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看科技创新如何探索无人之境
央视网消息:不久前,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自主采样返回。月球背面的特殊性,让许多关键环节不得不强化航天器的智能自主能力。在这个史上最复杂的无人月球任务中,多个环节面临“第一次”的挑战。下面就跟随记者走进嫦娥六号背后的科研团队,看科技创新如何探索无人之境。

这是人类第一份月球背面土壤样品,重1935.3克。6月28日,由国家航天局正式向地面应用系统移交,标志着嫦娥六号历时53天的月背自主采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六号原本是嫦娥五号的备份,在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在月球正面实施后,它便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去到月球背面并自主采样返回。

月球的背面既看不到,也联络不到,是真正无人之境。要在那里完成平稳落月、月面起飞、交会对接、返回地球等一系列任务,嫦娥六号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预选着陆区是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艾特肯盆地,环境十分复杂。这个实验室特地模拟了月表上的月壤和凹凸不平的地形,实际情况则更加崎岖,落差达10多公里,嫦娥六号的着陆好比要把一台小型卡车降落到崇山峻岭之中。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避开障碍,找片相对平坦的地方安全着陆。

“相机+激光三维扫描”仿佛嫦娥六号的“眼睛”,使它在没有地面工作人员的操作下,能自主看到前方。在这间实验室里,模拟落月实验经历了上千次。最终,在嫦娥六号任务执行过程中,着上组合体成功避开了陨石坑和山坡,自主选择并落在了一个远优于任务要求的平坦地方。
成功落月只是任务的开始。完成采样后的月面起飞更是难上加难,堪比一次月球上的火箭发射。上升器不仅需要“眼睛”和“耳朵”,还需要“大脑”来配合计算起飞参数,全自主完成。

成功实施月面起飞并非嫦娥家族的首次突破。数据显示,嫦娥六号上升入轨精度较五号进一步提高,体现了自主水平和性能的提升。
在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驾驭下,嫦娥六号返回器携月壤经过近40万公里的飞行,最后的考验是如何精准地“踩刹车”。为了在短时间内从近第二宇宙速度的超高速减速到每秒百米,它将采用“打水漂”的返回方式,利用大气层中的阻力快速消耗能量,使速度尽快降下来。但这过程当中大气状况、飞行器自身条件等不确定性,都给“回家”的路带来挑战。

这也并不是我国航天器第一回采用这种跳跃式再入的返回方式,早在2014年,就专门开展了这项技术的验证,并在后来用在了嫦娥五号上。10年来,为了达到超高的返回精度、持续提升算法的可靠性,研制团队进行了超千万组次的模拟“打靶”试验,为连续成功打下基础。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准确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工作一切正常。

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体现在这项我国迄今为止最高技术水平深空探测任务中的每个细节,11个阶段、上千个动作精准实施,技术突破的每一步都记录下闯关探索的轨迹。面对难关的勇往直前,是科技领域的改革之义。
中国探月工程20年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成果不仅让飞天揽月的梦想成为现实,也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探月工程的新高度背后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创新活力持续激发。展望未来,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探索太空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大家都在看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