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钉子户”有必要换小米15吗?体验一周后我有了答案

自打小米15发布,我就收到了不少朋友的信息:小米15值得买吗?小米14有必要换小米15吗?小米xx值得换小米15吗?
其中最纠结的当属小米14用户,因为单看小米15和小米14的参数对比,你会发现除了处理器和指纹解锁算是大升级外,其余硬件的纸面数据升级其实都不大,有些甚至几乎没有变化,为此我特地做了一张对比图——我怎么感觉小米手机现在跟iPhone现在的尿性有点相似了……

图源:雷科技
作为一个前小米14、现小米15机主,在使用了小米15一周后,我决定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米15与小米14的体验到底有什么区别?小米14用户有必要升级置换吗?
握持体验差距大,15对裸机党更友好?
如果要问小米15最吸引我的升级点是什么,我的回答既不是处理器,也不是屏幕、影像之类的硬件,而是外观。毕竟我选择小米14的主要原因,就是6.36英寸的小尺寸屏幕可以轻松单手握持,所以手感几乎是我在考虑换机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虽然从参数来看,小米14与小米15的三维几乎没有太大改变,最大的区别也就是厚度降低了0.12mm,重量近乎没有差距,但是当你实际上手后就会发现两台手机的手感差异非常大。

图源:雷科技
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就在边框与后盖的过渡处理上,仔细看小米14的玻璃与中框衔接处,你会发现玻璃与边框是有一个明显过渡区的。当你的手掌接触到这个过渡区时,其实会有明显的硌手感,导致在单手握持时的体验其实并不算好,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买了意外险后,小米14仍然选择戴壳使用的原因。
在小米15上,边框与后盖的过渡却完全不同,小米将这种新的设计称为「四曲包裹式中框」,边框整体向内弯曲,玻璃后盖与边框的弯曲边缘完全齐平,用手指从边框滑到后盖回发现几乎没有一点阻滞和过渡,虽然还算不上「浑然一体」,但是握持手感却完全秒杀小米14。
除此之外,小米15(非定制和亮银款)的边框工艺也从亮面处理变成了细腻磨砂处理,包括后盖玻璃也是如此。虽然有人更喜欢亮面的色泽,但是磨砂处理的最大好处就是不沾染指纹,对于裸机党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设计了。

图源:雷科技
如果说你和我一样不喜欢使用手机壳,那么小米15的体验是完全超越小米14的,只要在小米之家摸过实机,我想没有人会反驳这一点。当然,我能够心安理得的丢掉手机壳保护,还有个原因是小米15首发赠送1年的屏幕及后盖意外险,此前该活动只持续到11月1日,现在则是延长到11月11日,也算是一个额外福利。
AI算法过于强大,影像升级巨大
往年的小米数字旗舰,影像一直都是升级的重点,但是小米15的影像参数却受到了不少的质疑,因为单纯从参数来看,三个摄像头都几乎没有变化。比如说主摄和超广角的的传感器都完全没有变化,唯有长焦从「等效75mm」变成了「等效60mm」,并支持5倍无损变焦。
所以不少米粉都说小米15没有诚意,因为影像硬件的升级实在是太少了,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在实际对比测试后,我发现这个想法错的可怕。小米15影像性能的最大升级并非硬件,而是全新的AI影像算法,基于骁龙8至尊版的强大AI性能,小米的AI算法每秒可以计算的像素高达43亿次。
关于小米15的影像性能详细测试,大家可以看看我同事做的评测:【小米15首发评测:全面碾压iPhone,米粉的Dream Phone?】,这篇文章则主要是展示小米14与小米15在默认拍摄模式下的区别,所有照片均在自动模式下拍摄,除手动设置相同的对焦点外没有其他调整。
首先看看变化最大的长焦,小米15因为支持5倍无损变焦,所以细节的提升非常明显,色彩建筑也更接近肉眼效果。


图源:雷科技 (左:小米14 右:小米15)
植物枝条与天空交汇的区域,可以看到小米14的照片已经是糊作一团,而小米15甚至还可以勉强分辨出枝条的走向和深浅。

图源:雷科技(左:小米14 右:小米15)
这组对比图的对焦点在树丛的远端交汇处,可以看到小米15的天空部分处理效果提升明显,而且树丛的光影过渡也显得更自然一些,可以感觉整体的对比度都低了一些,显得照片更加真实一些,但是也让阴影部分的细节有所丢失,只能说鱼与熊掌还是难以兼得。
再来看看这组图,一眼看过去似乎没有太大区别?

