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来”之江波×梁杏丨科技就像一颗种子,资本的作用是水和肥料

发布者:彭泽先生 2023-10-31 12:21

每经记者:李蕾 杜蔚 每经编辑:叶峰

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正在成都火热举办,这是今世界上最受瞩目、历史最悠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科幻文化主题活动。此次科幻大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近300名科幻文学大咖参会,人类的奇思妙想将仿若星河一般在这里璀璨绽放。

当以文字构建未来、描绘绚丽多彩科幻世界的作家,遇到了专注于现实金融市场细微波动的基金经理,这两个领域的大师会碰撞出怎样耀眼的火花?《每日经济新闻》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期间,发起科幻名人与基金经理的跨界对谈,让他们共同讨论科幻的过去与未来。

作为2023雨果奖入围者、银河奖得主,硬科幻代表作家之一江波和他的作品近年来备受行业和读者关注;国泰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监梁杏也是科技投资领域的专家,长期关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大科技方面的投资主线。基于不同的视角,他们平时都在关注哪些创新科技与前沿产品,怎样理解资本与科技、科幻的关系,又如何看待科技行业未来的发展与投资价值?

【科幻作家与基金经理共同关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

NBD:世界科幻大会首次在中国举办,有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和期待?对中国科幻经济的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江波:之前所有的科幻大会都是以英语的形式为主导,这一次在中国、落地在成都,也是第一次有非英语作品的文章能够入围奖项,从这一点来说应该是历史性的。我想这个会议一方面让全世界科幻迷更了解中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中国的作者更多地去了解世界科幻是怎么样的、把自己的作品推向世界舞台。

梁杏:我一直觉得科幻是科技的前哨。随着科幻大会落地在中国举办,未来中国科幻产业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科幻作家或者科幻文创IP走出来,进一步繁荣和丰富我们国家的科幻产业,甚至不排除我们以后会有自己的科幻影视、游戏、文旅。而且科幻不仅仅是想象,还能起到引领科技创新的作用,我们之前提到的机器人和汽车人的想象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机器人和智能汽车。

NBD:有哪些最新的科技是曾经科幻作品里的想象?未来又有哪些会被实现?

江波:当前的确是有很多原先在科幻小说中才会有的东西进入现实当中,比如说最热的就是人工智能,有很多的资金、人才都在往这个方向移动。对于科幻作家来说的话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科幻小说对于人工智能的描述会进入到一个更蓬勃的阶段;二是如果继续创作人工智能的题材,那就意味着要跟很多现实主义的东西发生关联了,面临的竞争也会多得多。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个比较热门的技术是脑机接口,在当前它主要还是一种治疗手段,但脑机接口的发展相当于是踩在了一个门槛上,跨过这个门槛之后会怎么样现在也很难说。第三个我比较关注的是太空技术。未来科技其实有很多发展方向,我也非常期待各方面的技术突破早点到来,因为每一次技术突破对于科幻作家来说都是站在一个新的基点上,可以再出发来进行一些很新、很酷的想象。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NBD:您平时做投资研究时,有没有关注到科技企业公布的看上去比较“科幻”的想法或者产品?怎么看待这些想法和产品?

梁杏:最近最吸引我的关注的可能是脑机接口。最开始这项技术的目的是帮助残障人士,后来也拓展到普通人的生产生活中,目前主要应用于医疗场景。脑机接口这个产业的前景也很不错,2022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17.4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33亿美元,2023年~2024年内,多家头部企业将进入临床阶段,这将会是脑机接口走向商业市场的关键一年,神经科学、材料科学、微电子、芯片也已成为共同的技术焦点。除了脑机接口之外,还有仿生机器人、SpaceX我都非常关注。

【科技是一颗种子,资本是水和肥料】

NBD:您觉得科幻和现实科学、科技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又是如何保持对前沿技术和新兴科技的关注和了解?

江波:有一句话叫做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的观念里其实认为想象力是人的一种本能。当我们讨论科幻小说创新的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由大脑结构决定的,而想象的基础是一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在科幻上有创新的人,那么首先就要对科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很多科学概念并能进行一些逻辑推理。要具备这些东西,首先要看大量的科普书籍,尤其是系统性、前沿性的科普书。基于这个基础之上的想象才会顺理成章成为科幻创新的东西,才也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比较新鲜的感受。

NBD:资本和科技发展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二者谁在引导着谁?

梁杏:科技像一颗种子,资本是水和肥料。发芽生长以后,会进入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资本是逐利的,为了追求最大的收益,可能在科技方向初露端倪,初期格局不明朗技术路线不够清晰的时候就要根据自己的判断下注,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脉络和格局更加清晰之后,后入的资本确定性更高,但收益空间变小。但早期和中期资本的进入,对科技产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没有资金的注入就无法进行研发推进、生产落地、产品宣传和销售,就不能扩大再生产。所以资本对于科技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就像能源之于汽车。但是反过来,没有科技的发展,也就没有资本的增值。

NBD: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什么,未来哪些领域会成为科技产业的新增长点?

