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研究了大半辈子,才发现世界的“神秘”,超乎想象
有一位科学家说过,人类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就在于他们一直用框架内的知识,去探究框架外的世界。好奇心和想象力,铸造了当下的文明。
自古以来,人类都在思考这些问题,自己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这个世界,会因为什么而出现,也会因为什么而衰亡?
这些问题,有点科学的意味,也有点哲学的意味,更有点“玄之又玄”的意思。
因此,就有人创造出了“神学”,认为世间万物的一切,都由“神”来创造。当然,东西方对于“神”的说法,都是不一样的。
东方文明当中,一直都有“盘古开天辟地”以及“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而在西方文明当中,也有“上帝七日造人”之说。说到底,盘古、女娲以及上帝,都是人类眼中的“神”。
这个时候,有些人就会疑惑,这些神话传说,为什么会存在呢?另外,这些所谓的“神”,真的就存活于现实当中吗?
其实,所谓的神话传说,都不过是人类依靠想象力,而“杜撰”出来的玄幻内容罢了,根本是不真实的。而神,那就更好理解了,仅仅是人类“幻想”而来的角色而已。
对于所谓的“神”,对于所谓的“上帝”,杨振宁先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
杨振宁先生说:
如果你所谓的上帝是一个人形状的,那我想没有;如果问有没有一个造物者,那我想是有的,因为整个世界的结构不是偶然的……
这些不偶然、力量这么大、影响这么大的东西,是哪来的,你可以随便取一个名字,假如这里面没有一个人的形象,那我想大家都会接受……假如一定要加一个人的形象,这是你的自由,但这个是没有根据的……
杨振宁先生的这番话,那是很有意思的,主要跟这三点有关。
首先,这个世界的一切规律,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应该是有“根源”的。
其次,所谓的“上帝”或者“造物者”,都并不是神话故事当中的“神仙”。
第三,这世间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所有自然的现象和规则,都暗示了“必然”的情况。
直白一点来说就是,在杨振宁先生看来,如此精妙的物质规律并非凭空而生,也许是被某种机制创造而成的。
比如说结构精妙的钻石,它是极端环境下,物理和化学规律相互结合而成的产物。
比如说人类所能探究到的各种科学定律,都可以相互贯通,应用在地球的环境当中。
就像牛顿当年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会震惊全世界?因为这个定律的出现,正式宣告了人类的科学理论,已经延伸到了宇宙。这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伟大理论。
因此,牛顿成为了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物理学之父”。
偏偏是这位“物理学之父”,人到晚年的时候,竟然相信了“神学”,萌发出了这世界会有“上帝”存在的想法。
我们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牛顿会认为,这世间有上帝的存在呢?
其实,在牛顿一直钻研下去的过程中,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被人类发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那创造“万有引力定律”的,是谁呢?或者说,让“万有引力定律”生效的条件,又是谁创造的呢?
思考到最后,牛顿就会产生一个想法,人类是各种自然规律的“发现者”,那谁是人类社会,以及自然规律的“创造者”呢?
慢慢地,牛顿就觉得,“上帝”是真的存在的。也许,牛顿所认为的“上帝”,跟我们所理解的“神”,存在一定的区别。
物理学家所认为的“上帝”,应该是一种“终极规则”。就连爱因斯坦也认为,这世上依旧存在我们所难以预料的一切。
其实,杨绛先生在96岁那年,也感慨地说:“不论是有关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等,每一学科的定律,都融会贯通,互相补充,放之四海而皆准。我相信这个秩序并然的大自然,不可能是偶然,该是有规划、有主宰的吧?不然的话,怎能有这么多又普遍又永恒的定律呢?”
