到美国的载人航天投入高达280亿美元~560亿美元,就削减了大部分的计划,仅剩下“水星计划”。当然了,等到其他总统上台之后,又重启了载人登月计划,这才有了阿波罗登月这一伟大壮举的出现。
所以说,在冷战期间,两国的航天竞赛是一个漫长、投资巨大的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那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别看冷战期间航天工业的资金投入巨大,即便是今天的航天工业,那投入依旧不小。
例如: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就投入了70亿元,这算是比较节省的工程了,折合也不过10多亿美元。
印度的探月工程预计将要拨款16亿美元,欧洲要在未来3年内投入176亿欧元,在航天领域与中美一较高下。
日本发射失败的H3型运载火箭就耗资180亿美元。

在2022年,世界航天预算前十大国家从弱到强分别是:西班牙支出了7.5亿美元;英国耗资11.5亿美元;意大利拿出了17.5亿美元;印度投入了19.3亿美元;德国花费25.3亿美元;俄罗斯仅有34.2亿美元;法国给了42亿美元;日本投入49亿美元;我国耗资119.4亿美元;美国高达620亿美元。
在今年,各国的航天花费大概率还会有所增长。

概而论之,航天工程是一个耗资巨大的项目,没点实力的国家根本就玩不转。
你看像阿联酋豪掷300亿元与我国合作,在2026年进行月球车登月计划,相当于我国嫦娥探月工程的总花销,这就是豪气。
故言之:航天工程要么是大国,要么是豪国才玩的起,其他国家也只有看看的份了。

航天工业是一个对前沿科技极为依赖的工业
航天工业可不是有钱就可以搞定的,关键还需要相关科技的支撑。
还是以阿联酋为例子,它没有能力研发运载火箭、宇宙飞船、登月器,但是有钱啊!它可以拿出巨资让有实力开展航天工业的国家,为其研发设备带着他的航天器登月。
最基本的还是那些各自具备较强航天技术的国家,也只有研究出可堪大用的航天设备,剩下的就变得容易了。

而大推力运载火箭、载人登月飞船、卫星、通讯系统、航天监测网等等都是需要高端科技才可以研发出来的。
如今,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也就只有中、美、俄、欧、印这些国家具备相当强的科研实力,进而支撑起来航天工业。
说起航天科技,最基础的工具就是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其次就是载人飞船和运货飞船,以及各种通讯卫星;还有就是航天服和生命保障系统。

上述的各型设备必须是要有高端技术的支撑。
例如大推力的运载火箭
在运载火箭中,氢氧火箭发动机,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的开发与制造,就无比考验一个国家的设计和材料功底。
迄今为止,可以独立搞定这些发动机的国家也是凤毛麟角,满打满算也就只有中、美、俄、日,印、欧这些国家。

毕竟火箭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所用的材料是需要在高温、高压、强离心力的作用下稳定的运行。这就对材料的耐高温、强度等性能有较高的需求。
而如何合成出符合制造火箭发动机需求的材料才是一个难点,原料的配比如何,合成条件是什么,这都需要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来的。

再来看载人飞船和无人探测车
受制于运载火箭的推力限制,载人飞船的重量和体积注定无法做的太大。这就要求在规定的体积和重量下,要能够保证人员的安全以及生存的必需品,还要携带足够的燃料供飞船返回。
这就要求所用的技术和材料能够保证具备足够的性能,可以抵御太空环境的影响。比如:在飞船返回地球时,与大气层摩擦产生的高温等等。
所以说,航天工业还要有强大的科技做基础。

概而论之,航天工业是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的。所以说,那些国家自然时是跟不起,跟不上的。(图源网络,侵删)
大家都在看
-
别再说热带无强国,南美洲坐拥48项世界之最 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南美洲,从地理奇观、资源宝藏、农业资源、自然与生态、能源、历史文明、工程奇迹、社会进步、文娱与体育、科技之光等10个不同角度入手,盘点南美洲的世界之最,详情如下。一、地理奇观1.亚马逊河: ... 科技之最04-19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