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先生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五大贡献!

发布者:天冰天降 2024-8-7 20:36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先生离开中国,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学术成果辉煌,30岁的时候,他就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创下哥伦比亚大学建校200多年来最年轻教授的纪录!31岁,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站在了全世界最高学术奖台上。不可谓不少年成名,不可谓不名满天下!然而学者再怎么漂泊,再怎么取得辉煌的成就,心中始终眷恋着故土!

1972年,46岁的李政道先生,重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他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在会见时,总理希望他能帮助中国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科技人才断层的问题,李政道表示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后半生,他就为实现这个诺言汲汲奔走!接下来,我们梳理一下李政道先生为中国科技发展所作出的五个重大贡献!

第一,设立“少年班”!

1974年,李政道再次回到祖国,这次他见到了毛主席,并向主席提交了一份人才培养计划。在这份建议书中,李政道建议从全国选拔极少数十三四岁左右的资质较好的少年,到大学里面接受培训。这是李政道从人类科研规律中找到人才培养方案,是对整个社会创新性非常有效的一种利用,也是他自身成长的启发。1978年,中科大少年班成立,在后来的实践中,中科大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精英,像尹希曹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现在中国各著名高校,很多都有少年班,就是希望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培养一个人的学术能力与创新能力!

第二,设立“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项目”!

1979年,李政道亲自为全国100多个科研单位与高校的1千多名师生补习研究生物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李政道发现这些人的能力都很强,但是缺乏系统性的学习。自己精力有限,知识面也有限,于是就利用自己的资源,创立了这个项目。将中国的优秀学生送到美国顶级高校学习。这个项目一共持续了十年,为中国培养了上千名科技人才!

第三,建议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李政道先生解释道,中国要想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人才,那么就必须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他还亲自设计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会徽!1985年,博士后制度正式建立!

第四,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这是高能物理研究的基础设施,是中国科研队伍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不可少的工具。1981年,邓公正式批准了这一项目。建成后,它成为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之一,并且在某些方面具有唯一性。中国科技界有了这件利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第五,建立李政道研究所!

2016年,在李政道先生的积极建议下,参照丹麦玻尔研究所和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等世界顶级研究机构,李政道物理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到目前为止,该研究所吸引了全球130多位顶级科研人才,并聘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作为它的首任所长。该研究所研究领域包括宇宙学,粒子物理,量子物理等当前人类科技研究最前沿的领域!

李政道先生为中国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老先生驾鹤西去,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为祖国做出的杰出贡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