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冰温度到底是多少 为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拿
干冰,听起来很陌生的一种物品,但是生活中却处处可见,在很多行业中都用到它,甚至日常做菜也可以用到干冰,但是因为干冰温度过低,所以它是有些危险性的,那么干冰温度到底是多少呢,一起来看看吧
干冰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6250.5498千帕压力下,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凝固而得到。干冰温度很低
有关干冰的历史可以追述到1823年的英国的两位叫法拉第和笛彼的人,他们首次液化了二氧化碳,其后的1834年德国的奇络列成功地制出了固体二氧化碳。但是当时只是限于研究使用,并没有被普遍使用。
二氧化碳是看不到的,其实那也不是(二氧化碳)烟,是(水)雾,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的很快,空气温度降了,它对水蒸气的溶解度变小,水蒸气发生液化反应,放出热量,就变成了小液滴,就是雾了。这个和夏天冰棍冒“白雾”是一个意思,都是小水滴,而不是气态的其他物质。
干冰升华可以看见白雾,即我们看到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
化学性质
干冰温度比水的温度低很多,所以相当于将干冰加热,干冰吸热升华,使水的温度降低,甚至结冰。
干冰熔点:-78.5℃,沸点:-57℃
分子量:44.01
与水的溶解度为 1 :1
密度(固态):1560kg/m3(-78℃)
三相点-56.6℃ 5.17*10^5帕斯卡
临界点31℃ 7.37*10^6帕斯卡
无色无味气体。
溶于水(体积比1:1),部分生成碳酸。
液体转化为气体比率 8.726SCF(气体)/LB (液体-17.8℃,压力21kg/cm)
液体转化为固体比率 0.46(-17.8℃)0.57(-48℃)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6250.5498千帕压力下,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蒸发而得到。二氧化碳常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自然存在于空气中,虽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相对而言很小(体积比大约占0.03%)但它却是我们所认识到的最重要的气体之一。干冰极易挥发,升华为无毒、无味的,比固体体积大600-800倍的气体二氧化碳,所以干冰不能储存于完全密封性体积的容器中,如塑料瓶,干冰与液体混装很容易爆炸。
干冰不能放冰箱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北京的吴女士买了一个冰激凌蛋糕放到冰箱里,谁料不仅蛋糕没吃成,冰箱门还被炸掉了,专家表示,这都是因为干冰存储不当引起的。
吴女士表示,为了过生日订了一个冰激凌蛋糕,发现蛋糕盒里有像冰柱一样的东西,由于并不知道这是干冰,于是将其放到矿泉水瓶里,和蛋糕一起放到了冰箱里。结果吴女士外出吃饭回来后发现冰箱门被炸出差不多1米远,冰箱的塑料盒子已经被完全炸碎。
据北京联合智业实验室水质专家表示,干冰温度非常低,比冰箱的温度低得多,在冰箱的温度下干冰已经开始蒸发,吴女士将干冰放到密闭的瓶子里,时间长里瓶子就受不了了,当干冰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矿泉水瓶子就会发生爆炸。
干冰在使用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用手拿或这放在口中,要用棉手套或者夹子拿去,注意塑胶手套无防护作用。
3、需放在通风处,不要置于冰箱等密闭空间内,也不能与液体混装。
3、大量操作需配备给养设备。
干冰的外表像冰,但你绝对不能像对待普通的水冰一样,直接用手摸或去拿取,不是因为它很娇贵,而是由于干冰温度实在太低。有人问干冰能产生多少度的低温,说出来也许吓你一跳,不小心碰到了皮肤就会出现红肿,严重的溃烂,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干冰的温度是多少;而盲目的操作和使用干冰,可能会伤害你,甚至闹出人命。
低温干冰不能吃
前不久新闻报道说,哈根达斯干冰冰淇淋冻伤消费者的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想还是因为很多朋友不晓得干冰的温度多少的缘故。爱吃冷食的朋友可能知道冰淇淋,用二氧化碳干冰保存的的冰激凌固然好吃,但固体的co2只是低温保鲜剂,绝对不可以吃,吃到嘴里,让你张不开口,直接食用会出人命。
干冰温度比冰温度低的多
对此我们专门采访了米腾干冰厂的王工程师,据介绍干冰是二氧化碳气体co2的固态形式,外表像冰,但比冰温度低的多,常压下气化升华时,干冰能制造零下78度的低温,可使周围温度降
到一20℃左右,因此人的皮肤接触到干冰会被冻伤。吃冰淇淋成了一种时尚文化,不过王工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要知道干冰多少度,以免傻乎乎的被冻伤。
干冰菜谱
荷叶肉迷黄鱼
创意: 把炸得干香酥脆的黄鱼用荷叶和原木盒造好型,然后浇上炒得滋润的豉香味酱料,再用干冰营造出烟雾缭绕的意境。成菜不仅味感丰富,而且造型也显得有些迷幻。
制法:
把黄鱼刮鳞抠鳃后,从背部进刀片成相连的两半,接着在鱼身肉厚处剞一字花刀,入盆用盐、料酒、蔬菜汁、蒜香粉和吉士粉腌渍一会儿。
锅里放油,烧至六成热时,把黄鱼整理平整才下锅,炸至鱼定型酥脆时,捞出来摆在垫有荷叶的原木盒盖上并造好型。
锅里留底油,把猪五花肉粗丝下锅,煸炒至水分将干时,烹入料酒并放入姜米、蒜米和黑豆豉,炒至吐油再调入盐、白糖、味精、鸡精和芝麻油,颠匀便出锅浇在鱼身上。另往木盒里放干冰并淋热水,由此营造出一种烟雾弥漫的效果,即成。
冰封牛肝菌
原料:牛肝菌,猪大骨,老鸡,云南火腿。
制法:将猪大骨、老鸡、云南火腿加清水煲制10小时以上,成高汤备用;选用新鲜的牛肝菌,切片,入熬好的高汤中卤15分钟,捞出沥干,放在碎冰上,上桌,以干冰烟雾装饰即可。
点评:牛肝菌肉质肥厚,此道菜品虽然以刺身的形式上菜,但事先用高汤卤过,味道醇厚,且经过冰镇之后,口味丰富,比普通的原生态吃法更适合北方人的喜好
大家都在看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