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 科学之光

发布者:留在记忆中 2023-1-18 09:53

从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重器,到莘莘学子逐梦未来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等研究型高校;

从科研人才一头扎进创新海洋的深圳湾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到“楼上创新 楼下创业”的转化载体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

…………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光明这片深圳北部热土正在发生时代巨变,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

光明科学城是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区,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以大格局大视野谋划大未来,以大担当大梦想推动大时代。

过去四年,光明区勇担国家科技自立自强重大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为总目标、总龙头、总牵引,奋力谱写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新篇章。

这是一次精彩的跨越。光明发展定位实现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到“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再到“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历史性跨越。

这是一场动能的转换。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等设施相继建设完工,材料基因组设施正开展设备联调联试,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开工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深圳湾实验室、南科大光明高等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纷至沓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正式启用,在建和运营大科学装置、研究平台、实验室达14个。建成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全国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转化新模式。

这是一场逐梦的奔赴。20余支院士团队聚集光明,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突破1200人,科研院所人才突破4400人。

昂首奋进新征程,接续奋斗再出发。

光明区将紧紧围绕“科学”这一核心要素,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进一步增强光明科学城集中度显示度。以基础研究为起点,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增强科学中心创新动能,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发展科技金融,吸引集聚更多创新人才,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带动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探索新路、走在前列。

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打造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大科学装置集群。力争新引进2—3个代表国际前沿方向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持续增强科学集中度显示度。完善大科学装置“投建运转”机制,提高开发建设效率与开放共享水平。

大力引育大院大所。加快汇聚顶尖新型科研院所,形成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协同共建的高水平科研梯队。争取落地1家国家实验室,引进3所以上高校研究中心,培育10所一流大学创新机构。

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机遇,高标准打造光明科学城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推动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争创国家级创新中心,高标准运营脑科学产业创新中心。建成光明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制定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方案,支持“企业+高校+院所”共建概念验证、中试小试等成果转化平台10个以上。

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

广泛汇聚科技人才。深入实施光明科学城“人才高地”计划,强化装置聚才、产业引才、环境留才。集聚院士团队超50个、顶尖科学家超百名、博士研究生超万名。

时代使命,呼唤光明科学城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交出新的答卷。

光明区正奋力走出一条符合光明实际、具有科学特色、彰显先行示范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明日之光明,科学之城必将加速崛起。大国重器闪耀科学之光,天下英才汇聚一堂,创新能级跨越提升,科研成果竞相涌现,一座蜚声国际、世界一流的创新高地屹立于湾区之畔。

【策划】张光岩

【撰文】柳艳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大家都在看