其实,杨绛先生的说法,就是上文谈到的“终极规则”的体现。在一个终极规则的下面,存在诸多可以融会贯通的定律。由此,这个世界就产生了。
谈到“终极规则”,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老子所提到的“道”。
“道”是什么?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一种可以领悟,但无法完全说出来的规则。这种规则的出现,让宇宙有了日月星辰,让人间有了一年四季,让地球有了所谓的公转和自转周期。仿佛,这宇宙的一切,都按照一种“终极规则”在运转。
只能说,人类对于科学和世界源头的探索,永不停息。当下,我们还只能用无数的名词去概括,去总结罢了。
用框架内的知识,去探究框架外的世界,依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文/舒山有鹿
大家都在看
-
这些科学发现在 2024 年创下了新纪录 2024 年,研究人员取得了众多足以载入史册的发现 —— 无论是记录册还是历史书籍都会留下它们的印记。这一年的各项科学 “之最” 为我们的远古祖先、我们的地球以及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带来了新的认知。1. ... 科技之最11-20
-
史上最强大的Mate!华为Mate 70系列定档11月26日:AI功能引爆期待 毋庸置疑,在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上,AI功能已然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核心焦点。从AI图像处理到AI信息摘要再到AI智能语音助手,这些智能化的功能正以颠覆式的体验,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日常用机效率和便捷性。而在11月19日 ... 科技之最11-19
-
AI和量子:谁将主宰未来计算? 科技公司多年来向量子计算机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希望它们能在金融、药物研发和物流等多元化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在物理和化学领域,这种期望尤为强烈,因为量子力学的奇异效应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从理论上讲,这是量 ... 科技之最11-19
-
6G 最强悍的特性,竟提前被这些手机厂商用上! 开头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智能手机有哪些连接通信的方式?蜂窝网络、Wi-Fi、蓝牙这些我们最熟悉不过。刷门禁用 NFC,开空调用红外线,这些我们也都会用到。前几年兴起的 UWB,即超宽带技术,能帮助我们更精确地 ... 科技之最11-18
-
沉甸甸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超级工程”里的全球率先丨致敬广东科技脊梁②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丨温柔通讯员丨粤科宣今年6月,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其中,“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斩获沉甸甸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一重磅奖项的背后,则是数万名建设者披荆斩棘,不 ... 科技之最11-14
-
2025,最可能在中国亮相的创新医疗“黑科技”,都在这里了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缓缓落幕。在历年都备受关注的医疗器械展馆,今年总共集结了全球超过260家企业参展,全球10大医疗企业、11家世界500强制药公司悉数亮相。对于这些跨国医疗企业来说, ... 科技之最11-14
-
小米“钉子户”有必要换小米15吗?体验一周后我有了答案 自打小米15发布,我就收到了不少朋友的信息:小米15值得买吗?小米14有必要换小米15吗?小米xx值得换小米15吗?其中最纠结的当属小米14用户,因为单看小米15和小米14的参数对比,你会发现除了处理器和指纹解锁算是大 ... 科技之最11-11
-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2024硬科技白皮书》发布 “构建新质生产力,硬科技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在西安举行的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系列活动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会议上,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米磊发布《2024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开 ... 科技之最11-11
-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2024硬科技白皮书》发布 “构建新质生产力,硬科技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引擎。”在西安举行的2024硬科技创新大会系列活动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会议上,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硬科技理念提出者米磊发布《2024中国硬科技创新发展白皮书——开 ... 科技之最11-11
-
赵明称荣耀300史上最强 年终手机大战或是历年之最 在2024年最后的两个月,国内手机市场可能迎来近五年最激烈的年终大战。11月9日下午,荣耀CEO赵明出席线下门店活动为荣耀Magic7系列首销造势,在回答有关荣耀300新品的提问时,他自信地表示荣耀300将是史上最强的数字 ... 科技之最11-11
相关文章
- 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2024硬科技白皮书》发布
- 赵明称荣耀300史上最强 年终手机大战或是历年之最
- 以科技之光照亮未来之路——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回眸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 以科技之光照亮未来之路
- 清华大学教授刘兵:这本书写的不是科学前沿,而是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东西
- 全球最先进的 20 个高端产品,引领科技狂潮!
- 墨子:古代“黑科技”大师,如何用逻辑与木头打败整个世界?
- 既有高颜值,又有科技感,这里既是时尚秀场,也是美好生活
- 4000年前,中国两大工程,都是世界之最,有一项至今存在
- 科学最难以解释的“玄学”规律,照着这样做,或许会有益:1
- 解读余承东的“史上最强大的Mate!11月见!”
- 全球最神奇的20张照片,看完让你直呼神奇
- 来消费品展区一起体验“新”生活、“酷”科技、“最”潮流
- 华为 Mate70:科技巅峰之作
- 面向世界最前沿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 美媒夸赞:中国这4方面转变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科技强国
- 常长亭:买科技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深挖华为产业链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CCTV
- 定格《科学的七个瞬间》 CCTV-9央视纪录频道播出
- 与世界同行!2024顶尖科学家湾区论坛在广州举行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