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实”万物生长
未来会发生什么?科技将给未来最肯定的答案。哪些技术正在塑造数字世界的新兴科技趋势?我们应该为哪些最重要的趋势做好准备?《科技周刊》记者根据《自然》2023年科学大事预测、《福布斯》2023年科技趋势预测等,梳理出2023年最有可能向“实”发展的颠覆性科技趋势。在2023年,多个新“宇宙之眼”有望开启,6G技术发展驶入快车道,元宇宙的部分内容将成为现实,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正在更快速地连通……

视觉中国 图
趋势一:
人工智能更“人”化
2023年,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渗透人们的各种生活场景,人机协作更为紧密。人工智能让机器自动化更为便捷,从而高效缓解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问题。预计明年人工智能核心成长逻辑将向下游高质量成长需求扩散,如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对相关智能视觉检测设备需求增长。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国产化替代脚步将进一步加快,制造业对智能化替代的诉求更强烈。
2022年8月,小米发布全栈自研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通过机械关节模组和全身控制算法实现双足运动姿态平衡,并通过音频、视觉算法和模组提供了情绪感知和空间三维虚拟重建能力。小米总裁王翔表示,人形机器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应用潜力,小米未来会持续在这个品类和周边产业投入。
近日,36氪江苏统计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库发布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12月5日,江苏省内已有工业机器人企业28866家,居全国第一。省科技厅等部门累计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0余项,安排经费3.3亿元,吸引社会投入超10亿元。在《2021-2022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中,南京、苏州分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上第四名和第六名。目前,江苏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带动相关产业产值超千亿元。
趋势二:
元宇宙发展“脱虚向实”
2023年,将是元宇宙未来十年发展方向的“指路之年”。在消费端,苹果公司备受关注的虚拟现实头显设备正在加紧开发,有消息称其将于2023年推出旗下首款AR/VR头显产品。而三星也计划在2023年为开发者发布新一代的XR设备。
我国元宇宙发展从政策端到行业端都在积极探路。10月28日,工业元宇宙协同发展组织在京成立并发布《工业元宇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显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以工业元宇宙的技术储备、标准研制、应用培育和生态构建为目标,通过创新能力提升等四项行动,实现3个100:形成100个可复制的典型案例,为应用推广提供标准模板;打造100个工业元宇宙标杆应用,提供元宇宙在工业领域的高水准落地示范;建设100个赋能创新中心,并推动建设一批“工业元宇宙+垂直行业”的工业元宇宙开放平台。
今年,《昆山市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计划到2025年元宇宙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建成15项以上典型应用场景项目,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100家以上元宇宙“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无锡也提出打造国内元宇宙生态产业示范区,并发布“华莱坞元宇宙世界”项目,主要依托数字影视IP进行内容开发,打开“元宇宙+数字影视”创新应用、打造示范场景新局面。
趋势三:
基因编辑疗法预计迎来新突破
2022年,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网站报道,一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新西兰接受了基因编辑临床试验,以期降低血胆固醇水平,从而防治心脏病。这项临床试验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防治心脏病的一次新探索。如果本次试验成功,基因编辑技术或可广泛应用于常见疾病的预防,试验结果预计在2023年公布。
据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京都大学基金会正准备从明年3月开始提供用于医疗用途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减小排斥反应风险。最终目标是储备适合日本人口100%、世界人口95%、可用于疾病治疗的细胞。
近年来国内也涌现出一批致力于先进基因编辑疗法开发的企业,其中包括邦耀生物、瑞风生物、引正基因、本导基因、辉大基因、锐正基因、正序生物等10余家公司,各自均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编辑系统。根据公开资料,其中绝大部分都已布局体内基因编辑疗法开发。
近日,江苏企业新芽基因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推进基于碱基编辑技术的基因疗法管线研发。该公司首个产品的适应症为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系列基因突变疾病。据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的TAM碱基编辑技术在患者的iPSC细胞中高效恢复了抗肌萎缩蛋白的表达,并在DMD小鼠上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
趋势四:
量子技术“多点开花”
2022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科学家们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了量子力学违反贝尔不等式,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将“量子信息科学”这一前沿科领域推向更广泛的大众。2023年,美国、英国、中国和俄罗斯等国都将投入大量资金发展量子计算技术。据俄新社报道,俄罗斯政府将在2023年和2024年向国有俄罗斯铁路公司共计拨款6940万美元,以扩大其量子通信网络。作为其数字经济框架的一部分,政府计划在2021年至2024年期间向俄罗斯铁路公司总投资1.449亿美元,以发展量子通信网络。