梁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依赖三大要素,一个是物质,二是能源,三是信息。那么科技演化的方向就会围绕这几个方面推进,相互影响。我认为未来在物质的传递,即交通领域,在能源的发现和利用领域,在信息化智能化领域,科技仍将进一步发展。以及修补人类身体,延长寿命的生命科学技术也仍将不断蓬勃发展。

NBD:许多很“科幻”的、或许未来某一天会颠覆现在人类生活的产品逐渐被研发出来,对现在的人类是值得开心的事吗?应该如何与这些未来科技共处?

江波:在我看来,未来世界如果是机器或者是人工智能的世界,它只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继承。未来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径,但是可能性有很多,具体是哪种可能性会实现,我们其实不知道。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种比较务实的态度,能够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适应,不管是当下还是未来。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AI发展与神经网络和脑科学发展密切相关,大模型缺少与真实世界互动】

NBD:未来AI的边界在哪里?

江波:AI将来的发展可能会跟神经网络和脑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当人类通过了解脑科学,破译了意识和记忆到底是什么等问题之后,会反馈到计算机科学上,整个AI的底层基础算法或许都会推倒重来。另外,基于现在的大模型,也能够很好地进行一些看上去很正常的推理或者逻辑推演。但当前的这些大模型还缺少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理解和互动,一旦它们未来能够以某种方式和外界发生互动,从而使新的逻辑和事实进入到其数据库,那么大模型也就完成了一种全面的模拟,那个时候AI产生自我意识将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NBD:AI对于基金、投资行业有改变吗?

梁杏:在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大范围传播开来之前,量化投资领域已经兴起机器学习类的模型了,也是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投喂和模型训练,然后让模型可以给出下一期选股的建议。当前AI技术的进步没有大到完全取代基金经理的程度,所以在微观操作上没有那么大的边际影响。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算法学习的深入,可能现在大家在模型的构建上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发散。另一方面ChatGPT对投资行业可能比较大的帮助是,可以让它来帮忙写代码,可以比较快地完成代码任务,但是投资逻辑或者投资思路的构建还是在基金经理的脑海里。

NBD:今天的科幻之风能不能刮起10年的产业风口?

江波:科幻对于科技发展起到的作用更多还是思想性的,塑造了人的精神面貌,让人具有面向未来的思考方式。很多科学家或者科研工作者往往也是小时候读过科幻小说,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憧憬,未来在工作中再去真正促进科技的发展,这可能是科幻小说对于科技发展最正面、积极和最有现实意义的影响。但如果说科幻小说中的想象是不是真的能够引领科技发展,我倒觉得未必如此,它是一种间接的影响,而不是直接的倡导。

梁杏:我觉得一定可以。没有历史上人们对于像鸟儿那样自由翱翔空中的向往,就没有莱特兄弟在1903年试飞飞机的可能。没有人类对月球的向往,就不会有登月行动、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如果一定要限定在未来十年的话,我觉得集中在信息化智能化、生命科学、能源更新和提效几个方面,可能会有大的突破。

NBD:科幻、未来科技会把人类带到哪里?

江波:我们现在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往往叫做“高技术低生活”,生活完全被技术所控制,依附在一张技术之网中永远无法跳脱出来,有一种无力感。最好的状态其实是应该叫做“高技术高生活”,也就是说作为人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背后又有科学技术在支撑着它。我个人由衷地期望,技术的发展最后不要导致人的异化,人还是能够作为自然状态的人存在,技术则隐藏到背后来为人类服务,这可能是最理想的一种愿景。

每日经济新闻

展开全文

大家都在看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3 月 20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对华为的遏制 “搞得很糟糕”。黄仁勋作为全球 AI 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番表态,可不只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简单认可,更像是对美国科技霸 ... 科技之最03-25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据德国《商报》网站3月22日报道,原本不为人知的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凭借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R1一夜之间在科技界引起轰动。此后,中国掀起了人工智能热。DeepSeek的竞争对手面临巨大压力 ... 科技之最03-25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从深海到太空,从量子计算到生物科技,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技术边界。以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在悄然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程。一、仿生科技:让机器“活”过来1. 自 ... 科技之最03-24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3月21日,面向空间天气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 ... 科技之最03-23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在科学史的浩瀚长河中,艾萨克·牛顿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的成就横跨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成为科学革命的引领者。 ... 科技之最03-23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常说的天气是指阴晴雨雪,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上出现一系列爆发现象、引起日地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电离等空间环境状态发生的变化。日地空间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利用空间的主要区域,灾害性空 ... 科技之最03-22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一年一度!科技达人必去的AWE,今天开幕了。要问现场最多的是什么?人!放眼望去,各个展区都被热情的观众挤得满满当当。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人群中穿梭着大量扛着相机、举着手机的网红达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网红 ... 科技之最03-21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科比·布莱恩特:篮球场上的传奇黑曼巴在篮球的历史长河中,科比·布莱恩特是一座无法绕过的巍峨山峰。他的篮球生涯,是一部充满热血与激情、拼搏与荣耀的传奇史诗。科比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对篮球的极度热爱与天赋。他 ... 科技之最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