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冲击下,大学如何站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听听复旦同济校长怎么说
AI时代,大学如何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7月4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研范式变革与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枫,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虞晶怡,展开精彩对话。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担任对话主持人。
【大学能否仍然站在科技创新最前沿】
一直以来,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进入AI时代,越来越多的重大创新成果率先出自工业界,比如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大学能否仍然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如果树上掉下一颗榴莲,还会有牛顿吗?”金力风趣地解释了AI之于科学假设的重要性。金力表示,当今科学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基于传统范式提出好的假设,一是科学智能驱动的假设。让假设的产生基于数据,高效产生假设并辨别其是否靠谱,是对AI的要求。科研人员能挑、会挑,可以判断假设的质量、让AI进化,可以通过AI大幅提升其判断假设质量的效能,这是科学智能的核心价值。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技术颠覆者,只有年轻人可以担此重任。这也是为什么复旦大学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不仅要做科学智能,还要培养AI人才。
去年6月,复旦大学与阿里云、中国电信共同打造了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智算平台。“说实话,如果没有企业的支持,就算把钱投下去,也建不起这个算力平台。对高校而言,我们不同于企业,但也离不开企业,高校和企业必须强强合作。”
郑庆华说,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首先,是因为高校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当前很多科学研究或科技创新已经很难靠一个学科、一个专业就能解决。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之父冯·诺依曼本身是一个数学家,提出万维网的是一位物理学家,很多未来的发明或发现,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
其次,大学的宗旨是创造知识。创新可以说是大学永恒的追求和价值,没有创新大学就没有用武之地,或者没有地位和影响力。第三,大学永远充满一批以“科技改变世界和人类”为使命的人。比如,谷歌的创始人是当年斯坦福大学的三位博士生,今天的很多大模型核心算法和技术也根植于大学。大学和企业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依赖、赋能、成就,今天如此未来更加如此。
“学校主打的是老师带着学生的研究模式,企业里是团队的研究模式和创新模式,因此企业有系统性的创新能力。”吴枫认为,高校尤其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必须要拥抱企业,吸收来自企业的大量有价值的问题,把企业和高校的双方优势结合起来,学校才有更大的发展。
虞晶怡认为,学术界追求的长期主义对于工业界来说是非常有挑战的。然而,要实现包括AI在内的科学问题的突破则非常需要长期主义。因此大学应保持长期主义的特质,并与时俱进地和工业界紧密合作,坚定做好长期主义的堡垒,成为AI突破的真正策源地。
【需要如何鼓励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AI会给很多学科带来变革,大学需要如何鼓励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如果把一个数学家和一个生物学家放在一起,能不能交叉融合?如果有1%的成功率就了不起。谁能成功呢?是他们共同的学生。既懂数学又懂生物学,学科交叉就做成了。”金力说,但不同学科的老师需要交流讨论,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金力介绍,学校准备把理工科相对集中在一个空间,“电梯越少越好,更有机会相遇,有足够多的小会议室供大家聊天讨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科交叉中来。”
在郑庆华看来,可以通过目标和任务驱动,促成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比如,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正在做上海地下管网安全风险的识别,对于出现破损的管网能否精准定位、及早发现?未来能否像人类微创手术一样把破损处智能化解决?对于这些新应用、新场景,就需要多学科交叉。“这个过程中科教融汇,既解决科学和技术难题,又培养人才,一石二鸟,很有意义。”
“回顾18、19世纪,数学、物理的突破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AI技术,并不是瞄着科学,而是瞄着应用,还处在初期阶段。如果AI跟物理、生命、化学、数学相结合,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比现在看到的影响大得多。”吴枫说。
虞晶怡说,AI的教学范式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很多课程还来不及完成教材编写,替代的新方法就出现了。需要通过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整合教参、增强非AI专业学生的课程参与度等新方式,将课程上得更鲜活。
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来源:受访者
大家都在看
-
科学最难以解释的“玄学”规律,照着这样做 不想暴富都难!只要你点个关注,点个赞,财富自由不是梦!还在等什么?赶紧行动起来吧!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常常被一些看似不合常理的现象所吸引,这些现象游走在科学的边缘,无 科技之最11-06
-
全球最神奇的20张照片,看完让你直呼神奇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身处大自然中你经常能不经意间看到很多很神奇的美景,奇特的物种,接下来20张图带你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处。1、皇绢毛猴 皇绢毛猴这种灵长类动物的得名,是因为胡 科技之最11-05
-
华为 Mate70:科技巅峰之作 一、Mate70 发布前夕华为 Mate70 系列发布时间官宣定于 11 月,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科技圈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宣布,Mate70 系列将是 “史上最强大的 Mate 科技之最11-04
-
面向世界最前沿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倪思洁翻开历史,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的75年是中国科技不断向前的75年。科技力量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成为中国获得国际地位和尊严的 科技之最11-03
-
美媒夸赞:中国这4方面转变会超越美国,成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松鼠说事编辑|松鼠说事中国科技崛起:从“跟跑”到“领跑”的时代缩影曾经,"中国制造"是廉价、低端的代名词,科技 科技之最11-02
-
常长亭:买科技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深挖华为 华为业务版图,宛如一棵枝繁叶茂大树,根植于通信技术沃土,向上延伸至终端设备蓝天,从运营商网络基石,到企业业务桥梁,再到消费者业务繁花,每一个分支都与无数上下游企业紧密相连 科技之最11-02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CCTV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建设科技强国”,几代中国科学家风雨兼程、朝夕不倦,铺 科技之最11-01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 CCTV-9央视纪录频 中新网11月1日电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成立75周年。从“向科学进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创新驱动发展”到“建设科技强国”,几代中国科学家风雨兼 科技之最11-01
相关文章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 CCTV-9央视纪录频
- 与世界同行!2024顶尖科学家湾区论坛在广州
- 荷兰有多发达?仅1800万人口却有四大顶尖科
- 4499元起!一加13来了,今年最狠的标准版旗
- 在科普活动中感受科技魅力
- 首发骁龙8至尊版!小米15 Pro评测:史上最强
- 中国光刻机最新技术专利,中国科技再向前迈
- 青春铸就科技梦,这个团队真有“材”
- 德国人眼中的10大科技强国,美国排进了前三
- 德国人眼中的10大科技强国,美国稳居前三,
- 我国科技,已经世界最先进,引发其他国家的
- 你为什么不用电动牙刷?
- 史诗级暴涨中,金融科技成为最锋利的矛!
- 全球十大顶尖科技
- 比木星还小的恒星,轻松跑出银河系的恒星,
- 揭秘科学巨匠:阿基米德——智慧之光,照亮
- 科技之光,温情重阳——内江市中区科协的温
- 最火科技:潜力龙头+算力+cpo+机器人+食品
- 央行新动向,科技板块崛起!中信证券透露大
- 画于万物,创于人人,华为平板的科技浪漫
热门阅读
-
黄鹤楼涡轮增压3.0t香烟,300块钱一盒黄鹤 08-06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 12-09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 01-19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 01-05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 12-22
-
改个有意义的微信号id,独一无二特别的微信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