图源:雷科技(左:小米14 右:小米15)
让我们放大看看。

图源:雷科技(左:小米14 右:小米15)
这组对比图是我在自动对焦的情况下同时拍摄的,可以看到小米14的左下角出现了明显的模糊,而小米15则非常清晰,得益于更强大的算法性能,小米15的自动对焦准度和速度都有很明显的提升。
此外,左上角的树叶阴影处也有显著差异,小米15不管是对比度还是细节表现都明显更胜一筹,但是小米14也并非没有优点,叶片上的绿斑得到了更好的还原,小米15的算法为了让整体色彩更统一,压低了绿色的占比,也导致了一些色彩细节的丢失。
整体来说小米14和小米15在白天的样张表现中,影像素质本身的差距其实并不大,但是在更强大的AI性能支持下,在对比度控制、色彩表现和对焦速度、细节还原等方面的表现都有着一定的提升。
不过,白天并非小米15的主场,黑夜才是。在夜晚环境下,小米15的全新计算摄影平台就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
还是先来看一组细节对比图。

图源:雷科技(左:小米14 右:小米15)
可以明显的看到,小米15在灯球的纹理、动态范围、高光控制等方面都有着更好的表现,并且植物的对比度及暗部 细节也都处理得更好。此外在图片的右上角有一处射灯照亮的地板,放大后的细节如下。

图源:雷科技(左:小米14 右:小米15)
可以明显看到小米15的动态范围控制要明显优于小米14,射灯的灯光轮廓和路面细节表现都截然不同。
再来看看拍摄高亮度灯光装饰时的对比。

图源:雷科技(左:小米14 右:小米15)
在小米15的镜头下,灯光装饰的溢光几乎完全消失,装饰本身的灯条色彩、亮度也更接近与人眼直接观看到的情况,成像质量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区别。
即使是在亮度较低的灯光装饰上,小米15的表现也依然碾压小米14。


图源:雷科技(左:小米14 右:小米15)
小米15的夜景拍摄性能提升幅度,可以说完全超出了我的预计,同时也展示了AI计算摄影的强大,在几乎没有改变主摄硬件的情况下,就能够让手机在动态范围、光线控制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提升,甚至已经让我开始期待小米15 Ultra会有怎样的表现。
虽然小米并没有过多的宣传影像性能提升,但是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影像可能是除了芯片性能外提升最大的部分,至于这套算法是否会下放到其他小米手机,个人认为是不太可能的。首先是骁龙8至尊版之外的移动平台AI算力不足,难以支撑这个量级的像素计算,另一方面骁龙8至尊版所使用的计算摄影平台也与前代不同,两者其实难以完全兼容。
小米15堪称“收官之作”,老用户可闭眼换?
如果你在看完前面两个章节后,你还是没有做出决定,那么接下来其实就没有太多其他的亮点可以吸引你了,澎湃OS 2.0的体验确实不错,不管是动画的流畅度还是焦点通知、AOD显示,这些新功能都值得一试。
其中一些AI功能如主动视觉感知(在检测到二维码时自动跳转扫码,无需手动打开扫码界面)等,也实打实的让我体验到了AI加持下,新系统的便利性。但是小米14预计在11月就会率先适配澎湃OS 2.0,换言之不用等多久,大多数小米15的新功能,小米14用户也能体验到。

图源:雷科技
在我看来,如果是为了新的系统,那么基本上没有换机的必要,毕竟此次澎湃OS 2.0的普及速度要明显比1.0快,多数机型都会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完成适配,如果参加测试计划,基本上可以提前两个月左右收到推送。
当然,骁龙8至尊版的性能表现确实出色,如果你是3D手游的重度用户,那么升级小米15肯定会获得更好的体验。此外,小米15得益于更大的电池和更好的能效比,实际续航表现也比小米14好不少,虽然充电性能没有提升,但是实际使用体验却好了不少。
不过这里得提到一点,小米15的无线充电线圈位置比小米15要更靠下(参考小米13 Ultra和小米14 Ultra),所以在不使用增高垫(小米无线充电器标配的配件)的情况下,小米15的无线充电触发成功率会明显下降,如果你的增高垫已经遗失,最好去淘宝买个第三方的替代。
个人觉得,小米15从各方面来说都可以称得上是「收官之作」,这里当然不是说小米数字旗舰就到此为止了,而是就小米13/14/15三款「家族」旗舰手机而言,小米15已经把大多数的遗憾都弥补了。

图源:雷科技
性能、续航、影像、屏幕、外观等,基本上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作为一个从小米13换到小米15的用户,看着以前吐槽的问题全部都被改善,也不得不感慨一声小米确实懂用户。
所以,如果你是对手机综合体验更敏感的小米14用户,那么我会建议你升级。如果你是小米13、12用户,那么我会“强烈”建议你升级,因为体验真的会有质的变化。而且,考虑到小米14在整个销售周期中都没有大幅度的降价,现在首发期以旧换新有额外补贴和赠送意外保护险等福利,优惠力度恐怕不比618及后续的活动期小。
对我而言,小米15或许会成为留在我手中最久的手机也说不定。
大家都在看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