量子精密测量方面,中国空间站里,新增了一个“太空里最精准的时钟”——冷原子光钟,随着梦天实验舱升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飞上太空的冷原子钟组,所有模块由中国制造。梦天实验舱搭载的氢原子钟、铷原子钟和光钟将组成的空间冷原子钟组,构成在太空中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最高的时间频率系统,精度非常高,几百万年才误差一秒钟。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共建量子信息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推动量子网络与量子科技的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三方未来将共同开展围绕量子科技与信息科学在互联网基础资源领域创新应用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力争在关键技术攻关、联合创新实验、产业协同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趋势五:
多个新“宇宙之眼”明年有望开启
2023年,我们将有望看到更多“宇宙之眼”捕获的探测成果。其中,欧洲空间局(ESA)正在开发的欧几里得太空望远镜计划绕太阳运行6年,并拍摄照片以创建宇宙的3D地图,该望远镜计划将于2023年发射升空。智利的薇拉·鲁宾天文台将于2023年7月开始拍摄图像。该望远镜有一个特殊的三镜设计和一个包含超30亿像素固态探测器的相机,将能够在短短三个晚上扫描整个南部天空。
2022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计划明年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运行后该望远镜将成为太空中最大的相机。
12月13日,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卫星首批科学图像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本次发布对外公布了“夸父一号”自2022年10月9日成功发射以来,3台有效载荷在轨运行2个月期间,获取的若干对太阳的科学观测图像。观测成果实现了多项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夸父一号”三台有效载荷的观测能力和先进性。明年,“夸父一号”将继续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并完成在轨测试,早日转入在轨科学运行阶段。同时,“夸父一号”将充分发挥三台有效载荷组合观测的特色,加强国内外合作和数据开放共享工作,早日实现“一磁两暴”科学目标,为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观测和研究做出有显示度的中国贡献。
趋势六:
向太空进军按下“加速键”
2023年,人类“进军”太空按下加速键,各国正紧锣密鼓布局未来太空探索计划。据韩媒报道,韩国总统尹锡悦公布“未来太空经济路线图”,并表示将设立“太空航空厅”,打造韩国自己的航天局。并计划到2032年成功登月,到2045年自主实现火星登陆。
12月11日,日本第一个商业化的月球着陆器,“白兔-R”(HAKUTO-R M1)搭乘SpaceX猎鹰9号火箭成功部署。它将沿着一条低能量轨道飞向月球,大约5个月后尝试在月球正面东北象限冷海地区的阿特拉斯陨石坑软着陆。另外,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第三次探月任务“月船3号”也将于2023年中期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
明年,我们有望看到亿万富翁、音乐制作人、摄影艺术家、专业演员等一行人登上宇宙飞船绕月飞行的场面。近日,Start Today, Inc.首席执行官前泽友作宣布“DearMoon”计划8名机组组员和2名后备组员名单,这是第一个绕月飞行全平民项目登上SpaceX开发的火箭“星舰”(Starship)。这8名机组成员将与前泽友作一起绕月飞行约7天并返回地球。此外,明年4月,欧洲航天局(ESA)将发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任务,旨在研究这颗巨型气体行星及其三颗卫星的环境。
趋势七:
清洁能源供给持续扩大
近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陶冶指出,面向2023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就要统筹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做好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工作。同时发挥好煤炭、煤电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2023年,我国将继续优化发展方式,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在“三北”地区大力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分布式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基地一体化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近日,江苏天合光能公司发布消息称,新一代至尊N型组件将于2022年底前实现量产,至明年第一季度,天合光能将释放超过1000万千瓦的N型组件产能;预计到2023年底,天合光能N型组件的产能将达到3000万千瓦。而在《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对“十四五”时期设下的目标是,海上风电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
趋势八:
6G技术发展驶入快车道
移动通信技术历经五代发展,引领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革,当前已经进入到5G-A阶段,正在向6G演进。6G性能较5G全方位提升,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全球国际组织已纷纷启动6G相关研究工作,预计2023年年底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将讨论6G频谱需求,2027年底的WRC将完成6G频谱分配。目前中、美、日、韩及欧洲多国已陆续制定6G技术发展目标,推动移动通信技术进一步演绎。未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业、智慧农业等重大应用,需要广泛部署的大规模传感设备提供的海量环境、状态信息支持。
2022年初,紫金山实验室发布6G核心技术创新成果,这项核心技术,其巨大的频谱资源可支撑1Tbps通信速率,比5G提升10到100倍,打破世界无线通信实时传输最高纪录,能满足全息及“元宇宙”通信等新型应用需求。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副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东南大学教授尤肖虎预计,到2030年,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要扩大到现在的100倍甚至更多。因此,尤肖虎认为,6G的目标就是要把传输速率大幅提升,在更高的频段上探索新一代特别是6G移动中心系统的传输体制——这被尤肖虎比喻为“6G皇冠上的明珠”。
