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冲击下,大学如何站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听听复旦同济校长怎么说

发布者:金华大帅 2024-7-5 08:21

AI时代,大学如何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7月4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研范式变革与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枫,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虞晶怡,展开精彩对话。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担任对话主持人。

【大学能否仍然站在科技创新最前沿】

一直以来,国内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进入AI时代,越来越多的重大创新成果率先出自工业界,比如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大学能否仍然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

“如果树上掉下一颗榴莲,还会有牛顿吗?”金力风趣地解释了AI之于科学假设的重要性。金力表示,当今科学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基于传统范式提出好的假设,一是科学智能驱动的假设。让假设的产生基于数据,高效产生假设并辨别其是否靠谱,是对AI的要求。科研人员能挑、会挑,可以判断假设的质量、让AI进化,可以通过AI大幅提升其判断假设质量的效能,这是科学智能的核心价值。

在他看来,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技术颠覆者,只有年轻人可以担此重任。这也是为什么复旦大学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不仅要做科学智能,还要培养AI人才。

去年6月,复旦大学与阿里云、中国电信共同打造了国内高校最大的云上智算平台。“说实话,如果没有企业的支持,就算把钱投下去,也建不起这个算力平台。对高校而言,我们不同于企业,但也离不开企业,高校和企业必须强强合作。”

郑庆华说,高校之所以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首先,是因为高校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当前很多科学研究或科技创新已经很难靠一个学科、一个专业就能解决。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之父冯·诺依曼本身是一个数学家,提出万维网的是一位物理学家,很多未来的发明或发现,就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

其次,大学的宗旨是创造知识。创新可以说是大学永恒的追求和价值,没有创新大学就没有用武之地,或者没有地位和影响力。第三,大学永远充满一批以“科技改变世界和人类”为使命的人。比如,谷歌的创始人是当年斯坦福大学的三位博士生,今天的很多大模型核心算法和技术也根植于大学。大学和企业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相互依赖、赋能、成就,今天如此未来更加如此。

“学校主打的是老师带着学生的研究模式,企业里是团队的研究模式和创新模式,因此企业有系统性的创新能力。”吴枫认为,高校尤其是以工科为主的高校必须要拥抱企业,吸收来自企业的大量有价值的问题,把企业和高校的双方优势结合起来,学校才有更大的发展。

虞晶怡认为,学术界追求的长期主义对于工业界来说是非常有挑战的。然而,要实现包括AI在内的科学问题的突破则非常需要长期主义。因此大学应保持长期主义的特质,并与时俱进地和工业界紧密合作,坚定做好长期主义的堡垒,成为AI突破的真正策源地。

【需要如何鼓励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AI会给很多学科带来变革,大学需要如何鼓励多学科的交叉融合?

“如果把一个数学家和一个生物学家放在一起,能不能交叉融合?如果有1%的成功率就了不起。谁能成功呢?是他们共同的学生。既懂数学又懂生物学,学科交叉就做成了。”金力说,但不同学科的老师需要交流讨论,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金力介绍,学校准备把理工科相对集中在一个空间,“电梯越少越好,更有机会相遇,有足够多的小会议室供大家聊天讨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科交叉中来。”

在郑庆华看来,可以通过目标和任务驱动,促成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比如,同济大学土木学院正在做上海地下管网安全风险的识别,对于出现破损的管网能否精准定位、及早发现?未来能否像人类微创手术一样把破损处智能化解决?对于这些新应用、新场景,就需要多学科交叉。“这个过程中科教融汇,既解决科学和技术难题,又培养人才,一石二鸟,很有意义。”

“回顾18、19世纪,数学、物理的突破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AI技术,并不是瞄着科学,而是瞄着应用,还处在初期阶段。如果AI跟物理、生命、化学、数学相结合,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比现在看到的影响大得多。”吴枫说。

虞晶怡说,AI的教学范式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很多课程还来不及完成教材编写,替代的新方法就出现了。需要通过共同备课、共同授课、共同整合教参、增强非AI专业学生的课程参与度等新方式,将课程上得更鲜活。

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来源:受访者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