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研究了大半辈子,才发现世界的“神秘”,超乎想象

有一位科学家说过,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一直用框架内的知识,去探究框架外的世界。好奇心和想象力,铸造了当下的文明。
自古以来,人类都在思考这些问题,自己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这个世界,会因为什么而出现,也会因为什么而衰亡?
这些问题,有点科学的意味,也有点哲学的意味,更有点“玄之又玄”的意思。
因此,就有人创造出了“神学”,认为世间万物的一切,都由“神”来创造。当然,东西方对于“神”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
东方文明当中,一直都有“盘古开天辟地”以及“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而在西方文明当中,也有“上帝七日造人”之说。说到底,盘古、女娲以及上帝,都是人类眼中的“神”。
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会疑惑,这些神话传说,为什么会存在呢?另外,这些所谓的“神”,真的就存活于现实当中吗?
其实,所谓的神话传说,都不过是人类依靠想象力,而“杜撰”出来的玄幻内容罢了,根本是不真实的。而神,那就更好理解了,仅仅是人类“幻想”而来的角色而已。

对于所谓的“神”,对于所谓的“上帝”,杨振宁先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杨振宁先生说:
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没有;如果问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
这些不偶然、力量这么大、影响这么大的东西,是哪来的,你可以随便取一个名字,假如这里面没有一个人的形象,那我想大家都会接受……假如一定要加一个人的形象,这是你的自由,但这个是没有根据的……
杨振宁先生的这番话,那是很有意思的,主要跟这三点有关。
首先,这个世界的一切规律,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应该是有“根源”的。
其次,所谓的“上帝”或者“造物者”,都并不是神话故事当中的“神仙”。
第三,这世间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所有自然的现象和规则,都暗示了“必然”的情况。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在杨振宁先生看来,如此精妙的物质规律并非凭空而生,也许是被某种机制创造而成的。
比如说结构精妙的钻石,它是极端环境下,物理和化学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产物。
比如说人类所能探究到的各种科学定律,都可以相互贯通,应用在地球的环境当中。
就像牛顿当年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会震惊全世界?因为这个定律的出现,正式宣告了人类的科学理论,已经延伸到了宇宙。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伟大理论。
因此,牛顿成为了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物理学之父”。
偏偏是这位“物理学之父”,人到晚年的时候,竟然相信了“神学”,萌发出了这世界会有“上帝”存在的想法。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牛顿会认为,这世间有上帝的存在呢?
其实,在牛顿一直钻研下去的过程中,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被人类发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那创造“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谁呢?或者说,让“万有引力定律”生效的条件,又是谁创造的呢?
思考到最后,牛顿就会产生一个想法,人类是各种自然规律的“发现者”,那谁是人类社会,以及自然规律的“创造者”呢?
慢慢地,牛顿就觉得,“上帝”是真的存在的。也许,牛顿所认为的“上帝”,跟我们所理解的“神”,存在一定的区别。
物理学家所认为的“上帝”,应该是一种“终极规则”。就连爱因斯坦也认为,这世上依旧存在我们所难以预料的一切。

其实,杨绛先生在96岁那年,也感慨地说:“不论是有关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每一学科的定律,都融会贯通,互相补充,放之四海而皆准。我相信这个秩序并然的大自然,不可能是偶然,该是有规划、有主宰的吧?不然的话,怎能有这么多又普遍又永恒的定律呢?”
其实,杨绛先生的说法,就是上文谈到的“终极规则”的体现。在一个终极规则的下面,存在诸多可以融会贯通的定律。由此,这个世界就产生了。
谈到“终极规则”,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老子所提到的“道”。
“道”是什么?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种可以领悟,但无法完全说出来的规则。这种规则的出现,让宇宙有了日月星辰,让人间有了一年四季,让地球有了所谓的公转和自转周期。仿佛,这宇宙的一切,都按照一种“终极规则”在运转。
只能说,人类对于科学和世界源头的探索,永不停息。当下,我们还只能用无数的名词去概括,去总结罢了。
用框架内的知识,去探究框架外的世界,依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文/舒山有鹿
大家都在看
-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也许你会好奇:这座“科技之城”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TA是“硬核实 ... 科技之最04-17
-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是金刚石:深入了解金刚石的形成、特性与应用 金刚石,作为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之一,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永恒。无论是在珠宝界的璀璨光芒,还是在工业界的强大切削能力,金刚石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金刚石的形成、物理特性、用途以及 ... 科技之最04-16
-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 ... 科技之最04-16
-
全国五大“国家科学中心”开建4年了,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 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5G 技术等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也已然成为我国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赢得国际竞争主 ... 科技之最04-09
-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 ... 科技之最04-05
-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 ... 科技之最04-04
-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 ... 科技之最04-01
-
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最核心的6家(建议收藏) 可控核聚变搭配深海科技,最关键的6家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与深海科技,核心的6家企业在此(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及深海科技,必知的6家核心企业(建议收藏)可控核聚变和深海科技,最值得关注的6家企业(建议 ... 科技之最03-31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相关文章
- 科技之光:照亮未来的璀璨星辰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 “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人民论坛)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 人民论坛:“最先进的”与“最基本的”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 中国最卷985大学,外号“南方小清华”,遍地科技CEO,食堂有36个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