在6G国际赛道上,尤肖虎团队率先取得了突破。今年年初,尤肖虎团队在全世界率先发布100Gb/s(比特每秒)到200Gb/s的太赫兹无线传输系统,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的无线通信传输纪录。下一阶段,尤肖虎团队将努力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000Gb/s,以满足6G发展的需求。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蔡姝雯 张宣
编辑: 谢诗涵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大家都在看
-
中国的最尖端科技是什么 中国当前最尖端科技涵盖多个领域,要说尖端好多科技都是引领全球的。中国敢说第二那世界上还真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是第一,就比如我国的激光技术,超强超短激光:上海张江实验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脉冲输出(1拍瓦=1 ... 科技之最03-27
-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 ... 科技之最03-27
-
黄仁勋:华为是中国最强大的科技公司!美国对华为遏制 “糟透了” 3 月 20 日,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接受英媒《金融时报》采访时,直言美国对华为的遏制 “搞得很糟糕”。黄仁勋作为全球 AI 芯片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这番表态,可不只是对华为技术实力的简单认可,更像是对美国科技霸 ... 科技之最03-25
-
德媒:杭州致力于成为下一个“科技之都”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据德国《商报》网站3月22日报道,原本不为人知的深度求索公司(DeepSeek)凭借其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R1一夜之间在科技界引起轰动。此后,中国掀起了人工智能热。DeepSeek的竞争对手面临巨大压力 ... 科技之最03-25
-
世界上令人震惊的黑科技有哪些?这10项颠覆你的认知! 从深海到太空,从量子计算到生物科技,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破技术边界。以下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黑科技”,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在悄然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进程。一、仿生科技:让机器“活”过来1. 自 ... 科技之最03-24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细数子午工程二期里的电子科技 点击蓝字“中国电科”,关注CETC品牌微刊3月21日,面向空间天气研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与子午工程一期组成了世界最大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这是我国建成的国际首个覆盖日地 ... 科技之最03-23
-
艾萨克·牛顿:科学革命的巨人 在科学史的浩瀚长河中,艾萨克·牛顿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们对自然界的理解,更为后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牛顿的成就横跨物理学、数学与天文学,成为科学革命的引领者。 ... 科技之最03-23
-
又一世界之最诞生!子午工程二期通过国家验收 我们常说的天气是指阴晴雨雪,而空间天气则是指太阳上出现一系列爆发现象、引起日地空间环境的等离子体、磁场、辐射、电离等空间环境状态发生的变化。日地空间是人类开展航天活动、开发利用空间的主要区域,灾害性空 ... 科技之最03-22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一年一度!科技达人必去的AWE,今天开幕了。要问现场最多的是什么?人!放眼望去,各个展区都被热情的观众挤得满满当当。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人群中穿梭着大量扛着相机、举着手机的网红达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网红 ... 科技之最03-21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科比·布莱恩特:篮球场上的传奇黑曼巴在篮球的历史长河中,科比·布莱恩特是一座无法绕过的巍峨山峰。他的篮球生涯,是一部充满热血与激情、拼搏与荣耀的传奇史诗。科比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对篮球的极度热爱与天赋。他 ... 科技之最03-20
相关文章
- 体验海尔AWE,科技是最好的网红
- 史蒂芬霍金宇宙间最闪耀的科学之星
-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弄潮儿向涛头立 科技创新的中国答卷
- 关中平原种粮科技感“拉满”
- 中国最赚钱的科技公司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吸金巨兽?
- 阿基米德:古希腊的“科学魔术师”,他的智慧比星辰更璀璨!
- 震撼!这些前沿科技,正悄悄重塑人类未来
- 中国最卷985大学,外号“南方小清华”,遍地科技CEO,食堂有36个
- 2025【量子科技】大爆发!6家核心企业齐亮相,你准备好了吗?
- 全球最先进的导弹有哪些
- 中国芯逆袭!24位精度+200万次/秒采样,华为黑科技打破30年垄断
- 国际观察:中国科技为什么能从封锁中突围、在打压中创新
- 中国三大超级工程!每一个都是世界之最,令无数外国人羡慕不已
- 绵阳:一座藏满"中国之最"的诗意之城
- 牛顿:科学史上最伟大逆袭背后的震撼真相
- 亚冬高度:哈尔滨创造N个之最
- 34.穿越千年的科学先驱:祖冲之的惊世成就
- “最科技”的树:洋紫荆
- 亚冬高度:哈尔滨亚冬会的N个之最
热门阅读
-
万事胜意不能乱说的原因?告诉你万事胜意该对谁说 12-09
-
科威特第纳尔为什么那么值钱?比美元值钱的货币盘点 12-22
-
撕心裂肺十大催泪情歌,10首哭到崩溃的歌曲 12-24
-
不敢公布马航真实原因,内幕曝光简直太惊人! 12-25
-
陈百强什么原因怎么走的,陈百强85事件是什么 01-05
-
麻将公式一定要背下来,麻将手气背转运小妙招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